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

輕輕一粒棋子落在盤中,出了一聲悅耳的脆響。全\本\小\說\網這是一隻青銅的棋盤,上面十九道。而棋子以紅玉和白玉爲子,可見這副棋具的珍貴了。如果這樣一副棋具在東方六國,那自是不足爲奇道哉,而在秦國,那可就少見得很了。這是甘龍家的寶貝,現在甘龍正在用它會客,這個客人也不是一般人,他就是從前和甘龍隱隱相對的現任太子傅監內史,公孫賈!

按理說這兩個人關係並不是很好,有的時候私下裡鬥鬥嘴,拌拌舌,說你事非,道我長短,這種相互拆臺的事誰都沒有少做。一般說來,在這兩人相鬥的情況下,甘龍佔着上風,而公孫賈則落下風,卻穩如磐石,風吹不動。同樣,甘龍雖言語上對公孫賈有所苛薄,但也並不是一味死打狠壓,總是留有一線的餘地。甘龍深深的知道,一個朝堂上,文臣不容一人獨大,再說他也不年青了,和公孫賈這樣內健的人相鬥,留下一線的餘地反而見好。

果不其然,現在兩人好的可不就是如同一個人似的麼。現在公孫賈來到了甘龍府裡,甘龍不僅讓自己三個兒子甘石、甘碸、甘兗都來坐陪,請出了北秦的苦蜜茶,還拿出了他糜費千金所鑄得的這副棋具。這是甘龍給自己的一副定性陪葬品。古人對陪葬品要求是很嚴的,是人生前最愛之物,甘龍對這副棋盤的珍愛就表示他如身死,四羊銅棋盤和紅白玉棋子必是不可少的陪葬品。古人重禮,雖然這副棋珍貴,但它的命運如果無識,只是伴隨黃土而入。

現在甘龍拿出這副棋具,就足以說明他對公孫賈的態度。那麼兩人怎麼會好成這個樣子呢,答案是很明顯的,那就是這兩個人都已經給排出了秦國的政治核心。不過雖然給排出了政治的中心,但兩人還是可以在秦國上下蹦躥的。特別是在他們兩個人相繼教導太子之後。

太子嬴駟算是苦盡甘來了,自打他入櫟陽之後,常時間在父親的榻前,秦公本人也意識到他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大哥不是不好,但以大哥的性情怕是會鑄成大錯,所以還真要爲自己的將來打算一下,畢竟他不好女色,一直對此沒有太多的性致,所以對於太子也就好得多了,一時間父子親情,人倫之幸!但問題在於這個兒子也有一點毛病,那就是老秦人生來就有的一種性情,叫倔!人常說秦川倔牛。一方面是當時秦人還不是給牛打鼻環,所以要控制牛不是那麼容易,經常的牛都不聽話,加上秦人的性情犟擰,故而就叫秦人倔牛。太子顯然也有這個毛病,認定的事往往就不想改,秦公有的時候也爲此頭痛。加上太子雖然有武力,可是年小,正好可以進行學習,儒者蒙智,儒學之所以揚光大,關鍵在於他們當時主要的把持着教育制度,很多鄉童學子學習,不可避免的接觸到了儒學,有的人就迷進去了。想也是知道,就連墨家兩代鉅子都是先學儒的,這就可想而知了。在秦國,大儒可少,能說的上的,也就是甘龍和公孫賈。這兩人一老一少,一個學識淵博,一個有智思謀慮,正好是太子良輔,秦公覺得要想讓太子懂事,先學知識,然後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力,纔好接手其餘。

隨着甘龍一子落定,提了一子,公孫賈不由讚歎道:“太師好棋,果然厲害,難怪可以輔助國君協理陰陽、融通天地、聚合民心,老太師真不愧是國之比干呀!公孫賈受教了。”甘龍出了緩緩的笑聲,道:“老夫可不敢當此之贊。”他雖是這樣說,但得意是不可避免的。比干是誰,他是大商天子帝乙的弟弟,心智羣,才能出衆,按商朝的制度,天子的兄弟也有繼承權,所以過於優秀的比干一直遭帝乙所忌,鬱郁不得志。可衆所周知,帝乙死後,帝辛卻大大的重用了他,從這裡看得出大商帝辛的了不起,一個不好,比干就可能奪他的江山,但沒有出現那樣的狀況,兩個人齊心合力,大商從衰敗中走了出來。至於比干之死,那也是政見的問題,而非是帝辛的殘暴,不過由於比干活着的時候,叔侄兩個合作無間,國力蒸蒸日上,所以百姓把這份功勞算在了比干的身上,而忽視了那上面的帝辛,不過在初時也不是這樣的,只不過周滅商後,爲了消滅商的文化影響,不得已從商人中挑了這麼一個死鬼來追捧,和僞清政府爲了淡化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而吹捧袁崇煥是一樣的。其用心都是險惡至極。

