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派系

安王點了點頭,轉身回書房修書一封,然後遞給阿牛,說道:“你帶着這封書信上少林,親自呈給無仙大師,如果見到徐遊擊,也可以給他看!”

“是!屬下明白!”阿牛說道。

“嗯!那你收拾一下,儘快去吧!”安王擡了擡手,示意阿牛退下。阿牛立即拱手拜別,轉身退了下去。

處理完這件事後,安王又整理了一下衣衫,便擡步向着花廳走去。雖然他心中還是極爲擔心婉兒,怕她出了什麼事。

可是他卻也是無法,如今大戰方歇,千頭萬緒,他身爲寧夏的安王,哪裡有時間顧及兒女之事,只能儘快處理好寧夏的事務,再派人去各地探查婉兒的行蹤了。

就這般想着心事,安王慢慢踱步到花廳,遠遠的就聽到孫景文正與徐光祚在那談笑。

當下來到花廳門口附近,安王長笑一聲,說道:“哈哈!徐國公軍務繁忙,爲何今日竟然有閒情到本王這府上來呢?”

說完之後,安王已經進了花廳,對着徐光祚施了一禮。

徐光祚也是沒有託大,站起來以臣子見宗藩的禮節,對着安王回了一禮,才說道:“我在這寧夏久擾王爺,怎奈公務繁忙,一直沒有得空過府與安王一敘。

今日我聽麾下巡邏將士來報,徐遊擊好似有什麼急事,慌慌張張的進了安王府,我就想着難道是徐遊擊或是殿下你碰上什麼事了麼?這便拋開軍務,前來爲殿下或者徐遊擊參詳一二!”

徐光祚也是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就把這來安王府的原因,說了個大概。

安王聞言一愣,旋即苦笑的拉着徐光祚坐了下去,命下人奉了茶,才說道:“徐國公卻是有心了!本王在這裡替子龍謝過國公的厚愛了!”

“不妨事的!”徐光祚輕輕擺了擺手,然後疑惑的看着安王,問道,“怎麼沒看到子龍呢?他不是來王府了麼?”

“這……”安王一臉尷尬,從近幾日的表現來看,徐光祚極爲賞識子龍,所以才如此對待子龍。

可如今子龍爲了婉兒的安危,卻在徐光祚親來尋找的時候,不在這裡,着實有些不好說。

但是婉兒畢竟是安王愛女,他又不能說子龍這樣做不好。

正在爲難的時候,孫景文瞧出了安王的尷尬,當即說道:“回徐國公,徐遊擊因爲有些要事,離開了我們王府!”

“哦?我今日前來,就是有好消息要告訴子龍,他有什麼要事離去,安王殿下,你們不方便告知一下麼?”

徐光祚聞言繼續問道,他今日找來,不單是找子龍與安王敘話,實是有事跟子龍商議,如今正主不在,他如何不急。

“這個……也不是不方便!前日晚上,王爺在慶功宴上,當場宣佈了徐遊擊與王爺愛女婉兒小姐的婚事,這個徐國公您應該是清楚的吧!”孫景文知道安王不方便說這個,便硬着頭皮,由他來說了。

徐光祚老於官場,自然能看出安王的尷尬,當下也是不以爲杵,與孫景文聊道:“嗯!是有這回事!

如今寧夏附近的諸多軍將,倒有泰半是留下來參加子龍的婚禮!畢竟這一戰子龍功勞首屈一指,大夥兒都是瞧在眼裡的!”

“可是就在前晚,婉兒小姐與徐遊擊鬧了一些彆扭,如今不知所蹤!今日徐遊擊過府,也是爲了找我們王爺,問問婉兒小姐的行蹤!”孫景文緩緩說道。

聽完孫景文所言,徐光祚神色古怪,半晌無語,最後才變得一臉啼笑皆非,說道:“安王殿下,上次子龍在我大帳之中,衆目睽睽之下,頂撞於我,保住那馬風月,我還以爲他是侍母至孝所致!如今看來,這子龍卻是性情中人啊!”

“徐國公說的是!”見到徐光祚如此,安王不禁放下心來,知道徐光祚只怕沒真的生氣,當即說道,“這子龍也算是本王看得成長的!就是因爲他一片赤子之心,爲人重情重義,本王才大力栽培於他,又把本王的愛女,許配給他的!”

“哈哈!這樣的年輕重情的少年英雄,着實是我大明之福,是我社稷之幸啊!”

本來徐光祚還是對子龍怠慢了自己頗有微詞,此時卻只覺得子龍能如此重情,必定也會感念自己提攜之恩。

如此一來,日後把他扶上位,他必定投桃報李,在地方與自己搖爲呼應,着實是不錯。

越想徐光祚越覺得不錯,笑容滿面的說道:“那這八日後之後的婚事該如何呢?”

