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一網打盡

李中易養兵,一向是高薪高待遇,戰死的戰士們,撫卹金也高得很。

將士們敢戰,固然是好事,然而,一旦大軍吃了大敗仗,朝廷的錢庫立刻就會吃緊。

所以,每次出戰前,李中易始終要計算勝敗之間的收益和付出。

總而言之,能不打的仗,儘量還是別打,免得高額的撫卹金壓垮朝廷的財政收入。

宋雲祥追隨於李中易身邊多年,他自然明白李中易的心思。此次伐蜀,山高路險,非常有利於蜀軍設伏。

稍微有個不慎,就很容易中了蜀軍的埋伏,陣亡的損失一旦超過了一定的數量,朝廷肯定要吃不消了。

“皇上,臣一直以爲,蜀國並不難滅。”宋雲祥在西北鳳州窩了三年,相應的蜀國地形和虛實,早就摸了個七七八八。

李中易見宋雲祥瞄向了沙盤,便領着他走到了沙盤的邊上,笑着說:“既然請了你來,朕自然要聽你把話說完。”

宋雲祥拿起沙盤邊上的細長木杆,指着秦嶺一線,說:“此地山巒疊障,除了金牛道之外,幾乎無路可走。不過,有嘉陵江相助,我軍南下的速度,不會太慢。”

“臣在鳳州也沒閒着,一共打造了數千艘小號的運糧船,以及若干木閥。整個大軍只需要沿着河谷前行,只怕洪水……”宋雲祥準備了長達三年之久,收穫還真的不小。

“若是蜀軍居高臨下的扔石頭呢?”李中易笑着問宋雲祥。

宋雲祥抱拳拱手道:“皇上,臣的意思是,糧食走江心,大軍走兩側……”

李中易一聽,瞬間秒懂,敢情,走在嘉陵江裡的糧船,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就等着蜀軍來截糧船。

從大巴山南側,給蜀軍運糧的山路,同樣是崎嶇難行。

這也就意味着,駐紮在山裡的蜀軍,不可能太多,撐死了也就三到五萬人而已。

按照總參議司的作戰計劃,此次伐蜀,南北兩線,各有五萬精銳兵馬。這麼一來,又可以誘使蜀軍,兵分兩路。

另外,趙老幺領着水師的徉攻,不僅會牽制住林仁肇所部,而且還可以牢牢的吸引住孟昶派去監視的兵力。

林仁肇帶着六萬多人,雖然投靠了孟昶,可是,這卻是一把雙刃劍。

孟昶在得意之餘,肯定要派兵提防着林仁肇。不然的話,萬一蜀國內部空虛,林仁肇反戈一擊呢?

這麼計算下來,蜀軍擺在秦嶺和大巴山脈之間的兵力,充其量也不會超過五萬人。

而且,這五萬人,還是理想狀態下的五萬人。畢竟,除了強漢朝之外,無論哪個國家的哪支軍隊,都存在吃空額的醜陋現象。

以宋雲祥對蜀軍的瞭解,十成兵力之中,吃掉四成空額的軍餉,已經算得上不那麼貪了。

所以,實際算下來,蜀軍頂多也就三萬人而已。

然而,強漢朝西征的兵力,卻是紮紮實實的十萬人。而且,還攜帶着火炮和雞尾酒。

歷史上,宋滅蜀國,陸路上的用兵,也不過是四萬多人而已。

如今,李中易以超過十倍的兵力,如同泰山壓頂一般,撲向蜀軍,若是還不勝,不如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未今之計,李中易最擔心的是,統軍的大將爲了搶功,而不顧忌到將士們的流血犧牲。

所以,李中易把宋雲祥找來京兆府,目的不是商議作戰計劃,而是要告訴宋雲祥,絕不可貪功冒進。

自古以來,諸多以少勝多的戰例,都證明了一點:貪功者,必敗!

