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

?“這種儒人,眼高手低,明明沒有多少的本事,卻一天到晚想要做大事,實是百無一用之物。\Www、Qb5、COМ/(pm)我們厚待於他,卻可以知道一些隱秘的事情,剛剛他就說了,秦國國內的種種,一些功臣世族的田產也快要給國府收回了,從前還是慢慢來,現在卻是放快了度,衛鞅變法,把秦國國內的大多人士都給得罪光了,只怕他將來不得好死……”北秦伯說着,搖頭嘆氣。

王良往下撇了一眼,道:“那你就在他的臉上畫烏龜?”北秦伯笑了起來:“你不知道,如果是一個一般人,在他們的臉上畫烏龜,那一定會是氣的,可是本君在他的臉上畫東西,他醒了過來,只會付之一笑,不會在意的。”王良也是感慨,道:“也不怪秦公把他給派出來,三句話沒說,就給你繞暈了,我看他只怕有八成是不知道自己來這裡要做什麼的!”

北秦伯點手招人,門衛進來,北秦伯讓人把他送回去,算是把他給應付了。王良道:“厚此而薄彼,非爲正道,韓國的申餘也就算了,但是魏國太子斷然不可以得罪。”北秦伯傲然道:“以我北秦現在的地位,別國可以得罪我們,但是魏國卻是不能!現在的魏國瑣事多多,上下都沒有開戰的意思,河西的工事沒有完成,魏國是斷不會和我們鬧不快的,一個秦國已經夠他們受的了,再加上我們北秦,哼哼……”王良道:“可也不能置之不理,他到底是魏國太子。”北秦伯伸了個懶腰,道:“那好,就厚待於他,找個人說說好話,再找幾個趙女去伺候他一下,這筆錢我們出了,再拿點酒食去給他……給申餘也來點,咱也不能太沒品了,就這麼辦吧。”說完話,便去少有的巡營了。畢竟是要大戰,北秦伯白天荒唐,可是晚上不敢大意,他要巡視一下軍營,對所有的士兵們打氣一下,這個形式主義有時還有效果的。

太子申年紀青青的,氣度還是很不錯的。他師從龐涓學武事,又在幾個名家大儒手裡學文事,他可是地地道道讓魏王當繼承人培養的。魏王當然不會知道自己是一個長壽星,在古時,君主一樣不是那麼多的長壽的。有的人活七八十,有的人卻只活個幾十年。在正牌的歷史上,魏王活到了八十一歲,他三十當位,在位時間長達到了五十一年之久。所以在魏王並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的情況下,他對繼承人很注重。現在的魏王已經四十多歲,對後人自是要看重的。一般君主五六十歲薨,是極正常的事。而把太子申派出來,主要就是北秦的重要。

魏國的國力已經張揚到了一個極限,兩塊給韓趙擠壓的國土,讓魏國有種脖子給勒着的感覺。這是魏國的心病了,雖然魏國有心吞韓滅趙,但是此兩國外,還有齊、楚、秦三國,由於魏國雖然變法,但在軍事上沒有長策,沒有戰略意識。戰略一詞在西方源於希臘語意爲軍事將領、地方行政長官。後來演變成軍事術語,指軍事將領指揮軍隊作戰的謀略。公元五百七十九年,羅馬皇帝毛萊斯用拉丁文寫了一本名爲《stratajinet》的書,被認爲是西方第一本戰略著作。但實質上,在戰國時的孫子已經提出了這一點。《孫子兵法》被認爲是中國最早對戰略進行全局籌劃的著作。但可惜加遺憾的是,《孫子兵法》自打寫成了之後,就成了它是隻有極少數、極少數的人才可以修學的一種軍學書籍。統制者希望學這東西的人越少越好,這正應了北秦伯的話,保國之道,有狗足矣,有虎奈何。

在沒有戰略思想的情況下,魏國四方開戰,他們不知道要聯合誰,要打擊誰,最後把四周能得罪的國家得罪光了,現在再要伸展國家,卻是不能。在這個基礎上,魏國已經現,自己的確是要一個必要的戰略伙伴。再加上北秦伯一向是和魏國交好,隨之而來的是兩國間的商貿越來越大,北秦的強大主要就是體現在了商業上,原河西的一些商人紛紛入北秦,這對於魏的確是有影響的,誰讓魏國把國家的中心漸漸的移向了大梁呢。河西的商人就這樣離開了河西,本來這裡的商人最後會紛紛涌入秦國,成就秦國的變法,但是現在變了,他們到了更好於生活的北秦,而北秦也把財力拿出來向秦國進行投資,正是如此,北秦的重要一下子就凸顯出來,不是這種種的原因,魏王是不會把太子派出來的。把太子派到它國,只有友好的國邦纔可以。不然,可能會給敵對國家扣壓下來當**質。

