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 岐山劍派(二)

自山頂雪峰處,又有數道瀑流從山頂位置蜿蜒而下,一直向着山底飄飄灑灑而去,真正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不過充滿理科生思維的黃昶在看到這幕景象後,首先想到的卻並非讚歎山川之美,而是“不合理”這三個字——這山頂上的水難道永遠流不光麼?

而不久之後,他又看到了更加匪夷所思的一幕——在岐山四周圍,隱約有一閃一閃的影子在晃動,先前還以爲是鳥羣,但在靠近了之後卻看得清楚——那竟然是一口口在空中游弋的飛劍!竟然還成羣結夥的,就好像魚羣在海水中一般肆意遨遊。

而當這邊飛舟接近岐山本體,即將進入到一處山谷峽口之時,便有數口飛劍彷彿警戒哨衛一般靠上來,圍繞在飛舟旁邊伴隨飛行,好像護送,又彷彿在監視,直到船上那位張景玄張師伯打出幾個手印,表明了身份之後方纔四下散去。

張景玄在引導飛舟通過這處入山峽口之後便好像完成了任務,回頭向長青子笑道:

“長青,靈虛,我且先回去向掌門稟報。咱們自己人也不必拘禮,待會兒自己上來吧,反正這進山的道路你們也都熟悉。”

長青子笑着點頭答應,於是張景玄又化作一道劍光破空而去。張景玄一走,後面原本都在努力壓抑着好奇心的崑崙弟子們立即忍不住都嘰嘰喳喳議論起來——都是在談論那些神奇飛劍的。雖然早知道岐山是以鑄煉飛劍之術出衆而聞名,但此刻親眼看到那些飛劍就這麼優哉遊哉的在空中盤旋,居然還能自動警戒和放行,好像擁有靈性智慧一般,依然讓衆弟子們興奮不已。

而掌教長青子也回頭笑道:

“這便是岐山派的護山法陣了——當今仙界中鼎鼎大名的‘萬劍誅仙大陣’,便是以這些靈劍爲核心構築而成……”

新弟子們在前來岐山的路上也聽長青子,靈虛子等人講述了不少關於岐山劍派的事蹟,其中關於岐山派的護山劍陣更是如雷貫耳——護山法陣,對於任何一個修仙宗門來說,都屬於至關重要的核心技術,直接關係到一個門派的生死存亡。

——要知道仙門之間的征戰不起則已,一起則必定是雷霆萬鈞,殺機無處不在。攻其根本乃是最常見的戰術,如果一個門派的護山法陣抵擋不住對手的攻擊,本山宗門被攻破,往往就意味着這個門派即將徹底消亡,即使有弟子能倖存下來,從此也將淪爲無依無靠的散修。

西崑崙的護山法陣乃是由當年古崑崙派遺留下來,號爲“九天雷劫紫霄玄雲大陣”,乃是爲天下所公認的仙界第一護山陣法,西崑崙常年會被重重雲霧包裹,便是這雷雲大陣所導致的效果。

若是有不經允許,擅自闖入的外敵,只要膽敢進入雲層,便會遭遇到鋪天蓋地的雷電擊打。這些雷電的威力據說和修士進階渡劫時遭逢的雷劫相差無幾,闖進這個陣就相當於主動渡雷劫。越往裡頭深入,遭遇的雷劫檔次越高,最終據說連元嬰期的雷劫都能冒出來,能闖過這道大陣的,在這個世界上絕對是無敵了。

而西崑崙天下第一宗門的名號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這套護山陣——數萬年來西崑崙也曾多次遭遇到強勢敵人的攻擊,甚至被數大門派聯手攻擊,但西崑崙的護山法陣卻從未被攻破過。於是擁有一個堅實後方基地的西崑崙修士便可從容出擊,將對手各個擊破,在仙界征戰中首先立於不敗之地。

相比起西崑崙,東岐山卻是漂流在外,享受不到古代崑崙留下的遺澤。於是岐山弟子們只好自力更生,用自己的飛劍慢慢建立起宗門的護山法陣,這便是名動天下的“萬劍誅仙大陣”了。

聽到此處,一干崑崙弟子俱是讚歎,但卻也有人不解道:

“這個……師尊,我看這天上飛的也沒幾口寶劍麼,最多不過三五十口,說百劍都勉強,號稱萬劍未免誇張了吧?”