不過無論如何,比干的名是出來了,這比干是大商的太師,現在公孫賈以二人相比,的確是結結實實的好大一記牛屁!兩人再過幾手,公孫賈更是推盤認輸,連連笑着說道:“不行,不行,在下實實的不是太師的對手呀!”“呵呵呵呵……”甘龍也是自得,他的棋力平平,不過是自己喜歡和自己下罷了,他何嘗不明白公孫賈是讓着他,不過話說回來了,公孫賈讓他的手法很妙,讓一向喜歡下棋但卻沒有人陪着的甘龍好好的過了一把癮!他露出了微笑道:“老夫老矣,現在也只能這樣在這方寸之地顯一顯威風了,還要多謝太子傅大人的承讓!”

“老太師仁厚,棋風古樸,正是我輩學習的楷模呀!”公孫賈說的很動真情。甘龍雖然看出來了,但卻很淡然,他微微笑着對自己的三個兒子指點着:“爾等可見,太子傅大人之禮讓?此仁仁君子之風,大秦獨太子傅大人矣!”甘石三兄弟在心裡腹誹着:“說那個好色無恥的東西是誰?現在卻成了仁仁君子之風!”不過嘴裡卻是恭敬說道:“我等受教!”

公孫賈微微笑着說道:“不敢,老太師,明日還勞您去爲太子進行早課。”甘龍道:“太子字可全否?”公孫賈面露激動:“太子賢明,識字已千,可以習文矣!”戰國時不會教這個篇作那個章,只要習字到了要求,就可以學習時文,這些文以儒家學說,有六經,就是《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其後儒人董仲舒自毀《樂經》,假口毀於始皇之手,以此來惡漢武帝向法學之心。因爲武帝好舞樂,他的姐姐平陽公主爲了討弟弟歡心,不僅自己與弟弟歡淫,還訓練了一批樂人舞妓,衛子夫爲其中之一。董仲舒強調法學毀文滅樂,絕武帝尚法之心。最終讓儒家獨大。此後儒家就開始強大了,東漢加上《論語》、《孝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樑傳》、《爾雅》,宋時加《孟子》、《十三經注疏》。自宋以後,宋、明兩朝雖然奮起,並且當時的一隻腳都已經踏入到了資本主義的蒙芽狀態,卻都毀於浩瀚的儒家腐毒!這兩個朝代最大的特點都是一樣的,其一重文抑武,宋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出了二程和朱熹這些豬狗不如之徒。而明也是文官節制武將,最後的時期,文武成了寇仇,兩不相容,明朝竟然是自己內部黨爭而毀的!

其實真正說來,就如同北秦伯自己承認的,儒家也並不是一無是處,自孔子之死,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式之儒。孫氏之儒的後世荀子,就果毅的批評子思和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由此可見,儒家也有一部的仁人,這些人也是有自己端正的思想。荀子與其說是儒家,其它和法家基本沒有區別,若然非是如此,他也不會教出李斯這個純粹的法家弟子。不過儒學是一門可以啓蒙而難以透知的學術,學這門學問,見山是山,可卻很難達到見山不是山的境界,再想要突破,達到見山還是山,那就更難了!大多儒人都是見山是山,對學習的認知僅在表面。李斯見山不是山,所以他是法家,從儒而達法。荀子是見山還是山,所以他雖然支持法家治政,但他卻是一個儒者!不過話說回來,天下間出聖人何其難也,學儒的大多還是學成了董仲舒、二程、朱熹之類的人間醜芻,禽獸不如之徒!

他們最後都成了學一套,作一套,虛僞清談,自高自傲,下流無恥,貪財好色,卻又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做盡了人間的壞事還要別人誇他們。要別人遵守道德,自己連兒媳婦也不放過。老到七十娶十三,還要美其名曰:一樹梨花壓海棠。但也由於此,可以看出,儒學用來利用騙人是最好的。甘龍沉思一下,道:“若要學文,當學《尚書》。”這也是一個必然。

就目前來說,儒家有《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可對於秦國來說,這裡面可以學的就太少了。《詩經》、《樂經》、《儀禮》,一者詩焉,一者禮也,一者樂乎,三學都不是秦國所慕的。秦國有自己的秦腔,有自己的俚歌,不慕山東的那些多以浮華見長的詩歌和繁雜的禮儀。六經一下子就去除了三經。《周易》人所共知,太深了,一般人哪看得懂!就說是《春秋》,也不是孔子寫的,他做的和姜子牙一樣,把魯國的國史修一下子,就成了他的學術思想,當真是欺天大盜!這和現在某個人把《紅樓夢》拿出來用白話文寫一遍說這是他的作品一樣。真有人這樣做,你能說《紅樓夢》是他寫的麼?如此一來,也就只剩下一門學術可以學習了,那就是《尚書》。

