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寧王

清晨起,陰霾了一宵的天空飄起小雪來,總督府前鋪磚地停滿了馬車、一長溜的拴馬柱系滿了馬,各式轎子也是一長溜。隨扈護衛們裡有身份的,給請到前院門廳院避風雪,更多的人是東湊一堆、西湊一堆的站在外面等候,不認識的打個照面,自報家門,以後能有個照應,認識的就相互打聽消息——這些人都在大人身邊行走,消息也最是靈通,遠比那些小縣寡民知道當前的局勢是何等的危急。

除了實在脫不開身的,江東郡各衙門、各鎮軍、各府縣幾乎所有主官、將官都給召到總督府衙門來開會。除了程餘謙、顧悟塵等江寧六部的官員也一起過來共商軍政外,兩浙郡也派了多名參政、都尉級別的文武官員過來參加會議。

林縛先去見劉直領了賞功特旨,再到議事堂來。文臣武將躋躋一堂,少說也是通判、昭武校尉級別以上,各衙門的人都有。

嶽冷秋與程餘謙兩個級別最高的人物沒有出現,大家都三五成堆的耐心等候。與外面的熱鬧不同,議事堂卻壓抑得很,除了細碎私語,沒有別的動靜。

林縛走進去,一時都有些迷糊自己該站到哪邊。

看到江東按察副使肖玄疇,林縛擡腳要邁過去,才省得他如今頭上最主要的官銜是江東宣撫使司左參政,又權知崇州縣事,要算江東宣撫使司的官員,只是剛領旨,還沒有機會拜見頂頭上司江東宣撫使司王添。

袖手坐在太師椅上慢悠悠喝茶的顧悟塵給林縛使了個眼色,林縛循望過去,卻見江東宣撫使王添與右參政韓載以及新任的維揚知府沈戎等人站在角落裡看過來的眼神怪異得很,海陵知府劉師度以及東陽知府林庭立也站在那一堆,笑盈盈的看着這邊。

林縛走過去,先朝他名義上的頂頭上司王添拱手作揖,說道:“林縛見過王大人……”

議事堂大部分人都不認得林縛,這時候都齊望過來,想看一看靖海都監使是何等的了得人物:朝廷兩度遣使宣特旨獎功賞爵,弱冠之年以舉子出身飛速晉升江東左參政,手握雄軍,以靖海都監使權知崇州縣事獨尊地方,滿堂文武,能及他者也不多了。

尋常人只是又羨又嫉,江寧府尹王學善、江東按察使餘心源、維揚知府沈戎等人心裡的滋味又要複雜得多。想到林縛的飛黃騰達,他們就情不自禁的想到林縛踩在他們肩膀上、頭上、臉上的腳印,心裡隱隱作痛。

林縛真正成名於燕南勤王四戰,但是沒有陳學善、餘心源(吳黨)、沈戎等人給他踐踏在腳底上當墊腳石,林縛去年秋又怎麼可能有資格獨領一軍北上勤王呢?

王添還好一些,雖然與顧悟塵一直不對頭,倒也沒有直接的衝突。

沈戎站在王添身邊說話,看到林縛走過來,嘴角臉皮情不自禁的抽搐了一下。

沈戎差點命喪駱陽湖,之後在東陽又給林庭立架空,要說他對林縛不恨,那隻能騙鬼去。沈戎事後不難想明白洪澤寇提前在駱陽湖打劫秦家船隊是林縛暗中做的手腳,可惜他自己更抹不乾淨,更是抓不住能致林縛於死地的把柄,此時也只有冷顏相待。

韓載看到林縛走過來,心裡就有些發忤。

一個多月前,他拿請援當藉口離開崇州時,並沒有直接回江寧,而是跟蕭百鳴在暨陽落腳住了兩天,這件事旁人不知道,他擔心林縛能猜到。

蕭濤遠身死、蕭百鳴、陳千虎等人率兵叛投奢家,一旦在回江寧請援途中在暨陽逗留的事情給捅穿出去,就算韓載能洗清通敵的嫌疑能保住腦袋,也保不住腦袋上的烏紗帽。

林縛有意無意的一笑,叫韓載心驚肉跳。

林縛也不管韓載,他如今是左參政,又權知崇州縣事,韓載頭上的宣撫特使對他再沒有任何約束力了,他朝林庭立與劉師度拱手作揖:“見過二叔與劉大人,二叔是今早上纔到的?”