魏王也好,丞相公子卬也罷,都是認定,北秦在和趙國打仗的情況下,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去得罪魏國的。有着這樣的背景,太子來到了北秦。他和一衆它國的外交臣子到了北秦,和所有的人一樣,他們在北秦感覺到了北秦那種新鮮的活力。這也讓他們堅定要打探北秦機密的決心。但是問題在於,保密制度。雖然他們也知道了一點北秦的事,可那卻有云中窺龍的感覺。最後三人決定,打探北秦的軍事消息,這一點纔是最重要的。北秦的軍力到底有多強大,這是所有的人都想要知道的,但當他們好不容易到達了這無定,也是運氣好,他們來的時候也看到了趙國的大軍,這種計算也在情理之中,萬萬沒有想到趙國大軍竟然已經到了。

正所謂來的早不如來的巧,看見如此情景,再傻也會明白,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但是,當他們來到無定的時候,卻是悲哀的現,他們不能靠近軍營,縱然是遞交了名牌,也是一樣不得入內,持着身份去問,但得到的回答都是“軍事保密”!正當三人苦悶的時候,北秦方面總算是表示願意見人了,但是卻是有區別的,太子申和申餘怎麼也沒有想到,北秦伯同意見人,只是他見的卻是那趙亢。趙亢什麼人,不過是一個秦國的士子,這樣的人雖然在秦國當官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令。無論是申餘還是太子申,都比趙亢要尊貴的。

北秦伯的這種行爲在太子申看來,無疑就是一種巨大的侮辱。只是今非昔比,現在的北秦伯再也不是當年的那個東騎王了,也不是後來的北信君,而是堂堂的北秦伯。現在的北秦伯有權有勢,手掌十萬大軍,豈是從前那個可以小覷的人。所以窮極無聊的太子就請來了他本來看不上眼的申餘牢騷。兩個人在一頂租來的帳蓬裡擺開了酒席大吃大喝起來。

別看這裡成了亂民營,但是由於有大量的商人出現,一些趙人領了一批的補助金,他們甚至起了就住在這裡的心思。亂世裡只要可以生存下去,哪不行呀,再說他們也是怕了,現在的這些趙人,很多居然希望北秦打勝,什麼國家概念,那都是貴族們的,而與他們這些平民是沒有關係的。所以西海從前堆積的一些大量庫存,因爲不能向趙人賣,現在卻是可以了,放眼居然是一片的小繁華。所以太子申也有足夠的條件辦上一次宴席,這本就容易,有好的帳蓬,有美食,再有美酒,可不什麼都夠了麼。只是這來宴的人卻是次了一點。

申餘在自己的侄兒申不害走後門一事,名氣可是有點臭了,好在的是當時還沒有給抓出來說三說四的,這是後人纔開始嚼的舌根,想也是知道,現在申丞相還在呢,誰敢向丞相大人找不自在。別看申不害執法講公平,但申不害是申不害,他不是衛鞅,衛鞅只申不害但他的法是術,術就是手段,我可以用這種法來對付你,也可以用另一種手段來搞你,好壞都是我,但是申不害自不可能明目張膽的這樣做,似他這樣的人,要下手,那可是太容易了。好在的是目前來說,由於申子早先大殺老世貴胄,殺得國人人人心服,誰還會找這個不自在,可以說,就目前韓國的這一片勃勃生機,都是申子造成的。

在這裡,爲什麼如韓侯也好,秦公也好,他們變法,都要找一個人來變法呢?是自己的才學不夠?不是的,這裡有一個讓人不寒而悚的原因。白狗得食,黑狗當災。變法的險要明白的不是變法者,而是國君。因爲這是一個變換國局,利益重分的法,所以誰主持變法就要負起一定的危險!在這裡,申子的變法是大殺那些不開眼的,不聽話的,翻,一扒開屁y全都是屎,歷史條件不乾淨,殺你都沒有話說,所以因爲變法而倒黴的人,大多都給申子殺了,正是因爲申子殺了他們,所以在後期,申子纔可以在韓國的政壇上如魚得水,而基本上沒有人來報復他。但如之前說的,申不害是法學家,不是兵家,有兵是一回事,國家強了是一回事,但是他不會打仗,錯誤的戰略和錯誤的戰法,最終使韓國的法在魏國的打壓下,隨着韓昭侯和申不害的死,一切都煙消雲散了。可是不能不承認,沒有人會要向申。

