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剜心明志

司馬德戡委屈的廣,得到的卻是一道冰冷的視線。

完了!

司馬德戡心中暗道。

果然,楊廣語氣冰冷道:“之前有人說你對朕不滿,朕還千般不信,爲你辯護,誰知道你心腸竟然如此歹毒,朕真是了。”

司馬德戡高聲道:“陛下,末將對您的忠心,天日可鑑,絕無虛假,陛下你可不要被這些佞臣矇蔽了啊!如今天下紛亂,連揚州都被賊人蒼飛給奪去了,但是他們卻矇蔽陛下,他們居心叵測,陛下你不要再相信他們了啊!”

楊廣孤盛和宇文士及,道:“司馬德戡所言屬實?”

“一派胡言!”宇文士及道:“揚州的確曾有一個叫蒼飛的賊子作亂,但是早就被宇文總管撲滅,如今正歌舞昇平,這司馬德戡造謠生事,絕不能輕易饒了他。”

獨孤盛也道:“的確如此!司馬德戡不過是想欺騙陛下,讓陛下您饒他一命而已,如果陛下不信,大可親自到揚州一趟,州是我們大隋的天下,還是那什麼狗屁蒼飛的地盤?”

楊廣點頭道:“好!朕也很久沒去揚州了,那我們就走這一趟吧。”

司馬德戡張開嘴巴,難以置信道:“你……你們竟然敢讓陛下到揚州?你們有什麼居心?”

“司馬德戡,真是枉費朕對你信賴有加,想不到你到了這個時候,還是執迷不悟,想要詆譭他人,你真是讓朕太失望了。”楊廣輕嘆道。

他原本就傾向於相信獨孤盛和宇文士及他們,如今他們更是請他到揚州去,那司馬德戡的謊言就不攻自破了,否則揚州真是那什麼蒼飛控制着的話,獨孤盛和宇文士及怎麼敢讓他去揚州呢?

司馬德戡這回真是百口莫辯,悽然道:“陛下!末將對你忠心耿耿。至死也不會改變,今日臣唯有以死爲諫。”

司馬德戡知道自己再辯駁也沒有用處了,他將身上的鎧甲剝下,手中長刀插入胸口。

在四周驚訝的目光中,司馬德戡的胸口鮮血不斷往下流,長刀挖了一個大口,左手伸入胸口中。

“啊!”司馬德戡大叫出聲。左手猛然抽出。

他呆呆的方,目視着他的君主楊廣。左手握着自己的心臟,那還微微跳動的心臟,做出伸出的手勢。

他已經無法開口,因爲他已經死去了,但是場中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的意志。

那是對君主絕對的忠誠!

“這……”楊廣吶吶,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獨孤盛和宇文士及對視,眼中都有煩躁,他們這次行動是蓄謀已久的,他們想要掌握禁軍。但是屢次向楊廣進言,都被楊廣擋了回來,楊廣十分信任司馬德戡,他們無法之下才想出了這個辦法。

可誰想到司馬德戡如此剛烈,竟然在大庭廣衆之下,剜心明志,動搖楊廣。

“陛下!這司馬德戡是自知自身罪孽深重。纔會悍不畏死,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迷惑陛下您!這司馬德戡如此可惡,即便死了我們也不能放過他,末將建議將他抄家滅族!”獨孤盛道。

宇文士及也會過神來,道:“沒錯啊!陛下!這司馬德戡如此惡劣,如果只是讓他一人領死。那真是便宜了他了,他就是想要這樣,纔會故意在陛下面前如此行事的。”

其他的侍衛也是紛紛響應,他們雖然悲慼司馬德戡的遭遇,可他們與獨孤閥和宇文閥已經坐在一條戰船上,如果楊廣這個時候洞悉真相,他們也脫不了干係。自然紛紛站到獨孤閥和宇文閥一邊了。

楊廣麼多人都表示司馬德戡是在故意尋死,以保護家人,心中的疑惑也漸漸消除了,道:“好!就按照諸位愛卿的建議辦吧,朕有些乏了,先回去休息了。你們要儘快準備,朕想要快點到揚州。”

獨孤盛和宇文士及等領旨,恭送楊廣離去。

等到楊廣離開,他們才露出冷笑。

獨孤盛走到司馬德戡身邊,一腳將他屍體踢飛,心臟摔在地上,道:“賤人!竟然臨死前也想咬我們一口?將他拖下去喂狗!”