林庭立終於將沈戎送走,坐上他夢寐以求的東陽知府的位子,春風得意,滿面笑容,與林縛說道:“十七客氣什麼,如今你也是朝廷正五品官員,又有封爵,二叔我可再當不起你這禮了……是今早上纔到了,坐船順水下來,方便。”

“先敘長幼,二叔永遠是我的二叔,這是怎麼也變不了的。”林縛笑道,又關心的問劉師度何時到江寧、住在哪裡。

劉師度笑臉可掬的與林縛寒暄,完全是平級同僚相交的姿態。

雖說崇州縣名義上還屬於海陵府的轄縣,但是賦稅都撥給江東左軍做軍餉,林縛以左參政權知崇州縣事,便意味着海陵府短時間內徹底喪失了對崇州的管轄權。相反的,林縛身爲宣撫使司左參政,作爲宣撫司的副手,甚至能插手海陵府的事務。

這會兒,明堂內側的屏風後響起腳步聲,堂下的細聲也都消失一空,等着嶽冷秋、程餘謙這兩個名義上同爲東南首臣的大佬出現,林縛卻看到鹽鐵使張晏與嶽冷秋、程餘謙一起出來,沒想到他的動作如此之快,還以爲他人還在淮南視察鹽區呢。

張晏是正四品的鹽鐵使,不要說江寧六部的官員了,王學善、顧悟塵、王添、餘心源等人都是正三品的官員。一般說來,沒有可能張晏與嶽冷秋、程餘謙在秘密商議,卻將王學善、顧悟塵、王添、餘心源等人丟在外面,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張晏手裡有一道唯嶽冷秋、程餘謙兩人能知詳情的特旨。

林縛與顧悟塵離得較遠,與林庭立交換了眼神,知道他也有如此的猜測。

“請顧悟塵顧大人、王學善王大人、王添王大人、餘心源餘大人以及江寧六部各位大人以及靖海都監使林縛林大人留堂中商議秘事,其他大人暫請委屈迴避一下……”程餘謙走出來說道。

林縛心裡覺得奇怪,有什麼秘事要他參與,卻請那些地位比他還高的文臣武將回避?

衆人退去之後,這議事堂陡然空闊起來,大家都能分到一張太師椅坐,林縛自然是敬陪末座。

嶽冷秋看向張晏,說道:“還是張大人來說吧……”

張晏拱了拱手,說道:“皇上七日前在京已經下旨使燕王移藩江寧,改封寧王,不日就要來江寧就藩,密旨使張晏在江寧代爲籌措。民賊堵塞路途,寧王移藩不易,需諸位大人配和,做好萬全準備……”

燕王元鑑武爲德隆帝嫡皇子,時年二十六歲。當今皇帝無子嗣生養,在他的諸子侄中,燕王元鑑武聲譽最佳。

林縛之前就猜到皇帝有可能改封元鑑武爲寧王以代立嫡並鎮東南,沒想到動作會這麼迅速,幾乎在濟南民變的消息傳到京中之後,就立即做出這樣的決定。

林縛甚至都沒有來得及與顧悟塵就此事交換意見,沒想到張晏已經帶着密旨緊隨他之後趕來江寧。

林縛一時也想不到這種決定背後有怎樣激烈暗流,不過他明白程餘謙他們要他留下來參與密議的緣由。

寧王元鑑武離開京中到江寧來就藩,有立嫡代鎮東南之意,王府官佐以及護衛的標準將高過一般藩王,可能要向東宮看齊,這樣才能體現出立嫡之意。寧王就藩的隊伍龐大,不可能悄無聲息的穿過中州或山東南下,很可能會吸引大股的造反流寇截道,這邊需要有萬無一失的接應計劃。

說到底,林縛攤上又是跑苦力的活。

寧王即使不走海路,進入山東之後,也會避開叛亂區,貼着淮口南下,要調精銳部隊上去接應,江東左軍倒是適合。

林縛與顧悟塵交換了一下神色,顧悟塵也是頗爲驚訝:遷都、遷都,朝野都議論了很久,燕王元鑑武改封寧王可以說是最實際性的一步。

王學善、王添、餘心源等人都表情各異。

餘心源是喜,使寧王鎮東南,遷都就走出最實際性的一步,帝國的重心重新轉回到江南,代表地方勢力的吳黨自然就有更多崛起的機會,他出任江東按察使不過是第一步,還沒有過去幾天的時間呢。

王學善、王添卻未必是喜,要是皇帝年老體弱,寧王立嫡會很快繼承帝位,他們倒是有可能分到擁立之功,這官威權勢自然能更上一層樓。

很可惜當今皇上春秋鼎盛、正值壯年,就算立寧王爲嫡,也不知道要熬多少年才能登上帝位。他們這時候去抱寧王的大腿,去給寧王低眉哈腰,未必沒有什麼好處,還可能是一樁禍事——萬一皇上日後有子嗣生養,自然要削寧王的權柄,跟寧王走得親近的東南大臣、將領又怎麼可能有好果子吃?

