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5章 大魔頭

要帶元妃費氏出宮,必須獲得皇太后的首肯。所以,李延清一大早就來到了宮門前,遞牌子請見。

在宮外,李延清可謂是權勢滔天,無人敢惹。然而,借李延清八萬個膽子,他也不敢在皇太后面前張牙舞爪。除非,他的腦袋被門夾了。

也許是皇太后比較忙,也許是別的什麼原因,位高權重的李延清在宮門前足足等了一個多時辰,方有宮裡的小內侍前來召他進宮。

在前邊引路的小內侍,大約十七八歲的年紀,長得倒也算是眉清目秀。

李延清快走了一步,和小內侍肩並肩的一起前行,異常親熱的打招呼說:“不知閣長高姓大名?”

按照不成文的慣例,內閣宰輔們之外的臣子,對這些宮裡的普通閹人內侍,一般尊稱爲“閣長”。

閣長原本是對宮裡中級內侍的尊稱,李延清爲了表示對小內侍的敬意,故意擡高了他的身價。

這就和普通老百姓,因爲沒啥文化,也搞不清楚軍漢們的品級,籠統的尊稱爲“太尉”,大致差不多的意思。

以李延清的顯赫權勢,遇見眼生的小內侍,也要客客氣氣的套近乎,以免惹禍上身。

“李寺卿太過客氣了,小人不過是皇太后娘娘身旁負責灑掃的內侍罷了,賤名不敢有污李寺卿您的貴耳。”

小內侍的態度很端正,一口一個李寺卿,然而,骨子裡卻透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傲氣。

在這皇宮之中,哪怕是皇太后身邊的小貓小狗,也要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

儘管碰了小內侍的冷釘子,李延清卻只能裝作沒事人一般,顯得渾不在意。

此前,李延清在宮門前白站了一個多時辰,他擔心皇太后此時的心情可能不太好。

爲了避免拜見皇太后的時候,碰到了倒黴的事兒,李延清不得不拉低身段,笑呵呵的說:“閣長說笑了。在下雖然愚鈍,卻也知道,能夠侍奉於皇太后娘娘身旁的閣長,豈是一般人可比?”

這話就很有些肉麻了!

無奈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哪怕是人中龍鳳的李延清,因有求於人,也得擺正姿態,說軟和話。

客觀的說,因管束極嚴,李中易身邊的內侍們,一個個都乖順異常,從來不敢給朝中重臣們臉色看。

小內侍被逗樂了,一直緊繃着的臉,逐漸換成了笑顏。

“難怪長公主說,李寺卿能屈能伸,不愧是大丈夫也。”小內侍的一席話,倒把李延清嚇出了一身冷汗。

他百思不得其解,何時何地,他得罪過長公主那個大魔頭呢?

長公主,可不是一般的公主,她不僅是當今皇太后嫡親的獨女,更是當今皇帝一直寵愛有加的幺妹,屬於李延清絕對惹不起的天上龍女。

小內侍既然打開了話匣子,李延清投其所好,順勢弄清楚了他的姓名。

原來,這名小內侍姓吳名用,原本確實是負責灑掃的低級內侍,幾個月前剛被提拔進了太后的寢宮。

能進太后寢宮裡伺候着的內侍,都不是一般人,李延清心裡有了底,態度也就更加的誠懇,想套問太后娘娘的心情如何。

然而,吳用卻閉緊了嘴巴,死活不肯透露半點內情,令李延清始終不得要領。

來到慈明殿前,李延清整理了一番官袍和官帽,正欲邁步前行,卻聽見一旁傳來清脆的嬌斥聲,“李大寺卿,你還知道來見我啊?”

李延清一聽這極爲熟悉的聲音,不由一陣頭皮發麻,不好,長公主這個大魔頭露面了。

“臣李延清,拜見長公主殿下,長公主殿下萬福。”尊卑有序,由不得李延清不下拜。

長公主李玉馨,蹦蹦跳跳的來到李延清的身前,笑眯眯的說:“李大寺卿,我讓你辦的事兒,如今辦得怎樣了?”

