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拖後腿

周家父子被當場拿下了,李延清好一番威逼利誘之後,惲州的歸屬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李中易坐回到書案後邊,接着批閱公文,韓湘蘭和葉曉蘭這兩個女秘書沒在身邊,他被案牘工作拖住了不少的時間。

在拿下了博州之後,李中易並沒有急於進攻開封,從戰略上講,其實有違常理。

按照正常的邏輯而言,李中易就應該揮軍西進,儘快拿下開封城。但是,這僅僅是常人之理而已,而非李中易之理。

博州的禁軍士兵,需要進行大力的整編,不然的話,後患無窮。

如今,七萬餘名戰俘之中,已有五萬餘人選擇了棄暗投明,這幾乎是李家軍八成以上的在冊士兵數量。

李中易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大意,這五萬降兵經過二次篩選之後,分爲兩個部分,一部是身體素質最強壯的兩萬人。

這兩萬人,都是最淳樸的鄉下農民兵出身,其中連一個伍長以上的小頭目都沒有。

他們被徹底的打散了原有的建制,按照三個老兵教化監督一人的基本原則,分配至輔兵和戰兵的各什,充當預備士兵。

因爲現在是非常時期,三個月成訓的新兵入營原則,暫時只能被擱置,改爲以戰代訓。

也就是說,這些原本的朝廷禁軍士兵,每日跟着老兵們一起出操,一起訓練。

李中易想得很通透,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生存大環境的壓迫之下,這兩萬有一些組織性和紀律性老底子的禁軍士兵,只能儘快適應李家軍的氛圍,否則就必然會被淘汰掉。

平時訓練多流汗,戰時殺敵少流血,這一直是李中易的建軍基本原則之一。

與之相配套的是,戰兵末位淘汰制,這也是李中易強勢主導的軍事制度創新成果之一。

按照條令的規定,每月底必有一次全軍大比武,由參議司、軍法司、鎮撫司以及軍事指揮官們組成若干個評價小組。

評分排在最後的兩千人,給予嚴重警告處分,若下月還是排在倒數一千名以內,那就被很不客氣的被踢出戰兵的序列,轉入輔兵系統。

與此同時,從輔兵系統之中,選拔評分最高的兩千名官兵,調入戰兵序列。

在李家軍中,戰兵和輔兵的待遇,有如天壤之別,完全沒辦法相提並論。

人上人的權貴生活,距離普通士兵太過於遙遠,但是,有比較纔有傷害。

開飯的時候,戰兵們個個有肉吃,佐餐的菜餚也是豐富多樣,這讓很少見到葷腥的輔兵們情何以堪?

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餉錢和賞賜,戰兵們的待遇處處都高於輔兵們,遠遠不止五籌,可把輔兵們饞得直吞口水。

只有把根基扎牢固了,才能所向披靡,百戰百勝,這一向是李中易的治軍觀念。

除了吸收的兩萬降軍之外,其餘的戰俘之中,裁汰了老弱兵殘的兩萬,上船送去平盧地區,分散交給各村看管。

剩下的三萬人,被集體納入工兵營的序列,承擔起類似工程兵的職責。修路架橋挖溝,勞動一天就領一天的口糧,李家軍絕對不養懶人和閒人。

之所以不把這些敗軍放走,李中易主要是擔心,他們會禍害鄉里,造成嚴重的農村治安問題。

李中易待在博州沒動地方,已有十日之久,斥喉營的哨探遠出四百多裡偵察敵情,卻始終沒見契丹人的蹤影。

從博州往北,全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地區,契丹人的精銳鐵騎如果南下,很難逃過李家軍斥喉們的眼睛。

契丹人倒還好說,李中易故意待在博州沒動地方,就是想把朝廷剩下的二十萬精銳禁軍引出開封地區,然後一次性聚而殲滅之,以免重創開封附近的膏腴之地。

然而,朝廷那邊傳來的消息卻是,被選爲主帥的韓通,沒有湊足出兵的軍糧,正在和政事堂打脣舌官司。

李中易一聽就明白了,開封那邊的文官集團拖着韓通的後腿,想掌握主動權。

文官和武將不和,這是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只是,李中易做夢也沒有料到,在即將決戰的前夜,範質掌握的政事堂居然會爲難韓通。

尼瑪,這不是現實版的東林黨誤國,又是什麼?

