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慕容復悲憤交加

殺降蒼飛之人,是段正明、枯榮大師和黃眉僧,這三人皆是絕世高手,在大理一方算是最高戰力。

這個時候,大理一方雖然尚能堅持,但是任誰都能知道,拼消耗,大理一方根本就不是對手,歪說秦國國內還有上百萬大軍,單單是如今派出的這一支偏師,大理就耗不起,用不了多久恐怕就會支撐不住。

所以大理一方纔會選擇硬闖,希望通過直接對付蒼飛,來改變結局。

“擋住他們!”蒼飛冷冷下令道。

張破敵和莫徵東雖然不知道之前十分好戰的蒼飛,爲何此時選擇觀戰不出,但也當即開始調遣兵力,對段正明三人瘋狂堵截。

段正明三人雖然是絕世高手,尋常兵將擋不住他們一招,但也架不住秦兵人多,漸漸他們衝勢就止住,離蒼飛所在的高輦尚有百丈距離,就無法再前進分毫,反而陷入了圍攻之中,危險非常。

“段延慶,還不出手!”就在此時,段正明高聲喝道,他聲音雄亮,遠遠傳播開去。

幾乎是同時,一道聲音就響起:“不需要你提醒,我們自會出手。”

四道身影突兀的從大理一方衝出,轉眼間就越過段正明、枯榮大師和黃眉僧,衝向蒼飛所在。

蒼飛微微一笑,道:“終於來了嗎?”

眼前四人不是別人,正是李秋水、段延慶、慕容復和慕容博四人。

這四個人,趁着兩軍交手正酣,而段正明、枯榮大師和黃眉僧三人吸引了蒼飛附近大部分將士的良機,衝殺上來,快速的逼近蒼飛。

張破敵和莫徵東也看出對方的意圖,當即調兵阻擋,但是圍堵段正明三人就用了附近大部分的將士,李秋水四人的實力,又要比段正明三人要高得多。張破敵和莫徵東根本就沒有辦法真正的阻擋住這四人。

張破敵和莫徵東額頭滲汗,大爲緊張。

張破敵道:“陛下,不如你和莫將軍先撤退,末將在這裡擋住他們。”

莫徵東道:“還是末將留下吧!”

蒼飛笑道:“你們兩個那麼點武藝想擋住他們。那不是笑話嗎?還是等我來吧!”

說完,他呼嘯一聲,飛身而起,向着李秋水四人迎了上去。

而幾乎是同時,十八侍、葛光佩、香兒和阿碧三人也出擊。

蒼飛迎向慕容博。

葛光佩迎向段延慶。

香兒和阿碧兩女。則夾擊慕容復。

十八侍組成劍陣,圍住了李秋水。

……

“砰!”蒼飛和慕容博兩人對了一掌,雙方皆是飛退數丈。

兩者皆是神色凝重,從剛纔的一掌中,對方都感受到對方的內力之強勁,知道對方乃是勁敵。

慕容博對此有些意外,因爲從之前的瞭解中,蒼飛的武功似乎沒有如此厲害纔對,但他也沒有太過細究,畢竟蒼飛的真正實力一向少有人知。就算是諸女也並不是太過了解的,蒼飛一直暗地裡留有一手。

其實蒼飛本人也有些意外,同時自然也有興奮了,因爲系統出現故障的緣故,他的實力一直都難以提升,一開始還選擇錯誤,修煉了北冥神功,後來卻不得不廢去重修,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這讓他在天龍八部初期和中期,幾乎都不敢和人動武。只能故作神秘的讓諸女頂在前頭,而當他終於跟上諸女的腳步,成爲絕世高手的時候,他卻已經成爲了大秦帝國的皇帝。沒有什麼出手的機會。

最多也就是在戰場上,虐一虐那些遼國和金國的士兵而已。

身爲穿越者,在武俠世界中活成這樣,讓他自個兒都有些哭笑不得。

所以,他後來十分珍惜自己出手的機會,在西夏戰場大戰中。和葛光佩等聯手對付李秋水,在拉薩之戰中,和鳩摩智大戰,爲了就是磨礪自身。

蒼飛經歷了那麼多個世界,他豈會不知道一個人要真正成就高手,必須經歷生死廝殺,否則是極難成長的。

就像北喬峰,南慕容,兩人雖然齊名,但是百戰成雄的喬峰,又豈是慕容復這個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兒可比的。

在西夏和李秋水一戰後,他的實力大幅度提升,之後在吐蕃國已經能勉強和鳩摩智打成平手,而經過那一戰,他的實力進一步提升。

而此時此刻,他遇到了慕容博,半分也沒有畏懼,眼中充滿了戰意,直接再度衝出。

砰砰砰!

