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微行

不管李中易說什麼,李安國這個前紈絝小衙內,就像是標槍一樣,紋絲不動的戳在地面上,渾然不顧大暴雨已經淋溼了他的全身。

李中易暗暗點頭,以前一直嬌生慣養,且異常保護的京城小霸王,如今卻變成了鐵血的戰士,由此可見,紀律嚴明的軍隊,確實是磨練人的大熔爐。

“正青,如果是上下坡,那如何做到控制的炮車的速度呢?”李中易接着追問李安國,他倒要看一看,這位前紈絝子弟究竟在軍隊裡學會了多少東西?

“下坡前,可以在車輪上設置限制的裝置,總之,不讓車輪過快的滾動即可。”李安國摸着腦袋,想了又想,最終也沒說清楚剎車系統是個啥概念。

李安國雖然說不清楚,李中易卻已經聽懂了,炮車上坡需要推力,下坡則需要阻力,以免車毀人亡。

現階段,沒有機械蒸汽制動的前提之下,炮車的上下坡,顯然要靠人力的推拉。

開飯的時候,李中易特意領着楚雄和李安國,信步走進了距離最近的一支部隊的吃飯棚子。

大軍行進過程中,輔兵的責任是,架橋鋪路,提前準備好飯食。

時逢大暴雨期間,輔兵搭建起來的飯食帳篷和避雨的帳篷,連成了一氣。

李中易繞着避雨帳篷走了一圈,心裡暗暗點頭,輔兵們已經盡力給戰兵們營造出了寬鬆的用飯和休息場所。這支隊伍的後勤工作,屬於真抓實幹的範疇,值得表揚和推廣。

如果不是幾個兒子尚年幼,李中易肯定會把他們一起帶出來,讓他們實地感受一下,基層將士們的艱難困苦。

帝國時代,打下江山的第一代君主,大多知道民間的疾苦。再加上連連戰亂之下,經濟民生凋敝,於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國策,很自然的就會出爐。

歷史上著名的治世,比如說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帝國的第二代繼承人,都經歷過戰亂的苦難,知道不折騰的重要性。

可問題是,到了帝國的第三代繼承人,自幼長於深宮婦人之手,和民間的基本情況完全脫節,就很容易出現傷害自耕農利益的情況,長此下去,國將不國。

李中易排隊領了一份吃食,隨着人羣鑽進了一處避雨的帳篷,就蹲在角落裡,大口大口的吃午餐。

李安國和楚雄爲了掩人耳目,他們緊跟在李中易的後邊,每人領了三張烙餅,就站在李中易的左右,一邊吃一邊警惕的盯着四周的動靜。

“我說,這麼大的雨,主上的中軍帳就在附近的不遠處,會不會來咱們這裡吃午膳?”

什麼?居然有人主動問及他的事,李中易當即放緩了吃飯的動作,側耳仔細的傾聽下文。

“哎,主上那可是真龍,見首不見尾,可遇而不可求,該你小子見着的時候,說不準馬上就可以見到。”

“沒錯,說不準吶,主上已經混進了咱們的帳篷裡呢……”有人明顯是在開玩笑,大家卻下意識的四下觀望。

天上下着大暴雨,李中易頭上戴着斗笠,身上披着蓑衣,臉上滿是水珠,即使是異常親近之人,一時間恐怕也難以識別。

可是,左手抓餅,右手撫在刀柄上的楚雄,很快就被一名副都頭給認了出來。

“楚指揮,您怎麼在這兒?”那名副都頭停止進食的動作,揮舞着手裡的烙餅,笑眯眯的向楚雄打招呼。

楚雄必須一心數用,哪有心思和他閒磨牙,只得勉強笑了笑,含糊不清的說:“你小子怎麼才走到這裡?”