長青子哈哈一笑:

“你們以爲這些能夠自由飛翔,日常起警戒哨衛作用的只是尋常飛劍麼?它們都是已經開了靈智,擁有了一定智慧的靈劍法寶啊!大都是當年金丹期以上的大修士所遺留,還有一些則是在岐山養劍池中溫養多年,通了靈性的極品寶劍,整個岐山派也沒多少的,我記得以前來這裡求學時是有三十六口……這些年來可能增加或減少了一兩口,但相差決不會太多——這遊弋在外的任何一口法寶飛劍,放到中小門派裡都是會被當作鎮山之寶的!”

“故此這些靈劍法寶只是組成劍陣的核心部分,而萬劍誅仙陣的主體還是大量普通飛劍,平時都是在劍池之中溫養着,劍乃兇器,出則必有殺戮,除非被人催動,否則不會輕易出動。”

岐山乃是以劍修出名,而對於擁有本命飛劍的修士們來說,所謂“劍在人在,劍斷人亡”絕不是一句空話——他們的心神與本命飛劍緊密相連,一旦飛劍被毀,心神頓失所依,就好像普通修士被毀了丹田氣海一樣,就算沒有當場身亡,一身功力也多半是廢掉了。

然而比起用各種天材地寶精心鑄造的飛劍法寶,人的身體當然更爲脆弱,很多時候劍修的飛劍尚在,本人卻已經不幸去世了。於是岐山劍派又有一條規矩——岐山弟子如果不幸亡故於外,宗門將會想方設法取回他的法劍。此外,大多數岐山劍修在自覺壽元將盡,命不久矣的時候,也往往會把當年宗門賜予的法劍送回岐山。

這些劍修前輩們遺留下來的法劍最終都將被送回養劍池收藏——那裡是當年古崑崙山專門用於溫養飛劍靈性的地方。隨着天長時久,日積月累,在養劍池周圍放置的寶劍越來越多,於是那裡又被稱爲“劍冢”——埋藏着無數寶劍的墳墓。