歷史上的北宋和党項相爭之時,宋軍的敗因,無一例外,都是貪功冒進,從而中了西夏人的埋伏。

李中易自然不希望他的軍隊裡,出現貪功冒進的將領。所以,這纔不遠千里的把宋雲祥召來,耳提面命一番。

宋雲祥追隨李中易的時間,已經不短了,他自然知道,如果中了埋伏,導致損失過大,那個後果他也無法承受。

“皇上,請您放心吧,臣一定謹慎用兵。”宋雲祥又不是笨蛋,李中易再三強調謹慎用兵的原則,他豈能當作是耳旁風?

京城開封。

“相公,劉相公命人送來了拜帖。”大管家把劉金山的名帖,雙手遞到了範質的手邊。

範質接過名帖,定神看了看,不由笑了。

如今的範質,雖然已經離開了政事堂,並沒有半分實權。可是,虎死不倒威,範質提拔的門生,依然有不少人在朝中做官。

上一次,爲了挽救楊炯的性命,範質被迫把他這門生們,都交給了劉金山來統領。

這一次,範質冒天下之大不韙,主要上書替殺人的朝守禮說情,肯定會驚動內閣和李中易。

既然,來的是劉金山,這就說明,李中易那邊已經傳了回信。

範質拈鬚笑道:“那就約在旬日之後吧。”他反正閒在家中,無事可做,絲毫也不急。

等大管家料理了來人之後,重新回到內書房裡,卻見範質的心情很不錯。

大管家湊着趣問範質:“相公,您有喜事吧?”話剛出口,他便後悔了。

以範質的脾氣,只要他不想說的事情,哪怕拿刀子撬,也是撬不開的。

誰料,範質竟然主動給了答案:“今上既然派了劉金山來說服我,那我正好有些事情,要和劉金山說清楚講明白了。”

大管家聽懂了潛臺詞,便笑着說:“柴守禮畢竟是先帝的生父,不看僧面,總要看佛面吧?

範質卻擺了擺手,說:“以我對李中易的瞭解,柴守禮八成會被明正典刑。”

“哦,這是爲何?”大管家其實已經想到了答案,卻因爲範質難得的興致好,便故意捧了哏。

範質拈鬚一笑,說:“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李中易還是想起用我的。”

“啊,竟……”大管家驚喜莫名,一時語塞。

想當初,範質爲首相的時候,他這個大管家的威勢,比五品重臣,還要顯赫一時。

“相,相公,真,真的?”大管家失言了,可是,他卻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

範質皺起眉頭,沒好氣的瞪了大管家一眼,每逢大事有靜氣的涵養工夫,都丟光了啊。

作爲一個曾經嘗過權勢滋味的前任首相,範質侷促的賦獻在家,長達三年之久,早就閒不住了。

前段時間,範質打着替柴守禮說話的幌子,強悍的上了奏章,等的就是李中易的接招。

如今,劉金山既然使人上門送了拜帖,可想而知,李中易定是受了觸動,有了起復範質的心思。

內閣之中,劉金山接到了僕從的回稟,範質說是旬日之後再約見面。

劉金山微微一笑,範質這顯然是拿着架子,想要擡高身份。

依法治國,是李中易定下的基本原則,至今也遵行不悖。

哪怕範質是前任首相,也不過是落架的鳳凰而已,豈能想得太多了?

站在劉金山的立場上,接收了範質一系的人馬,那不過是順勢而爲罷了。

皇帝最不喜歡黨爭。如果沒有李中易的默許,借劉金山八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公然接收了範質的潛勢力。

不過,既然接收了範質的舊有勢力,如今最不希望範質出山的人裡邊,劉金山當然算一個。

李中易從當執政王開始,一直到如今,總算是把皇位坐穩了。

既然已經坐穩了皇位,對於範質這種有才華的前任首相,如果能爲所用的話,自然是皆大歡喜。

不過,範質量不同於一般的文臣,他可是嘗過獨斷專行滋味的前任首相。

李中易終究有些不太放心,所以,這才密令劉金山,讓他和範質私下裡接觸一下,聽一聽範質對於時局的看法。

如果,範質還是老一套的所謂“與民休息”的治國方略,那麼,李中易也就懶得再搭理他了。

畢竟,三條腿的蛤蟆難尋,想做官的人類,還少麼?

