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淵 第454章 東進

古潤州,位於今秦皇島市境內,是連接契丹人的南京道和中京道的要道之一。

單說潤州的人口,以及後勤儲備,其實並不算多麼豐厚。可問題是,潤州附近的沿海地區,頗多靠打漁爲生的漁民。

有漁民,必有船隻。李中易敢於深入契丹的虎穴,所憑仗的不僅僅勇武過人的羽林右衛,更依賴的是:周道中率領的大周水師。

李中易始終記得,晚明時期的毛文龍,毛大帥,率領的東江鎮明軍,能夠屢敗屢戰,卻始終威脅後金的腹地,最核心的法寶便是佔據了“皮島”。

皮島,位於鴨綠江口東之西朝鮮灣,也稱東江。

毛文龍勢力範圍,介於遼東、朝鮮和後金之間,皮島的北岸海面80裡即抵後金界,其東北海即朝鮮,關聯三方,位置衝要。

根據審問耶律安所得的情報,潤州以東的遷州地界內,有一大一小,兩座島嶼。

其中,大島曰:菊花島;小島曰:小海山島。

榆關雖處要衝,地勢異常險要,易守難攻。可是,由於榆關偏處於契丹國的腹地,並沒有受到多大的重視。

以至於,李中易在榆關的繳獲的輜重物資,堆滿了倉庫之後,只能胡亂的擺到大街上。

李中易的北進大軍,加上週道中的水師官兵,以及臨時徵用的船伕等人,至少超過了三萬五千人。

這麼多人,需要吃飯,而且,這麼多戰馬需要草料,自然需要一個不被契丹人所威脅的,穩固的後勤基地。

這麼一來,小海山島和菊花島,很自然的就躍入了李中易的視線之中。

從地理位置來說,小海山島雖然面積不大,卻更靠近潤州和榆關。算是十分理想的中轉基地。

既然李中易盯上了小海山島和菊花島,那麼,潤州海邊雜居的諸多漁民和漁船,也就成了他的必取之物。

等參議司的參議官吵鬧完畢。達成了一致意見之後,李中易從楊烈的手中,接過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白行,若是契丹的漁民,駕船駛離岸邊。遁入茫茫大海之中,該如何應對?”李中易抓住楊烈不懂海戰的軟肋,窮追猛打,絕不手軟。

楊烈收起摺扇,拱着手說:“這就需要周都指揮使的水師緊密配合了?”

李中易淡淡的瞥了眼楊烈,冷冷的說:“偌大的海面上,搜捕輕快靈活的漁船,你不覺得事倍功半麼?”

楊烈撇脣一笑,說:“咱們又不是老佔着潤州不走了。只須半夜突襲過去,將聚集在海邊的漁船。燒掉一大部分,令其沒有大量載兵渡海的能力,便是一樁美事。”

“只是燒船?”李中易太過於熟悉楊烈的脾氣,他似笑非笑的盯在楊烈的臉上,想看看他耍什麼花槍?

“學生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老師您嘗言:勝利者不容指責。”楊烈果真耍了個大大的花槍,不僅避開了李中易的調侃,更反守爲攻,將了李中易一軍。

一將功成萬骨枯!

李中易治軍,雖然條例頗多。卻始終把握着兩個基本要素不動搖:慈不掌兵和利益捆綁。

軍紀必須要嚴,戰勝後的收穫,也必須官兵一起共享。

李中易和楊烈雖然都沒有說破,實際上。參議官們的心裡卻都明白,天黑之後的突襲潤州,很可能要下重手。

天色全黑之後,提前吃飽了戰飯的北進大軍,悄悄的開出了榆關,直奔東邊的潤州海邊而去。

由於。此次作戰,以奪取或是燒燬潤州漁船爲主要戰役目標,所以,李中易把不堪大用的飛龍騎軍,也給帶出了榆關。

大軍開進到海陽縣境內的時候,李中易和楊烈分道揚鑣,他領着二千飛龍騎軍,和六千羽林右衛的主力部隊,直撲潤州城。

楊烈則帶着頗超勇的三千党項騎兵,以及高曉德手下的三千飛龍騎軍,加速殺向潤州的海邊。

時近三更天的時候,楊烈領着裹住馬蹄的大隊騎軍,呈扇形散開,將漁民聚集最多的沿海幾個村莊,牢牢的籠進了包圍圈之中。

臨戰之前,楊烈把頗超勇和高曉德兩人,召到身旁。

幾個人剛一見面,楊烈就開門見山的說:“二位將軍,參相的軍令,都清楚了吧?”

高曉德如今對李中易已是佩服到了極處,曾幾何時,大周的漢軍隊伍,居然可以殺進契丹人的腹地?並且,還奪取了險要的榆關?

這且罷了,高曉德身爲魏王符彥卿的心腹,自然深知契丹鐵騎的厲害。

近一百餘年以來,國勢日盛的契丹人,簡直快要把北地的藩鎮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說句心裡話,由於擔心契丹鐵騎南下吞併了大名府,即使是太祖郭威登位之初,符家和契丹的某些貴族,私下裡一直存有不可告人的貿易關係。

直到,高平之戰後,柴榮御駕親征,大敗北漢劉家的軍隊,同時嚇跑了契丹人的鐵騎。

魏王符彥卿,礙於女婿和外孫的身份,這才暗中處決了契丹人派在符家的聯絡人。

契丹使者被滅了口後,符彥卿手下絕大部分的知情人,除了高曉德之外,全都跟着陪了葬。

由此可見,魏王符彥卿對於高曉德的信任程度?

