第469章 東騎第一次的朝會

?鐺————鐺————”久違的朝鐘響了起來。

在所有的戰國國家裡,都有上朝這一說,所有的國家的宮殿裡,都有朝堂。似齊楚的朝堂最是富麗堂皇,特別是齊國,齊王宮的內宮大朝堂上可以上坐萬人!但很多的地方都是廢置的,可不管怎麼說,那份的大氣還是在的。可是,東騎沒有,或者說鬱郅王宮沒有。

北信君的鬱郅王宮前身是義渠人的神牛宮,這個宮說小不小,但說大也不大,在住着一批人後,想要再如常的開什麼朝會,顯然是太小了。所以東騎國的朝會,是定在行政大殿!這個所謂的行政大殿其實就是指左震河一手修建原來給北信君的王宮,既然原來就是按王宮設計的,那自然是有朝會的地方。於是一幕別國沒有的情景出現了,在別國,是臣子們跑來上朝,君主自己坐在宮裡等臣子們到了,他纔會出現。以此昭示其老大的地位和尊嚴。

但在東騎,在這裡,卻是大不同啊大不同。臣子們在行政大殿工作,北信君卻是巴巴的跑來上朝。感覺就似北信君給自己的臣子們打工一樣。君上也是要來上班的!不過話說回來,北信君到底是北信君,他就算是遲到了,也不會有什麼人說他。當北信君到達行政大殿之後,在帶路的王良的引領下,他纔看到了,真正的主殿還是空出的,不,也不能叫空出來,而是說本來就沒有什麼用處。不過好在的是王良廢物利用,把這個君上幾乎沒有上過朝的主殿改成了放資料圖書的地方,書是不多,但有很多的圖紙資料。在主殿大座後面的屏風上,可以看見一幅東騎的國家地圖。在上面,由於得到了孫臏的幫助,其它的幾個國家的地圖也是標的很詳細燕魏、齊!當然,還有一些小國,比如宋蔡等。不過那些打個小點也就夠了,不定什麼時候就沒了。而在上面,還多出了一個,那就是東騎!

就實際上感覺,東騎的國土一點也不小,如果不是論人口,而僅僅是從地圖的大小來看國家,會讓人覺得,東騎也是一個級大國!但北信君知道,現在的東騎就和俄國一樣,俄國的沙皇時代,國土不可謂小,更是無恥的從中國也挖走了一大塊的國土,讓人的心都滴血。那麼說當時的俄國是一個強國了?當然不是的,俄國的實力比起歐洲國家來,竟然是弱的。因爲其國土雖然大,但在人口分佈和經濟實力上卻是不足的。東騎也是一樣,國土是大的,但是人口卻是太少了,不多。就人口來說,大量的人從事放牧,這個放牧是很講學問的,不是說你想要放牧就可以放牧,比如你要控制牧羣,不能太多,限止遊牧,改牧爲農,這種種的行政都在進行中,所以現在的東騎也就是兩點可以稱道。一,是北信君興商的政策,讓東騎有足夠的商業活動,這樣就會有錢。而打通了西域之路,這就更完美了。二是東騎的軍事力量強大,在北信君的影響和指導下,東騎建立了目前戰國裡最完善的軍事指揮學校和機構。

這一點不要小瞧了,那可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東騎軍的戰爭潛力!東騎軍的兵馬是少,但是東騎軍的素質卻是高,特別是北信君苦以訓練出的步軍,先進的訓練方法,已經遠遠的把魏武卒那種強調士兵的個人戰力和重甲衝陣方式給拋到了後面。比如北信君伐禺支國。

當時的北信君能調動的騎兵是不少,但步軍幾乎沒有。有的只有幾千訓練達兩年的二期小熊,正是這批數千的小熊們,他們擔任了基層士官的工作,在短時間裡,就把一支戰鬥力極強的步軍給**來了。在別國的軍隊還是以千人長爲最高基準的時候(這裡是指當時的軍事一般的基層指揮是千人長,他們是戰隊的核心,上官的命令全靠他們來帶動,在這個情況下,就要千人長有一定的才能,這種帶兵方法還是因人成事!雖然百人長和小隊長不是沒有,但他們一切是聽千人長的,如果在戰場上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千人長,聽不到上面的號令,那這支軍隊離崩潰也差不了多少了。),東騎的基層軍官卻是到達了伍長和排長。並且和中原的那種大兵團集結在一起戰鬥的理念不同,東騎軍的戰鬥是,哪怕一個伍,拿出去都要崩敵人的牙,所以在戰場上,批揮士兵打仗的,不是千人長,而是那些落實到基層的伍長和排長,他們纔是真正打仗的指揮官!這一點也許感覺不出什麼,但戰爭打的就是一個靈活主動,在前方伍長可以臨機的指揮自己的部隊進行戰鬥,並且可以和邊上的伍進行配合作戰。這種戰鬥的思想就是出於兵法中的“用兵以聚散爲常”之術。