如果,李中易馬上西進,韓通反而會縮回開封城裡去,這就大大的不好了。

攻破博州城門,李家軍的傷亡近乎於零。然而,混亂的巷戰之中,李家軍將士的傷亡情況,卻大得驚人。

其中,輕重傷員彙總到一起高達一千七百餘人,戰死者更是不得了的三百九十餘人。

自從軍興以來,除了上次圍殲契丹人的洺州會戰之外,就數這次的巷戰,傷亡最爲慘重。

博州的巷戰,已經吃了不小的虧,若是在比博州大五倍以上的開封發生激烈的巷戰,損失更要駭人聽聞。

爲了搶奪博州城中,堆積如山的糧食和輜重,大軍突進過快。結果是,符昭信手下的幾萬兵馬,來不及逃出城門,被壓縮進了若干個狹小的區域之內。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劉賀揚想搶功,有意無意的拖慢了炮兵進城的時間。劉賀揚所部的將士,在街壘的前邊連續三次衝鋒,都沒拿下街壘,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朝廷的禁軍都是招募來的壯漢,活着可以拿錢餬口,哪怕被各級軍官盤剝掉三到五成的餉銀,總有一半的錢可以拿到手。

但是,禁軍的官兵,戰死在殺場之上,基本上都是白死,所謂的撫卹金也就是象徵性的幾貫錢而已,陣亡者的家屬能不能拿到這筆錢,能拿到多少,那就要看當官的黑心程度了。

心善一點的官員,也許高擡貴手,只按照潛規則扣三成下來。心黑的龜孫子,那就沒譜了,很可能會全部私吞和瓜分了,一個大子也不發給家屬。

李家軍就不同了,除了每月的餉錢之外,吃穿住都不要錢,而且撫卹金高得驚人。

就陣亡的烈士而言,家屬除了一次性領取兩百貫錢的撫卹金之外,還享受永業田從此免稅、免出徭役、見官不拜、免費建房的特惠待遇。

農忙的時節,各地的駐軍以及官府,有義務幫烈士家屬耕種或是收割糧食。

不僅如此,李家軍有義務供養烈士的遺孤。每個未成年的遺孤,按季度發給九貫錢和三石米。也就是說,每月可領三貫錢和一石米,這個收入在開封城裡也是遠超溫飽線以上的水平了。

除了這些經濟上的特殊待遇之外,李中易擔心烈士家屬被地方官府欺負,特意下了明令:烈士家屬有直接給李中易寫信的特權,由各地駐軍的軍法官上報到李中易的案頭。

之所以讓駐軍轉交信件,李中易除了信不過文官系統之外,就是想用活生生的例子,讓將士們切身感受到,李家軍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說白了,只要李家軍這個大團體不倒,哪怕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也是徹底的後顧無憂!

當然了,厚待烈士的後遺症也是有的,一旦大軍戰敗,財政壓力就會異常吃緊了!

凡事,有利有弊,就看怎麼根據實際情況權衡利弊了。

這時,杜沁娘已經舒服的逛過了街,趙春領着她,步行穿過一條街道,就來到了原博州知州衙門,現在的節帥府門前。

因爲趙春經常來節帥府,守門的都頭一邊驗腰牌,一邊開玩笑說,“趙家娘子,你今兒個可來得比較晚吶。”

趙春俏臉不禁微微一紅,以往,她一般是在晌午之前來見李中易,幫壞男人和杜沁娘之間傳遞消息。

今天,因爲杜沁娘到了街上,就樂不思蜀的大逛特逛,趙春無論怎麼勸說,都勸說不動。

杜沁娘拿出來的是普通宮女的腰牌,那都頭沒見過她,不由多看了幾眼。

趙春察覺到不妙,芳心不由猛的一緊,還沒等她說話,那都頭已經冷笑出聲,厲聲質問杜沁娘:“臉和脖子較黑,手卻白嫩的不像話,這是何故?”

杜沁娘也沒料到,區區一個守門的都頭,竟然輕而易舉的就看破了她的僞裝。

“太尉有所不知,是侍衛親牙營的楚雄,楚指揮使,命奴這般打扮的。”杜沁娘不愧是宮鬥高手,眨個眼的工夫,便想出了絕妙的遮掩方法。

趙春暗暗鬆了口氣,眼看着就要穿幫了,娘娘在千鈞一髮之際,把唯一的知情者楚雄推了出來,有比這一招更妙的應對措施麼?

“哦……”那都頭凝神想了想,果斷下令,“來人,去稟了楚指揮使。”

趙春的眼珠子微微一轉,杜沁娘偷偷的前來,事先根本就沒有知會過楚雄,萬一楚雄不肯出來,或是直接不認這筆帳,豈不是要壞了大事?

“請把這塊腰牌帶去給楚指揮使,作爲旁證。”趙春想起杜沁娘給她的那塊腰牌,其實是李中易親手相贈,一看就不是凡物,應該可以把楚雄引到大門這邊來吧?