《尚書》原稱《書》,一直到了到漢代時才改稱爲《尚書》,意爲上代之書。在這裡是爲了寫作方便所以在此就叫《尚書》。《尚書》在作爲歷史典籍的同時,向來被文學史家稱爲我國最早的散文總集,是和《詩經》並列的一個文體類別。但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絕大部分應屬於當時官府處理國家大事的公務文書,準確地講,它應是一部體例比較完備的公文總集。由於《尚書》是我國最古的官方史書,是我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所以在這裡來說,是最適合歷代帝王世家一定要學習的東西。甘龍要教時文,也就只能教這個東西了。

公孫賈微笑合袖成揖道:“我大秦後君賢明有望,公孫賈在這裡多謝老太師了!”甘龍道:“唉……此份內之事,何謝之有!”他若有若無的看了公孫賈一眼道:“老夫老矣,只能在這方寸之間,能有心力教導太子一二,老夫還要謝太子傅給這個機會呢,只是太子傅……今未及四十吧……”公孫賈的臉上肌肉跳了兩下。甘龍道:“正壯年也,何以也如此!”公孫賈道:“能教導太子成材,吾心足矣!”甘龍微微笑道:“那卻也是,若太子早登大位,朝堂之上,必有你立足之地,便是坐上老夫之位,也非是並無可能,但是……”但是要等多久?十年,二十年,這是一個難想的問題,問這個問題等於是在問現在的秦公也就是嬴渠樑會什麼時候死!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的秦公重用的是衛鞅、景監、車英等人,如公孫賈、甘龍、杜摯卻是給排斥在外了!現在公孫賈也算是抱上了太子的腿,可是太子還太小,秦公更是年青,才二十多三十未到,想等到秦公的死,就算秦公五六十死,那時公孫賈又當多大歲了?

以大好的青春壯年,如此的付之於流水,叫公孫賈如何肯甘心!坦白說公孫賈都想過投北秦伯去。但問題在於多方面的,一是北秦伯在上次對公孫賈很冷淡,並沒有表現出對他的渴求;二來公孫賈在秦國也非是一日,已經有了基業地位,放棄現在的一切去投北秦伯,如何肯甘心?三者最是簡單,北秦之國沒有貴族,更不會有封地,北秦的官員都是拿固定的薪俸,到北秦去拿那基本上的固定的公薪,卻不是公孫賈想要的,感覺那太不踏實了。

“對了……”不想着這種不快的事,公孫賈轉移了話題,道:“今年歲豐,我國府之收入定然是再次大收。”甘龍道:“話雖如此,只是……”公孫賈明白,甘龍損失了很多的地產。原本甘氏的主要收入是地裡,但是現在的甘氏收入,已經有一小部分成了北秦給出的紅利!過去,北秦給出的錢是甘氏的一小部分,屬於錦上添花,但現在卻已經成了一筆不菲的收入,若然非是如此,甘龍只怕要遣散一批自己的家丁,不然哪養得起!公孫賈故意道:“看來那個衛鞅還真是有本事,區區兩年,我大秦已經回元養氣,假以時日,未必不會強大!”

“不然!”甘龍冷聲道:“我大秦之柱在於我老世族,現在衛鞅奪地與奴,你只看那國府收入多了,卻不知道這是把我老世族之地給毀了,別說老夫,你公孫賈不也毀失良多嗎?”公孫賈在這裡笑了一下,道:“但我又買了地!”甘龍一怔,道:“買地?”公孫賈悄聲道:“北秦國府開田地放,許有錢人購地,太師不知麼?”甘龍意味深長道:“老夫可沒有太子傅大人的關係深厚呀……”說到這兒,他又好奇:“我秦人怎麼可以買北秦之地?”

“北秦缺少農人,但有的是田地,只要按北秦的法律去開田種地,那就可以,我們出人,到北秦開田,開下的荒田,算成是我們的田地,以北秦國府的規矩納糧,除去兩成的賦稅,餘下的八成都歸我們,北秦人還會派出農令來幫助種田,也就是說,你在人市上花點錢,買一些個能種的奴隸,就可以在北秦開荒種田!有多少人,開多少田,只是我們不能過問,不管理會,說白了,由我們出人投資,由北秦人替我們管理,每年的收入,算成錢,打入我們的金行,太師看!這是北秦金行的紙卡!”公孫賈獻寶似的拿出來炫耀。其實金行送來的不僅止是紙卡,還有名牌、鑰匙、數字密碼。不過對於甘龍說的也不必那麼細碎,只要給他看看那脂蠟上塗的平滑精美的北秦金行的紙卡就行了。上面有一行的北秦數字。隨着北秦文化的滲入,縱是甘龍也是認得北秦數字。“兩萬?”甘龍吃驚。兩萬是北秦紙元,也就是兩百金。兩百金少麼?也許,但是在現在卻不少了。公孫賈微微笑道;“暫時兩萬!”