林縛瞅眼看嶽冷秋、程餘謙。

程餘謙倒是坦然,他本就庸碌,與嶽冷秋也不大爭權,如今兵權以及江寧守備事權給顧悟塵分走一大塊,他也平靜得很。

嶽冷秋感覺就不大一樣,他本來在江寧是無冕之王,寧王就藩,首先是他受到最大的限制。

即使朝廷不會授寧王太多實權,但有個名義上需要事事請示的上司,也會讓人心裡相當不爽。

第99章 進逼圍塞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51章 泗陽陷圍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26章 得與失第88章 對峙第91章 難易有別第27章 鐵山船場第14章 立場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五十章 特權第33章 觀星臺第13章 將田種好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5章 江寧風潮(五)第53章 襲東陽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95章 經難念第32章 水煮田雞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46章 柳暗花明第19章 巡政談馬戰第10章 迎娶第二章 夢裡夢外驚魂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38章 入冬第45章 水上奇兵第50章 血戰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4章 分歧第10章 西河驚變第43章 潰不成軍第97章 利害關係第142章 棋子第30章 堵口第51章 三女爭豔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96章 傳捷第15章 借名清匪第19章 遼西大捷第25章 雲梯關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風第35章 螳臂之言第51章 五月第21章 憂降第54章 庵堂驚情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65章 河中第76章 嵊泗諸島第29章 補充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169章 誰家貂蟬女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83章 引蛇出洞第20章 調虎離山第84章 廷爭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64章 贈人利刃第90章 封河之計第34章 河口秘情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45章 奢家獲捷第六十四章 後事第67章 國策第23章 客訪深山第40章 壯懷激烈第34章 登王臺山第41章 體系與築基第18章 長亭相迎第61章 烈陽樓前議招安第16章 聯兵助伐第86章 殘局碎夢第3章 海塘說策第94章 圍困南陽第10章 血書第5章 黑水洋第2章 江寧風潮(2)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10章 迎娶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庭訓之死(三)第142章 血濺五尺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28章 庵堂經聲第27章 變化第20章 數銀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37章 體用之議第18章 備戰(一)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64章 豫章第九章 荒島殺戮(一)第44章 兵備將行
第99章 進逼圍塞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51章 泗陽陷圍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位迷蹤(二)第26章 得與失第88章 對峙第91章 難易有別第27章 鐵山船場第14章 立場第121章 雨夜春意無邊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五十章 特權第33章 觀星臺第13章 將田種好第一百章 四月芳菲(一)第5章 江寧風潮(五)第53章 襲東陽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95章 經難念第32章 水煮田雞第一百零八章 女刺客(四)第46章 柳暗花明第19章 巡政談馬戰第10章 迎娶第二章 夢裡夢外驚魂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38章 入冬第45章 水上奇兵第50章 血戰第一百二十章 迷局(三)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4章 分歧第10章 西河驚變第43章 潰不成軍第97章 利害關係第142章 棋子第30章 堵口第51章 三女爭豔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96章 傳捷第15章 借名清匪第19章 遼西大捷第25章 雲梯關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風第35章 螳臂之言第51章 五月第21章 憂降第54章 庵堂驚情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65章 河中第76章 嵊泗諸島第29章 補充第117章 進退兩難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169章 誰家貂蟬女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83章 引蛇出洞第20章 調虎離山第84章 廷爭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64章 贈人利刃第90章 封河之計第34章 河口秘情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45章 奢家獲捷第六十四章 後事第67章 國策第23章 客訪深山第40章 壯懷激烈第34章 登王臺山第41章 體系與築基第18章 長亭相迎第61章 烈陽樓前議招安第16章 聯兵助伐第86章 殘局碎夢第3章 海塘說策第94章 圍困南陽第10章 血書第5章 黑水洋第2章 江寧風潮(2)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暗迷情(二)第10章 迎娶第一百四十三章 林庭訓之死(三)第142章 血濺五尺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28章 庵堂經聲第27章 變化第20章 數銀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37章 體用之議第18章 備戰(一)第111章 山雨欲來第64章 豫章第九章 荒島殺戮(一)第44章 兵備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