李中易也考慮過了,範質的重新出山,不可能留在京城裡。

不然的話,以範質的資歷和能力,劉金山怕是難以壓住他的。

宿州,地處淮南路,襟臨沿海、背依中原、北連古城徐州。

周朝時期始建蘄邑,隋唐年間,因京杭大運河通濟渠(汴河)段開通,置宿州,是楚漢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宿州靠近淮河和長江,作爲典型的魚米之鄉,物產極爲豐富。

然而,自從限田令和限利令被推廣過來之後,宿州的局勢漸漸的不穩了,尤其是虹縣。

“稟村正,您讓小人監視的本村謝大官人,今天突然離開了村子。唉,小人不敢離得太近,中途叫他溜得不見了人影。”

謝家村的村正李道南,原本是朝廷禁軍第五廂的隊正。因爲,在作戰中傷了一條手臂,便被轉職來了謝家村,就任村正。

謝家村是附近百里範圍內,佔地面積最大,也是人口最多的一個村。

據李道南的統計,謝家村一共有村民男丁兩百三十七人,耕地近萬畝。

當然了,這近萬畝的耕地之中,有一大半原本是謝大官人的田產。

謝大官人叫謝超武,祖上是軍漢出身,經過三代人的努力,在李中易登基之前,謝家擁有超過七千畝上好的水澆地。

可惜的是,李中易登基之後,頒佈的限田令,讓謝大官人損失慘重。

雖然,謝大官人也伏了軟,把田產分給了家中的子侄們。可是,據李道南所知,謝大官人只不過是口服心不服。

一旦時機成熟,謝大官人必定會聯絡歹人,起來鬧事。

所以,有鑑於此,李道南一直派人暗中盯着謝大官人的一舉一動。

果然,限利令頒佈之後,謝大官人就開始上竄下跳了,一會子去縣城,一會兒又去了州城。

最終,謝大官人勾搭上了距離謝家村三十里地的一夥山賊。

發現謝大官人勾結山賊,其實是個偶然。主要是,謝大官人狗膽包天,居然引着山賊的四頭目下山,住進了謝家大宅。

巧合的是,山賊的四頭目,讓鄉軍的一位戰士認了出來。

於是,李道南趕緊去找了亭正張許強。張許強以前是第四軍的都頭,轉職之後,就任八里亭的亭正。

說是亭正,其實是承擔着綜合管理職能的鄉長兼鄉派出所長,同時又是鄉民兵營長。

得知謝大官人勾搭上了山賊之後,張許強當即意識到,原本是內部的矛盾,驟然上升到了敵我矛盾的高度。

既然知道了謝大官人勾結山賊,亭正張許強二話不說,領着李道南就進了縣城。

縣裡巡檢使的態度,異常之明確,除惡務盡。不過,捉匪捉雙,拿賊拿贓,巡檢使讓張許強和李道南,暫時隱忍不發,等待有利的時機,再將謝大官人和山賊一網打盡。

如今,因爲剿匪的經驗,告訴大家,不能打草驚蛇。

比如說,甲縣出現了山賊,一般情況下,不會動員甲縣的鄉軍。而是暗中集結乙縣的鄉軍,悄悄的進駐預訂集結地,等時機成熟了,再全體出動。

今天,謝大官人突然離開了謝家村,李道南敏感的意識到,敵人恐怕是等不及了。

“你帶上這份書信,去找張亭正。”李道南寫了一封加密的書信,命人帶給亭正張許強。

張許強接到了書信之後,馬上派人去縣城,通知主管治安的巡檢使。

大約三個時辰之後,縣城的駐軍和異地的鄉軍,一齊趕到了謝家村附近的山林之中。

帶隊的是縣巡檢使本人,一共動用了兩百名廂軍,和五百名鄉軍。

縣巡檢使以前是李中易親牙營的副指揮,姓周名重德,表字舒長。

大軍出動在外,爲了不驚動山賊,只是就着清水,啃乾糧。

周重德手裡舉着單筒望遠鏡,仔細的觀察了一番謝家村的動靜,然後扭頭笑道:“等姓謝的領着山賊進了村,咱們再悄悄的圍上去,爭取將他們一網打盡。”