一支軍隊,不是說只能捏在手心裡打仗,把軍力集中當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在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分開。比如我們中國的抗日戰爭,當時的和國民黨是兩個打法。國家黨打陣地戰,集中三五十萬甚至二十萬的大兵團和日軍戰鬥。而呢,由於重武器和兵力的不足,所以他們用的是麻雀戰,地雷戰等戰術。這就是游擊戰!但可惜的是,這種戰鬥方式,卻是學不了。因爲的軍隊一般都是部隊長官自己抓帶起來的,士兵都認得長官。

可是國民黨的兵不同,軍官從學校或是別的什麼地方出來,直接下部隊,這就造成了脫節,往往軍隊聚在一起的時候,還可以打一下子,但若是散了,那就全完了!士兵會在轉眼之間,跑得能到回自己娘肚子裡去,一支大軍就能這樣生生的跑沒了,可以聚,但不能散,一散就收不回來了。這正是明明知道共軍的戰鬥方法,但在對日作戰的時候,他們用不出來。可是東騎卻作到了這一點,從基層開始,以排長爲基本單位,這就實裡說,並不是最科學,但在這個時代,卻是太足夠了。一到十,一個排,和蒙古軍的十夫長一樣。都是這種制度,簡單明瞭,因爲大多數的士兵教育不足,你搞什麼三三制六六制的,士兵自己就能糊塗了。而在現在的這個樣子裡,東騎軍的戰鬥力正好揮到了最大!

憑此兩點,東騎才能在明明民少兵缺的情況下,還保持着強大。那就是富國精兵!通過商業活動來富國,再通過先進的軍事學習,來把精兵給練起來,這樣才成就了現在的東騎。

隨着朝鐘的敲響,衆臣子們一時還不適應,從打他們進入這行政大殿工作開始,由於北信君不在,從沒有過什麼似樣的集會,有了事情,幾個人跑到王良那裡一坐,七嘴八舌,什麼事都由着王良拿總主意也就是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正殿也就成了圖書室,大多數的時候,想要放輕鬆的朝臣們就會找一本讀物,在桌椅上坐下,自由愜意的看着書,還會有侍者奉茶。當然,工作時間,不得飲酒,但是可以有小點心。這種工作方式開始的確是讓一部分人不習慣,但他們卻用很快的時間就習慣了。現在的時間還算是早,所以沒有人到正殿來坐着看書,但聽到了這朝鐘,每個人的臉上都很詫異。

因爲抓捕猗大夫人的事是秘密行動,而白露和月勾兩位夫人死去的消息也是給壓着的,所以這件事,知道的人還真是不多。每個人的心理都會以爲,北信君回來不說縱慾於牀第,也要尋歡於闕里,最爲特別的是,北信君好色人所衆知,在女色方面,北信君從來沒有抵制力,他也無意於如此。北信君最大的愛好就是把事情給別人幹,他自己不幹。這是北信君的無爲之治也!故而,在北信君迴歸後的第二天,就敲響了朝鐘上朝,居然是出乎朝臣們的意料之外的。但不管怎麼說,北信君是來了,所以朝臣們在反應過來之後,也就跟着上朝了。

在所有的國家裡,東騎國的上朝是最容易的,臣子們在辰時末上班工作,在申時下班。所有的政事文件都是在這段時間裡進行的,而在工作之餘的午時,他們還會自由的到正殿進食。一班子朝臣你說我論,好不歡顏。有的時候,他們也會出政事殿,到外頭的小吃酒肆裡面去大吃,畢竟他們的薪俸很高。而他們當官,住的房子不要錢,請的御手不要錢,車子也不要錢,官服也是不要錢的,這樣一來,從給予的錢上來說,並不算多,不像別的國家,領薪俸的時候,是一車車的大米穀糧,東騎是直接給錢。除了支付家裡的伙食,官員們給的錢少,但用錢的地方更少,反而顯出錢多了來。特別是墨家,花錢最少,他們吃的最多的是清菜豆腐,可就算是吃大魚大肉,這錢也是綽綽有餘。時間一長,臣子們大多都是喜歡到外頭吃去。不過現在還遠遠沒有到吃飯的時間,北信君來的時間掌握的很好,他就是辰時到的。

鍾一響,從幾個樓上的臣子們議論紛紛的出現在樓道上,看見了正殿上一下子多出的兩個人。一個人是王良,一身藏青的綢袍,頭在腦後紮起了一把粗粗的辮子,尾給往上盤着的紮起,裡面包了一塊墜的圓石。這樣可以把她的額頭拉開,顯出的人更加的精神。

