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陽

泰山一戰,打響了天陰教的威名,正道之中的大小門派一時間人心惶惶。

不過天陰教也好像是泰山一戰投入過多,暫時沒了動靜。

樊天涯更是帶着衛輝的人馬,退出了河南,返回了風雲谷。

江湖中人都是揣測,天陰教下一個會是哪個門派?

江湖靜下來了!朝廷之上,這時候卻也開始風雲詭譎!

朝廷之事,起因還是河套一事!

本來河套名義上歸於大明,處於那天王派的統轄二十年!

弘治皇帝爲人仁厚,不願亂動刀兵,因此天王派越發坐大!

朝廷諸公雖然知道河套的重要性,可是奈何天王派實力經過二十年的繁衍生息,倒也是可謂兵強馬壯,因此朝廷雖然忌憚河套與天王派,可是也徒呼奈何!

寧夏大戰爆發,天王派勾結鄂爾多斯部,圖謀侵佔寧夏!

朝野上下,具皆震怒!

朝廷一時分爲主戰主和兩派!

主和的自然倍言大天王神功蓋世,天王派兵強馬壯,河套民風彪悍,可引爲援軍,不可與之爲敵!這卻主要有文官與宦官如此建議!

但是勳貴武官卻是不願意被河套的天王派騎在脖子上拉屎!

特別是英國公、成國公!這兩位國公祖上都是有過大功於社稷的,在軍方權柄甚大!

他們早就想收服河套,重現太宗皇帝雄烈,把大明的防禦線再向外拓展數百里!

前朝弘治皇帝不願動刀兵也就算了,到了本朝,河套天王派竟然出套寇掠,這兩位國公也算是有大局觀的人,深深明白如果放任不管,這河套終究會成爲大明的腹心之患,日後時時騷擾九邊,大明將永無寧日。

於是兩位國公都是想帶兵出征,狠狠的教訓一下河套的天王派以及鄂爾多斯部。

這時候定國公徐光祚卻是走上前臺,與兩位國公溝通之後,把這件艱鉅的差事攬到頭上,帶着各地匯聚而來的軍隊,開赴寧夏作戰!

最終的結果,卻是令朝野之上,袞袞諸公都是側目不已!

雄踞河套二十年,不論大明還是韃靼都不曾打敗的天王派竟然在徐光祚指使的一名叫徐子龍的守備,孤身出擊河套之下,煙消雲散。

離開大明數十年之久的河套之地,又一次可以回到大明的懷抱之中!

朝野之上,首先是極度興奮!

便是正德皇帝,也時常說自己恢復國土,自傲不已!

興奮之後,朝野之中各派去都開始想着搶佔這河套的勝利果實!

河套地處長城之外,雖然夾在大明與韃靼之間,看似危險!

可是河套土地肥沃,又能發展爲大明的邊鎮之一,實是重要無比!

文官首先就以李東陽爲首,上奏正德皇帝,請求把河套收歸朝廷直轄,不使孤懸在外。

可是勳貴武官卻極力反對!

只因徐光祚聽了子龍一席話之後,深深明白河套這時候迴歸朝廷管轄,是禍非福,因此極力爭取到了兩位國公的同意,只設河套參將,派出駐軍,配合當地部族統治河套,防禦韃靼也就是了!

可是宦官卻覺得河套是一處發展勢力的好地方,劉瑾又手上沒有地方軍權,最想要的,也就是這地方軍權,因此竟然附合勳貴武官,只是河套參將的人選,卻是提名了那堅守長城的於風於遊擊。

最終,在劉瑾的滔天權勢之下,也在正德、太后的支持下,於遊擊真的替換了子龍,成爲了河套參將。

勳貴武官不想往死裡得罪劉瑾,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徐光祚剛剛出頭,也是無奈,只能找安王定計,剷除於風!

至於文官,卻也看出來了!這河套不過是塊肉骨頭,掉在地上,卻是招惹其他的各路人馬去搶,文官勢力隨着弘治皇帝的逝去,漸漸萎縮,因此只能就此作罷,看武官與宦官的鬥爭了!

最終,於風出了長城,不到百里,就被沙盜劫殺,埋骨黃沙之中!

倖存下來的明軍倉皇把消息彙報回朝廷之後,卻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此時劉瑾爲了江湖之事,去了洛陽。

宦官之中,以高鳳、張永爲主,卻是屬於宦官之中的溫和派,倒是沒有太過劇烈的反應。

而勳貴武官,卻都是興奮不已。

劉瑾自鬥倒了前首輔,四朝大臣劉健之後,一時風頭無兩!

數年以來,與劉瑾作對的,不是丟了官位,就是去了性命!

就算是安王這樣的藩王,也是險死還生!