宇文士及道:“嘿!他是真的忠心嗎?也不見得!他應該也明白吧,如果楊廣那傢伙洞悉了秘密,結果遭殃的也不是是我們,而是楊廣那傢伙。”

獨孤盛道:“拉楊廣一起死嗎?嘿!虧他想得出來。”

突然,獨孤盛有些驚疑道:“慢着,你猜楊廣會不會已經我們的圖謀?剛纔只是忍隱不發?”

宇文士及一怔,但笑道:“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但那有如何?如今司馬德戡已死,禁軍之中將會全是我們的人,楊廣難道還能翻天不成?他不過是我們操縱天下的一面旗幟,如果他真不想當了,我們直接截斷就是了。”

獨孤盛點頭道:“沒錯!如果他真的明白過來,我們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殺了他,隨便找個人代替他就可以了。”

“此事慢慢來,我們這次是要去對付蒼飛那個傢伙!計劃雖然出了點意外,但楊廣也答應前往揚州了,司馬德戡也死了,我們終於可以隨意的調動禁軍的力量,那蒼飛太過囂張可惡,如果再任由他發展下去,恐怕對你我兩家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隱患。”宇文士及道。

獨孤盛點頭,表示明白。

獨孤閥和宇文閥之所以會聯手,就是因爲蒼飛這個共同的敵人,不過在之前他們的合作十分有限,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合作,但是在微山湖畔一戰,獨孤閥和宇文閥的高手慘敗,而蒼飛和秦軍的威勢卻是越發盛隆。

這讓他們明白到了一點,這蒼飛已經成了氣候,他們要對付蒼飛絕不是輕易可以做到的事情,絕不能任由這樣的一個隱患成長,必須將他扼殺在搖籃之中。

可是蒼飛和秦軍都不是容易對付的角色,天下紛亂隋軍基本都被牽制住,中原的瓦崗軍江南的江淮軍。河北的竇建德,一支支義軍崛起,隋軍能抽調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他們如果動用自己控制的兵力,並沒有多大的勝算,所以打到了禁軍的頭上來。

只要楊廣前往揚州,他們就可以藉機調動禁軍對付秦軍。到時滅掉了蒼飛,揚州重歸大隋所有。那一切都能掩蓋下來。

當然,他們也有預料過進展不順利的可能,到時無非就是將楊廣了結了,如果連禁軍都用了都無法對付秦軍,楊廣這個大隋皇帝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

而他們這場陰謀,也算是進展不錯,這也代表着蒼飛和秦軍的一個大挑戰就要到來。

……

此時的蒼飛他們全然不知道此事,他們正乘船,沿着大運河而下。

船艙之內。蒼飛等秦軍衆人圍坐在一起,正在商議着秦軍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連拓拔玉和淳于薇都在這裡。

這兩個傢伙雖然是俘虜,但是卻半點俘虜的自覺都沒有,特別是淳于薇,一直粘着蒼飛。對他冷嘲熱諷,惹得秦軍衆人常常震怒。

不過,蒼飛似乎卻不在意,反而有些小高興,雖然他對淳于薇沒有太多的心思,但是這樣。他內心深處的一些記憶都會不自禁的浮現出來,在前幾個世界,他的那些女人也經常性的和他耍耍花槍。

蒼飛在和淳于薇相處中,他漸漸的找回了一些昔日的感覺,秦叔寶雖然喚醒了蒼飛,但是蒼飛也只是醒悟自己應該改變而已,但是一個人如何能馬上就變化性格呢?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情。

之後的蒼飛。雖然沒有之前的冷漠,但卻依舊缺乏情感,而這個時候卻漸漸的找回來了。

活生生!

自己是活生生的!

蒼飛十分享受這種感覺,這種在平常人身上,再尋常不過的感覺,對他而言是那樣的奢侈。

“我們揚州如今局勢雖然明朗,但是想要繼續擴張卻難以做到,西方被杜伏威的江淮軍阻擋,北方是李子通,而南方則是林士宏,這三方聯手,將我們壓制在了揚州附近,無法擴大戰果。”查傑道。

寇仲藉口道:“其中杜伏威的勢力最大,但是他的動作也是最溫和,並不會主動和我們進行衝突,所以他們對我們的威脅並不大,但鑑於他的實力,我們也不能不防。”

蒼飛搖頭道:“不!我們不需要將太多的精力放在他身上,我和他見過兩次面,雖然沒有訂下約定,但卻和他有些共識,他對爭霸天下並不太在意的,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會和我們硬來的。”