“這……”安王聞言一滯,旋即訕訕的說道,“這樣看來,只怕只能推遲了!”

“嗯!那我就去軍中說一下,就說婉兒小姐抱恙,需要一段時間靜養,這婚事就推遲半年,如何?”徐光祚看着安王問道。

“一切聽憑徐國公做主!”安王聽得徐光祚肯出面爲自己圓了此事,也是高興不已,他其實也頗爲頭痛,八日之後的大婚,該如何是好!如今新郎新娘都已經不在,自己拿什麼去舉行婚禮,怎麼對那些丘八將佐交代,如今按照徐光祚所言,不失爲一種辦法。

“那好,此事就這麼定了!”徐光祚也是不想子龍失信於諸多軍將,日後在軍中不好處事,才如此建議,見安王同意,也是頗爲滿意,繼續說道,“既然這私事說完了,我們便來聊一下正事!本來這正事應該是讓子龍在場纔是最好,只是他現在不在,也只能你我商議一下了!”

“徐國公直言無妨,這裡是王府的僻靜的位置,附近都有諸多侍衛把守,保管不會泄密!”安王聽得徐光祚的話,當即說道。

“那好,那我就說了!”徐光祚聞言點了點頭,就把京中的一段事,說了出來。

這件事其實還真跟子龍有莫大關聯!蓋因這件事的起因,就是子龍擊敗天王派,把河套草原納入了明朝名義上的版圖。

河套草原自古就是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爭奪的關鍵位置!

從先秦開始,中原王朝與北方政權在這一帶展開了激烈的爭奪與廝殺!有史可考的第一次中原王朝取得河套草原的,是秦帝國時期。

那時候,大秦兵威煊赫,舉世無雙。

始皇一統六合,橫掃八荒,所向披靡。麾下大將蒙恬,在大秦統一六國之後,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卻匈奴三百餘里,收復河南地,修築萬里長城!這就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對河套草原佔領的歷史記載。

後來反反覆覆,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就會控制住河套草原,以爲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橋頭堡。

衰弱的時候,北方遊牧民族就會趁機進展河套草原,再以河套草原爲跳板,南下頻繁攻擊中原王朝。

本朝開國之後,北逐蒙古人幾千裡,卻也是收回了河套草原。

只是河套孤懸塞外,糧草轉運不便,在太宗時期還能保持。

可是等太宗駕崩之後,這河套的防務就慢慢移交給當地的各大部族,協助部分明軍鎮守了。

等到了英宗時期,土木堡之變,國勢傾頹,這河套就徹底成了各部族自治,明軍對河套,卻是有點鞭長莫及。等到英宗駕崩,憲宗時期,蒙古三部南下侵蝕河套草原,意欲把河套劃入蒙古的統轄範圍。

明軍不忿,分兩路大軍進攻河套,最終在紅鹽池大勝!

但是之後因爲憲宗身體不佳,朝政就漸漸傾向於守成,因此就出了一個派遣大員統轄河套,而不是趁機駐軍河套。

其後天王派趁機統治河套草原,搖擺於大明與蒙古之間,不斷攫取利益,成長起來,漸漸失控。

朝中有識之士,也是頗爲擔心。但是孝宗卻是仁孝之主,只肯於民生息,不肯起大軍征討。

因此這天王派最終真的成了那尾大不掉之勢,這一次還差點配合鄂爾多斯,攻入了寧夏腹地。

這一下不啻於當頭棒喝,讓朝中幾大派別都是認識到了河套的重要性。

也就是因爲這樣,子龍收復河套的消息傳回去之後,幾大派系都是對河套統治方法,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其中李東陽爲首的文官派系覺得應該遵循孝宗時期的政策,不過多幹涉河套的固有統治,只派出大員,統轄調和就是!

以英國公、成國公爲首的勳貴派系,卻是主張派出大軍,進駐河套,把河套發展成又一軍鎮邊塞,防止蒙古南下。

而奇怪卻是第三派,也就是劉瑾爲首的宦官派系!

這一派竟然也破天荒的支持勳貴派系的主張,派兵進駐河套,進行直接統治。

說到這兒,安王忍不住插嘴說道:“劉瑾此人,利慾薰心,他主張與英國公、成國公差不多,但是卻應該別有詭詐吧!”

“正是!”徐光祚點了點頭,說道,“劉瑾的想法其實廷議的時候,就暴露了!”

“哦?卻是怎麼樣的?”安王幾次三番與劉瑾爲難,這在大明朝野之中,早就知道安王是反對劉瑾的急先鋒,而劉瑾也是欲除安王而後快,只是安王的宗親身份,除了謀逆大罪,盡皆是可以赦免的,劉瑾才如同狗咬刺蝟,無從下手。

如今聽到劉瑾竟然與勳貴一派的意見保持了一致,這讓安王如何不驚訝!

