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〇章 政治家蔡攸

其時大宋朝堂上最紅的權臣當屬蔡攸。

前文說過,早在童貫北伐燕雲十六州前夕,趙佶就把蔡京的職務拿下了,同時派出八百里加急快馬將貶謫至瓊州的蔡攸請了回來。

此爲政治需要,聯金滅遼嘛,自然是誰跟金國人關係好就啓用誰來當政。蔡京是遼國方面的資深代言人,而蔡攸卻是第一個提出聯金滅遼理念的朝臣,況且據說與金國的二皇子完顏宗望交情不錯,不用蔡攸用誰?

所以一經確定圍困城外的果真是金軍之後,蔡攸便自告奮勇,要求出使金營,想要討個說法回來。都知道他跟金國人熟,也沒人敢跟他爭這個差使,而另一位善於利用這種機會加官進爵的投機者秦檜此時尚在燕京,所以蔡攸就如願成行了。

蔡攸進入金營的時候,金國人正在抓緊組裝投石機,同時在汴京城外的小山丘陵中開採石塊,所以金人主帥完顏宗賢並沒有難爲蔡攸,不僅沒有難爲他,反而待若上賓,命四皇子完顏宗弼陪着他喝了幾杯。

金兀朮也是認識蔡攸的,因爲他和他二哥曾經在蔡攸的府中住過幾天,當時蔡攸對他們也是招待的不錯,此時既然主帥完顏宗賢下令設宴款待,金兀朮自然沒什麼二話,就奉命陪酒。

於是蔡攸的底氣就壯了起來,酒宴之間,便問起金人爲何南來,完顏宗賢則以謊言相告,說大宋童貫、白勝兩人率領大宋兵馬夥同遼軍殺死金軍數萬,並且用數萬人頭築成了京觀以示羞辱,令金國皇帝大怒,於是分兵南下,同時攻打燕京和汴京兩座都城。

蔡攸也不想想完顏宗賢說的是真是假,只一聽就拍了桌子,當場大罵童貫白勝不識大體,違背官家旨意,竟而做出這等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當即表明要回去稟告官家,讓官家下旨治罪童白兩人……

完顏宗賢則不置可否,說既然你蔡相爺有這個表態,那麼我軍就在你們汴梁城外等個消息,什麼時候你拿了童貫和白勝的人頭來見,我們大軍便即撤兵,只不過在此之前我大軍的糧餉需要由你大宋提供。

蔡攸聞言大喜,心說本相一出馬就把事情搞定了,這可是天大的功勞啊!而至於糧餉錢財,我大宋啥都缺,就是不缺錢!當即滿口答應,喝得暈暈乎乎、美滋滋地回到了城內,立即安排相關部門調集糧草銀兩運送出城,甚至還額外購進了兩千只羊一併送了出去。

大宋宰執在這種事情上的處置是無需經過皇帝批准的,這就好像後世一個跨國集團的總經理花了五十萬而無需向董事長彙報是一個道理。

蔡攸安排了勞軍物資之後就回到了朝堂,當着文武百官和皇帝的面就吹起了牛逼,說金國主帥和皇子對他如何熱情尊敬,如何答應撤兵,由此可見我大宋國威之盛、官家威望之高,實是四夷賓服、九州稱臣云云,全然忘了人家金國人是怎麼打到汴梁家門口的。

趙佶也被蔡攸說得飄飄然,當聽到蔡攸說起此番兵禍都是因爲童貫和白勝引起之時,頓時勃然大怒,立馬派人前往燕雲十六州,傳聖旨將童貫押送回京。

燕雲十六州先不打了!你童貫先回來給朕解釋清楚再說!

他也不想想童貫是不是敢於公然違抗他帝王意志的那種人,只覺得此時人家大兵壓境,必須有人爲此承擔責任,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皇位和疆土,犧牲一個童貫又算的了什麼?

