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分權

三月初八, 方太師呈上新的貢榜,太后看後十分滿意,貢榜張出,舉子們有人歡喜有人愁,但沒人敢說今科取士不公道。

刑部以魏如黃忠爲首,對鎮國公提及的三位舉子仔細盤查,並對兩次貢榜出入者嚴加審問,終是牽出科舉舞弊大案。

參與者衆多,有大學士六部堂官其餘大小官員, 涉及百人以上,或爲銀子或爲人情或爲培植黨羽,舞弊手段五花八門, 有找人代考的,有夾帶進場的, 有在謄錄時調換卷子的,甚至有人提前得知考題的。

相國孫智周將自己摘得乾乾淨淨, 收受銀子的是門人,照顧親友的是幕僚,一個個有名有姓有憑有據,相互對質滴水不漏,只餘提前透露考題一項說不清楚。

考題只有三位主考知道, 榮恪整日在貢院偷懶,有目共睹,就連他的親隨也沒進出過, 鮑正清的夫人惦記他的安慰,曾讓家僕前來探望,被他擋在貢院門外。

只有孫智周貼身的僕人孫正常常進出貢院,給自家老爺送衣衫鞋襪茶煙點心,傳達夫人的問候,孫智周忍痛,告訴孫正會照顧他一家老小,孫正自己投案,說是收了幾位幕僚門人銀子,偷偷從老爺那兒看到了考題,一切跟老爺毫無關係。

孫正陪在他身邊已三十載,他投案被收監後,孫智周涕淚滂沱,關在書房中痛哭一場。

三月十四,太后召見,孫智周自知雖將罪責摘得乾淨,可依然有對幕僚門人約束不嚴之過,小太后會怎麼處置他,他心裡沒底,只盼着能讓他體面告老,經過此次大案,門人幕僚寒心,數人不辭而別,朝中文武百官心知肚明,知道他是找了替罪羔羊,說他纔是首惡,他爲名利沸騰的一顆心冷卻下來,只求能辭官後安逸養老含飴弄孫。

進宮到了垂拱殿,今日官員衆多,太后下令在大殿召見。

他穩步走進去,平日追隨他的許多官員都躲避着他的目光,彷彿他已是被定了罪的階下囚。

官員們陸續前來,四位輔臣內閣大學士六部堂官禮部科舉司衆位官員,並兩次閱卷的考官都到齊後,隨着殿門外禮讚官一聲宣,太后牽着皇帝昂然走進,緩步登上御階,在御座上端坐了,目光朝衆人掃過來,微微一笑說道:“怎麼感覺有很多人沒來?”

“母后忘了?那些人都因科考舞弊犯案,被羈押在刑部大獄。”小皇帝朗聲說道。

太后哦了一聲,目光驀然變得嚴厲,緩聲說道:“科考本是爲國選取賢能,卻成了某些官員營私舞弊的工具,若大才子秦渭所說,這天底下不知有多少個範庸,因爲無權無勢沒有名氣沒有銀子,被不公對待名落孫山,數載寒窗毀於一旦,又有多少無能的蠢材,被錄用到各地爲官,禍害天下百姓。是以,但凡參與者,絕不輕縱。”

衆位官員低下頭去,太后吩咐一聲讓魏如黃忠進來。

黃忠打開卷軸大聲宣讀案情,魏如宣讀涉及刑律,宣讀完畢後,太后說道:“所有案犯,均罪加一等。”

在場官員譁然,根據刑律,刑罰最重者發配流放,太后此言一出,這些案犯會被斬首示衆。刑部尚書李德敬出班奏道:“啓稟太后,本朝從無因科考舞弊犯案,被斬首的先例,刑罰過重難免有苛政之嫌。”

“苛政?”太后冷笑,“若對這些人仁慈,對無權無勢的舉子纔是苛政。再有求情者,以包庇案犯論處。”

沒人敢再說話,沉默中孫智周撲通跪了下去,磕頭說道:“是臣的錯,對門人幕僚約束不嚴,又太過信任家僕,臣雖非有意縱容他們爲惡,卻無形中助長了他們的氣焰。臣有罪,臣沒有臉再在朝中爲官,懇請太后準臣告老,臣餘生學習杜閣老,開辦學堂啓蒙兒童識字。”

孫智周說着話已是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扶孫相起來。”就聽太后和氣說道,孫智周精神爲之一振,有內禁衛過來扶起他,太后說一聲賜座,內禁衛扶着他坐了下來。

“孫相當年科舉高中探花郎,被榜下擇婿,成爲吏部李郎中家的東牀快婿,傳爲美談,可孫相秉承文人風骨,並沒有藉着岳家勢力,而是主動奏請到偏僻小縣爲官,到任後兢兢業業造福地方,因政績卓著獲得升遷,其後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爲先帝所看重。這些孫相都還記得吧?”太后微笑看着孫智周。