第一百三十八章 北上第七百十七章 反敗第四百三十二章 補償第六百九十七章 刺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號令第五百五十九章 聯軍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勢第三百零九章 魔刀第二百四十八章 遇刺第一百六十章 對戰第一章 和氏璧第七百二十二章 問題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套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穿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六百一十一章 換將第六百零二章 骷髏第一百八十三章 岱森第二百三十九章 關牆第二百零一章 開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斷臂第七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七百二十五章 癡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明教第二百九十三章 泰山第五百八十一章 生機第二百零四章 總攻第四百三十八章 尊主第二百零七章 棍陣第七十七章 怒火第七章 兄嫂第七百五十章 忠心第六百七十六章 發動第六十八章 新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計劃第六百一十四章 和談第四百四十九章 暗算第四百九十七章 東魔第三百五十三章 把柄第四百一十三章 預謀第五百八十九章 潰兵第一百零七章 進京第四十章 朱執第七百四十二章 內情第一百一十四章 潛入第六百三十一章 沉船第七百七十章 報答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相認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情第三百一十章 詐敗第一百三十章 懲罰第五百零七章 奔喪第二百七十四章 五嶽第三百九十二章 情敵第二百八十三章 斷臂第六百三十九章 裝醉第二百六十三章 冒充第六百五十九章 鈴鐺第五百八十章 制裁第五百一十九章 誦經第一百四十七章 封賞第六百零五章 火龍第六百七十六章 發動第十九章 師太第三百二十八章 蓬萊第五百三十八章 反制第二百四十三章 人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論功第六百四十六章 兒子第四百零八章 拼命第二百一十四章 狂刀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換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興王第二百零三章 先鋒第六百六十一章 償還第一百零九章 玉佩第三百二十八章 蓬萊第四百零三章 內奸第七百零八章 惡鬼第四百八十一章 驛站第七百八十四章 小澤第一百八十七章 監獄第五百零一章 解封第五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百零八章 拼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虐殺第五百三十九章 纏鬥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箭第二百四十章 逆轉第七百零三章 捉拿第二百零九章 長老第三百四十章 假死第四百零三章 內奸第五百五十章 局勢第三百五十三章 把柄第二百零九章 長老第二百六十四章 鍾情第七百五十八章 骨肉
第一百三十八章 北上第七百十七章 反敗第四百三十二章 補償第六百九十七章 刺殺第二百二十一章 號令第五百五十九章 聯軍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勢第三百零九章 魔刀第二百四十八章 遇刺第一百六十章 對戰第一章 和氏璧第七百二十二章 問題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套第六百五十三章 揭穿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六百一十一章 換將第六百零二章 骷髏第一百八十三章 岱森第二百三十九章 關牆第二百零一章 開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斷臂第七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七百二十五章 癡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明教第二百九十三章 泰山第五百八十一章 生機第二百零四章 總攻第四百三十八章 尊主第二百零七章 棍陣第七十七章 怒火第七章 兄嫂第七百五十章 忠心第六百七十六章 發動第六十八章 新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計劃第六百一十四章 和談第四百四十九章 暗算第四百九十七章 東魔第三百五十三章 把柄第四百一十三章 預謀第五百八十九章 潰兵第一百零七章 進京第四十章 朱執第七百四十二章 內情第一百一十四章 潛入第六百三十一章 沉船第七百七十章 報答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相認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情第三百一十章 詐敗第一百三十章 懲罰第五百零七章 奔喪第二百七十四章 五嶽第三百九十二章 情敵第二百八十三章 斷臂第六百三十九章 裝醉第二百六十三章 冒充第六百五十九章 鈴鐺第五百八十章 制裁第五百一十九章 誦經第一百四十七章 封賞第六百零五章 火龍第六百七十六章 發動第十九章 師太第三百二十八章 蓬萊第五百三十八章 反制第二百四十三章 人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論功第六百四十六章 兒子第四百零八章 拼命第二百一十四章 狂刀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換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興王第二百零三章 先鋒第六百六十一章 償還第一百零九章 玉佩第三百二十八章 蓬萊第四百零三章 內奸第七百零八章 惡鬼第四百八十一章 驛站第七百八十四章 小澤第一百八十七章 監獄第五百零一章 解封第五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百零八章 拼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虐殺第五百三十九章 纏鬥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箭第二百四十章 逆轉第七百零三章 捉拿第二百零九章 長老第三百四十章 假死第四百零三章 內奸第五百五十章 局勢第三百五十三章 把柄第二百零九章 長老第二百六十四章 鍾情第七百五十八章 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