蔡攸卻沒敢對皇帝說他已經許給金國人童貫白勝兩顆人頭了,他覺得只要童貫回來,他就有一百個辦法砍下童貫的腦袋來。

而至於白勝卻是個棘手的問題,因爲此人一向不怎麼服從大宋朝堂的調遣,殺他難不難暫且不說,這人不一定好找啊!你傳旨讓他回汴梁,他都不一定能接旨返回,這人就是這麼囂張,沒辦法。

只不過這也沒啥,只要能把童貫的腦袋交給金國人,再賠上一大筆錢財實物,估計也就差不多了,只可惜那完顏宗賢是個殘疾人,而且貌似殘的很厲害,也不知道還能不能行人事,不然先給他送上一百名美女過去,那可比錢財實物有效多了。

以上種種,便是大宋新任宰執蔡攸的黃粱美夢,竟然天真的認爲只憑昔日完顏宗望在他家住過幾天就能夠化干戈爲玉帛,大敵當前,全然不去考慮城防是否牢固,守城的兵力是否充足。

當然,即使大宋已經腐敗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朝堂之上也是不乏忠勇正直之士的,只不過這些人各個手無實權,人微言輕,他們所發出的主戰聲音便被蔡攸一夥奸黨彈壓了下去,甚至向皇帝進言的機會都沒有。

唯一的例外是鄆王趙楷,趙楷主戰。

雖然趙楷的手上也沒有什麼實權,但是畢竟他的身份在那裡擺着,好歹是個皇子,而且是封王的皇子,大宋國論及身份尊貴,除了皇帝趙佶和他哥哥太子趙恆之外,第三個就是他趙楷了。

趙楷是唯一的一個有機會向他父皇進言、希望大宋能夠以武力解決爭端的人,然而即使是他的進言機會也只有那麼一次。

“打什麼打?你拿什麼打?咱們大宋禁軍的主力精銳都在燕雲十六州,就憑眼下衛戍京師這區區十六萬步卒,打得過人家十萬鐵騎麼?真是幼稚!”

即使趙佶對戰爭再怎麼外行,他也知道步兵和騎兵的懸殊差距,的確,十六萬步兵是絕對打不過十萬騎兵的,這本就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只不過趙佶卻忘記了在攻城戰中騎兵和步兵的對比就是另一個情形了,而大宋軍隊完全可以據城而守。

所以他把趙楷訓斥了一頓之後,一拂袖子,就回後宮去跟韋賢妃啪啪啪去了,直到最近幾天他這龍根纔算完全恢復了正常,得以在後宮衆嬪妃的身上馳騁。然而遍數後宮佳麗三千,最令他銷魂的仍非韋賢妃莫屬,正好韋賢妃也飢渴了大半年了,兩人正好是乾柴烈火,連續啪了兩天還不過癮,還要繼續操練。

趙楷碰了一鼻子灰,很不甘心,他覺得即使他的建議被父皇否決了,汴京軍民也不能麻痹大意,番邦胡虜的話能信麼?萬一他們突然攻城怎麼辦?

所以他在巡視城防,要求守城將士嚴陣以待的同時,以御拳館的名義邀集京城武林同道前來聚會,共商抗金大計。

然而此時京城武林威望較高的一些人卻基本不在京師。周侗去了少林寺,展人龍跟着童貫去北伐了,天波楊府也沒什麼人物能夠撐得住門面,京城四大拳館裡面就只有狄烈參與了這次聚會。

趙楷素來對狄烈很是敬重,這不僅是因爲狄烈的萬勝拳館從來不輸於御拳館幾分,更因爲他們是姑表親。俗話說姑表親、姑表親,打斷骨頭連着筋。所以不論從哪方面來論,趙楷都對狄烈很是推崇,所以他讓狄烈來當這個京城武林盟主,帶領大家商議抗金之策。

狄烈卻果斷拒絕了趙楷的提議,這個盟主他不當。

爲什麼不當呢?首先是因爲此次抗金同盟完全是由趙楷召集的民間武者組成的,這與皇帝趙佶的聖意相違。與聖意相違也還罷了,畢竟趙楷是趙佶的親兒子,但是他狄烈不能挑這個頭,因爲他是國戚。