徐子陵道:“可是他怎麼說都是左道巨擘,如果他突然發難,我們會十分被動。”

“公子既然那樣說,肯定有他的道理,子陵你不要多說了,只要聽公子的吩咐就行了。”查傑一口道。

其他人聽了雖然不滿,但卻無可奈何。

查傑就是這麼一個人,對蒼飛崇拜到了一個極端的地步,幾乎將蒼飛的所有話語都當作聖言般聽取,從來都不會反駁。

這十分愚蠢,但是如今蒼飛就在眼前,而且作爲最高的統治者,武功也是衆人中最強大的一個,他如果下定決心,真沒有人能阻止得了。

“那我們暫且放下杜伏威,說說李子通和林士宏。這兩方實力比江淮軍要弱不少,但他們卻是阻擋我們擴張的主力,一南一北鉗制着我們秦軍,不能將他們中一方攻破的話,想要擴張只是癡人說夢。”寇仲道。

“有敵人那是好事,不然的話,我們還有什麼樂趣。林士宏在南方有點兒遠,我們回揚州之後再行商議怎麼拾掇他,現在我們去教訓一下李子通,讓他以後好好做人怎麼樣?”蒼飛笑道。

其他人聞言都有些心動,場中都是江湖人,喜歡“熱鬧”,而且李子通也是江南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們真想飛怎麼對付李子通。

查傑是蒼飛最忠誠的部下,道:“公子!我們的人手不足,貿然去找李子通,怕是不妥啊!”

蒼飛撇嘴道:“查傑啊!查傑!你跟了公子我這麼久,膽量還是那樣小,以後怎麼成大事呢?”

查傑道:“屬下不需要成大事,只要跟着公子你身邊,爲你效勞就可以了。能跟着公子你,,已經是我最大的福分了。”

馬屁真是拍得啪啪響!

四周的人,真是服了查傑,別人拍蒼飛馬屁,蒼飛一般都不會受,唯有查傑說得一片真誠,乃是肺腑之言,這才能打動蒼飛。

真心實意的話,卻全是馬屁話,這就是查傑的最大利器。

蒼飛聽得直搖頭,但臉上卻不見絲毫的怒色,他對查傑無法做到厭惡,這傢伙有許多的缺點,但是其視自己爲神明一般,對自己的話言聽計從,這樣忠誠的人,蒼飛做不到討厭,喜歡還來不及呢!

“李子通這傢伙不成氣候,如果我連去對付他都做不到,我蒼飛就真是浪得虛名了。”蒼飛道。

查傑道;“既然公子這樣說,肯定是有信心了。雖然我還有是些擔心,但是公子有信心,我也莫名的變得有信心起來,那李子通今次是死定了!”

其他人都無力吐槽了,神是你,鬼也是你,什麼話都給你說了,我們還能說什麼?

蒼飛也是撇嘴,道:“好了!我聽了雞皮都起來了,我又沒有說要殺李子通,這樣的人多少有些用處,最好還是招攬他爲好。”

查傑道:“公子,你太過仁慈了,李子通這樣的人,罪惡多端,殺他千萬次都不爲過。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公子你肯普渡他,那是他的福分,如果我是李子通,知道公子你的心意,肯定會三跪九叩,前來投奔公子你的。”

好了!

別說小說中的人物了,就連作者我自己都覺得起雞皮了,你查傑敢不敢再誇張些,我保證不寫死你!

雖然查傑讓人無言,但他的話卻少有人會反駁,最後衆人終於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和蒼飛一起去收拾一下那李子通。(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