一時間,朝野之上,都是風聲鶴唳,萬馬齊喑!

此時於風被殺,不啻於對劉瑾當頭棒喝!

再加上劉瑾此時不在京城,高鳳、張永又是不準備針對此事做些什麼,倒是讓勳貴武官得意不已,甚至心中也是起了一些別樣的心思。

這一日,下朝之後,李東陽像往常一樣,在家裡卸去朝服之後,休息了一會兒,也就起身出了府邸,朝附近的茶館行去!

李東陽在弘治一朝,與劉健、謝遷齊名,同爲內閣大學士,輔佐朝政,時人都是稱道不已!

後來劉健謀事不密,被劉瑾扳倒,無奈之下就與謝遷一起致仕,退出了內閣!

此時內閣之中,就僅餘李東陽一人!

隨着傾向劉瑾的焦芳入閣之後,李東陽明白自己如果也是與劉健一般剛烈,多半也會被掃地出局,使朝局徹底爲劉瑾掌控!

因此出於自保,李東陽大小事務,都與焦芳商議,雖是內閣首輔,卻漸漸放棄權利,減輕了劉瑾對他的敵視。

下朝之後,他也是不勾連朋黨,只是聽曲寫字,喝茶戲鳥,倒是一派閒人雅士的風範!

劉瑾本是想除去此人,徹底把控內閣!

後來看此人如此知情識趣,也就放棄了打算,只是讓這人成了那一尊菩薩,供着也就是了!

此時李東陽晃入這時常光顧的茶樓,熟門熟路的直接上了二樓!

這二樓卻是有一處說書的地方,京城的達官貴人,閒散人等,都會來此聽說書,喝茶,好不愜意。

李東陽平日裡倒是有六成時間,來此消遣度日。

劉瑾見到李東陽如此,也是越發對此人放心,除了兩個番子固定監視他之外,其餘的人等,倒是都撤了。

可是李東陽畢竟也是當朝首輔,內閣閣老,身份必定不同尋常。

雖然他平日不擺官架子,可是到了這茶樓之上,總也會找個單獨的雅間,四周都是屏風隔住,又能聽到那說書的聲音,倒是愜意的很啊!

進入這往日的雅間之後,李東陽如同往日一般,爲自己煮好茶水,緩緩泡好茶之後,就品着香茗,悠閒的聽着外間評書的聲音。

恰好外間評書說的卻是捉放曹的一段,此時三國故事在民間廣爲流傳,百姓們也都是愛聽這一段。

外面正說到曹操自赤壁被周郎、諸葛一把大火,把八十萬大軍十停去了八停,餘下都是倉皇逃命。

百姓聽到這一段,要都是拍手稱快,直道好!

這曹操雖然在三國期間,也算是文韜武略,位居天下衆諸侯之首也不爲過。

可是此人卻先後有挖掘墳墓,籌措軍資,屠戮百姓等事,在民間的風評去都是不佳!

因此百姓之中,都是說奸猾曹操,說這人是個奸雄。

李東陽在這雅間之中聽得,只是輕輕一笑,抿了一口茶來,卻是沒有多說什麼!

正待這時,外間傳來一陣咳嗽,一人在外突然低聲說道:“學生劉養,求見西涯公!”李東陽自號西涯,因此門生故舊,都是敬稱一聲西涯公,即便是劉瑾,在私下場合也是如此敬稱。

“劉養?”李東陽腦海裡閃過一名獐頭鼠目,形容不佳的舉人來。

這劉養他確實認識,是前朝弘治年間的舉人,本也算是李東陽的門生,只因此人有些猥瑣,做事不擇手段,因此爲李東陽不喜。

可是此人既然找上門來,李東陽也是不想拒人於千里之外,他本就是一個謙謙君子,平日待人接物,都是溫和謙厚,即便是劉瑾,也誇他有長者之風,對他也是頗爲尊敬。

當下李東陽微微皺了皺眉頭,輕聲回道:“有事麼?”

“學生有機密大事,想要請先生爲學生參詳一二!”劉養在外輕聲恭敬的說道。

雖然不喜這學生的爲人,也平日沒與此人打過交道,可是既然此人登門求見,李東陽也是不想推拒,又聽此人自稱有機密要事,當即點點頭,說道:“既然有事,那就進來吧!”

得了李東陽的同意,劉養推開這屏風之間的布簾,擡步走了進來!

進來之後,劉養先是恭敬的行了一個師生之間的禮節,然後說道:“學生劉養,拜見恩師!”

“不用多禮,我不過是做過一界學政罷了,與你卻沒什麼太深的關係,隨意就好!”