自從王莽篡位以來,華夏大地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對外戚極其忌憚,大宋朝當然更不例外,國戚想要掌握實權幾乎是不可能的,不論他多麼優秀,永遠都別想靠近權力中心。

狄烈當然知道自己的尷尬,受人尊敬可以有,但同時自己卻不能加入到任何團體組織當中去充當首腦,否則必遭皇室疑忌,所以這個武林盟主他不能當。

雖然拒絕擔任盟主,但是不等於狄烈不贊同趙楷的主戰思想,他也認爲這些胡虜就沒有一個誠實守信的,跟胡虜之間也沒有什麼道理好講,就一個字,殺。所以在拒絕擔任盟主的同時,他提出了另一個建議,那就是把种師道的西軍請回來救援京師。

瞞着皇帝調遣戍邊軍隊回京這種事基本上是不靠譜的,先不說這事兒被皇帝知道了就等於是謀逆造反,只說除了皇帝之外一般人根本無法調動邊軍,你想調就調啊?人家聽你的麼?

但是狄烈覺得這事兒趙楷應該有辦法,因爲趙楷可以偷到他父親保存的虎符。

趙楷接受了這個建議,同時他還寫了一封血書給种師道,以表京師危急的程度。至於狄烈不當盟主,他自然也不能勉強狄烈,何況他並不知道狄烈的武功究竟有多高,唯恐狄烈當選盟主之後內不足以服衆、外不足以懾敵。

如此大敵當前,剛剛成立的這個京城武林同盟必須要有一個武功超強的盟主來坐鎮才行,否則便是一盤散沙,毫無意義。在這一點上,趙楷覺得周侗應該比狄烈更加合適。

另一方面,他還希望周侗能夠將聚集在少室山上的天下武林宗主以及少林高僧請過來,以壯聲勢。

這想法自然是不錯的,周侗一人能頂尋常武者一兩千,確有召回的必要。然而此時汴京已是一座圍城,派誰、又如何才能突出敵軍的重重包圍,然後再前往登封和延州呢?

趙楷也算聰明,在與狄烈商議之後,決定派遣八百名武者精英混在張邦昌的隊伍裡混出金營。

張邦昌是什麼隊伍?張邦昌就是皇帝趙佶派出去的欽差,是帶着聖旨去傳童貫回京受審的,張邦昌當然不可能一個人上路,欽差大人的衛隊怎麼也得有個三千五千的,而這一支即將離開汴京前往燕京的欽差人馬是經過了金國軍方的許可的,人家給予通行。

原本趙楷找來張邦昌商議之後,這事兒已經算是穩妥了,張邦昌當然不會不給趙楷面子,他的衛隊是五千人還是五千八都沒什麼區別。

總之他料定趙楷要求他帶上的這八百人絕對不敢在金營裡亂來,既然如此,那就帶他們出去唄,至於出去以後這八百人去哪裡去幹什麼,那就不是我張邦昌需要關心的事了。

按道理,趙楷和狄烈商量的這計劃算是沒什麼毛病,但是誰想到這事兒就傳到了蔡攸的耳朵裡,蔡攸一聽就不幹了,心說幹嘛啊趙楷,你見不得我蔡攸立功升官是不?非得跟我彆扭着來麼?

我這裡已經說服了金兵退兵了,你卻要去外面搬兵求救,這不是要拆我的臺麼?況且若是讓你搬了救兵回來,金國人還不得說我蔡攸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啊?到時候金國人一翻臉,那可就不僅僅是前功盡棄,而是滿盤皆輸了。

怎麼辦呢?好辦,派人通知金國人,告訴他們在張邦昌的隊伍裡有一夥大宋的武者,把這八百人扣押下來,等到雙方議和圓滿、金兵迴歸本國之時再放了他們就行了。

於是連夜修書一封,把這消息捅給了完顏宗賢,並且把他的想法寫在信上,再遣心腹送往金營。看看,我蔡攸夠朋友,夠坦蕩吧?我對你們金國的朋友可是最真誠的!

