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投奔

自古以來,遷都之事,絕非兒戲,必須慎之又慎!

都城的轉換,這就意味着,舊都周邊的土地不那麼值錢了,而新都附近的土地,卻會被人搶破腦袋。

另外,從舊都遷入新都的各個衙門和官員們,絕對不在少數。這麼多的人,住哪裡,在哪裡辦公,他們的家屬該怎麼安置,等等等等,都是大麻煩。

當然了,新都如果選在夏口(後世的漢口),那麼首都的漕運問題,隨即迎刃而解。

畢竟,冬季的揚子江中下游流域,江面並不會封凍。另外,由於揚子江面異常之寬闊。那怕是最大的水師戰艦,也可以自由的從海上駛入揚子江的腹地。

自從整肅了文臣集團之後,李中易在朝廷上說話的分量,可謂是一言九鼎,無人敢於反駁。

現如今,武將不敢幹預政務,文臣們都夾着尾巴做人,朝局異常之平順。

文臣們惟恐惹惱了李中易,會被送去靈州喝西北風,那就慘不忍睹了。

這年月的人們,信奉身土難離的原則,被髮配到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比打幾鞭子更令人恐懼。

李中易整肅文臣集團的時候,故意抓住了他們的這個弱點,把不聽話的儒臣們,貶到了偏遠了西北靈州。

只貶不殺,是李中易此次整肅文臣集團的基本原則之一,並被執行得很徹底。

文臣嘛,他們頂多也就是動筆寫文章罵人而已,畢竟不如武夫拿刀子捅人的性質那麼惡劣,讓他們失去實權並遠離繁華的權力中心,懲罰已經算是很嚴厲了。

當然了,所謂的不殺士大夫,並不是李中易的基本國策。若真有文臣越過了紅線,李中易並不介意殺幾個人立威,讓所謂的讀書人們知所敬畏!

曾經,兩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被執行得異常徹底,也異常之荒謬。在兩宋時期,貪污了幾萬貫的州官,在燒了帳本和倉庫之後,僅僅是貶官回家而已。很可怕的是,沒過幾年,那個貪污的犯官,不僅重新起復,居然還升了官。

李中易統治下的強漢朝,絕對不允許大碩鼠的存在,反腐的屠刀其實已經高高的舉起,就看誰敢以身試法了。

“稟皇上,蜀國的使者已經過了鳳州,預計一個月後抵達開封。”

劉金山分管禮部,接待各國使者的事宜,如今都合併進了禮部的理藩院。

沒錯,原本負責接待各國使者的鴻艫寺,不僅併入了禮部,而且降格爲理藩院。

在強漢朝的重臣們眼裡,不管是晉陽的劉漢政權也好,還是成都的孟蜀政權也罷,都屬於偏安一隅的割據勢力,完全沒有資格和強漢朝並立。

“哦,孟昶這是要納貢稱臣了?”李中易笑着問劉金山。

劉金山抱拳拱手,也笑道:“孟昶知道實力不足,擔心我大漢朝廷攻伐之,故意擺低了姿態罷了。”

李中易點點頭,笑道:“朕倒要看看,孟昶給朕送了什麼樣的貴重禮物?”

劉金山從袖口內摸出一份禮單,通過內侍遞到了李中易的手邊,李中易接過禮單,打開來一看,不由翹起嘴角,笑了。

“嘿嘿,美女十名,孟昶也知道朕喜好美色啊?”李中易毫不介意的開始自嘲。

李中易可以自嘲,劉金山卻沒膽子當面說皇帝好色,他只得輕咳一聲,小聲說:“孟昶的禮單上,銅錢和絹帛的數量驚人,倒是花了不小的本錢。”

李中易微微一笑,說:“孟昶以前狠狠的得罪過朕,這是想要朕捐棄前嫌,饒了他這一遭吧?”

劉金山不太清楚孟昶曾經出賣過皇帝的這個舊梗,折從阮卻是個知道底細的,他拱手笑道:“皇上,蜀地雖也算得上是魚米之鄉。不過,蜀地所送的禮物,絕無可能比違命侯以前的更多。”

李中易點了點頭,違命侯李煜那是真心怕捱打,非常捨得花本錢送禮給柴榮和他李某人。

不過,統一全國是李中易欽定的基本國策,哪怕李煜再怎麼示弱,終究還是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的邏輯,佔據了上風。

召見完內閣諸相之後,李中易的肚子有點餓了,便吃了幾塊點心,墊墊飢。

就在李中易喝茶的當口,警政寺卿李延清來了,他滿是興奮的稟道:“回皇上,西蜀派往晉陽的使者趙彥韜,他主動找到鳳州警政分寺……”

聽了李延清的稟報,李中易嘿嘿一笑,說:“孟昶啊,孟昶,這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也!”

