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意料之中

之所以這樣說,這是因爲一個縣平均一千多人左右儒童下場縣試,最後一共只錄取五十名,不足百分之四的錄取率,比之後世高考還要殘酷許多倍。

可以這樣說,縣試也是古代科舉淘汰率最高的一場考試!

縣試一共三場,第一場就會錄取其中二十名考生,而剩下沒有錄取的學生,也會選擇一二百比較優秀者,參加之後第二場的“招覆”和第三場的“再覆”,然後最終確定五十名縣試錄取的儒童。

而第一場考試錄取通過的二十名考生,之後的招覆與再覆就是可考也可不考,反正都算是縣試通過,所以說第一場至關重要。

賈琮考完之後,並沒有再出去四下走動,而是在祖宅裡靜候發案結果,期間薛蟠倒是來過一兩趟,並帶來了薛姨媽與薛寶釵的祝福。

五天之後,也就是到了二月二十三日,這天下午就是第一場縣試發案之時。

這日一早薛蟠倒是又跑來了,只不過他說的第一句話卻叫賈琮鬱悶:“十五郎,快讓你家思思也過來給我洗洗臉,爲了陪你去看榜,我這可是沒有洗漱就直接跑來了。”

賈琮無奈的笑了笑,可能是老話說的好,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如今薛蟠想要思思而不得,加之又與賈琮漸漸熟悉了,所以每次過來都會順帶攀扯上思思幾句,自己不過思思卻從沒給過他半分顏色。

“你想都別想,我又沒求你來陪我去看榜。”賈琮說着話,交代了賈敦幾句之後,扯着薛蟠的袖子一起往縣學教署門口而去。

待二人走到縣學教署所在的街道時,遠遠的就看見無數考生已經早就把縣學教署的大門團團圍住。

這下想要擠進去難度可真不是一點半點,就算薛蟠在金陵號稱一霸,但是他也不敢在這樣多的讀書人面前虎軀一震。

“這人也太多了,不如我們先去那邊喝茶等候一段時間,待人少些再去看也不遲。”薛蟠指着旁邊一座茶樓說道。

賈琮點頭應道:“也只能如此了,總好比過在此枯等。”

一行人上了摟,要了二樓的一張靠窗的雅座,正好可以遠遠的看見縣學教署那邊的情況。

沒多時,就突然想聽見一陣鼓樂聲與爆竹聲響,想來是要馬上發案了。

“十五郎,可有後悔來這金陵縣試了,若是在京都,又哪裡需要親自在此焦急等候?”薛蟠故意說道。

然而只見賈琮微笑回答:“薛大哥,有些事假以人手又哪有自己親自體會那滋味舒服,你不見我就很享受這個過程嗎?”

薛蟠想了想後大笑道:“十五郎果然看的通透,就猶如去青樓狎記,女郎沒來之前一直想着:來的會是何等模樣的女郎?讓人焦急望眼欲穿,然而待女郎來了之後,脫衣尋歡也就是那麼一回事了。”

賈琮無語,薛蟠這樣的腦洞大開果然不愧薛呆子之名。

二人這邊在茶樓裡說着閒話,那邊衙役已然開始發案。

這發案紙張一共三張,第一張是正案,其中有五十人的名字用圓式進行書寫,內圈二十人是爲第一場考試通過的儒生;外圈三十人,屬於名列前茅,但是還不能算直接通過,還要繼續考第二場招覆和第三場再覆。

第二張和第三張是副案,第二張上面同樣有五十人,但不分內圈和外圈,統一以坐號圍成大圓圈,也有資格繼續考第二場招覆和第三場再覆。

第三張上的名字就不再以圈的形勢排列,具體人數也不固定,這張案上的考生是被主考官認爲還有一定潛力的儒童,同樣也有參加第二場招覆和第三場再覆的資格。

而名字不在這三張文案上的考生,一律被稱爲“出圈”或者“出號”,說白了就是這次縣試沒考過,要想再考就要等下次了。

賈琮坐在茶樓二樓,遠遠的就能聽見人聲沸騰。

又靜心等待了一個時辰左右,看着縣學教署那邊彷彿人羣終於略少了一些,這時賈琮到底還是再也按耐不住,對薛蟠說了一聲:“薛大哥,你若怕擠不如就在此等候,我自去看看就回。”

薛蟠笑道:“既是兄弟,我豈有臨陣退縮之理,同去,同去~”

下了樓,走近縣學教署那邊才發現人還是很多,只得採取老辦法,讓林進林勝在前面開路,賈琮薛蟠緊跟其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這才終於擠到了前排。

只見一塊大木牌上帖着三張大紙,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人名,榜式爲圓圈形,呈順時針方向排列,一圈繞一圈,第一張正案的圓圈正中那個名字寫得格外大,正是“賈琮”二字。

賈琮看着自己的名字,心知司馬縣令還是不避嫌取了他爲案首,雖說縣試只求通過,但誰沒有爭第一之心?能取中案首賈琮自然很是快活,就算是寫信回報榮國府知道也能更加引起震撼!

“十五郎你竟然中了案首~!”薛蟠只感到不可思議,說話的聲音不覺就大了一些。

然而還不待賈琮回答,薛蟠這話一落彷彿立刻就引起了連鎖反應:“誰是賈琮賈案首~?”