張許強笑着說:“打倒了謝大官人,皇田至少又要多近萬畝了。”

李道南沒在山林裡躲避,而是在村子裡主持本村鄉軍的防守大計。畢竟,謝大官人的主要目標是他,他若不在村子裡邊,山賊恐怕不敢進村。

周重德點點頭,說:“皇田多了纔好,一旦本地遭災的時候,大家也可以有地種,有飯吃。”

張許強當亭正已經一年多了,對於本亭的情況,可謂是瞭如指掌。

他嘆了口氣,說:“本地一直旱澇不斷,十年倒有九年飢。唉,一到了饑年,就是謝大官人大發橫財的時候。”

“誰說不是呢?”周重德也跟着嘆了口氣,說,“我小的時候,家裡也有十幾畝地,發不大財,卻也不至於餓了肚皮。直娘賊的,家裡遭遇了兩次天災,地全都賤賣給了劉員外。”

“是啊,不瞞周巡檢您說,我舉雙手贊同皇上的限田令和限利令。兩利相權,限利令的作用,顯然更大一些。畢竟,明搶老百姓土地的賊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土老財發家暴富的手段,動是靠着放貸。”

張許強心裡明白得很,皇上頒佈的限田令,土財主們哪怕利益受損,依然可以忍受着。

然而,朝廷頒佈的限利令,纔是真正挖斷了大地主們暴富的根源,難怪謝大官人竟然會去勾結山賊。

“許亭正,你看的很準,就是這麼回事。”周重德冷笑道,“別的地方且不去說它,單單是被本官砍下腦袋的本縣大地主,已經不下十餘人。”

張許強也笑了,說:“謝大官人還真的是昏了頭,爲了暴利,竟敢勾結山賊,簡直是自作孽不可活。”

周重德畢竟曾爲親牙營的副指揮,站得高,看得遠,他說:“皇上曾經說過,只要有足夠的利潤,大地主們甚至敢聯合起來,把皇帝拉下馬。”

“他們簡直是在做夢,只要有我們在,他們的腦袋就等着搬家好了。”張許強控制着十幾個村的鄉軍,手頭至少掌握了三百人,一般情況下,對付區區土匪,完全足夠了。

不過,張許強是個明白人,既然是從外地調動鄉軍來援,參與剿匪的人數,寧可多出幾倍,也不能少了。

畢竟,外地的鄉軍,人生地不熟,雖然可以打山賊一個出其不意,卻也有着地利上面的劣勢。

等到夜深人靜之時,謝大官人果然領着山賊們來了,足有一百多人。

這些山賊裡面,居然有十幾名弓箭手,他們在大頭目的率領下,悄悄的摸向謝家村。

既然山賊們已經掠了面,周重德毫不遲疑的下令,讓官軍和鄉軍迅速的展開戰鬥隊形,悄悄的摸向山賊的身後。

以有心算無意,以有備攻無備,而且官軍和鄉軍裡外夾擊,山賊們很快就崩潰了。

謝大官人想跟着山賊們一起逃命,卻不料,因爲一貫養尊處優的關係,腿腳不爭氣,竟然崴了腳,叫李道南擒了個正着。

此戰中,山賊們幾乎全軍覆沒,除了極個別的山賊逃走了之外,絕大部分山賊要麼被殺,要麼被擒。

當謝大官人被推到李道南跟前的時候,李道南不由冷笑道:“謝大官人,聽說你要取李某的性命?嘿嘿,李某就站在你的面前,等着你拿刀來取。”