這邊廂楚雄想打個馬虎眼糊弄過去,那邊廂的副都頭卻是個眼明心亮之輩,認出楚雄之後,他已經隱約猜到了,蹲在楚雄身後啃餅之人,很可能就是主上他老人家。

“唉,甭提了,我們都頭自將一隊走在前邊,剩下的這一隊由我領着,負責側翼的掩護。”副都頭一張嘴就是內行話。

據總參議司的統計,強軍被擊潰的戰役中,大多發生在趕路的過程中。

所以,李家軍哪怕是行軍的途中,也必須隨時隨地做好戰鬥的準備。

李家軍的正規編制和朝廷禁軍的編成,大致相仿,一營轄五都,一都管兩隊,一隊轄五什,一什管兩伍。

到了營指揮這一級,麾下至少有近千的兵馬,已經算得上是骨幹的中級將領了。

如今的李家軍,可以獨立作戰的編制,最低是軍一級,軍下設營,一軍五到八營。至於軍之上的廂都指揮使,屬於不常設的方面軍類型的編制。

此次北征晉陽,下轄兩到三軍的廂都指揮使一職,就由御駕親征的李中易兼任。

李中易明知道被人家認出來了,卻故作不知,依然埋頭啃餅喝粥。他倒要看一看,認出他的這位副都頭,打算耍什麼樣的花招?

在李家軍中,副隊正以上級別的軍官,都必須進入講武堂內學習深造。李中易經常給講武堂內的各級軍官們上課,他有理由相信,能被提拔到副都頭位置的軍官,個個都和他私下裡談過話。

毫不誇張的說,只要在講武堂打過滾的軍官,他們僅從背影,很容易就把李中易認出來。

楚雄表面上沒有顯露出異色,心裡卻拉響了警報,他十分擔心副都頭說出不得體的糊塗話。

然而,楚雄確實多慮了,只見,那名副都頭拱了拱手說:“弟兄們的蓑衣,很多漏雨的情況,全身上下都淋溼了。若是楚指揮使得閒的時候,將情況稟報給主上,小弟替兄弟們多謝您的大恩大德。”

楚雄當場楞住了,要知道,在李家軍中,各類軍需輜重的樣品,皆需主上親自過目之後,纔可能下發生產計劃。

誰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在軍需物資上頭,打馬虎眼,玩出坑人的把戲,莫非是不要腦袋了麼?

李中易那可是老官僚出身,副都頭的一席話,當即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視。

在官場上,官官相護纔是正常的邏輯,如果不是太不像話了,下邊的人也許發幾句牢騷也就罷了,不太可能把漏洞直接捅到李中易的面前。

事兒被捅到李中易的跟前,哪怕是再小的小事,也會變成滔天大事!

李中易不好開口說話,他只要一張嘴,整個帳篷裡的戰士們,全都聽得出他的聲音。

“哦,竟有此事,哥哥可否詳細道來?”李安國畢竟是見多識廣的紈絝出身,他已經意識到了李中易的顧慮,索性挺身而出,抱拳行禮。

那名副都頭不認識李安國,但他確實辨別出了,蹲在地上的就是李中易本人。

如此天賜良機,豈能不抓住?

“下官姓羅,名遠,字長之,如果不是本都的兄弟,教大雨淋病了十幾個,在下也不至於說這事。”羅遠顯然是個明白人,當着李中易的面,不能太羅嗦了,又要把話說清楚,實在是考驗智慧的活計。

李中易一聽就明白了,這批下發的蓑衣裡邊,顯然出現了極嚴重的質量問題。按照蓑衣的軍標,不漏雨其實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連這個都做不到,不是次品又是何物?

這還沒開戰呢,已經有十幾個病號了,李中易豈能不怒?

“正青,你陪着羅遠兄弟去找軍法司的李浩東,讓他帶人去嚴查。”李中易此言一出口,李安國立時就明白了,後勤司裡的某些人,項上人頭難保了!

李中易並沒有親自幹預這事,而是吩咐李安國經辦,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考驗一下李安國辦實事的水平。

李中易這一張嘴說話,帳篷內的將士們,幾乎都給驚呆了,他們剛纔還在背後開主上的玩笑,沒料到,竟讓主上聽了個滿耳,這可如何是好?

羅遠暗暗鬆了一口,既然李中易發了話,他就必須抓住這麼好的機會,把事兒一次性說清楚嘍。

“稟山長,學生羅遠,還有話說。”羅遠既然起了告狀的心思,也就將所有的過後,一股腦的置之度外。

李中易緩緩站起身子,又啃了口大餅,這才面色凝重的問羅遠:“你可有實證?”

“稟山長,學生身上的這件制式蓑衣可以爲證。”羅遠拿手指着擱在腿邊的蓑衣,憤憤不平的回答了李中易的問題。

屋漏偏逢連夜雨!