另一個變法的成功者衛鞅卻是完蛋了,他收了那些老世貴胄的田地,把人得罪光了,頒佈了法令,但是過於嚴苟,對於新法令的解釋力度也不夠,秦國因爲變法富了,但卻正常沒有人感激衛鞅。一直到衛鞅的死,百姓正常也都是無動於衷。這是一個可悲的事實。在孫老師的書裡,衛鞅死,老百姓感激涕零,悲痛欲絕,那是沒有的事。這種事說起來離譜,但就是如此的現實。也許當時我們會很奇怪,一個人爲了一個國家做了這麼多的事情,爲什麼國家百姓卻不愛戴他呢?因爲百姓只知道是國府變法,國府是衛鞅變法的。惡名由衛鞅擔了,好處給國府秦公他們拿走了。衛鞅擔足了惡名,最後自然就只有死了。老百姓哪管你是不是大功臣,他們只知道你的法太嚴了,不近人情,同時他們把國家的富強算在了秦公的頭上。

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奇怪,在我中國**解放之後,十大元帥,那麼多給批死了,爲什麼,還不是小老百姓大多不知道你誰是誰麼。整你怎麼了,那些小紅衛兵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不過這些高難度的事情,還不是太子申和申餘想的,兩個人帶着自己一肚子的心事說起話來,他們居然交上了朋友。太子說的是魏國現在的事情太多,到處缺錢,人家都說魏國富,富到哪兒了,還不是商人!要他們掏點錢和要他們命似的,結果好了,特別是河西,大量的商人跑到了北秦來了。太子申指着外頭道:“非我魏之助北秦焉能成此氣候!”

申餘也是搖頭,道:“要說我那侄兒也是厲害,但也要分和誰比,他變法強國,可惜的是到目前爲止,居然沒有什麼大戰北秦,好厲害,現在竟然和趙國幹上了……”太子申哈哈大笑道:“就是北秦到底如何,是不是可以咬動趙國!”兩人說說笑笑。一會兒就說到了趙亢。在趙亢的問題上,兩人都開始罵了起來:“什麼東西,一個窮酸,只道秦國變法,居然是用這種人!”太子申道:“父王一直擔心秦國強大會打來,現在看來,只是以這種窮酸當官,國運怕是不能長久了。”說着就大笑。申餘也笑,但他們兩個都是明白,他們是吃味兒。這個吃味就是嫉妒,這種事說來離譜,但就是如此。因爲現在是北秦伯要見趙亢,卻是不見他們兩個。北秦伯是什麼人,他的朋友有幾個?細說,北秦伯的朋友不多,但他和秦國的衛鞅是朋友,這一點是公認的。還有,他和河西的龍賈是朋友,這也是人所共知,同時他還和大魏現在的丞相關係良好,還在齊國的田嬰、田忌、孫臏交好這些人吧,一個個星光燦爛。正所謂物以類聚,人分在學校裡,好學生總是和好學生在一起,差生也總是和差生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涇渭之線。現在看看這些人,衛鞅,持秦國的國政,總領變法,而且成就也出來了,天下第一個以臣刑君者。龍賈,人稱最會當將軍的將軍。他在貧瘠的河西當將軍,但是修成了半長的長城,士兵飽食,當地安穩,魏王誇稱柱石!常常對丞相說:“我大魏攻有龐涓上將軍,守有龍賈大將軍,何愁國內安寧,四邊不靖。”瞧瞧這個評語,牛到沒邊了。至於現在的丞相,動不動就開口,可惜當初沒有留下北秦伯,不然我大魏可吞天下矣!其它田嬰是現在齊王的弟弟,田忌是宗室出來的將軍,齊國最強的軍隊都在他的手上。還有孫臏,他是孫武子的後人,雖然和魏國的關係不好,但他的才學人所共知。

當今天下,敢言兵家的不是沒有,但真正比起來,是人都知道,龐涓之兵學,不如孫臏矣!特別是在孫臏到了齊國後,一般是閉門不納的,也不大愛交朋友,可他就交了北秦伯,並且承認北秦伯的兵家才學。說龐涓是兵家其實是勉強的,因爲他自始而終,沒有打過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戰!比如孫武子,他說自己是兵家,他寫了兵書,還以弱擊強,打敗了楚國,那功績是擺在那裡的,誰敢不認?再說吳起,他是結結實實打下了河西,打了著名的“陰晉之戰”,所以纔有他現在的兵家之名。你龐涓算什麼,你打過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大仗麼?沒有,打那一兩個小國,打勝了也佔不到多少地,只不過是嚇嚇人罷了。可是北秦伯卻是寡兵滅義渠,一年達遠征,立國五年,就敢和趙國磕上去,這種才能,就算是他失敗了,也不會有人多嘴說話的。所以現在的北秦伯別看他的出身低,但他現在身份高貴了。

請趙亢而不請太子申,不請申餘,這兩個人自覺得自己還有點才,竟然不如趙亢酸儒,怎麼可能是味兒呢。忽然外間帶響。只見守門的幾個太子申隨員給打翻在地,有的還滾到了帳蓬裡來。太子申驚的目瞪口呆,卻見來人的是北秦兵,北秦兵很好認,他們一身的綠舊氈,但是太子申他們都是知道,在那舊氈袍子下,是北秦士兵的軍甲。一般國家還有披甲的正規士兵和普通雜兵,但是他們看到的北秦士兵,全都是一副樣子的。帶甲的士兵先一抱拳,道:“是魏太子麼?”