原來,孟昶同時派出了兩撥使者,一撥前來開封給李中易送禮,另一撥則以趙彥韜爲首,打算聯絡晉陽的劉漢,共同進攻佔據整個中原的李中易。

孟昶原來算計得很妙,一邊利用低姿態麻痹住李中易,另一邊則聯合晉陽的劉氏,準備一起討伐強漢朝,以收出奇不意之功效。

誰料,天算不如人算,孟昶派去晉陽的使者趙彥韜,竟然背叛了蜀國,一頭扎進了強漢朝的懷抱。

“必須保障趙彥韜的絕對安全。”李中易很清楚趙彥韜的價值所在,他仔細的叮囑李延清,“我這就下令給宋雲祥,讓他派兵配合你護送趙彥韜去京兆府見朕。不過,路上的安全防範問題,就都由警政寺負責了。”

李延清拱手道:“皇上,要不要臣親自去鳳州走一遭?”

李中易擺了擺手說:“那倒不必了,不只需要派能幹之人去鳳州便可。”

“臣遵諭。”李延清白撿了一份大功勞,心情自然是好上加好。

李延清心裡很有數,趙彥韜既然要被送去京兆府,這就說明,要不了幾天,李中易就該動身西巡了。

此前,平滅南唐和吳越之時,李中易決策是御駕親征。很顯然,西征蜀國之時,李中易依然會選擇御駕親征。

這其中核心的關鍵是,滅國之功,無法再賞,這就屬於帝王心術了。

在未來的北伐契丹,以及殖民安南諸國的戰爭中,李中易還想使用身邊的重將,而不是將他們就此高高的掛起,只能閒散度日。

李中易決定御駕親征,並不是想和部下的重將們的搶功,而是留下將來繼續使用重將們的空間,不至於讓他們立下滅國之功後,賞無可賞。

作爲皇帝的李中易而言,當手下的武將,立下了不賞之功後,哪怕他們再有軍事才華,也只能選擇棄而不用了。

如今,李中易手下的武將裡邊,年齡最大的宋雲祥,也不過三十九歲而已。

三十九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歲月,如果從此閒置不用,實在是暴殄天物了!

五日後,李中易在崇政殿內,召見了內閣諸相以及軍方的重將。

“諸位,朕不久將離京西行,政軍事務就都交給諸位了。”李中易略過了禮儀性質的寒暄,直奔主題。

“皇上,您不在京城的時候,若有賊子再亂,該如何協調?”

身爲內閣首相的李瓊,肩上擔的責任實在是太過於重大了,所以,有些話他必須問在前邊。

“若是文臣作亂,則由內閣集議爲主;若是武夫謀逆,就由李雲瀟統籌處置之。”李中易即將離開京城,自然要把後方的軍國大事,全都交待清楚,免得耽誤了大事。

李瓊點了點頭,他的問題問完了,沒必要繼續站在前列。內閣有處理政務的豐富經驗,除了臣子作亂之外,別的政務只需要蕭規曹隨即可。

俗話說的好,一動不如一靜。李中易沒在京城的時候,內閣最重要的責任,其實是維持朝局的平穩,而不是改弦更張。

“稟皇上,往西邊輸送軍需物資的事宜,需要內閣的大力配合……”知後勤寺事的葉同明,一針見血的問到了要害的部位。

按照朝廷的規矩,軍方和內閣互不統屬。但是,輸送到前線的後勤輜重,卻必須要內閣的大力配合。

一旦內閣敷衍了事,則後果不堪設想,前線的將士們恐怕就要餓肚子了。

“嗯,李相公、折相公,經朕親批的後勤輜重,必須準時送達前線。”李中易揚起下巴,盯上了李瓊。

李瓊嘆了口氣,李中易的意思其實很明白,涉及後勤輜重的輸送問題,由他這個內閣首相承擔首要的責任。

畢竟,徵集民夫,攤派徭役,製作獨輪車等等,都屬於內閣的權力範圍之內,和軍方沒有任何的關聯。

李瓊是武將出身的首相,他自然心裡有數:前方打仗的時候,後方的糧食和軍器物資如果無法及時輸送上去,導致打了敗仗,那個後果誰都無法承擔。

軍國大事,絕非兒戲!