蒼飛施展的是降龍十八掌,每一拳皆是剛猛非常,同時他腳下施展凌波微步,慕容博根本就無法躲避,只能和蒼飛力拼。

不過,慕容博畢竟是慕容博,實力之強勁,比起鳩摩智還要高上一籌。

他也明白降龍十八掌的可怕,家傳的參合指,潛入少林後偷偷修煉的七十二絕技,他都沒有施展,而是施展斗轉星移。

這項由慕容龍城創下的神功絕學,修煉到極限,可以將天下所有武功都反彈回去,慕容龍城就是依仗它橫掃天下無敵的。

這神功在慕容博手中施展,顯然不及昔日的慕容龍城,但也極其不弱了,雖然還不至於將蒼飛的武功全部反彈回去,但也讓蒼飛感到發出的內勁迴流,讓他極其難受。

一個降龍十八掌,一個斗轉星移,兩者之間一個行天下之剛猛,一個行天下之巧妙。

一個猛然擊出,一個旋轉反彈。

慕容博固然不能將所有攻擊卸御反彈回去,漸漸被蒼飛擊出了內傷。

而蒼飛承受着反彈的力度,自個兒也是受傷不輕。

但是兩人都不斷堅持着,他們都深知這個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退路,一旦哪個收手的話,就會被對方用降龍十八掌擊殺,或者被自己的攻擊反彈打死。

慕容博和蒼飛都是惜命之人,哪裡會傻乎乎的踏上死路,兩人傷勢越來越重,反而打得越來越狠。不久之後兩人都嘴角溢血,但哪個都不肯停手,依舊死命堅持着。

這兩人在堅持的時候,其他各方戰鬥也如火如荼的進行着。

……

葛光佩和段延慶的戰鬥。讓人看得直搖頭。

葛光佩手中長劍,幻化成一道道劍網,不斷的想要將段延慶籠罩住,但是段延慶總是在千鈞一髮中躲避開去,從來和不和葛光佩交手。

之前他們兩人也曾硬拼過。段延慶不過數招就察覺到自己的實力要略遜葛光佩一籌。

段延慶雖然成名已久,但他畢竟是殘疾之身,雙腿都廢掉了,體內的經脈受損,能修煉成絕世高手已經算是奇蹟,說不定還有祖宗積德的緣故,只是就算他天資再高,這樣的局面想要再進一步那是難如登天了。

而葛光佩跟隨蒼飛最久,又曾長期受到王語嫣的指點,實力提升一直很快。不是段延慶這個修爲停頓的殘廢可以比較的。

不過,段延慶這個老江湖,卻不會輕易就認輸,他現在可是爲了大理的江山社稷而戰,儘管他沒能繼承大理皇位,但作爲大理段氏的子孫,他卻有視死如歸的想法。

所以就算葛光佩壓迫再甚,他依舊堅持着,不願意退走,纏着葛光佩不放。不讓她騰出手來。

而葛光佩自然知道段延慶的想法,但她也只能接受這個現實,因爲她發現自己壓根就擺脫不了段延慶。

她武功雖然勝過段延慶,可凌波微步的身法擅長躲避。而不擅長追擊,段延慶行走江湖如此多年,經驗豐富,滑溜得很,根本就不是葛光佩可比,葛光佩施展渾身解數。都奈何不了段延慶。

結果,就一直僵持着。

……

十八侍和李秋水也處在僵持中。

十八侍的武功,單對單對付李秋水,絕對撐不過十招,倒不是她們的武功比起李秋水來弱太多。

她們就算再差勁,也是絕世高手。

但她們只修練過無量劍法,這套劍法十分玄妙,可惜李秋水曾從王語嫣處得知這套劍法的奧秘,一交手鐵定會被壓制的。

昔日在西夏戰場,如果不是蒼飛施展打狗棒法將李秋水的大部分精力都吸引住,戰局恐怕早就糜爛了。

而這一戰,蒼飛早就猜到李秋水等人可能會出手,畢竟段延慶這傢伙一心想當大理皇帝,怎麼可能眼睜睜的看着大理滅亡。

蒼飛一開始也曾打算再次由自己牽制李秋水,但他自忖自己的武功還不足以和李秋水力敵,必須要帶上幫手。

葛光佩、香兒、阿碧和十八侍中,也就葛光佩能搭把手,其他人的武功太弱,如果李秋水發起飆來,根本就扛不住,但如果是帶葛光佩的話,其他的人武功都不夠高強,對付慕容博恐怕難以湊效。