北信君在她的身邊,和王良不同,王良已經戴過了癮墨鏡,所以現在已經不怎麼戴了,但北信君卻把墨鏡如常的戴着。和王良的精神一樣,北信君的打扮也是精神十足。這正是北信君最大的悲哀,無論他本人遭到了什麼樣的打擊,但是他卻必須擺出一副不在意不懼怕的樣子,因爲他是北信君,他是所有東騎人心目中效忠的對象,他就是一個神牌,別人可以傷心,可以難過,但是北信君不可以,他要時時刻刻的表現出自己的堅強不屈,他要給臣民們豎立一種,任誰也無法打倒他的姿態。

北信男君足上穿着的是金屬鞋釘的大笨靴,靴頭上有一個獨角鬼頭,當他不經意的移步就會有金屬的脆響。腰上,是一副鳳凰展翅的銅皮腰帶,搬動兩支翅膀,就可以解下腰帶,這是典型的墨家機關術融入到生活裡的代表。連在銅皮帶上的,是一片片鑲嵌在細牛皮上的金屬鱗片,分左、右、後三面,當北信君轉動身體,就可以聽到細小鱗片的互碰。在北信君的上身,則是一件用千斤錘打下的鐵胸甲,上面更是一副三足鳥的花紋,那細小的紋路里鎏染着黃銅,北信君死小器的,不肯用真黃金做漆,還是用了黃銅。工匠們把黃銅鑄成銅板,然後切割開來,再把一根根細條用錘子打成他們要的粗細,然後把鐵甲加熱填塞到鐵甲上的紋縫裡,這樣就形成了北信君胸甲黑中金紋的花案,粗粗一看,十分的華美,但做價卻是並不昂貴。這種事放在別國是一定要給貴族們笑的,但北信君我行我素。

好在的是,這件胸甲還帶上了鳥爪吞肩獸。可以護肩,比光光的胸甲要威風多了。

但披風就有點俗了,不是綢的,也不是纖的,而是細氈布。上面織就着暗紋花。

當然,北信君身上還有一樣出彩的地方,那就是他的頭盔,北信君現在戴着一頂頭盔。這隻頭盔與衆不同,是三面四相盔。在頭盔的左右和後方,都有一副希臘式的寫實人面。盔的正面頂上,還有一張可以拉下來的面具,這樣,就形成了四面。這頂頭盔同樣是紀老實和他的女兒也就是北信君的義女紀嫣然上的貢品,北信君深喜這種甲具,就戴出來了。似這樣的甲,不是看它的價值,而是看它的做工與新意!

“君上看來是一夜沒睡。”王良細聲揶揄。北信君道:“小孩子一直鬧,拉了兩回屎,鍾離臉都白了!”王良點頭道:“難怪城門令來報,你把秦扁鵲給拉去了,害他半夜開城門,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北信君奇道:“城門令連這種事都要報麼?”王良笑道:“你以爲這裡是什麼地方?這裡是鬱郅城,是我們東騎國的都,你還有沒有一點國君的意識?國都之內的事,事無大小,都是大事!怎麼可以大意輕忽?對了,你讓我下令在白于山建立大型馬場,我已經下達了命令,不過君上說一定要在高高的山上,這是怎麼回事?君上知不知道很費人工的。”北信君道:“那是阿哈爾捷金馬,這種馬就是喜歡生活在高山上,本君不是怕別的,但得到這批馬不容易,本君要好好養,爭取讓有一天,可以成立一支純阿哈爾捷金馬的輕騎兵!”王良道:“純輕騎兵嗎?”北信君道:“對,他們不穿甲具,只帶一把長弧刀,一張弓或弩,帶足了箭支,就是這樣。我們現在的騎兵雖然好,但還是穿着甲。”

王良猶豫道:“那樣的話,豈不是不能近戰?”北信君道:“這支輕騎兵成立,就不是用於近戰的,他最大的作用就是讓本君的敵人分心,拿不出全力和本君戰鬥,在兵法上,這叫打不死你噁心死你!”王良“卟哧”一笑,道:“兵法有這一條麼?”北信君道:“但是有實例,比如說女相你會劍術吧!”王良一揚下巴,少有的露出少女姿態道:“會一點。”她說會一點,豈止是一點,自然是真有兩把刷子的,一流不行,二流還是沒有問題的。

北信君道:“但你和一個打不過你的人打,那個人打不過你,但他突然脫下了褲子,在你面前拉屎,你覺得如何?要是你上前殺他,他抓起自己的屎丟你,你又如何?”王良怒道:“滾,沒你這樣比喻的!”北信君笑道:“話糙理不糙。你想啊,本君建立這支跑起來沒有人追得上的騎兵,只有我們跑去騷擾人家,只有我們去向敵人射箭,可敵人想打想追都碰不着我們,這得多噁心人?”王良吃受不起,推開北信君道:“人來了!”