話說蔡攸這種政治人物傻麼?絕對不傻。別說傻子,就是智商不錯的人也無法在仕途中混到他這個層次上,但是你看他辦的這些事,跟傻子又有什麼不同?原因無他,利慾薰心、利令智昏罷了。

古往今來,華夏政壇上從來都不缺蔡攸這種聰明人。

再說蔡攸的書信送到金營之中,完顏宗賢一看就笑了,投石機已經組裝完畢了,石彈也準備了一批了,正愁沒有藉口開始攻城呢,好,想睡覺你蔡攸就給送枕頭來了,很好!

就這樣,當張邦昌率領五千八百人馬通過金營的時候,金兵突然發難,將張邦昌連同所有將士全部包圍起來,展開了一場屠殺。

金軍受命於完顏宗賢,纔不管這五千八百將士裡面哪些是張邦昌的人馬、哪些是外出求援搬兵的武者,先殺了再說,總之寧可全殺了也不放走一人。

第一一二〇章 泥牛入海第二三〇章 差距(爲掌門n那誰加更一)第一二三八章 懾服三軍第四〇三章 大有收穫第四五三章 上古巖畫第二一〇章 似夢似真第五〇九章 贈人玫瑰(爲盟主凝珠漫水加更4)第一七三章 大宋最牛犯罪嫌疑人第四七〇章 設伏中和殿第五〇一章 模範丈夫第九三七章 抓到了把柄第六七六章 透明人第一〇六四章 火海逃生第七二七章 等待中的發現第九五〇章 衝陣第一三三章 欽哥哥第四六九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八一五章 好嫂子第二五八章 夜探鴻臚寺第一一五九章 天亮第五八九章 窮追第三七九章 十字坡黑店第五二〇章 重劍無鋒第三二六章 很尷尬第五〇六章 一波未平第五七七章 鐵棍對鐵掌第一〇三一章 英雄末路第一〇七四章 依然不敗第一二二四章 戰四大天王(三)第九〇〇章 不是武功的武功第六八六章 照單全收第一八七章 三日之命(爲堂主凝珠漫水加更)第三五六章 冤第四十二章 難辨雄雌第二九四章 報案開封府第四〇七章 鐵掌神功第二四一章 傳說中的雙筆點八脈第一一三九章 太極之威第一〇三六章 龍雀神刀毀滅七寶刀第八五六章 劫持王慶第二十章 景陽岡的老虎第九六四章 天庭大辯論第一一五七章 玄女傳令第二二六章 庖丁解牛刀法第三九九章 梁紅玉的身世第八五四章 白欽得勢第一二二五章 混元傘裡惡作劇第九五九章 被俘第六五九章 借刀殺人第一一四四章 周侗認輸第六十二章 畫了一隻雞第二六八章 疑難雜症(爲狄大盟主加更2)第一一〇二章 一言堂第三六六章 不堪一擊的武狀元第一〇五六章 小插曲第一〇三七章 與神爲敵,龍雀神刀的故事第三八八章 弄巧成拙第七六五章 作死第八〇一章 長江飛魚幫第一〇六五章 隔屋滅殺第二十一章 襲殺西門第五三二章 真正的沙塵暴第五一〇章 手有餘香第一〇三六章 龍雀神刀毀滅七寶刀第七六八章 白勝的天然主場第九〇四章 可與神仙媲美的輕功第五八五章 東窗事發第一二二九章 突遭重創第七五九章 岳飛大戰金兀朮第九四八章 驕兵第七八六章 黃雀在後第五九一章 可憐的老王第五一〇章 手有餘香第六二七章 終極之戰第八一四章 又見菩斯曲蛇第一〇〇一章 父女相見第一一二二章 宿命裡的剋星第一〇七八章 高句麗第一美女第一一八四章 天池老怪,太憋屈第一二〇七章 焦點第二六三章 生平唯一知己第六〇七章 大宋的戰神第六五二章 箭寒敵膽第四九六章 沒有失敗者的覺悟第五章 決心習武第六四三章 一指禪對一陽指第七一一章 公堂拒捕第八七三章 潘金蓮的身世第一二〇八章 無法低調第一三四章 毒發第七八七章 該死的般若波羅蜜第四九六章 沒有失敗者的覺悟第二六〇章 大年初一很受傷第一九七章 陳年舊賬第六十三章 李清照譯蝌蚪文第一五四章 女版趙子龍第六九八章 馬拉半球實驗第十三章 痛打宋江第一一二二章 宿命裡的剋星第一二四五章 少年三俠