“暫時兩萬,這話怎麼說?”甘龍問道。公孫賈道:“我派奴四百,去北秦務農開荒,初期糧由我出,北秦國府規定他們可以開四萬畝良田。北秦國養地有法,開田俱都能成肥田,畝產正常都是五至七石,此四百人,一年可以打糧十萬左右!我可得八萬矣!以利算,我一年可得十六萬元,這兩萬是前期補償,等明年收了糧,北秦國府定計,我就可以得到餘下的十四萬元,可能還會更多!”十四萬元,就是一千四百金!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最新全本:、、、、、、、、、、

第622章 漫天要價第120章 大總管第125章 鬼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661章 張儀與蘇秦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736章 女相勸政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116章 紛亂之局第312章 國事廳夜宴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755章 諸夫人歸位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759章 太子語……第406章 東騎的上貢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448章 星斗暗衛露崢嶸第444章 邊打仗第380章 趙茗的出逃第288章 妖教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179章 公子卬的冤枉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366章 電光火石的戰鬥第406章 東騎的上貢第638章 迷戀第270章 過年第112章 逐狼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526章 丞相的態度第473章 國防部的成立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74章 立國之志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498章 軍中之花第404章 又一個新年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657章 秦國的紙元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619章 北秦式的政治第427章 一個永恆的國度第180章 魏王見公叔第698章 張儀、蘇秦的面試第758章 求救於楚第397章 紛亂的天下第183章 借第二十七章 第153章 迴歸第387章 趙軍的追擊第609章 華麗的戰……車第386章 定陽危機第312章 國事廳夜宴第675章 北秦大閱兵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688章 法庭的故事第679章 陷坑第804章 秦奪河西第329章 北信男君第390章 家事難寧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671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二)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300章 夫妻會面第324章 前奏之曲第59章 愛與痛第579章 求兵句注山第43章 縱橫的夢想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60章 忍辱負重第734章 聰明人的選擇第一章 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697章 遠古的惡魔第117章 引狼入室第181章 殺衛鞅第622章 漫天要價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780章 滅國警鐘長鳴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144章 猜疑第717章 身份曝露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702章 仁慈只對國民第472章 軍權的麻煩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628章 消息傳開了第45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765章 天命難違第786章 秦燕之治
第622章 漫天要價第120章 大總管第125章 鬼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661章 張儀與蘇秦第509章 女相制度第736章 女相勸政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116章 紛亂之局第312章 國事廳夜宴第285章 回國的決定第755章 諸夫人歸位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759章 太子語……第406章 東騎的上貢第405章 衛鞅面君第448章 星斗暗衛露崢嶸第444章 邊打仗第380章 趙茗的出逃第288章 妖教第354章 粗食者田忌第179章 公子卬的冤枉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551章 北秦的第一戰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366章 電光火石的戰鬥第406章 東騎的上貢第638章 迷戀第270章 過年第112章 逐狼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526章 丞相的態度第473章 國防部的成立第598章 蟻附攻城第74章 立國之志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498章 軍中之花第404章 又一個新年第461章 搬師回軍第657章 秦國的紙元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619章 北秦式的政治第427章 一個永恆的國度第180章 魏王見公叔第698章 張儀、蘇秦的面試第758章 求救於楚第397章 紛亂的天下第183章 借第二十七章 第153章 迴歸第387章 趙軍的追擊第609章 華麗的戰……車第386章 定陽危機第312章 國事廳夜宴第675章 北秦大閱兵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688章 法庭的故事第679章 陷坑第804章 秦奪河西第329章 北信男君第390章 家事難寧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671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二)第328章 龐涓的鏽銅劍第561章 步軍的唱響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300章 夫妻會面第324章 前奏之曲第59章 愛與痛第579章 求兵句注山第43章 縱橫的夢想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第430章 下山下山第689章 北秦的科舉制第60章 忍辱負重第734章 聰明人的選擇第一章 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697章 遠古的惡魔第117章 引狼入室第181章 殺衛鞅第622章 漫天要價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780章 滅國警鐘長鳴第299章 再回安邑第144章 猜疑第717章 身份曝露第630章 雪殺五萬兵第702章 仁慈只對國民第472章 軍權的麻煩第751章 中原大戰第628章 消息傳開了第459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765章 天命難違第786章 秦燕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