孫智周抹着眼感慨不已,若非小太后提起,已經多年沒有想起過往事。高中探花的心花怒放,被榜下擇婿的屈辱,看到新婚妻子溫柔端方的安慰,發誓不依從岳家的骨氣,從何時起,深陷名利場中被人簇擁着包圍着奉承着,忘了讀書時曾立下忠君報國爲百姓造福的誓言,說過許多違心的話,做了許多違心的事,官至相國依然覺得權勢不夠大,許多事不能做主,心底埋怨先帝不肯放權,

他顫巍巍起身又要磕下頭去,太后說道:“孫相坐着說話,孫相正是年富力強,你告老我是斷然不準的。”

孫智周手顫了起來,數日來沉在寒冰中的心慢慢浮了起來,欣欣然又看到了希望。

“只是要動一動內閣,本朝六位大學士,因楚子都案,有兩名獲罪,這次科舉舞弊,又去了兩名。缺額從六部尚書中選取賢能擔任。”太后聲音略高說道。

六部尚書喜形於色,孫智周心中一嘆,太后此舉等同廢除內閣,約束太后的機構又少一層。

太后又道:“只是這樣一來,方太師要管着上書房,孫相一人太過忙碌,我想着讓鎮國公協助你,孫相領兵部工部禮部,鎮國公領吏部戶部刑部。孫相以爲如何?”

官員們議論聲又起,孫智周心中頹然,兵部工部禮部三位尚書眼裡只有太后皇上,從來不聽他的,而鎮國公要領的三部,纔是一直效忠他的,太后這是要奪他的實權,留他個虛銜,只是能保住相國之位已是喜出望外,顧不得計較許多,當下站起躬身說道:“太后英明。”

鮑正清出列說道:“鎮國公與孫相各領三部,豈不是形同左右丞相?”

“本朝依然只有一位相國,鎮國公只是輔佐,並無左右丞相。”太后公事公辦說道。

鮑正清不依不饒:“那鎮國公官職爲何?”

“鎮國公官職的事,我尚需與四位輔臣商量,鮑尚書勿要糾纏。”太后皺了眉頭,不悅說道。

鮑正清退了回去,榮恪看一眼溫雅,忍不住低了頭笑。官職都沒想好,就急着將我推到前面來,可是在試探衆位官員?

果真如他所料,她慢悠悠端起茶盞,等着再有人提出質疑,等來等去,竟再無人出列。

孫智周也在等,提防着徐泰對他落井下石,可徐泰卻一言不發。

沉默中太后發話了:“既沒別的異議,我再說回科考,會試尚且如此猖獗舞弊,想來鄉試猶甚,結案後由刑部員外郎黃忠魏如出具告示,寫明來龍去脈,命各地州府張貼於申明亭中,以儆效尤。”

太后吩咐完畢,命衆位官員告退。

孫智周退出來的時候,徐泰竟過來拍拍他肩膀,面有同情之色,長嘆一口氣說道:“你到如今,是不是還在心裡一口一個小太后得叫着?你我都低估太后了,活該有今日。”

孫智周拱拱手,沒有說話。

心裡不服道,你活該我不活該,我還掌管着三部,鎮國公尚無官職,也沒有下旨,我還可徐徐圖之。

回到府中進書房獨坐半個時辰,喚一聲來人,笑呵呵吩咐道:“喚承志來。”

承志是他的長孫,今年十二,是兒孫中最像他的一個,溫文有禮聰明好學,他煩了累了,與孫兒說幾句話,就能重新眼明心亮。

等了一會兒,夫人進來了,關切看着他問道:“老爺還好吧?”

“還好還好。”孫智周看着老妻,目光中帶了些少見的溫情。

因太后提起榜下擇婿,他想起洞房花燭新婚燕爾的甜蜜,他遠赴州縣爲官,妻子跟隨着他支持他,從來賢惠而隱忍,夫妻曾經恩愛齊心,可隨着官越做越大,府中小妾越來越多,他已經多年沒有仔細看過他的妻子,今日仔細看着她,兩鬢已斑白,眼角也有了魚尾紋。

他起身攥住老妻的手,老妻瑟縮了一下,小聲說道:“老爺,承志被接進宮中去了,進了上書房給皇上做伴讀。”

孫智周手一顫,怒不可遏說道:“徐褚進宮後,我千防萬防,對外說承志身子弱,有羊癲瘋,爲了對付我,還是將他接近了宮中。天下最毒婦人心,這小太后着實可惡。”