第一一二〇章 泥牛入海第二三〇章 差距(爲掌門n那誰加更一)第一二三八章 懾服三軍第四〇三章 大有收穫第四五三章 上古巖畫第二一〇章 似夢似真第五〇九章 贈人玫瑰(爲盟主凝珠漫水加更4)第一七三章 大宋最牛犯罪嫌疑人第四七〇章 設伏中和殿第五〇一章 模範丈夫第九三七章 抓到了把柄第六七六章 透明人第一〇六四章 火海逃生第七二七章 等待中的發現第九五〇章 衝陣第一三三章 欽哥哥第四六九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八一五章 好嫂子第二五八章 夜探鴻臚寺第一一五九章 天亮第五八九章 窮追第三七九章 十字坡黑店第五二〇章 重劍無鋒第三二六章 很尷尬第五〇六章 一波未平第五七七章 鐵棍對鐵掌第一〇三一章 英雄末路第一〇七四章 依然不敗第一二二四章 戰四大天王(三)第九〇〇章 不是武功的武功第六八六章 照單全收第一八七章 三日之命(爲堂主凝珠漫水加更)第三五六章 冤第四十二章 難辨雄雌第二九四章 報案開封府第四〇七章 鐵掌神功第二四一章 傳說中的雙筆點八脈第一一三九章 太極之威第一〇三六章 龍雀神刀毀滅七寶刀第八五六章 劫持王慶第二十章 景陽岡的老虎第九六四章 天庭大辯論第一一五七章 玄女傳令第二二六章 庖丁解牛刀法第三九九章 梁紅玉的身世第八五四章 白欽得勢第一二二五章 混元傘裡惡作劇第九五九章 被俘第六五九章 借刀殺人第一一四四章 周侗認輸第六十二章 畫了一隻雞第二六八章 疑難雜症(爲狄大盟主加更2)第一一〇二章 一言堂第三六六章 不堪一擊的武狀元第一〇五六章 小插曲第一〇三七章 與神爲敵,龍雀神刀的故事第三八八章 弄巧成拙第七六五章 作死第八〇一章 長江飛魚幫第一〇六五章 隔屋滅殺第二十一章 襲殺西門第五三二章 真正的沙塵暴第五一〇章 手有餘香第一〇三六章 龍雀神刀毀滅七寶刀第七六八章 白勝的天然主場第九〇四章 可與神仙媲美的輕功第五八五章 東窗事發第一二二九章 突遭重創第七五九章 岳飛大戰金兀朮第九四八章 驕兵第七八六章 黃雀在後第五九一章 可憐的老王第五一〇章 手有餘香第六二七章 終極之戰第八一四章 又見菩斯曲蛇第一〇〇一章 父女相見第一一二二章 宿命裡的剋星第一〇七八章 高句麗第一美女第一一八四章 天池老怪,太憋屈第一二〇七章 焦點第二六三章 生平唯一知己第六〇七章 大宋的戰神第六五二章 箭寒敵膽第四九六章 沒有失敗者的覺悟第五章 決心習武第六四三章 一指禪對一陽指第七一一章 公堂拒捕第八七三章 潘金蓮的身世第一二〇八章 無法低調第一三四章 毒發第七八七章 該死的般若波羅蜜第四九六章 沒有失敗者的覺悟第二六〇章 大年初一很受傷第一九七章 陳年舊賬第六十三章 李清照譯蝌蚪文第一五四章 女版趙子龍第六九八章 馬拉半球實驗第十三章 痛打宋江第一一二二章 宿命裡的剋星第一二四五章 少年三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