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廷爭

王學善所言非同小可,即使他言稱有人證,但也是孤證,這時節根本無法派人去崇州覈實,林續文與黃錦年也都先後腳離開江寧,也無法當面對質,但張晏曉得淮東不管有什麼居心,這時候江寧城裡絕不能自亂了陣腳。

趁着皇上親自提問王學善派去彭城郡公府上做僕役的眼線,張晏派了一名親信太監到前殿的政事堂,跟陳西言言語一聲。皇上真要任着脾氣亂來,也只有陳西言能擰得過。

江寧勢危,叛軍就在百里之外,陳西言、左承幕、程餘謙等人幾乎是晝夜不離政事堂,得張晏派人通風報信,三人趕緊到文華殿見駕。

陳西言等人闖殿而來,永興帝元鑑武瞪了張晏一眼,知道是他派人去通風報信,覺得自己雖是九五之尊,卻連一個聽話的心腹都沒有,心情更是暴躁,唬着臉問陳西言三人:“三位愛卿急衝衝趕來,有何要事要奏?”

“臣與左相、程相商議着從城裡再募勇卒上城頭協防,特來跟皇上討個主意,”陳西言袖手而答,站在殿前,剮了王學善一眼,問道,“王大人怎麼在宮裡?”

“淮東都將魯王接進軍營,要不是王大人得眼線密報,朕與爾等怕是臨死都給矇在鼓裡!”元鑑武厲聲問道。

“皇上萬不可信片面之辭。”陳西言說道。

“陳相可擔保淮東就無異心?”元鑑武質問道。

陳西言無言以對,從當年假勤王之名而行聲東擊西之策,淮東就囂張跋扈到極點。只是當年迫於形勢,而淮東的行爲又符江南地方勢力的利益,大家又不得不跟淮東媾和,繼而在寧魯之爭的問題上,淮東又是擁立寧王最重要的勢力。江寧雖然猜忌淮東,又不得不事事依仗淮東。淮東事事自成體系,普通民衆或因淮東戰績彪炳而視其爲朝廷砥柱,稍有些見識的官員,哪個能拍着胸脯說淮東沒有異心?

陳西言這兩年來,時時事事謀算籌劃,可不就是有一份心思要壓制淮東的異心嗎?

陳西言站在那裡琢磨說辭,永興帝元鑑武接着說道:“南征閩東前,林縛反常去探視魯王及太后,隨後又直接派淮東甲卒侍衛海陵王府。高強信函出入崇州,也要經淮東之手——這種種事,陳相你心裡也都清楚,今日淮東將魯王接入軍營,又有什麼不可能的?”

永興帝接連質問,陳西言、左承幕、程餘謙、張晏等人都無人回答,因爲在他們的心裡,也不會天真的認爲林縛對朝廷、對元氏忠心耿耿。

至少在徽州失陷之前,江寧還是能及時得到關於海陵王府的最新消息。雖說林縛回崇州探望太后、魯王也屬正常,而淮東當時是藉口海陵王府受盜賊侵擾纔派甲卒加強護衛,但在陰謀者的眼裡,正常的情況也會變得不正常,更何況淮東不避嫌的行爲本身就難圓其說。

王學善說道:“林縛十三日即到蕭山,而淮東援軍到今日也不見蹤跡,怕是沒有緣故!”

陳西言氣得瞪眼吹鬍子,當初他本已將謝朝忠領兵的事情攔下來,便是他跳出來反水,使得朝廷衆臣紛紛轉向,終致徽州慘敗,這時節又是他跳出來添亂子,怎麼叫人不恨?

王學善沒有明說,但是潛臺詞跟和尚上的蝨子一樣明顯:淮東援軍遲遲不至,就是等着江寧陷落,好擁立新帝。淮東援軍不會過來,江州軍也不會過來,沒有援軍過來,江寧遲早會陷落。

王學善的潛臺詞就是要唆使永興帝棄江寧巡狩淮西!

殿裡也沒有幾人,陳西言也就不再顧忌什麼,直接說道:“皇上,淮東有異心也罷,無異心也罷,老臣願爲皇上拼死守住江寧城。只要江寧城在,皇上仍然是大越的皇上,淮東斷不敢輕易做出攻而衆之的事情來!”

“朕就不該聽你的話,放林續文、黃錦年離京。”元鑑武氣鼓鼓的說道,越發肯定林續文、黃錦年請旨離京,是確認淮東援軍在江寧城陷之前不會過來。

“陳相所言字字珠玉,請皇上三思而後行?”張晏說道。

永興帝一旦離開江寧前往淮西避難,江寧怎麼可能守得住?

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元氏兩次失都,大越還談什麼中興,還談什麼帝權?董原難道就是一個吃肉會吐骨頭的主?