慕容博的武功太強了,香兒、阿碧和十八侍中無人是他的對手,而且他懂得斗轉星移,壓根就不怕圍攻。

所以蒼飛只能選擇自己對付慕容博,而十八侍組合劍陣應付李秋水。

十八侍個人武力太差,但是組合劍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昔日在無量山,王語嫣就教導過十八侍劍陣之術,當時十八侍在一流高手中都是墊底的存在,但聯手組合劍陣,卻是連段延慶這樣的絕世高手都能圍困住。

而現在她們十八人聯手對敵,李秋水當即就被壓制下來,屢次想要突破都被阻止。

幸虧這劍陣主要的效果是阻敵,否則李秋水恐怕也會陷入危險。

而李秋水本人也不知道是何心思,闖了幾次劍陣,就不再闖了,直接站在陣中,而十八侍自然不敢動彈,也不知道算是李秋水拖住了十八侍呢?還是十八侍拖住了李秋水。

但這樣的效果,蒼飛也十分滿意了,像李秋水這種年近百歲的老怪,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應付得了的,能拖住就十分不容易了。

……

剩下的則是香兒、阿碧兩女,對戰慕容復了。

慕容復進過這段時間的磨礪,武功略有長進,武功比起香兒和阿碧兩女都要強上不少。

但這當然是指一對一,現在以一敵二,慕容復當即就吃癟了,被香兒和阿碧兩女被逼得手忙腳亂,幸虧他斗轉星移神功已經到了小成之境,能稍微將兩女的攻擊轉移到另外一女身上,才能勉強支撐。

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不久之後身上就開始負傷了。

慕容復神色難看之極,被兩女丫鬟層次的女子傷害到,陷入危險當中,讓心高氣傲的他如何能接受得了,特別是其中一女曾是他的丫鬟。

阿碧是他家的奴婢,以前還是服侍他的,只是被蒼飛拐走了而已,卻想不到昔日在他家中,只會做一些女紅的小丫鬟,現在拿起劍來這麼生猛,讓他都覺得有些膽寒。

嗤!

阿碧一劍刺入他左肋,讓他負傷不輕,這一下形勢對他而言更加惡劣了。

“阿碧!你要這樣對我,難道忘記了我慕容家的恩情了嗎?你醒醒吧?!”慕容復掃視四周,發現其他人都被牽制住,無暇來救援他,他只能對阿碧施展感情攻勢,希望能緩解自己的危機。

可惜阿碧壓根就沒有聽到慕容復的言語般,一劍劍刺出,每一劍,都直刺慕容復的要害,

雖然慕容復將這些殺招都避開了,但還是有些攻勢躲避稍微遲了一些,身上又多了數道傷口,原本一身白衣的翩翩公子,如今衣衫襤褸,血跡斑斑,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

慕容復真是憤恨交加,被昔日自己連眼尾都不願意多看的婢女逼入絕路,他這個志比天高的慕容公子怎麼接受得了。

“既然你不念舊情,那就別怪我了!”慕容復真要瘋了,被兩個丫鬟逼到這個地步,就算讓他活下去,留給他的恐怕也只有無盡的恥辱。

慕容復從來都不是一個大量的人,他工於心計,小肚子雞腸,原著中就一直懷疑王語嫣和段譽有一腿,在被段譽擊敗後,就想着自殺,後來事業挫敗,就瘋掉了。

而現在,他受到如此屈辱,當即就失去了理智。

神志尚清的時候,慕容復都不能抵擋,現在心神失守,結果可想而知了。

“嗤嗤!”