太子申微一頓,道:“正是本宮……”他氣的有點抖:“你們北秦也太欺負人了,本宮在這裡等見北秦伯,拒之不見,還行兇動武,難道你們一點禮儀也不懂嗎?”那士兵一臉的茫然,他道:“太子說的事情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只是奉命辦事,女相大人說了,各位遠道而來,本來君伯是要見的,但是事情忙,也就省了,等戰後,君伯一定會見各位,爲了表達我北秦之歉意,女相大人花錢請了四個姑娘還有一些美酒,請太子大人盡興……”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最新全本:、、、、、、、、、、

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487章 公孫賈使東騎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187章 扁鵲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655章 送親第677章 新的生命第725章 西域走廊的安排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677章 新的生命第236章 白牛精兵第733章 治國之富第168章 問案第528章 中國的馬文化第411章 唱響的征服第693章 無奈的後宮第十八章 第270章 過年第139章 二入雍城第34章 沒有主人的奴隸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617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658章 發行秦國紙元的金行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377章 羣P華英宮第665章 巫山起雲雨第185章 保密制度第701章 三年之許第146章 美人犬狐姬第499章 軍費的龐大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72章 定君位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290章 求賢令與求商令第70章 一搏三百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533章 仗照打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479章 朱夷吾使周第454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151章 奇道第346章 打出一個山鬼來第743章 舊人相識不相知第238章 義降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142章 最大的一筆人肉生意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606章 先攻何方?大營!第476章 君臣相益第十八章 第729章 中山殤第340章 杜摯訪東騎第765章 天命難違第125章 鬼第301章 發行紙錢的計劃第310章 這是你的禮物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555章 放過來打第703章 北方的野望第41章 楚酒第653章 親自……前來?第692章 第一次大考第263章 唯一的缺點是平胸第784章 最後的天雷第38章 風雪第258章 意外的胡女第784章 最後的天雷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810章 最後的武功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411章 唱響的征服第330章 龐涓的夜訪第434章 北賽山之戰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545章 拜見相夫子第484章 渭南慘案第391章 鬱郅宮第十五章 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759章 太子語……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349章 衛鞅第321章 靜極思動之心第629章 清風山下第169章 不怕趙國第584章 沙盤推演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153章 迴歸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
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487章 公孫賈使東騎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187章 扁鵲第188章 莫名其妙的愛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393章 求仕於墨第655章 送親第677章 新的生命第725章 西域走廊的安排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677章 新的生命第236章 白牛精兵第733章 治國之富第168章 問案第528章 中國的馬文化第411章 唱響的征服第693章 無奈的後宮第十八章 第270章 過年第139章 二入雍城第34章 沒有主人的奴隸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617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658章 發行秦國紙元的金行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377章 羣P華英宮第665章 巫山起雲雨第185章 保密制度第701章 三年之許第146章 美人犬狐姬第499章 軍費的龐大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738章 會見秦太子第72章 定君位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290章 求賢令與求商令第70章 一搏三百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533章 仗照打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479章 朱夷吾使周第454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151章 奇道第346章 打出一個山鬼來第743章 舊人相識不相知第238章 義降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142章 最大的一筆人肉生意第317章 斬頭盞茶回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606章 先攻何方?大營!第476章 君臣相益第十八章 第729章 中山殤第340章 杜摯訪東騎第765章 天命難違第125章 鬼第301章 發行紙錢的計劃第310章 這是你的禮物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555章 放過來打第703章 北方的野望第41章 楚酒第653章 親自……前來?第692章 第一次大考第263章 唯一的缺點是平胸第784章 最後的天雷第38章 風雪第258章 意外的胡女第784章 最後的天雷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810章 最後的武功第207章 不許長大第411章 唱響的征服第330章 龐涓的夜訪第434章 北賽山之戰第二右五十五章 風雪行路第545章 拜見相夫子第484章 渭南慘案第391章 鬱郅宮第十五章 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759章 太子語……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349章 衛鞅第321章 靜極思動之心第629章 清風山下第169章 不怕趙國第584章 沙盤推演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153章 迴歸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