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致命圈套

ps:放個大章出來,讓兄弟們看爽一點,順便求求月票的支援!

魏仁浦的建議,李中易決定看時機再做定論,不過是四個宮婢罷了,沒必要太過關注。

“無咎老弟,老夫久在官場,可謂是閱人多矣。唉,老夫雖然看不透你的爲人,卻始終覺得,你雖不算儒門君子,卻也是說話算數的可信之人。”魏仁浦目光炯炯的望着李中易,“你可知,朝中諸多重臣,老夫都不選,唯獨信得過你麼?”

李中易隱約猜到了魏仁浦的意思,卻故意搖了搖頭,裝作不知道的樣子。

“就憑你善待你的那位義兄,黃景勝一事,老夫就料定,你是個重情義之人。不像某些人,還沒過河就要拆橋。”魏仁浦笑望着李中易,“你身居高位,手握重權,卻能始終如一的善待貧賤之交,試問朝中的袞袞諸公,誰人可及你的一半?”

李中易當初和黃景勝、王大虎結拜的時候,確實沒啥功利思想,他只是覺得,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而已。

卻不料,結拜的事蹟傳開之後,卻讓魏仁浦看在眼裡,記在心頭,並且關鍵時刻,倒向了他這一方。

真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看似偶然,實際上,藏有必然。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一啄一飲之間,彷彿冥冥之中,似有定數一般。

說句心裡話,李中易對魏仁浦遠超羣相的敏銳政局洞察力,確實深感佩服。

別看魏仁浦平日裡說話辦事,顯得異常油滑,到了關鍵時刻,他卻異常捨得下本錢。

魏仁浦交出了他門下的心腹名單之後。就等於是提前把家底都抖露了出來,這已經足以取信於李中易。

其實,魏仁浦也可以運用更加老道的官場經驗。等他李某人求上門的時候,再談結盟的交換條件。

但是。那屬於遠水解不了近渴的範疇,天知道,李中易會在何時何地落難呢?

另外,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魏仁浦若是暗中做了什麼手腳,難保不會被李中易所知,李中易又是個恩怨分明,不肯吃虧的人。

政治高手之間過招。與其玩弄見不得人的小手段,魏仁浦覺得,還不如開門見山的和李中易談妥條件,反而更加保險一些。

“相公,只要李某活着一天,一定不會辜負您的重託。”李中易的心裡確實覺得很滿意,所以,承諾也給說滿了。

值此危急關頭,魏仁浦這個官場老滑頭,政治不倒翁。居然舉家來投,可謂是雪中送炭,他豈能不感動?

得了李中易的親口保證之後。魏仁浦滿意的點點頭說:“老夫不會看錯人的,信得過你。”

“魏大,你去喚大郎他們過來,當着老夫的面,拜見李叔父。”魏仁浦的吩咐,令李中易頗覺尷尬。

要知道,魏家的大公子比李中易還要年長,叫人情何以堪吶?

魏仁浦的老妻過世得早,一直沒有續絃。所以,和魏家的五位公子在病榻之前見面行過禮後。李、魏兩家,這就算是正式結盟。變成了休慼與共的通家之好。

李中易和魏仁浦深談了兩個多時辰,賓主之間,這才盡歡而散。

臨別之際,魏仁浦拉緊李中易的右手,喘着粗氣說:“那日在娘娘駕前,老夫實在對不住你。不過,老夫實在頗有苦衷,誰叫老朽出自寒門,又沒有雄厚的妻族呢?”