折從阮見李中易向他看來,趕緊拱手說:“李相公負首責,老臣負次責,絕不敢耽誤了大軍的各種用度。”

此前,李中易只要是御駕親征,朝廷裡的政務就會交給內閣去處理,而京師附近的兵馬,都歸李雲瀟節制。

李瓊和折從阮都不傻,他們心裡比誰都清楚,別看李雲瀟僅僅是個九門提督,他卻是李中易絕對信任的心腹武將之一。

不然的話,京師附近的兵權,李中易不可能全部交到李雲瀟的手上。

第703章 戰第1390章 召對第1048章 監國第945章 血戰到底第220章 訓弟第324章 寶地第917章 下毒手第1466章 查帳第421章 訣竅第978章 逃離汴梁第703章 戰第218章 家賊第802章 局中局第190章 爾虞我詐(求雙倍的月票)第36章 麻將第1510章 連環套第1531章 罰三杖第934章 帝王心術第1258章 試探性進攻第816章 用心良苦第351章 難唸的經第一章 抄家第92章 精餾第388章 驟然風起第238章 計中計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492章 府試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536章 家國第1377章 識人第450章 血洗第501章 追逐第1469章 看看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1262章 謀算第265章 孿生兄妹第1035章 尷尬了第575章 宮幃秘辛第82章 糊弄第十七章 仙翁(求推薦票)第七章 隱疾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1195章 惡閹第79章 摘瓜第1492章 逆賊起事第90章 有骨頭第705章 威第1366章 試探第80章 享受第700章 誰比誰狠?第869章 重大變數第624章 天大難題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1331章 何爲袍澤?第471章 佈局第100章 帶奴走(求保底月票)第964章 伴食相公第1161章 這是幾臺戲?第212章 後花園見駕第330章 局面險惡第303章 救星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699章 死戰第342章 莽軍漢第223章 雲瀟第1295章 襲幽州第736章 名士第479章 大軍入關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1286章 不愧是名將第435章 分兵第687章 局變第246章 新府兵第198章 死神的鐮刀第72章 趙李會(求推薦票)第1109章 禍從口出第1301章 局中局第1043章 逼宮?第1417章 入洪州第1451章 精簡第570章 鬼胎第128章 盛會第535章 璋瓦齊全第317章 關門做甚第1291章 你奸我狡第691章 折騰第786章 征服者第328章 鬼名堂第341章 靠山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745章 出兵高麗第62章 趙匡胤在此(求三江票)第1476章 得手第30章 要的就是這效果(求推薦票)第77章 開國子第123章 昝公倒黴(三更到,月票呢?)第564章 要命第1443章 密捕第173章 東渡
第703章 戰第1390章 召對第1048章 監國第945章 血戰到底第220章 訓弟第324章 寶地第917章 下毒手第1466章 查帳第421章 訣竅第978章 逃離汴梁第703章 戰第218章 家賊第802章 局中局第190章 爾虞我詐(求雙倍的月票)第36章 麻將第1510章 連環套第1531章 罰三杖第934章 帝王心術第1258章 試探性進攻第816章 用心良苦第351章 難唸的經第一章 抄家第92章 精餾第388章 驟然風起第238章 計中計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492章 府試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536章 家國第1377章 識人第450章 血洗第501章 追逐第1469章 看看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1262章 謀算第265章 孿生兄妹第1035章 尷尬了第575章 宮幃秘辛第82章 糊弄第十七章 仙翁(求推薦票)第七章 隱疾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1195章 惡閹第79章 摘瓜第1492章 逆賊起事第90章 有骨頭第705章 威第1366章 試探第80章 享受第700章 誰比誰狠?第869章 重大變數第624章 天大難題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1331章 何爲袍澤?第471章 佈局第100章 帶奴走(求保底月票)第964章 伴食相公第1161章 這是幾臺戲?第212章 後花園見駕第330章 局面險惡第303章 救星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699章 死戰第342章 莽軍漢第223章 雲瀟第1295章 襲幽州第736章 名士第479章 大軍入關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1286章 不愧是名將第435章 分兵第687章 局變第246章 新府兵第198章 死神的鐮刀第72章 趙李會(求推薦票)第1109章 禍從口出第1301章 局中局第1043章 逼宮?第1417章 入洪州第1451章 精簡第570章 鬼胎第128章 盛會第535章 璋瓦齊全第317章 關門做甚第1291章 你奸我狡第691章 折騰第786章 征服者第328章 鬼名堂第341章 靠山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745章 出兵高麗第62章 趙匡胤在此(求三江票)第1476章 得手第30章 要的就是這效果(求推薦票)第77章 開國子第123章 昝公倒黴(三更到,月票呢?)第564章 要命第1443章 密捕第173章 東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