站在高曉德的立場上,其實他完全可以理解,地處北方的各個藩鎮,爲了保存軍事實力,與契丹人暗通款曲的苦衷。

軍閥們,最看重的就是地盤和軍隊,在實際利益和民族感情之間,應該作出怎樣的選擇,答案不問自明。

“末將但憑參相驅使。”高曉德心裡對楊烈不怎麼服氣,卻因爲十分忌憚李中易,表面上倒也敷衍得不錯。

頗超勇早就打定了主意,必須抱緊李中易的大腿,跟着一起坐享榮華富貴。

所以,面對楊烈的提問,頗超勇毫不遲疑的抱拳說:“只須參相他老人家一聲令下,末將啥都敢做。”

“呵呵,頗超老兄,等的就是你這句話呢。”楊烈誇完了頗超勇這個党項蠻子,目不轉睛的盯上了高曉德。

高曉德以爲楊烈手握李中易的密令,故意想試探他的決心,於是,他也跟在頗超勇的背後,拍了胸脯,“說吧,該怎麼幹,你拿主意。”

第771章 反攻第1175章 檢驗第203章 驚弓之鳥第84章 不弔你第778章 高麗版土改第1173章 撒謊的代價第1498章 老謀之臣第1316章 換相第1009章 圍剿第1402章 奔襲第1022章 提前動手第309章 楚歌第33章 奢華桑拿第1003章 清君側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第1475章 偷襲戰第611章 決死一戰第88章 謀劃(跪求推薦票)第480章 底氣第789章 順藤摸瓜第245章 輿第81章 變色第721章 憤局第1418章 沒胃口第40章 助人爲樂第1292章 矛盾重重第115章 罪證第937章 妙不可言第639章 天雷轟頂第1021章 天坑第693章 破襲第275章 聚將第1281章 北擊幽州第417章 狠咬第1262章 謀算第238章 計中計第1472章 一網打盡第875章 回開封第949章 契丹國危矣第1056章 出牌第1141字 毒辣異常第754章 人屠的威名第618章 美人愛英雄第1525章 巧舌如簧第832章 樸萬羊登場第1496章 事發第273章 告急第1222章 家國千秋第237章 陰損第1165章 恐嚇第141章 風起第1146章 內藏庫第871章 何爲軍法!第725章 警訊第986章 銅臭第399章 懲罰第555章 逼反第603章 萬歲第1465章 選伴讀第650章 近衛軍第630章 取幽州第421章 訣竅第679章 越野第909章 西進?東進?第451章 辣椒水第192章 決戰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150章 國舅爺第326章 回京第896章 辣手第287章 平妻第1265章 遊擊與反遊擊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53章 屠殺第903章 挖根第155章 八賢王第877章 揚威第1138章 見血第381章 攻訐第719章 追殺第527章 密盟之約第97章 謀反第1422章 打聽第1489章 興元城內第1510章 連環套第1120章 趙家兄弟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758章 大買賣第1282章 決戰序幕第1504章 出京第1478章 冷熱不均第1024章 個個有房第1287章 死掐第570章 鬼胎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306章 命運之輪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30章 要的就是這效果(求推薦票)
第771章 反攻第1175章 檢驗第203章 驚弓之鳥第84章 不弔你第778章 高麗版土改第1173章 撒謊的代價第1498章 老謀之臣第1316章 換相第1009章 圍剿第1402章 奔襲第1022章 提前動手第309章 楚歌第33章 奢華桑拿第1003章 清君側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第1475章 偷襲戰第611章 決死一戰第88章 謀劃(跪求推薦票)第480章 底氣第789章 順藤摸瓜第245章 輿第81章 變色第721章 憤局第1418章 沒胃口第40章 助人爲樂第1292章 矛盾重重第115章 罪證第937章 妙不可言第639章 天雷轟頂第1021章 天坑第693章 破襲第275章 聚將第1281章 北擊幽州第417章 狠咬第1262章 謀算第238章 計中計第1472章 一網打盡第875章 回開封第949章 契丹國危矣第1056章 出牌第1141字 毒辣異常第754章 人屠的威名第618章 美人愛英雄第1525章 巧舌如簧第832章 樸萬羊登場第1496章 事發第273章 告急第1222章 家國千秋第237章 陰損第1165章 恐嚇第141章 風起第1146章 內藏庫第871章 何爲軍法!第725章 警訊第986章 銅臭第399章 懲罰第555章 逼反第603章 萬歲第1465章 選伴讀第650章 近衛軍第630章 取幽州第421章 訣竅第679章 越野第909章 西進?東進?第451章 辣椒水第192章 決戰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598章 統一中原第150章 國舅爺第326章 回京第896章 辣手第287章 平妻第1265章 遊擊與反遊擊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53章 屠殺第903章 挖根第155章 八賢王第877章 揚威第1138章 見血第381章 攻訐第719章 追殺第527章 密盟之約第97章 謀反第1422章 打聽第1489章 興元城內第1510章 連環套第1120章 趙家兄弟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758章 大買賣第1282章 決戰序幕第1504章 出京第1478章 冷熱不均第1024章 個個有房第1287章 死掐第570章 鬼胎第664章 抄家進行時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306章 命運之輪第1054章 韓通?趙匡胤?第30章 要的就是這效果(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