/book/html/28/28449/index.html

第十四章 古墓第二十七章 挑事第九十九章 金國使團的遭遇第十六章 神鵰終第一百零六章 忽必烈之死第九十四章 相逢第三十五章 功成第六章 密談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二十七章 實力差距第一章 逼問第四章 旖旎春色第四十七章 張瀾第五十六章 重上光明頂七十七章 根第一百四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方形勢第七十八章 蒼魔頭來了!第九十五章 少帥談女人第八十章 南方肅然第七十九章 秦宋之戰第八十二章 重臨洛陽第九十九章 殺意第一百二十章 寒冰神掌第五十章 挑戰第六十五章 管盡世間不平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重回劉府第一章 逼問第五十一章 重奪無量山第十七章 潛入曼陀山莊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圖霸業終成空第九十五章 李秋水第一百三十章 局勢變化第九章 過渡第八十八章 蒙古南下第五十七章 丐幫內亂第六十四章 秦軍羣雄第十六章 心意第九十六章 金輪法王的決斷第四十九章 亂心第五章 蒼飛快瘋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聯手?第十三章 洪凌波第五章 打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劍吟第四十一章 事了第五十二章 辛雙清第九章 整頓第八十九章 忽必烈的明悟第二十一章 決裂第二十九章 狂徒第一百三十章 慕容復悲憤交加第九十六章 金輪法王的決斷第四十一章 劍闖梅莊第三十七章 耶律楚材第二章 測試第四十四章 大爆料第四十二章 撞見第六十八章 大理舊事第三十章 事情緣由第五章 蒼飛快瘋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散第三十九章 我還是喜歡直接輾壓第五十九章 大勝關第五十九章 深重的危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鳩摩智之殤第一百二十二章 壯士斷臂第一百一十章 蒙藏不和第一百零六章 拜託了!第十九章 再現第八十九章 忽必烈的明悟第三十二章 強敵來襲第一章 被系統坑了第六十五章 管盡世間不平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羣雄匯聚第三十八章 苗女風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永明陛下第二十一章 綠竹巷第八十五章 你自盡吧第三十三章 聯手滅蟒第十二章 鄱陽第二十二章 無量山第七十九章 風波第二十九章 臨門一腳第三十一章 焚道第五十一章 跋鋒寒第八十六章 大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雀現第二十八章 東溟第一百零七章 拆穿第二章 揉一揉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戰大理第九十章 蒙古三大高手第七十二章 曲非煙的心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蒙古軍敗亡第七十五章 寇少帥的野望第一百零四章 人渣第六十一章 相遇第四十五章 紅林秘境第十二章 鄱陽
第十四章 古墓第二十七章 挑事第九十九章 金國使團的遭遇第十六章 神鵰終第一百零六章 忽必烈之死第九十四章 相逢第三十五章 功成第六章 密談第七十七章 客至第二十七章 實力差距第一章 逼問第四章 旖旎春色第四十七章 張瀾第五十六章 重上光明頂七十七章 根第一百四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方形勢第七十八章 蒼魔頭來了!第九十五章 少帥談女人第八十章 南方肅然第七十九章 秦宋之戰第八十二章 重臨洛陽第九十九章 殺意第一百二十章 寒冰神掌第五十章 挑戰第六十五章 管盡世間不平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重回劉府第一章 逼問第五十一章 重奪無量山第十七章 潛入曼陀山莊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圖霸業終成空第九十五章 李秋水第一百三十章 局勢變化第九章 過渡第八十八章 蒙古南下第五十七章 丐幫內亂第六十四章 秦軍羣雄第十六章 心意第九十六章 金輪法王的決斷第四十九章 亂心第五章 蒼飛快瘋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聯手?第十三章 洪凌波第五章 打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劍吟第四十一章 事了第五十二章 辛雙清第九章 整頓第八十九章 忽必烈的明悟第二十一章 決裂第二十九章 狂徒第一百三十章 慕容復悲憤交加第九十六章 金輪法王的決斷第四十一章 劍闖梅莊第三十七章 耶律楚材第二章 測試第四十四章 大爆料第四十二章 撞見第六十八章 大理舊事第三十章 事情緣由第五章 蒼飛快瘋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會散第三十九章 我還是喜歡直接輾壓第五十九章 大勝關第五十九章 深重的危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鳩摩智之殤第一百二十二章 壯士斷臂第一百一十章 蒙藏不和第一百零六章 拜託了!第十九章 再現第八十九章 忽必烈的明悟第三十二章 強敵來襲第一章 被系統坑了第六十五章 管盡世間不平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羣雄匯聚第三十八章 苗女風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永明陛下第二十一章 綠竹巷第八十五章 你自盡吧第三十三章 聯手滅蟒第十二章 鄱陽第二十二章 無量山第七十九章 風波第二十九章 臨門一腳第三十一章 焚道第五十一章 跋鋒寒第八十六章 大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雀現第二十八章 東溟第一百零七章 拆穿第二章 揉一揉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戰大理第九十章 蒙古三大高手第七十二章 曲非煙的心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蒙古軍敗亡第七十五章 寇少帥的野望第一百零四章 人渣第六十一章 相遇第四十五章 紅林秘境第十二章 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