大軍出征,卻遭逢連綿的大暴雨,李中易的心情原本就不是太好。如今,講武堂的學生羅遠,公開捅破了後勤司玩的貓膩,李中易如何不怒?

“正青,你拿着我的腰牌去找李浩東,讓他狠狠的查,務必查個水落石出。”李中易信手摘下腰間的系牌,甩手扔給李安國,氣咻咻的喝道,“若是查不清楚事實真相,他李浩東就別幹了,乾脆回家種菜去吧。”

楚雄追隨李中易的身邊,已經有不少個年頭了,他這還是頭一次見李中易發這麼大的火,不由暗暗驚懼不已。

李安國領命之後,大踏步的走了,李中易索性走到地面上,召羅遠等人圍坐於四周。

“蓑衣漏雨,這是多久的事兒?”李中易既然知道了這事,就必須刨根問底,全部搞清楚。

羅遠肅容拱手道:“回山長,蓑衣發下來之後,學生等人已經發現不對勁了。只是,當時並料到,會出現半月之久的傾盆大雨,還未開戰就病倒了十幾個的袍澤。”

李中易點點頭,按照條令的規定,非戰的減員只要超過了20%,帶隊的軍官就需要爲此負責。

羅遠伸頭一刀,縮頭照樣還是一刀,與其繼續替後勤司的污吏們隱瞞下去,不如索性把醜聞的蓋子徹底掀起,拼個魚死網破。

既然羅遠說了實話,李中易怒氣也小了一些,慢騰騰的問:“你覺得蓑衣之弊,改如何解決?”

發現問題只是比較次要的一個方面,李中易更加看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推而廣之的邏輯。

“不瞞山長您說,學生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琢磨蓑衣之弊。所謂愚者千慮偶有一得,學生倒想了個方法,只是不知道可不可行?”羅遠故意打了個埋伏,並沒有完全說實話。

李中易一聽就知道,羅遠應該已經想到了解決的方法,只是擔心牽連甚廣,他本人反而會被推出去做替罪羊罷了。

羅遠雖然揭了弊,但是,他的回答李中易並不是特別的滿意。

這人吶,只要腦袋正常,神經沒問題,都會仔細的思考切身利益的問題。

羅遠的問題,就在於格局偏小,既怕承擔蓑衣質量差的責任,又想賣個關子,讓李中易就此牢牢的記住他的名字,心機未免太多了一點吧?

“山長,學生以爲,只需要把軍器上刻工匠名字的做法,完整的搬過來,下發的蓑衣肯定會件件精良。”羅遠的建議倒是提醒了李中易。

在李家軍中,不管是哪種軍器,在出庫下發之前,都會刻上工匠的名字。一旦發現了假冒僞劣的質量問題,可以隨時隨地的倒追責任。

也正因爲如此,李家軍的軍器,至今沒有出現過任何一次質量問題。

但是,李中易終究還是忽略了輔助器械的質量問題,讓後勤司的污吏們,鑽了空子,找到了發財的捷徑。

“嗯,你的建議頗有些見地,孤記下了,你叫羅遠。”李中易故意這麼說,其實出了這座帳篷之後,他不打算再見羅遠。

這人吶,天生不喜歡心機深沉之輩,李中易同樣不喜歡被算計的滋味。

“稟山長,學生有個不情之請,還望俯允。”羅遠站起身子,重重的捶胸行禮。

一旁的楚雄斜睨着羅遠,心裡頗爲不悅,這纔剛剛揭了弊而已,怎麼,就琢磨着想領取功勞的報酬了?

李中易不動聲色的說:“但講無妨。”心裡提高了警惕,等着羅遠出妖蛾子。

羅遠一本正經的說:“學生十分慚愧,擔心得罪了得罪不起的大人物,一直沒敢報告此事。爲了恕罪,學生自請攻取晉陽之時,排在第一波衝鋒登城決死。”

李中易微微一楞,隨即一陣釋然,羅遠既然還有廉恥之心,哪怕心機深沉了一些,也不是不可重用的。

在李中易的手下,心機重,心眼多的臣子,可謂是多如牛毛,也不缺羅遠一個。

爲了印證羅遠的真心話,李中易點點頭,說:“我回頭就下手令給你的頂頭上司。”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在李家軍中,一向是軍令如山倒的慣例,令出不行,權威何在?