慕容覆被香兒和阿碧,用長劍將他前後洞穿。(未完待續。)

第三十五章 段正淳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輪寺第二十四章 終極任務第二十九章 狂徒第九十六章 即將北上第二十七章 甦醒第十章第八章 木婉清和孫三霸第四十五章 轉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力壓神鵰女俠第一百一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六章 逃出滎陽城第三十二章 慕容仙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恆山之下第一百零一章 西夏皇宮初戰第八章 九陽真經第七十四章 魯連榮第九章 出府第六十章 救儀琳第四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四章 重演第一百零七章 收禮不辦事第四十七章 辟邪劍譜第八十章 朝廷局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決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混戰第五章 揚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蒼飛的威勢第九十二章 再見儀琳第七十四章 魯連榮第二章 福威鏢局第九十四章 儀琳的祈福第四十九章 亂心第二十一章 少林鐵砂掌第四十六章 男兒自當任我行!第四十一章 事了第十章 圍剿第一百零九章 阿達那波和八思巴第九十七章 庸才幫主第六十一章 功蓋當世第二十八章 東溟第八章 獨孤九劍第九十六章 埋伏第一章 被系統坑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屠魔第一百二十一章 火焰刀第三十二章 慕容仙子第二十一章 綠竹巷第二十一章 少林鐵砂掌第九十五章 少帥談女人第十六章 心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乾順第四章 重演第十一章第六十九章 不受禮教束縛的人第二十九章 屠戮第七章 集會第三十九章 我還是喜歡直接輾壓第十七章 華山第六十七章 楊廣東巡第十三章 洪凌波第一百零七章 拆穿第一百三十章 慕容復悲憤交加第一百二十三章 蒙古軍的應對第六十五章 管盡世間不平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力戰第九十三章 戰起第十五章第六章 觀音坐蓮第三十三章 兇威第二十四章 戲劇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不到從前第五十三章 奪劍譜第一百四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九十四章 儀琳的祈福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路無阻第八十二章 大理消息第九章 北地慘況第一百四十二章 歡聚第七十二章 曲非煙的心意第一百零六章 襄陽第四十六章 男兒自當任我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重回劉府第四十四章 秘境第五十一章 跋鋒寒第一百一十七章 左冷禪第二十章 歐陽鋒死得真冤第四十六章 朱元璋第九章 繼續第四章 重演第六十二章 踏水有痕第六十五章 奸猾的洪七公第十八章 古墓第五十三章 奪劍譜第十二章 事件開始第十五章 敗退第七章 蒼飛的貪婪第八十五章 你自盡吧第七十二章 九陰真經第六章 風清揚
第三十五章 段正淳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輪寺第二十四章 終極任務第二十九章 狂徒第九十六章 即將北上第二十七章 甦醒第十章第八章 木婉清和孫三霸第四十五章 轉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力壓神鵰女俠第一百一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六章 逃出滎陽城第三十二章 慕容仙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恆山之下第一百零一章 西夏皇宮初戰第八章 九陽真經第七十四章 魯連榮第九章 出府第六十章 救儀琳第四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四章 重演第一百零七章 收禮不辦事第四十七章 辟邪劍譜第八十章 朝廷局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決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混戰第五章 揚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蒼飛的威勢第九十二章 再見儀琳第七十四章 魯連榮第二章 福威鏢局第九十四章 儀琳的祈福第四十九章 亂心第二十一章 少林鐵砂掌第四十六章 男兒自當任我行!第四十一章 事了第十章 圍剿第一百零九章 阿達那波和八思巴第九十七章 庸才幫主第六十一章 功蓋當世第二十八章 東溟第八章 獨孤九劍第九十六章 埋伏第一章 被系統坑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屠魔第一百二十一章 火焰刀第三十二章 慕容仙子第二十一章 綠竹巷第二十一章 少林鐵砂掌第九十五章 少帥談女人第十六章 心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乾順第四章 重演第十一章第六十九章 不受禮教束縛的人第二十九章 屠戮第七章 集會第三十九章 我還是喜歡直接輾壓第十七章 華山第六十七章 楊廣東巡第十三章 洪凌波第一百零七章 拆穿第一百三十章 慕容復悲憤交加第一百二十三章 蒙古軍的應對第六十五章 管盡世間不平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力戰第九十三章 戰起第十五章第六章 觀音坐蓮第三十三章 兇威第二十四章 戲劇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不到從前第五十三章 奪劍譜第一百四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九十四章 儀琳的祈福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路無阻第八十二章 大理消息第九章 北地慘況第一百四十二章 歡聚第七十二章 曲非煙的心意第一百零六章 襄陽第四十六章 男兒自當任我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重回劉府第四十四章 秘境第五十一章 跋鋒寒第一百一十七章 左冷禪第二十章 歐陽鋒死得真冤第四十六章 朱元璋第九章 繼續第四章 重演第六十二章 踏水有痕第六十五章 奸猾的洪七公第十八章 古墓第五十三章 奪劍譜第十二章 事件開始第十五章 敗退第七章 蒼飛的貪婪第八十五章 你自盡吧第七十二章 九陰真經第六章 風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