果然,人來了,北信君大步向自己的王座上去了。這張王座充滿了北信君的惡趣味,在座椅的四腿上,扶手上,都有着人骨的飾物。座後,還有一個巨大的牛頭骨背。老熊皮厚厚的鋪在上面,座下有一個腳凳,在扶手邊還有一個厚氈包的軟枕。用來架着胳膊。而北信君的座椅更是立在一個高地一尺的小臺子上。如此,北信君就有一種雖然坐着,卻不比人站着低的感覺。在座椅的兩邊,放着茶几,一邊放着茶水,一邊有侍女剛剛送上了小點心。還有兩個侍女已經主動的到了座椅的後面束手垂立。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最新全本:、、、、、、、、、、

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二十八章 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314章 催糧第684章 捕奴計劃第670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一)第424章 新編的姜戎解放軍第616章 逃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182章 秦國窮光蛋了第700章 北山之雪第136章 誰是黃雀第172章 青堡會議(一)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78章 公叔妙語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218章 女上將軍第605章 援兵到來了第59章 愛與痛第201章 送行第56章 二向虎山行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403章 私通贖人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73章 笑傲男兒錚錚漢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739章 對秦太子的長策第212章 川字的眉頭第385章 君上是道家第706章 命不相同第780章 滅國警鐘長鳴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728章 在沒有君侯的日子裡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159章 沒有人瞭解鬼車第457章 破城大勝第197章 文化運動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259章 放下兵器任你們走第400章 墨家的二代勢力第718章 太子懂事了第174章 青堡會議(三)第184章 白雪到東騎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602章 險被突破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450章 密道奇兵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511章 墨家裡的辯論第750章 龐涓三策第674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五)第762章 長策難以變之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567章 三公子範第345章 琉璃器奇珍第187章 扁鵲第234章 出兵日第774章 人丁總算開始興旺了第643章 夜下漫步第699章 開西域都護府第725章 西域走廊的安排第634章 北秦式的京觀第542章 燕公的無奈第254章 遇賢第93章 大練兵第153章 迴歸第75章 釋公叔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344章 夜市遇賢第47章 不殺第679章 陷坑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557章 磨刀第十九章 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647章 秦國的新都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109章 及時雨第253章 秦公的奇遇第277章 大奔襲作戰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二十八章 第263章 唯一的缺點是平胸第415章 步軍真正的初戰第702章 仁慈只對國民第65章 嬴虔讓位
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571章 三公子的慘敗第二十八章 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314章 催糧第684章 捕奴計劃第670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一)第424章 新編的姜戎解放軍第616章 逃第452章 逐漸穩定的戰局第182章 秦國窮光蛋了第700章 北山之雪第136章 誰是黃雀第172章 青堡會議(一)第370章 法學殿說法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78章 公叔妙語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218章 女上將軍第605章 援兵到來了第59章 愛與痛第201章 送行第56章 二向虎山行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403章 私通贖人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73章 笑傲男兒錚錚漢第501章 商稅的改制第739章 對秦太子的長策第212章 川字的眉頭第385章 君上是道家第706章 命不相同第780章 滅國警鐘長鳴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728章 在沒有君侯的日子裡第486章 真真假假的北信君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159章 沒有人瞭解鬼車第457章 破城大勝第197章 文化運動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507章 歌劇的開端第259章 放下兵器任你們走第400章 墨家的二代勢力第718章 太子懂事了第174章 青堡會議(三)第184章 白雪到東騎第668章 東部軍區第602章 險被突破第113章 突然的襲擊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450章 密道奇兵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511章 墨家裡的辯論第750章 龐涓三策第674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五)第762章 長策難以變之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567章 三公子範第345章 琉璃器奇珍第187章 扁鵲第234章 出兵日第774章 人丁總算開始興旺了第643章 夜下漫步第699章 開西域都護府第725章 西域走廊的安排第634章 北秦式的京觀第542章 燕公的無奈第254章 遇賢第93章 大練兵第153章 迴歸第75章 釋公叔第471章 二夫人教堂第344章 夜市遇賢第47章 不殺第679章 陷坑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557章 磨刀第十九章 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286章 終始克鬱郅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289章 忙得都有味了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647章 秦國的新都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109章 及時雨第253章 秦公的奇遇第277章 大奔襲作戰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二十八章 第263章 唯一的缺點是平胸第415章 步軍真正的初戰第702章 仁慈只對國民第65章 嬴虔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