第1288章 抽刀第1428章 聚議第752章 討伐第1337章 主考官第1149章 龍子第633章 狠敲第1381章 案子第1198章 種田遊戲第1019章 拿捏第945章 血戰到底第58章 被迫出兵第781章 內藏玄機第38章 老太公有請第1454章 雲動第70章 啞謎第1487章 旦夕破關第985章 街痞相公第661章 真要變天?第247章 一大步第533章 即位第938章 開封來貴客第363章 惡賊第1223章 南唐換主第1153章 掰手腕第1449章 挖牆角第1090章 這一拜第774章 戮第642章 將心異動第896章 辣手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133章 做局(四更,大吼一聲求月票)第194章 開戰(12月最後一天,月票趕緊砸)第779章 三分高麗第482章 不好了第159章 心亂第377章 權攝六宮第1193章 炒成股東!第916章 抄家進行時第1394章 取潤州第558章 蛾皇與女英第1281章 北擊幽州第721章 憤局第192章 決戰第272章 大義第1425章 頭功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227章 押諸蕃部落使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992章 比天塌還可怕第442章 得罪第1250章 遊擊第492章 府試第603章 萬歲第1446章 下毒手第924章 休哥的詭謀第1374章 進軍杭州第1425章 頭功第1246章 非分的要求第1175章 檢驗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1037章 氣派第1118章 好戲連臺第390章 高手過招第643章 藝術的搶第610章 決戰第727章 請相公過目第425章 異動第1252章 伐北第402章 兵權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461章 狹路相逢第51章 起火(求推薦票)第661章 真要變天?第1266章 最兇惡的對手第1396章 攻江寧第321章 別苗頭第62章 趙匡胤在此(求三江票)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226章 信鴿第1246章 非分的要求第49章 攢家底(求賞推薦票)第142章 大陰謀(四更求月票)第1076章 動員第1458章 榮耀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144章 難題第150章 國舅爺第871章 何爲軍法!第516章 危局之險第353章 發飆第726章 尾大不掉第787章 遇險第981章 認命第688章 彼此算計第1282章 決戰序幕第859章 大麻煩第757章 小肥羊第1340章 捧殺之第792章 辣手第511章 魏王府來客
第1288章 抽刀第1428章 聚議第752章 討伐第1337章 主考官第1149章 龍子第633章 狠敲第1381章 案子第1198章 種田遊戲第1019章 拿捏第945章 血戰到底第58章 被迫出兵第781章 內藏玄機第38章 老太公有請第1454章 雲動第70章 啞謎第1487章 旦夕破關第985章 街痞相公第661章 真要變天?第247章 一大步第533章 即位第938章 開封來貴客第363章 惡賊第1223章 南唐換主第1153章 掰手腕第1449章 挖牆角第1090章 這一拜第774章 戮第642章 將心異動第896章 辣手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133章 做局(四更,大吼一聲求月票)第194章 開戰(12月最後一天,月票趕緊砸)第779章 三分高麗第482章 不好了第159章 心亂第377章 權攝六宮第1193章 炒成股東!第916章 抄家進行時第1394章 取潤州第558章 蛾皇與女英第1281章 北擊幽州第721章 憤局第192章 決戰第272章 大義第1425章 頭功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227章 押諸蕃部落使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992章 比天塌還可怕第442章 得罪第1250章 遊擊第492章 府試第603章 萬歲第1446章 下毒手第924章 休哥的詭謀第1374章 進軍杭州第1425章 頭功第1246章 非分的要求第1175章 檢驗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1037章 氣派第1118章 好戲連臺第390章 高手過招第643章 藝術的搶第610章 決戰第727章 請相公過目第425章 異動第1252章 伐北第402章 兵權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461章 狹路相逢第51章 起火(求推薦票)第661章 真要變天?第1266章 最兇惡的對手第1396章 攻江寧第321章 別苗頭第62章 趙匡胤在此(求三江票)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226章 信鴿第1246章 非分的要求第49章 攢家底(求賞推薦票)第142章 大陰謀(四更求月票)第1076章 動員第1458章 榮耀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144章 難題第150章 國舅爺第871章 何爲軍法!第516章 危局之險第353章 發飆第726章 尾大不掉第787章 遇險第981章 認命第688章 彼此算計第1282章 決戰序幕第859章 大麻煩第757章 小肥羊第1340章 捧殺之第792章 辣手第511章 魏王府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