李東陽擺了擺手,然後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請他坐了下來,然後又是爲他斟滿一杯茶,請劉養品用。

“學生恩科,便是在先生主持下通過的,按禮節來說,先生就是學生的恩師,還請先生不要推辭!”

劉養恭敬的接過李東陽的茶杯之後,又從懷中掏出一封燙金的禮帖,遞到李東陽面前,說道,“學生近日思念恩師,就即上京來了,這裡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還請先生收下!”

第五百零三章 惋惜第六百四十六章 兒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論功第十一章 少林第五章 對決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降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第一百章 受災第一百六十二章 機關第三百一十三章 舊識第二百六十八章 武當第七百十六章 暈厥第一百四十九章 聘用第四百八十六章 趕路第二十四章 潛伏第二十六章 復教第二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把柄第四百六十七章 鬼城第九章 女賊第二百九十七章 會師第二百零九章 長老第三百八十八章 跟蹤第四百一十章 暗殺第六百三十三章 水龍第四百九十二章 誅心第三百三十章 青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敗露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受控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章 楊虎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報第一百零九章 玉佩第三百八十章 救美第七百六十章 神魂第五百二十章 五雷第一百八十四章 支援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遇第二十五章 甦醒第三百三十章 青城第七百八十章 茅廬第十四章 謝青第六百七十三章 木偶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圖第一百三十五章 增援第一百六十七章 追蹤第四百七十八章 商討第二百章 出征第三百一十五章 倭奴第七百七十章 報答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一百七十一章 密林第五百七十三章 炸藥第二百三十三章 對峙第三百一十七章 僞裝第五百六十一章 疑兵第六百七十四章 祝捷第六十一章 遇襲第七百二十四章 五毒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業第一百九十五章 爭論第三百七十九章 歷練第一百零八章 奪寶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鳳第一百七十章 絕境第六百零九章 外魔第五百五十二章 朝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忠義第三百七十九章 歷練第六百七十一章 合謀第三百零五章 來援第一百五十二章 牧民第八十章 情深第二百六十五章 劉公第一百八十五章 上山第七百六十三章 瘋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會師第七十章 龍潭第一百零一章 寶物第九十八章 小偷第一百八十章 伏擊第四百四十六章 寂滅第一百零三章 馬匪第七百三十二章 引蛇第六百章 死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證據第六百六十一章 償還第四百二十九章 舊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劇毒第四十七章 凱旋第二百五十三章 痛心第一百零三章 馬匪第七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九十八章 小偷第六百九十章 敗露第二十四章 潛伏第十八章 劫持第一百六十八章 逃脫
第五百零三章 惋惜第六百四十六章 兒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論功第十一章 少林第五章 對決第二百三十六章 受降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第一百章 受災第一百六十二章 機關第三百一十三章 舊識第二百六十八章 武當第七百十六章 暈厥第一百四十九章 聘用第四百八十六章 趕路第二十四章 潛伏第二十六章 復教第二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把柄第四百六十七章 鬼城第九章 女賊第二百九十七章 會師第二百零九章 長老第三百八十八章 跟蹤第四百一十章 暗殺第六百三十三章 水龍第四百九十二章 誅心第三百三十章 青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敗露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受控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章 楊虎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報第一百零九章 玉佩第三百八十章 救美第七百六十章 神魂第五百二十章 五雷第一百八十四章 支援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遇第二十五章 甦醒第三百三十章 青城第七百八十章 茅廬第十四章 謝青第六百七十三章 木偶第四百二十六章 意圖第一百三十五章 增援第一百六十七章 追蹤第四百七十八章 商討第二百章 出征第三百一十五章 倭奴第七百七十章 報答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一百七十一章 密林第五百七十三章 炸藥第二百三十三章 對峙第三百一十七章 僞裝第五百六十一章 疑兵第六百七十四章 祝捷第六十一章 遇襲第七百二十四章 五毒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業第一百九十五章 爭論第三百七十九章 歷練第一百零八章 奪寶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一百一十五章 高鳳第一百七十章 絕境第六百零九章 外魔第五百五十二章 朝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忠義第三百七十九章 歷練第六百七十一章 合謀第三百零五章 來援第一百五十二章 牧民第八十章 情深第二百六十五章 劉公第一百八十五章 上山第七百六十三章 瘋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會師第七十章 龍潭第一百零一章 寶物第九十八章 小偷第一百八十章 伏擊第四百四十六章 寂滅第一百零三章 馬匪第七百三十二章 引蛇第六百章 死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證據第六百六十一章 償還第四百二十九章 舊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劇毒第四十七章 凱旋第二百五十三章 痛心第一百零三章 馬匪第七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九十八章 小偷第六百九十章 敗露第二十四章 潛伏第十八章 劫持第一百六十八章 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