薛蟠得意洋洋正要指着賈琮迴應,卻被賈琮拉着轉身就走,倒是旁邊幾名考生聽見了薛蟠剛纔的說話,看着賈琮的背影,其中一考生說道:“難道那賈案首就是那年紀不過總角的小童?如何又被稱之爲十五郎呢?”

立即有人回答:“不管這賈案首是誰,反正前二十名的兩篇制藝也在那邊貼出來了,我方纔去看了,的確比我寫得好,那賈案首的兩篇更是精絕,縣尊點其爲案首乃是實至名歸。”

“我何嘗有不服氣,我等在此久候不走,不就是爲了見這賈案首一面嘛,只不過若正是剛纔那小童,到真是奇才了。”······

薛蟠被賈琮連拖帶拉的又來到了原先喝茶的茶樓門口才停下,當下氣喘吁吁的問道:“剛纔如何要不讓我說話,你中了案首,還不興我藉着兄弟的名譽威風一回?”

賈琮道:“薛大哥,你剛纔若是真說明了我就是案首,你覺得你我此刻能夠這麼容易脫身出來嗎?你做生意不一樣講究個悶聲發大財的道理嗎?走,今兒弟弟請客,去哪兒吃什麼隨你挑。”

聽見賈琮要請客,薛蟠先是一喜,然後立即又沮喪着臉說道:“今兒就算了吧,我母親早就交代,不管你中與不中,都請你去我們家,如今你中了案首,我母親更有理由爲你慶賀了。”

賈琮聽了,想着可以去見薛寶釵可不比外面慶賀更好,當下立即就答應了下來。

第59章 府試2第187章 疏通第24章 文會第17章 秦可卿第164章 私語第41章 兩年後第162章 怒火第194章 南下第161章 情定第20章 年第13章 茗月軒火了第82章 安置第177章 探望第29章 史湘雲第171章 巧兒第31章 同學第22章 元宵第167章 翰林第149章 莞爾第32章 親情第83章 現實第117章 比較第126章 愜意第148章 小節第173章 天意第111章 花招繡帶第172章 端倪第16章 年關將近第8章 小紅第75章 黃金茶第131章 師姐第165章 殿試第128章 櫳翠庵第34章 懦弱的心第141章 洗塵第57章 香菱第183章 說親第178章 斥責第102章 水月庵第2章 心機第50章 粗使丫頭第192章 金鑾殿第72章 廩生第134章 潑醋第71章 垂憐第166章 探花郎第164章 私語第112章 妖魔畢露第14章 成書第79章 小風波第174章 苔薊第56章 官司第104章 秦府之殤第49章 二上秦淮樓第50章 粗使丫頭第30章 問心第146章 同行第76章 催促第103章 青紗帳第81章 聽雨軒第118章 坐等第167章 翰林第44章 假語村言第21章 作畫第31章 同學第109章 元春第101章 鐵檻寺第46章 收與拒第71章 垂憐第195章 進山第105章 遺物第186章 暖心第126章 愜意第65章 中秋第200章 脣槍舌劍2第129章 暗算第124章 試營業第118章 坐等第73章 賈赦的故交第164章 私語第98章 喪禮第162章 怒火第58章 府試第137章 再下金陵第133章 歷史的慣性第148章 小節第149章 莞爾第19章 酒第24章 文會第186章 暖心第172章 端倪第16章 年關將近第56章 官司第146章 同行第143章 二度梅第186章 暖心第60章 棲霞寺第172章 端倪第143章 二度梅第28章 泥猴
第59章 府試2第187章 疏通第24章 文會第17章 秦可卿第164章 私語第41章 兩年後第162章 怒火第194章 南下第161章 情定第20章 年第13章 茗月軒火了第82章 安置第177章 探望第29章 史湘雲第171章 巧兒第31章 同學第22章 元宵第167章 翰林第149章 莞爾第32章 親情第83章 現實第117章 比較第126章 愜意第148章 小節第173章 天意第111章 花招繡帶第172章 端倪第16章 年關將近第8章 小紅第75章 黃金茶第131章 師姐第165章 殿試第128章 櫳翠庵第34章 懦弱的心第141章 洗塵第57章 香菱第183章 說親第178章 斥責第102章 水月庵第2章 心機第50章 粗使丫頭第192章 金鑾殿第72章 廩生第134章 潑醋第71章 垂憐第166章 探花郎第164章 私語第112章 妖魔畢露第14章 成書第79章 小風波第174章 苔薊第56章 官司第104章 秦府之殤第49章 二上秦淮樓第50章 粗使丫頭第30章 問心第146章 同行第76章 催促第103章 青紗帳第81章 聽雨軒第118章 坐等第167章 翰林第44章 假語村言第21章 作畫第31章 同學第109章 元春第101章 鐵檻寺第46章 收與拒第71章 垂憐第195章 進山第105章 遺物第186章 暖心第126章 愜意第65章 中秋第200章 脣槍舌劍2第129章 暗算第124章 試營業第118章 坐等第73章 賈赦的故交第164章 私語第98章 喪禮第162章 怒火第58章 府試第137章 再下金陵第133章 歷史的慣性第148章 小節第149章 莞爾第19章 酒第24章 文會第186章 暖心第172章 端倪第16章 年關將近第56章 官司第146章 同行第143章 二度梅第186章 暖心第60章 棲霞寺第172章 端倪第143章 二度梅第28章 泥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