李延清見實在是躲不過去了,只得躬身低頭,小聲說:“回長公主殿下,在下無能之極,竟然沒有找到那人,實在是慚愧之極。”

“哼,找不到?恐怕是不想認真找吧?”李玉馨斜睨着李延清,似笑非笑的說,“以你李大寺卿的能耐,莫說找個大活人,就算是找宮中地洞裡的老鼠,也是手到擒來吧?”

李延清硬是被唬出了一身冷汗,這種足以致命的流言,居然傳入了眼前這個大魔頭的耳中了,實在是要命啊!

在皇家之中,皇帝所生的幾個皇子或是公主,都非常有教養,也很有禮貌,沒有絲毫的驕嬌二氣。

他們看見了李延清,都會十分客氣的率先行禮,以示尊重父皇身邊心腹近臣的地位。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長公主李玉馨是皇太后中年所得之女,含在嘴裡怕化了,握在手心裡怕摔了,一直愛若珍寶,養成了嬌縱的性子。

李延清哪裡惹得起這種大魔頭?

“回長公主殿下,在下真的是無能爲力,不信……”李延清正欲堵咒發誓,卻被李玉馨擺手攔住,“哼,你自己說說看,你都撒謊多少次了?信你纔怪。”

李延清暗暗叫苦不迭,大魔頭交辦的事兒,哪怕他已經完成了九十九次,只要有一次滿足不了她的要求,就給全盤推翻了,真是難做人吶!

實際上,李延清已經找着了那人。不過,他非常懷疑長公主要找那人的用心,所以,他寧肯撒謊挨訓斥吃排頭,也不敢說實話。

萬一,長公主和那個書生鬧出了私情,長公主本人不可能有啥大事,而他李延清可就危險了,輕則丟官罷職,重則腦袋搬家,何苦來哉?

“李大寺卿,你好,好極了,做官的時間不長,推脫敷衍的本事,倒是學了不少啊。”李玉馨瞪着一雙鳳目,怒道,“別以爲我不知道你的那點小心事,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以你的本事應該已經找到了他吧?”

“在下無能,真沒找到,真沒找到……”李延清打死也不敢承認,連連擺着手,直承無能爲力。

再怎麼說,李延清也是皇帝寵信的心腹重臣,底氣還是十足的。另外,以皇帝的英明睿智,也不可能由着李玉馨的性子,任其肆無忌憚的干預宮外之事。

李玉馨雖然刁蠻任性,卻絕不是笨蛋。她也知道,私下裡找書生那事,確實難爲了李延清,不能逼迫得太緊。

“元妃、端嬪、靜嬪、蘭嬪和雪嬪,她們幾個都在母后身旁。你自己看着辦吧,別怪我沒提醒你哦。”李玉馨順手送了個大大的人情,令李延清完全促不及防。

就算李延清是個大笨蛋,他也聽得懂李玉馨的話外之音,太后娘娘恐怕是想讓他帶着宮裡的四嬪和元妃一起去蜀地吧?

端嬪韓湘蘭和靜嬪葉曉蘭,都是內書房的女記室,協助皇帝處理過很多政務。

太后娘娘讓她們去皇帝的身邊,恐怕是想讓她們去替皇帝分憂,擔心皇帝勤於政軍事務,太過於勞累了吧?

至於雪嬪金彩嬌和蘭嬪趙雪娘,都是膝下尚無子女的宮嬪,太后娘娘的心思,恐怕是想讓她們倆早日懷上龍種吧?

進了慈明殿之後,皇太后果然把難題砸到了李延清的頭上,明他帶着四嬪和元妃一起出宮去蜀地陪伴皇帝。

由於李玉馨提前透了口風,李延清已經有了準備,他長揖到地,不慌不忙的說:“臣謹遵皇太后娘娘的聖諭。”

進殿之前,李延清就已經考慮得很清楚了。皇帝不在京的時候,李延清硬頂着不答應下來,除了惹皇太后動怒之外,沒有半點好處。

畢竟,以皇太后之尊,安排幾個宮嬪去伺候皇帝,那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李延清根本沒有婉言推拒的藉口。