李中易知道,魏仁浦這是變相表達了歉意,免得讓他始終記恨於心。

實際上,今日結盟之後,魏仁浦這位政事堂內位列第三的當朝宰相,對李中易的助力一定頗多。

更何況,魏仁浦一系的人馬,全都交給了李中易,無形之中,壯大了李中易在文官集團的潛勢力。

即使,李中易以前對於魏仁浦的油滑,小有看法,到了此時此刻,也早就煙消雲散了。

離開魏府之後,李中易吩咐騎馬走在窗邊的李雲瀟:“回去之後,你就和李小九兩個人,把內外書房內的信件,全部整理一遍,該燒的都燒了,只留下加密的假信。”

“爺,您的意思是……莫非是想讓梅蘭竹菊四婢貼身侍候着?”李雲瀟眨了眨眼,小聲問李中易。

李中易扭頭看了眼李雲瀟,臉上露出神秘的笑容,說:“你家老爺我,這一次要玩個全新的花樣出來。嗯,甕中捉鱉?或是反間之計?呵呵,想想就覺得很有些意思。”

李雲瀟追隨李中易多年,他當即意識到,李中易那種莫名其妙的惡趣味,再次冒了出來。

“爺,小的以爲,不如分而破之?”李雲瀟的臉上也露出了令人髮指的壞笑。

李中易淡淡的吩咐說:“你親自去辦這個事,只注意一條,把最機靈的那個安排到書房裡來。”

李雲瀟笑嘻嘻的說:“爺請放心,小的最喜歡辦這種需要動腦筋的差事。哦,對了,爺,小的聽說,彩嬌小娘子在莊子上和她的親孃以及姊姊們鬧翻了。唉,怪可憐的,她成天以淚洗面。”

李中易沉默了一陣子,信口吩咐李雲瀟:“你讓人去把彩嬌從莊子上接回來吧,花嬌、蕊嬌和鄭氏,暫且觀察一陣子,等大事底定之後再說。”

“喏。”李雲瀟暗暗鬆了口氣,最近一段時間,李中易手頭待辦的大事,紛繁複雜,心情也遠沒有以前那麼好。

替主分憂,是任何一個隨從應盡的義務,所以,李雲瀟打算旁敲側擊一下,讓彩嬌回來,陪着李中易散散心,尋一些樂子。

李中易心裡十分有數,李雲瀟絕對不可能背叛他,只不過是覺得彩嬌比較可憐和冤枉罷了。

畢竟是自家的女人,李中易雖然不是心慈手軟之輩,卻也不可能對自己的女人下毒手。

李中易把金家三姊妹和鄭氏。分別禁足在城郊的莊子上,尤其是讓彩嬌好好兒的反省一下,哄騙主子的悲慘結局。

讓彩嬌吸取了教訓。從此以後不敢再犯,這纔是李中易的真實目的。

嘿嘿。自家的女人犯了大錯誤,該收拾,還得收拾,可千萬不能寵壞了!

當晚,李中易內外兩間書房內,炭火一直未熄,燒燬信件所產生的嫋嫋輕煙,在漆黑的夜幕掩護之下。一直到三更天,方纔散盡。

由於,柴榮率軍北伐,小符貴妃雖然精明強幹,畢竟是個深宮之中的婦道人家,不可能召集羣臣大朝。

所以,免了每日的常參朝,改由小符貴妃召集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宰執們,小範圍議事。

太子柴宗訓由於身體不佳,需要靜養。所以,今日高坐在御座上的,依然僅有小符貴妃一人。

“啓稟娘娘。據今日凌晨接到的密報:不告而別,暗中溜回揚州的李重進,最近私下裡的活動異常頻繁。最主要的是,李重進居然未經朝廷的允准,就擅自招兵買馬,目前其總軍力大約已經超過了五萬兵馬。”樞密使王溥一張嘴,就抖露出了,令人震驚的消息。

沒等小符貴妃反應過來,王溥緊接着又補充說:“據密報。李重進幾乎抓光了揚州境內的所有鐵匠,正在沒日沒夜的打造弓弩、箭矢、盔甲和兵刃等嚴重犯禁之軍器。”

李重進的身份異常尊貴。他是極少數活在世上的,和周太祖郭威有血緣關係的子侄。

李中易心想。李重進私下裡潛回揚州,遠非一日,朝廷卻始終沒有拿出任何的懲罰措施。

在李中易看來,柴榮礙着郭威的面子,即使對李重進表面上再寬容,也難以容忍其公開謀逆的惡劣行徑。

李重進至今未受嚴懲,李中易的看法大致有四點:

其一,柴榮故意縱容李重進謀反,然後一勞永逸的消滅掉他這個對皇權威脅最大的禍根。

其二,柴榮非常念舊情,不想對李重進下狠手;

其三,柴榮在北伐的重要關頭,想暫時穩住李重進,等主力大軍回京之後,騰出手來,再狠狠的收拾李重進;

當然了,計劃遠沒有變化那麼快,柴榮恐怕也沒有料到,他會在北伐的途中,突然病倒。

以李重進的身份,柴榮不親自下詔,誰敢輕舉妄動?