謝大官人自知在劫難逃,嚇得肝膽俱裂,一時間,竟然癱軟在了地上,活像一團爛泥。

第1136章 變起第872章 大幕拉開第357章 硬話軟說第183章 眼皮子不能淺第四章 見面第八章 絕境第471章 佈局第224章 橄欖枝第222章 大不敬第993章 小霸王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652章 8341第749章 渡海東進第1170章 爾詐我詭第813章 露餡第1137章 起波瀾第478章 收穫第1165章 恐嚇第1379章 選拔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715章 遍地陰謀第422章 勢孤第430章 廂軍精銳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1297章 黃袍加身第364章 亂鬥第163章 收權第945章 血戰到底第1328章 調兵遣將第267章 戰雲起第349章 官司第990章 內訌第1520章 漢州城下第163章 收權第712章 鏖戰第97章 謀反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40章 助人爲樂第121章 皇商(求月票的支持)第1428章 聚議第682章 開片第933章 誰敢不從?第二十五章 抖威風第1348章 內閣風暴第407章 家書第1289章 血戰第1224章 戰雲密佈第356章 暗鬥第394章 稀泥怎麼和?第865章 圈子圈套第1276章 鏖戰正酣第806章 誤會第1220章 審計署?第1467章 生辰第663章 摸金校尉第899章 水師第1333章 徭役之苦第1381章 案子第二十章 奸細(求推薦票)第688章 彼此算計第356章 暗鬥第1311章 餘波第931章 抽查第738章 掃地出門第430章 廂軍精銳第1182章 學政第1307章 搶佔先機第1439章 少年講武堂第414章 凶兆第352章 羣姝會第145章 中風第498章 故縱第998章 人生如棋第78章 大鬧天宮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355章 從容第186章 氣死你第1465章 選伴讀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1308章 宮變第1349章 及第第945章 血戰到底第1338章 殺或放?第1221章 娘子關第630章 取幽州第1460章 離京第581章 耶律瓶第1176章 獻俘第232章 党項帶路黨第1376章 入杭州第197章 絕殺(求雙倍的月票)第28章 上班(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129章 欲加之罪第67章 神比例第1473章 陛見第956章 萬歲第269章 一線之隔第481章 硬抗第956章 萬歲第326章 回京
第1136章 變起第872章 大幕拉開第357章 硬話軟說第183章 眼皮子不能淺第四章 見面第八章 絕境第471章 佈局第224章 橄欖枝第222章 大不敬第993章 小霸王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652章 8341第749章 渡海東進第1170章 爾詐我詭第813章 露餡第1137章 起波瀾第478章 收穫第1165章 恐嚇第1379章 選拔第572章 溫水煮青蛙第715章 遍地陰謀第422章 勢孤第430章 廂軍精銳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1297章 黃袍加身第364章 亂鬥第163章 收權第945章 血戰到底第1328章 調兵遣將第267章 戰雲起第349章 官司第990章 內訌第1520章 漢州城下第163章 收權第712章 鏖戰第97章 謀反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40章 助人爲樂第121章 皇商(求月票的支持)第1428章 聚議第682章 開片第933章 誰敢不從?第二十五章 抖威風第1348章 內閣風暴第407章 家書第1289章 血戰第1224章 戰雲密佈第356章 暗鬥第394章 稀泥怎麼和?第865章 圈子圈套第1276章 鏖戰正酣第806章 誤會第1220章 審計署?第1467章 生辰第663章 摸金校尉第899章 水師第1333章 徭役之苦第1381章 案子第二十章 奸細(求推薦票)第688章 彼此算計第356章 暗鬥第1311章 餘波第931章 抽查第738章 掃地出門第430章 廂軍精銳第1182章 學政第1307章 搶佔先機第1439章 少年講武堂第414章 凶兆第352章 羣姝會第145章 中風第498章 故縱第998章 人生如棋第78章 大鬧天宮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355章 從容第186章 氣死你第1465章 選伴讀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1308章 宮變第1349章 及第第945章 血戰到底第1338章 殺或放?第1221章 娘子關第630章 取幽州第1460章 離京第581章 耶律瓶第1176章 獻俘第232章 党項帶路黨第1376章 入杭州第197章 絕殺(求雙倍的月票)第28章 上班(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129章 欲加之罪第67章 神比例第1473章 陛見第956章 萬歲第269章 一線之隔第481章 硬抗第956章 萬歲第326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