護送宮妃宮嬪出京,李延清勢必要調動兵馬隨行保護,這就牽扯到了很多方面的手續了。

儘管,警政寺的麾下,掌握着一支一萬多人的機動巡警力量。但是,李延清卻無隨便大規模調動的權力。

首先,全天下的調兵遣將的權力,都掌握在總參議司作戰房的手裡。

換句話說,李延清這個警政寺卿,若想調動超過百人以上的巡警離京,必須經過總參議司作戰房的批准。否則,就是擅自調動兵馬的滔天大罪,必須掉腦袋。

其次,兵馬離京,必須事先規劃好詳細的出城路線,並去九門提督衙門進行必要的備案。

沒辦法,規矩大於天,李延清哪怕再不樂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等一切手續辦妥,李延清領着五百名全副武裝的巡警,護送着一妃四嬪的車駕,浩浩蕩蕩的離開了京城,直奔蜀地而去。

出於安全考慮,宮裡派來的三百餘名背弓帶刀的大內侍衛,再加上一大堆的女官和宮婢,使整個離京隊伍的總數,超過了千人之多。

從陽平關到劍州城下,區區三百餘里地而已。但是,由於山路異常崎嶇難行,正常情況下,需要行軍八到十日。

按照廖山河原本的設想,蜀軍敗退出陽平關後,應該燒燬棧道,阻擋漢軍主力進攻劍州。

然而,實際情況是,陽平關內的大火,將蜀軍的敗兵們嚇破了膽,只顧着逃命去了,竟然忘記了燒棧道這麼重要的事。

於是,廖山河派出的先遣工兵營,直到距離劍州十餘里的潛山衝,才被迫停下了前進的步伐,轉爲修理棧道。

廖山河趕到施工現場上,仔細的觀察清楚現狀,不由皺緊了眉頭。

別看蜀軍僅僅只是拆毀了十餘里的棧道,如果按部就班的展開修復工作,至少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問題是,數萬主力大軍,深入大巴山區,坐困於叢山峻嶺之中,幾乎沒有獲得就地補給的可能性。

處於中軍位置的李中易,很快就得知了前方道路遇阻的消息。不過,他並沒有去前沿陣地,而是選擇了就地宿營。

在李中易看來,既然選擇了廖山河爲行軍大總管,那麼,指揮作戰的相關事項,都應該充分交給廖山河,此所謂用人不疑也!

將領們指揮大軍作戰的能力,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從戰爭中不斷的學習戰爭規律,然後舉一反三,推而廣之。

說白了,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上,總參議司作戰房的參議們,已經充分考慮到了棧道很可能被燒燬的情況出現,已經制訂了較爲妥善的應急作戰計劃。

更重要的是,在漢軍已經拿下了整個漢中平原的情況之下,後方的糧食補給運輸線路,已經被縮短到了不足四百餘里而已。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補給的能力!

有整個漢中平原的糧食儲備作爲補給的基礎,可謂是手裡有糧,心裡不慌。

充其量,奪取劍州的戰役,被推遲一個半月而已,真的沒啥大不了的。

果然,李中易紮下中軍大營不久,前邊就傳來了廖山河的決定:選派三千人的勇士,組成決死營,由廖山河親自帶隊,攜帶6磅火炮三門,以及兩門回回炮的主要部件,星夜兼程,翻山越嶺的趕赴劍州城下。

李中易的手裡拿着新鮮出爐的作戰計劃,不由微微翹起嘴角,廖山河真的歷練了出來。

山區作戰,人多並一定全是優勢。因爲山道崎嶇,兵馬再多,也無法在攻擊正面,完全展開攻擊隊形。

受限於後勤補給的壓力,在山區之中的人多,反而會是極大的劣勢。

相比於新敗的蜀軍而言,漢軍拿下了險惡的陽平關之後,正是士氣大振,軍心可用之時。

與此同時,漢軍掌握着劃時代的進攻兵器,回回炮+雞尾酒,以及6磅的火炮。

在李中易的前半生中,成都府始終是個繞不過去的地方。想當年,李中易絕境逆襲,從階下囚,到河池建軍,再到如今的整個中原之主,甚至連小老婆都曾是孟昶的貴妃,這其中和成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是不可能割裂的。

成都,朕來了!