有侍衛進去找楚雄通報消息,趙春和杜沁娘則被“請”進了大門內側的侍衛值房,四名佩刀背弓的侍衛,虎視眈眈的盯着她們。

很顯然,只要趙春和杜沁娘稍有不妥之處,立馬就會被拿下。

第424章 定帥第1380章 考覈第177章 詐馬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1068章 降書第1490章 訛錢第623章 麻煩來了第1219章 近鄰之觴第1319章 冕服第945章 血戰到底第1008章 殺戮之夜第1428章 聚議第七章 隱疾第520章 求援者第226章 信鴿第916章 抄家進行時第1440章 軍器監出事第1221章 娘子關第97章 謀反第391章 兩相鬥法第1124章 暴風雪的前夜第748章 內應第177章 詐馬第502章 馬前卒(萬字更新,求月票)第1050章 取天下第35章 倒黴催的第674章 心機表第1136章 變起第327章 太子少保第二章 巨禍第473章 蕭綽第145章 中風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48章 渣兵(嚎啕求推薦票)第741章 戰略逆轉第636章 動怒第415章 搞鬼第1135章 格局第93章 一招鮮第340章 歸順第711章 酣戰第102章 蛾皇姊姊(哭求月票的支持)第1114章 紈絝的蛻變第55章 擒拿第847章 下了毒手第272章 大義第1107章 新型東廠第718章 自相殘殺第708章 屠第554章 三分軍權第366章 難辦第692章 夜襲第1058章 開炮第487章 難清第1398章 拖人下水第1408章 亂麻第571章 對症下藥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336章 威壓第1401章 拉幫結夥第374章 監國第510章 入局第403章 戰爭第1415章 李六郎第二十三章 心腹第1095章 縛子請罪第1376章 入杭州第1322章 大悲第494章 相公們第1303章 禁軍聽誰的?第218章 家賊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217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934章 帝王心術第258章 陽謀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222章 大不敬第1109章 禍從口出第420章 舌劍第520章 求援者第1357章 深宮第593章 笨死了!第1399章 鼎革第1151章 清貴和無能第1063章 隔壁老李第1495章 烙餅有點硬第1025章 重賞之勇夫第325章 舉薦第905章 宮亂第460章 圍點打援第425章 異動第1507章 潛進第1403章 訓小舅子第1107章 新型東廠第759章 犯忌第90章 有骨頭第十五章 詔見第1332章 入城閱兵第719章 追殺
第424章 定帥第1380章 考覈第177章 詐馬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1068章 降書第1490章 訛錢第623章 麻煩來了第1219章 近鄰之觴第1319章 冕服第945章 血戰到底第1008章 殺戮之夜第1428章 聚議第七章 隱疾第520章 求援者第226章 信鴿第916章 抄家進行時第1440章 軍器監出事第1221章 娘子關第97章 謀反第391章 兩相鬥法第1124章 暴風雪的前夜第748章 內應第177章 詐馬第502章 馬前卒(萬字更新,求月票)第1050章 取天下第35章 倒黴催的第674章 心機表第1136章 變起第327章 太子少保第二章 巨禍第473章 蕭綽第145章 中風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48章 渣兵(嚎啕求推薦票)第741章 戰略逆轉第636章 動怒第415章 搞鬼第1135章 格局第93章 一招鮮第340章 歸順第711章 酣戰第102章 蛾皇姊姊(哭求月票的支持)第1114章 紈絝的蛻變第55章 擒拿第847章 下了毒手第272章 大義第1107章 新型東廠第718章 自相殘殺第708章 屠第554章 三分軍權第366章 難辦第692章 夜襲第1058章 開炮第487章 難清第1398章 拖人下水第1408章 亂麻第571章 對症下藥第888章 何爲前程?第336章 威壓第1401章 拉幫結夥第374章 監國第510章 入局第403章 戰爭第1415章 李六郎第二十三章 心腹第1095章 縛子請罪第1376章 入杭州第1322章 大悲第494章 相公們第1303章 禁軍聽誰的?第218章 家賊第966章 小皇帝病了第217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934章 帝王心術第258章 陽謀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222章 大不敬第1109章 禍從口出第420章 舌劍第520章 求援者第1357章 深宮第593章 笨死了!第1399章 鼎革第1151章 清貴和無能第1063章 隔壁老李第1495章 烙餅有點硬第1025章 重賞之勇夫第325章 舉薦第905章 宮亂第460章 圍點打援第425章 異動第1507章 潛進第1403章 訓小舅子第1107章 新型東廠第759章 犯忌第90章 有骨頭第十五章 詔見第1332章 入城閱兵第719章 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