程餘謙與左承幕面面相覷,窺着皇上陰晴不定的臉色,暗道:前些日子有官員上奏疏請皇上巡狩淮西以避兵禍,皇上雖然當廷杖責,但怕是那時就有這個心思吧?

陳西言錚錚忠骨,滿腔赤誠,良言苦口,要爲大越朝廷保住最後的元氣。張晏宦臣一個,沒有太多的牽掛,權柄又都依賴於皇上的信任,帝權失勢,張晏自然沒有往日的風光,在林續文、黃錦年都相繼離開是非之地,程餘謙、左承幕就不得不考慮後路了。

陳西言連使眼色來,左承幕、程餘謙都沉默着不吭聲。

要是皇上打心裡認定淮東援軍不會過來,怎麼勸都沒有用,而且不是他們拖着就能成的,一旦消息傳出來,便會掀起滿城風雨,上心不決,還怎麼指望下面將卒有守城的決心?

再者,在程餘謙、左承幕的心裡,也未嘗不認爲淮東沒有等江寧城陷之後另立新帝的居心。人心總是難測,彭城郡又是那樣的桀驁不馴,眼前這麼好的機會,手裡又有這麼大的實力,又有幾人能抵制得住誘惑?

陳西言苦於無奈,硬着頭皮諫道:“皇上若信不過淮東,可使大臣攜皇長子去淮西,宗室在淮西也有楚王可相托……”

永興帝的嫡長子幼年夭折,此時的皇長子其實是次子,年僅四歲,永興帝正春秋鼎盛,也就沒有急着立太子。

張晏暗感此策算不上多好,即使將皇長子送往淮西,江寧城若失陷,淮東依舊可以藉口說“國難當頭、立長不立幼”,強行擁立魯王,能奈若何?

何況淮東還有太后這枚棋子可用。

崇觀帝是兄終弟及,永興帝也是衆臣擁立——有這兩個先例來,江寧失陷後,董原手裡是四歲的皇長子,淮東手裡是早就成年、又多經歷劫難的魯王,即使皇上有秘旨隨行,最後的折衷方法,很可能是立魯王爲帝,立皇上的皇長子爲太子。

眼下最關鍵要是說服皇上減消江寧會失陷的擔憂。

程餘謙、左承幕心想皇上心裡未必有跟江寧共存亡的決心,陳西言此策真算不上好。

永興帝元鑑武陰着臉說道:“即刻擬旨命淮東從揚子江而來援軍,從暨陽轉道進太湖,從荊邑援溧陽,不要他們來江寧,其他事情再議!”

衆人站在殿前面面相覷,皇上已經在擔心渡江去淮西可能給淮東軍劫持的事情了,他們還能怎麼勸?

“臣不敢奉詔!”陳西言屈膝跪下,硬綁綁的吐出五字,眼睛也盯住程餘謙、左承幕二人,諭詔不經政事堂即爲無效,即使是由永興帝親筆所書,淮東軍也可以大大冽冽的不遵從。

既然皇上擔心渡江會給淮東水軍劫持,那就用淮東水軍將皇上堵在江寧城裡。

江寧要是在皇上棄離後失陷,大越就算最終能守住,也將不再是元氏的大越。

哪怕是皇上戰死在江寧城裡,天下百姓還會感懷皇上及元氏宗室的忠烈。即使淮東最終擁立魯王,還會繼續有忠良之士效忠於新帝——人心所向纔是魯王對抗淮東、擺脫淮東掌握、宗室傳繼下去的最有力手段。

“你!”元鑑武氣得急紅眼,順手將手邊的懷子摔得粉碎,驚得侍立的幾個太監心驚膽顫,元鑑武對身邊黃門太監吼道,“快宣王添進宮。”

能擬旨的也不僅陳西言、左承幕、程餘謙三人,王添也是政事堂副相,只是受謝朝忠之事牽累,這段時間來一些低調行事。如此勢危當頭,王添也少到政事堂及宮中露臉。

“皇上要三思啊!”張晏後悔當初沒能跟陳西言一起堅持擋住不讓謝朝忠出去領兵,這會兒再不阻攔,帝權真要旁落他家了。即使下旨,淮東軍還不是一樣會順着自己的心意?事後反而可以拿聖旨出來推脫自己的責任。

皇上去了淮西,只是更大可能的將大越推到崩潰的邊緣;退一萬步說,即使這時候迎淮東軍進江寧城,朝中還有一幫有聲望、有影響的老臣在,還輪不到淮東一手遮天!