震驚了一會兒之後,小符貴妃把目光瞟向她最信任的範質,柔聲問道:“範相公,事關重大,應該如何處置?”

範質淡淡的說:“朝廷正在用兵之時,京師的軍力原本就異常空虛,恐怕一時之間,也難以派兵征剿。”

首相範質所說的局面,在場的人,全都知道,也的確是實情。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朝廷的主力大軍在北伐的途中,開平郡王李瓊率領的南征大軍,也在路上。

京師重地,如今就剩下了符昭信手頭的幾千訓練未熟的半吊子騎兵,李中易手頭掌握的羽林右衛,石守信屬下的捧聖軍,以及李虎統帥的數千天武衛的宮中禁軍。

另外,四萬多京師廂軍,以及党項蠻子頗超勇手下的三千党項族騎兵教習,也可勉強充個人數。

面對李重進陡然暴漲的五萬多兵馬,大周朝廷如今竟然陷入到了無兵可用的窘迫境地。

“王樞相,你以爲應該如何應對?”小符貴妃也早知道,首相範質不通軍事,於是她下意識的把王溥給揪了出來,指名問計。

魏仁浦發覺,王溥狠狠的瞪了李中易一眼,他當即意識到,不好,姓王的恐怕要出妖蛾子。

“娘娘,老臣以爲,絕對不能縱容李重進的大逆惡行。一旦朝廷的威信受損,野心家們就會接二連三的跳出來,到那個時候,朝廷只怕是永無寧日,大軍也跟着疲於奔命。”王溥開門見山的表明了態度之後,沒給魏仁浦留下插話的機會,緊接着就提出了建議,“娘娘,老臣以爲,不如派遣一員名帥,率領騎軍部隊,奔赴揚州,就近監視李重進,使其不敢輕舉妄動,方爲上策。”

魏仁浦暗暗嘆了口氣,他終究還是慢了一步,讓王溥把圈套給做實了。

李中易心如明鏡,王溥以遠未成熟的半吊子騎軍作爲由頭,顯然是想奪走他控制羽林右衛的兵權。

嗯,看樣子,北方傳來的消息,異常不妙啊!

王溥早就和趙元朗,趙老二,暗中有很深的勾結,對於這一點,李中易一直是心知肚明。

只是,王溥提出的用兵方略,卻非常符合朝廷目前面對的現狀,李中易被堵住了嘴巴,一時之間,竟然不好反駁。

這時,李谷也跟着跳了出來,他大聲說:“娘娘,党項蠻子的騎兵教習,也可以讓李參政帶去,免得留在京師首善之地,成日的惹事生非。”

李谷抓住的時機非常好,頗超勇手下的党項騎兵,逞勇少文,未經儒門教化,野性未馴,經常和本地的市民起衝突。

雖然鬧出來都不是什麼大事,畢竟,給朝中重臣們的觀感,卻十分不佳。

魏仁浦瞪着滔滔不絕的李谷,他心想,這個李惟珍,還真是狡猾透頂,口口聲聲說的都是李中易帶兵出征的具體安排,這個套下得深吶!

“娘娘,臣……”魏仁浦不愧是政壇老油條,他趕忙出班拱手,想替李中易說幾句話,留下轉寰的餘地。

誰曾想,小符貴妃竟然不顧惜魏仁浦的體面,直截了當的盯上了李中易:“李師傅,你是太子之師,又是朝中有數的名帥,戰功顯赫,值此朝廷危難之際,本宮以爲,你定不會有負於朝廷。”

這不是趕着鴨子,上架子;牛不喝水,強摁頭麼?