六十二 原委七 一件小事五十九 原因六十 學霸(下)一三四 自制力五十九 特殊培訓(三)一六一 最後一次講道(一)三十六 金閣寺之謎(四)一四三 慶功宴(三)四 老黃家(三)一零五 洞天之秘(訂閱提高加更!)一二二 座次(二)一零三 迴歸(三)五十九 陳家莊防衛戰(五)二十九 宴會中(二)一三八 鏡中人(三)一三八 意外的結局(上)十 額外要求(一)一二九 姑姑(一)六十六 宗門來人(二)一七七 大名一三二 姑姑(四)八十四 岐山劍派(三)一零二 殷商諸王列傳(二)(求訂閱!)六十七 宗門來人(三)一四七 烈焰君一二三 六重天高手(二)一四零 意外的結局(下)二十 波瀾(二)一零七 下墓(求訂閱!)四十六 水靈宮(一)一二八 疏漏?四十五 行走在凡間(四)九十六 鬼宅(四)一一零 任務(求訂閱!)一六九 打地鼠一一零 酈妃(上)(收藏增加加更)十二 初識崑崙(上)七十一 變化(三)三十五 帶頭人(上)三十二 鶴立雞羣(上)二十六 拍賣會(一)三十四 交流與情報(二)六 鬥妖(一)二十六 師父賜寶(四)八十二 與美同行(一)九十三 烏龜島(下)(爲盟主朱月月在此加更)一三四 自制力六 鬥妖(一)二十八 踏上征途(一)五十一 意外一九一 回援九十二 爆發(三)一三五 連續破關六十 夜宿(上)七十一 宗門來人(七)二十八 緣故五十八 撿漏兒?三十九 陳氏(三)六 公道(二)一五五 大宴飲(三)一零二 迴歸(二)七 公開八十二 特邀(上)五十五 誘敵(一)四十二 小玩意兒十五 鬥妖(十)十四 宴會中(一)一 黃四郎一二七 旁觀者四十五 先天(三)十六 突破一三零 投機取巧……九十一 修復(二)九 鬥妖(四)六十一 一念浮雲一三零 攻城(三)三十四 集結(三)六十五 破局之策十六 鬥妖(十一)一八八 堂前惡鬥(三)一四八 再次拜師四十四 仙界靈石(上)一五三 兌換(三)一三五 古怪(三)三十七 門規(上)一 世人都曉神仙好三十四 大師兄六十九 崇氏的如意算盤二十四 師父賜寶(二)一九九 善後(二)九十八 約戰(二)九十九 約戰(三)四十二 狼羣(五)一八一 壽禮五十 散修們(下)(求月票!求訂閱!)二 血河陣(一)五十七 誘敵(三)一六二 雙修流一三四 自制力
六十二 原委七 一件小事五十九 原因六十 學霸(下)一三四 自制力五十九 特殊培訓(三)一六一 最後一次講道(一)三十六 金閣寺之謎(四)一四三 慶功宴(三)四 老黃家(三)一零五 洞天之秘(訂閱提高加更!)一二二 座次(二)一零三 迴歸(三)五十九 陳家莊防衛戰(五)二十九 宴會中(二)一三八 鏡中人(三)一三八 意外的結局(上)十 額外要求(一)一二九 姑姑(一)六十六 宗門來人(二)一七七 大名一三二 姑姑(四)八十四 岐山劍派(三)一零二 殷商諸王列傳(二)(求訂閱!)六十七 宗門來人(三)一四七 烈焰君一二三 六重天高手(二)一四零 意外的結局(下)二十 波瀾(二)一零七 下墓(求訂閱!)四十六 水靈宮(一)一二八 疏漏?四十五 行走在凡間(四)九十六 鬼宅(四)一一零 任務(求訂閱!)一六九 打地鼠一一零 酈妃(上)(收藏增加加更)十二 初識崑崙(上)七十一 變化(三)三十五 帶頭人(上)三十二 鶴立雞羣(上)二十六 拍賣會(一)三十四 交流與情報(二)六 鬥妖(一)二十六 師父賜寶(四)八十二 與美同行(一)九十三 烏龜島(下)(爲盟主朱月月在此加更)一三四 自制力六 鬥妖(一)二十八 踏上征途(一)五十一 意外一九一 回援九十二 爆發(三)一三五 連續破關六十 夜宿(上)七十一 宗門來人(七)二十八 緣故五十八 撿漏兒?三十九 陳氏(三)六 公道(二)一五五 大宴飲(三)一零二 迴歸(二)七 公開八十二 特邀(上)五十五 誘敵(一)四十二 小玩意兒十五 鬥妖(十)十四 宴會中(一)一 黃四郎一二七 旁觀者四十五 先天(三)十六 突破一三零 投機取巧……九十一 修復(二)九 鬥妖(四)六十一 一念浮雲一三零 攻城(三)三十四 集結(三)六十五 破局之策十六 鬥妖(十一)一八八 堂前惡鬥(三)一四八 再次拜師四十四 仙界靈石(上)一五三 兌換(三)一三五 古怪(三)三十七 門規(上)一 世人都曉神仙好三十四 大師兄六十九 崇氏的如意算盤二十四 師父賜寶(二)一九九 善後(二)九十八 約戰(二)九十九 約戰(三)四十二 狼羣(五)一八一 壽禮五十 散修們(下)(求月票!求訂閱!)二 血河陣(一)五十七 誘敵(三)一六二 雙修流一三四 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