只是這時候怎麼能再說迎淮東軍進城的話?皇上鑽進了牛角尖,怎麼勸都不聽,只能硬着頭皮阻擋。

“你們是當朕貪生怕死嗎?朕便是死,也不能讓社稷江山落到別家手裡。立魯王爲皇太弟也未嘗不可,但不能讓皇太弟落在淮東的手裡,你們怎麼就不明白我的心思?”永興帝痛心疾首的說道。

王學善冷眼旁觀,心笑:皇上心裡早就去意,根本就無與江寧共存亡的心思,可笑陳西言等人任矇在鼓裡。即使陳西言、張晏苦苦相勸,而程餘謙、左承幕都沉默不言,怕是他們也有去意,再擴到滿朝文武,又有幾人願意死守江寧?

王學善不得不佩服奢文莊的算計之妙,早早的就將江寧城裡這一番人的心思算得透徹。

這時候一名太監連滾帶爬的跑進來,帶着哭腔奏稟:“孟義山中流矢負重傷,生死不知,杭湖軍大潰,溧陽失守,叛軍往江寧而來……”

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45章 奢家獲捷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二十三章 宋五嫂羊瞼子肉第45章 叛將降兵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63章 炮擊第20章 數銀第79章 深宅之事第43章 潰不成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駱陽湖水戰(一)第17章 釣魚作戰第79章 戰前第71章 俘將第四十七章 治獄(二)第65章 大堤築成第七十八章 風雲漸涌第86章 纏殺第107章 太后是棋第15章 抵達津海第2章 夜觀軍營第25章 回崇州第85章 轉折第50章 收六夫人第56章 遷族第18章 巡政(一)第20章 散兵遊勇第147章 崇國公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38章 入冬第20章 豬鼠之輩第75章 攻寨第六十一章 襲營第55章 殘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133章 主公第5章 困獸無計第14章 激將第16章 淮山棧道第71章 袁州條件第40章 變局第79章 戰前第23章 歸塵第145章 壽州第61章 黨同伐異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146章 奪城第91章 站隊第七十五章 孰不可忍第85章 轉折第94章 關門第147章 崇國公第77章 火炮的缺點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23章 三月潼原第21章 國務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2章 相認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一章 鄉野豪族第20章 數銀第82章 紅顏禍水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74章 津海登陸第48章 營破第39章 封河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69章 爲何造反第130章 夕陽白塔河第12章 拖延第139章 借刀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69章 江門島第115章 襲城第47章 攻城第28章 庵堂經聲第22章 突圍第10章 初戰第33章 有無野心第4章 備戰糧荒第14章 合圍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126章 後手第19章 惑敵第34章 殺或不殺第37章 叛第一百二十九章 駱陽湖水戰(三)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52章 下聘禮第二十章 大牢司獄第36章 捉虜賞刀第15章 裂痕第75章 北行第一百零六章 女刺客(二)第54章 庵堂驚情第7章 調虎離山第70章 豔若桃花
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45章 奢家獲捷第101章 風起雲涌第五十七章 募工(二)第二十三章 宋五嫂羊瞼子肉第45章 叛將降兵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63章 炮擊第20章 數銀第79章 深宅之事第43章 潰不成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駱陽湖水戰(一)第17章 釣魚作戰第79章 戰前第71章 俘將第四十七章 治獄(二)第65章 大堤築成第七十八章 風雲漸涌第86章 纏殺第107章 太后是棋第15章 抵達津海第2章 夜觀軍營第25章 回崇州第85章 轉折第50章 收六夫人第56章 遷族第18章 巡政(一)第20章 散兵遊勇第147章 崇國公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38章 入冬第20章 豬鼠之輩第75章 攻寨第六十一章 襲營第55章 殘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152章 丹江對峙第133章 主公第5章 困獸無計第14章 激將第16章 淮山棧道第71章 袁州條件第40章 變局第79章 戰前第23章 歸塵第145章 壽州第61章 黨同伐異第1章 江寧風潮(一)第146章 奪城第91章 站隊第七十五章 孰不可忍第85章 轉折第94章 關門第147章 崇國公第77章 火炮的缺點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23章 三月潼原第21章 國務第68章 誰爲石誰爲鳥第2章 相認第九十七章 又見刺客第一章 鄉野豪族第20章 數銀第82章 紅顏禍水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74章 津海登陸第48章 營破第39章 封河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山良犬第69章 爲何造反第130章 夕陽白塔河第12章 拖延第139章 借刀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69章 江門島第115章 襲城第47章 攻城第28章 庵堂經聲第22章 突圍第10章 初戰第33章 有無野心第4章 備戰糧荒第14章 合圍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126章 後手第19章 惑敵第34章 殺或不殺第37章 叛第一百二十九章 駱陽湖水戰(三)第109章 兵敗長山島第52章 下聘禮第二十章 大牢司獄第36章 捉虜賞刀第15章 裂痕第75章 北行第一百零六章 女刺客(二)第54章 庵堂驚情第7章 調虎離山第70章 豔若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