第237章 陰損第559章 政爭波瀾第378章 師徒第1197章 明主(求月票)第十二章 攤牌第44章 煉丹(哭求推薦票)第463章 白熱第140章 嫌隙第二十三章 心腹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899章 水師第254章 分進第137章 神臂弓第1036章 愚婦第1347章 開考了第867章 靈州來信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1502章 虎死第264章 漢第743章 紙老虎第450章 血洗第380章 議儲第485章 投靠第1131章 器量第1368章 小周後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1360章 伐南唐第446章 毒手連連第1422章 打聽第367章 何爲信任?第390章 高手過招第300章 逆鱗第1262章 謀算第356章 暗鬥第756章 開搶第1214章 渡河第450章 血洗第1497章 清君側第710章 總攻第5606章 奉天子?挾天子?第447章 恩相?第1475章 偷襲戰第301章 雙收第68章 萬勝第1503章 各有所圖第1491章 論監督第114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96章 棘手第271章 士子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1463章 柴守禮又殺人第578章 強敵窺視第1301章 局中局第80章 享受第719章 追殺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911章 西出榆關第1517章 西逃第1289章 血戰第449章 鋤奸第646章 何謂漢奸?第164章 怨言第408章 起浪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915章 抄堡第1510章 連環套第278章 誰是強軍?第611章 決死一戰第241章 種子第684章 冷酷現實第1132章 黃剝皮第1152章 頂職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449章 鋤奸第970章 情劫第1380章 考覈第1358章 炮軍第923章 搶劫成果第1296章 破幽州第196章 天譴(四更,求保底的月票)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775章 屠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764章 來日決戰第141章 風起第1418章 沒胃口第1027章 獵犬出擊第962章 敗類第809章 省親第970章 情劫第1066章 犯賤第959章 霹靂菩薩第1471章 蜀國的反應第90章 有骨頭第1275章 開戰第716章 屠第794章 高麗僞軍第1351章 南征序幕第238章 計中計
第237章 陰損第559章 政爭波瀾第378章 師徒第1197章 明主(求月票)第十二章 攤牌第44章 煉丹(哭求推薦票)第463章 白熱第140章 嫌隙第二十三章 心腹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899章 水師第254章 分進第137章 神臂弓第1036章 愚婦第1347章 開考了第867章 靈州來信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1502章 虎死第264章 漢第743章 紙老虎第450章 血洗第380章 議儲第485章 投靠第1131章 器量第1368章 小周後第386章 氣倒公主第1360章 伐南唐第446章 毒手連連第1422章 打聽第367章 何爲信任?第390章 高手過招第300章 逆鱗第1262章 謀算第356章 暗鬥第756章 開搶第1214章 渡河第450章 血洗第1497章 清君側第710章 總攻第5606章 奉天子?挾天子?第447章 恩相?第1475章 偷襲戰第301章 雙收第68章 萬勝第1503章 各有所圖第1491章 論監督第114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396章 棘手第271章 士子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1463章 柴守禮又殺人第578章 強敵窺視第1301章 局中局第80章 享受第719章 追殺第105章 捲起千堆雪(求月票)第911章 西出榆關第1517章 西逃第1289章 血戰第449章 鋤奸第646章 何謂漢奸?第164章 怨言第408章 起浪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915章 抄堡第1510章 連環套第278章 誰是強軍?第611章 決死一戰第241章 種子第684章 冷酷現實第1132章 黃剝皮第1152章 頂職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449章 鋤奸第970章 情劫第1380章 考覈第1358章 炮軍第923章 搶劫成果第1296章 破幽州第196章 天譴(四更,求保底的月票)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775章 屠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764章 來日決戰第141章 風起第1418章 沒胃口第1027章 獵犬出擊第962章 敗類第809章 省親第970章 情劫第1066章 犯賤第959章 霹靂菩薩第1471章 蜀國的反應第90章 有骨頭第1275章 開戰第716章 屠第794章 高麗僞軍第1351章 南征序幕第238章 計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