第172章 出兵第425章 異動第116章 逍遙盒飯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255章 何爲皇帝?第850章 合流第901章 驟雨第142章 大陰謀(四更求月票)第249章 靈州vs府州第71章 渾身是膽(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383章 參知政事第108章 過招(四更到位,有資格喊月票了)第480章 底氣第1464章 範質的奏章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764章 來日決戰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932章 決斷第849章 嶄露頭角第306章 命運之輪第309章 楚歌第998章 人生如棋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364章 亂鬥第818章 擺平第491章 麻煩上身第十八章 逆轉(求推薦票)第826章 作死第33章 奢華桑拿第855章 遠憂第482章 不好了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79章 摘瓜第1037章 氣派第1289章 血戰第十七章 仙翁(求推薦票)第654章 打秋風VS打草谷第942章 血泉第900章 求爵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1217章 微行第802章 局中局第292章 彪悍第1426章 密諭第1137章 起波瀾第665章 收穫第322章 風波第774章 戮第1466章 查帳第1164章 司徒第791章 征服者駕到第957章 主上第116章 逍遙盒飯第182章 便宜佔大了第384章 帝師第948章 臣虜第1258章 試探性進攻第380章 議儲第五章 轉機第947章 決戰第850章 合流第713章 兵敗第716章 屠第790章 收拾第640章 雷戕第567章 誰算計誰?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215章 驚悚的內幕第935章 戰利品第752章 討伐第355章 從容第1289章 血戰第1047章 依附第869章 重大變數第885章 叫勁(萬字更新,求月票)第922章 吃大戶第696章 好辣毒的手段第1413章 洪州城下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十章 智鬥老狐第785章 誰的開京?第504章 欽差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第1032章 一波三折第1121章 蛾皇女英第385章 陷阱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546章 離間第1347章 開考了第1442章 活罪難饒第189章 本帥很忙(求雙倍月票)第356章 暗鬥第392章 表態第328章 鬼名堂第466章 背叛第809章 省親第937章 妙不可言第1195章 惡閹
第172章 出兵第425章 異動第116章 逍遙盒飯第939章 兔急咬人第255章 何爲皇帝?第850章 合流第901章 驟雨第142章 大陰謀(四更求月票)第249章 靈州vs府州第71章 渾身是膽(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383章 參知政事第108章 過招(四更到位,有資格喊月票了)第480章 底氣第1464章 範質的奏章第1253章 大進軍之北進第764章 來日決戰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932章 決斷第849章 嶄露頭角第306章 命運之輪第309章 楚歌第998章 人生如棋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364章 亂鬥第818章 擺平第491章 麻煩上身第十八章 逆轉(求推薦票)第826章 作死第33章 奢華桑拿第855章 遠憂第482章 不好了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1097章 紛紛來投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79章 摘瓜第1037章 氣派第1289章 血戰第十七章 仙翁(求推薦票)第654章 打秋風VS打草谷第942章 血泉第900章 求爵第656章 露了馬腳第1217章 微行第802章 局中局第292章 彪悍第1426章 密諭第1137章 起波瀾第665章 收穫第322章 風波第774章 戮第1466章 查帳第1164章 司徒第791章 征服者駕到第957章 主上第116章 逍遙盒飯第182章 便宜佔大了第384章 帝師第948章 臣虜第1258章 試探性進攻第380章 議儲第五章 轉機第947章 決戰第850章 合流第713章 兵敗第716章 屠第790章 收拾第640章 雷戕第567章 誰算計誰?第1010章 樂極生悲第215章 驚悚的內幕第935章 戰利品第752章 討伐第355章 從容第1289章 血戰第1047章 依附第869章 重大變數第885章 叫勁(萬字更新,求月票)第922章 吃大戶第696章 好辣毒的手段第1413章 洪州城下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十章 智鬥老狐第785章 誰的開京?第504章 欽差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第1032章 一波三折第1121章 蛾皇女英第385章 陷阱第1104章 盛大閱兵第546章 離間第1347章 開考了第1442章 活罪難饒第189章 本帥很忙(求雙倍月票)第356章 暗鬥第392章 表態第328章 鬼名堂第466章 背叛第809章 省親第937章 妙不可言第1195章 惡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