“不是,不是太后。是兒媳婦,兒媳婦覺得能進上書房伴讀是莫大的榮耀,一直四處託人,求到了莊親王妃那兒,莊親王妃跟麗貴太妃提起幾次,都被麗貴太妃婉言拒絕,麗貴太妃說孩子能在父母跟前長大才是福分,可越被拒絕,兒媳婦越起勁,竟然求到了延平大長公主頭上,太后知道後,說是盛情難卻,就同意了。”夫人娓娓說道,“不是太后的錯,是咱們爲兒子娶妻不賢。”

孫智周一聲長嘆,這位兒媳婦是吉王妃的妹妹,他當年爲了巴結吉王,逼着兒子結了這門親,這位兒媳霸道憊懶愛慕虛榮,吉王去後,小吉王不成器,吉王府威風不再,這位兒媳就打起了宮裡的主意,她送承志進宮,一爲巴結皇上太后,二是在打兩位長公主的主意。

這個節骨眼上求到太后面前,太后焉能不允?

孫智周這才明白徐泰的話,明白徐泰爲何沒有落井下石,爲何對他一臉同情。

“家門不幸啊。”孫智周握住老妻的手,眼淚落了下來。淚眼中想着,家門不幸,該怪誰呢?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留評的小夥伴腫麼越來越少了?

是因爲吻得太快了?還是開船太慢了?

我要好好兒想想。。。

第145章 美人圖第156章 雲陽第44章 犒賞第64章 真相第38章 謀職第22章 思緒第8章 姑嫂第4章 壞人第92章 狂徒第12章 禍起第87章 幽會第80章 了斷第65章 珍珍第154章 謀劃第102章 相期②第147章 婆母第2章 殘陽第161章 洞房第6章 聽政第135章 急怒第78章 戲弄第42章 赤烏第86章 喜事第59章 偶遇第40章 心思第143章 交心第162章 番外①第20章 隱情第97章 臨水宴①第144章 滿足第150章 路遇第73章 相對第7章 閒話第39章 發配第105章 跟班第143章 交心第141章 尋覓第6章 聽政第113章 大計第46章 反悔第121章 舅兄第1章 託孤第58章 遇刺第99章 臨水宴③第61章 相思第49章 進宮第108章 共眠第2章 殘陽第99章 臨水宴③第45章 發難第71章 初吻第106章 風疾第1章 託孤第90章 主考第43章 校場第110章 驚怒第127章 攻訐第68章 提親第57章 面紗第145章 美人圖第108章 共眠第9章 初見第91章 才子第10章 事端第70章 金釵第30章 魯莽第52章 獨處第38章 謀職第114章 隱情第154章 謀劃第38章 謀職第115章 端午①第119章 相陪第83章 相擁第56章 遊戲第3章 見字第82章 貴客第55章 商談第11章 迴護第9章 初見第56章 遊戲第127章 攻訐第151章 學舌第42章 赤烏第30章 魯莽第51章 安撫第118章 偷閒第110章 驚怒第129章 秘密第3章 見字第18章 斷案②第10章 事端第133章 密奏第54章 樂伎第53章 夜宴第50章 疏離第138章 探望第18章 斷案②
第145章 美人圖第156章 雲陽第44章 犒賞第64章 真相第38章 謀職第22章 思緒第8章 姑嫂第4章 壞人第92章 狂徒第12章 禍起第87章 幽會第80章 了斷第65章 珍珍第154章 謀劃第102章 相期②第147章 婆母第2章 殘陽第161章 洞房第6章 聽政第135章 急怒第78章 戲弄第42章 赤烏第86章 喜事第59章 偶遇第40章 心思第143章 交心第162章 番外①第20章 隱情第97章 臨水宴①第144章 滿足第150章 路遇第73章 相對第7章 閒話第39章 發配第105章 跟班第143章 交心第141章 尋覓第6章 聽政第113章 大計第46章 反悔第121章 舅兄第1章 託孤第58章 遇刺第99章 臨水宴③第61章 相思第49章 進宮第108章 共眠第2章 殘陽第99章 臨水宴③第45章 發難第71章 初吻第106章 風疾第1章 託孤第90章 主考第43章 校場第110章 驚怒第127章 攻訐第68章 提親第57章 面紗第145章 美人圖第108章 共眠第9章 初見第91章 才子第10章 事端第70章 金釵第30章 魯莽第52章 獨處第38章 謀職第114章 隱情第154章 謀劃第38章 謀職第115章 端午①第119章 相陪第83章 相擁第56章 遊戲第3章 見字第82章 貴客第55章 商談第11章 迴護第9章 初見第56章 遊戲第127章 攻訐第151章 學舌第42章 赤烏第30章 魯莽第51章 安撫第118章 偷閒第110章 驚怒第129章 秘密第3章 見字第18章 斷案②第10章 事端第133章 密奏第54章 樂伎第53章 夜宴第50章 疏離第138章 探望第18章 斷案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