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浙局

部堂大人指的當然是何桂清名義上的頂頭上司,閩浙總督王懿德是也,只是一提到王懿德,連王有齡都頭痛起來。

下首的一衆布政使、按察使也是說不出話來,按察使晏羰書仍舊提出了舊議:“提督鄧紹良部雖在寧國,但即是浙軍,又食浙餉,與其等江南大營來援,不若請鄧提督回浙主持大局。”

何桂清在這個問題上有所鬆動,只是他也有難處:“長毛國宗楊輔清等賊常年意取皖南,進而自寧國府入浙,現在我浙省應付紅賊已經力不從心,如莫再多長毛入境,如何是好?”

不過他馬上又補充了一句:“不過可從鄧紹良部挑選一員大將統帶一部精兵回浙,藩臺、臬臺是怎麼一個意見?”

布政使韓椿是個沒主見的人,他連聲說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按察使晏端書卻是堅持已見:“非得鄧紹良全軍回浙不可,如今紅賊雖然攻取溫州全郡,但是台州兩府,尚是完壁,大部未受紅賊禍害,如果不趁現在將其撲滅,恐怕到時候悔之不及!”

但是何桂清這個甚是自傲,這個建議不甚受他歡迎,他還是提了那件舊事:“還是想想怎麼應付王部堂吧?”

“王部堂雖然把溫州這個燙手的山芋接過去了,但是現在卻給中樞上了一個奏摺,說是紅賊柳絕戶攻取太平縣城,意圖全臺,如不及時肅清,恐怕後患無窮,限我一月之內將台州全府盜賊肅清,你們說說,該如何應付?”

王懿德這一手玩得極其高明,不但中樞挑不出毛病,就是浙江這些當事的官員也挑不出毛病,但是問題是,別說一個月肅清檯州全府,就是三個月都難以制服柳絕戶。

一想到這,王有齡率先說道:“部堂身在福州,對於浙江情形就有些陌生,柳絕戶此股賊子素爲紅賊中最爲悍勇之輩,有真長毛數百名,備有洋槍千餘杆,重炮數十門,此次竄往仙居,若不是參將武紅船臨陣死戰,堅守縉雲縣城,恐怕已與倪廷模一股合流,浙中全局糜爛了,如此悍賊,如此可能限定時日肅清!”

晏端書也在一邊說道:“雪軒說得沒錯,即使鄧紹良回浙,或者向提臺親自領兵來援,一月之內仍難肅清檯州,柳絕戶此股是真長毛,不同於普通股匪。”

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那就是柳絕戶這股紅賊戰鬥力過於悍勇,限期肅清是不可能之事,何桂清何嘗不知:“柳絕戶此賊統帶兵將確如部堂所言,實數不多,不過四五千人而已,但是台州卻是官軍守禦,賊兵常遣輕兵深入黃岩境內,我雖然先後派去兵勇三千七百名,軍餉兩萬兩,據前線將官來信雲,決不可出城浪擊,出城則必中伏,浪擊則必受挫,現在保全黃岩、臨海已經勉力支持,談不上反攻太平。”

“我在這裡費心費力,勉強維持局面,王部堂這一手卻玩得我下不了臺!”

何桂清這麼一說,下面王有齡作爲他的多年知交,當即出了一手主意:“撫臺說得甚對,是不可出城浪擊,如若貪圖戰力,出城浪擊,非但不能取勝,反而易受大挫,可是現在王部堂定下一月之期,如若完不成,你我浙省官員皆有責任。”

“雪軒,你給我出個主意!”何桂清已經連連搖頭:“只要有個主意就行。”

“這件事說起來倒也簡單,只要王部堂不肯追究就是了!”王有齡出了釜底抽薪:“只要王部堂肯不追究,一切都可以不了了之。”

布政使韓椿是翰林,雖然無能,但是官場的關節卻是一清二楚:“雪軒兄,你這話說得差池了!王部堂對我們浙省可以是一團火氣,雖然把溫州府捏着鼻子接過去,可是硬是說什麼保全福州即是收復溫州,不肯兵出溫州多擔一點責任,即使如此,此次紅賊南下福寧府,福寧府五縣,已經被紅賊奪佔三縣,府城陷於重圍,事由浙江起,王部堂怎麼可能對浙江沒有一點火氣?”

不管怎麼樣紅巾軍這件大禍事,確實是由浙江發端,王懿德可以算是無端受害,他不對浙江有意見纔怪,只是王有齡:“藩臺,此事說得甚是,但是王部堂維持閩局,想必也有些艱辛,他現在最缺的是什麼?”

“缺餉!”何桂清拍着桌子叫道:“沒錯,福建缺餉,我怎麼忘記了這一點!”

比起浙江來說,福建不算什麼富裕省份,省庫存銀向來不多,爲此曾多次想向浙江下手,何桂清要應付的秋風太多,只是勉強應付過去,這次紅巾軍大舉南下,福建軍費開支浩大,現在王懿德想必應付得拆東牆補西牆,何桂清卻看到一條光明大道。

他聽說王懿德在福建甚至辦了一個銀局,到處濫發錢票,現在已經到了倒臺的邊緣,只是細細想了想:“這事不好辦,極不好辦!”

如果說從浙江往福建運銀,最便捷的辦法就是走海路,但是海上有葛五爺的海盜船隊,海路已經不能走了,至於陸路,現在溫處兩郡遍地皆賊,也不便走,唯一的辦法是繞道江西轉運入閩。

只是一想到江西,何桂清又想到了一件事來:“聽說曾國藩前段時間派人到雪軒你這要銀子,給你罵回去?”

王有齡點點頭:“給他點面子,結果就把臉踩到我臉上來了,說我們浙省平素揮金如土,揮金如土,屁個揮金如土!咱們浙省籌一點軍餉費了多大的辛苦,挨多少罵名,最後倒好,得了一個揮金如土的名聲,我讓他滾回去。”

何桂清的小團體與曾國藩的湘軍兩個集團一向不和,在歷史上這兩個集團就鬥爭得厲害,何桂清之死也是曾國藩在背後插了一刀的結果,現在雖然還到歷史上那種你死我活的程度,但是這兩個集團的裂痕也是人衆皆知的事情。

“那也不能從江西走了!”

江西是湘軍的地盤,先不說江西一向不太平,太平軍經常大舉入境,甚至直逼省城不說,就是現在主持贛省的是湘軍,這給福建的協餉便不能繞道走江西。

浙江既然可以協餉給福建,爲什麼不能協餉給江西?恐怕這件事鬧到中樞那也是兩敗俱傷的結果,更不要說曾國藩這假道學下手一向夠狠,說不定這軍餉到了江西就莫名奇妙地變成了湘軍的私房銀,何桂清事後報銷都報銷不了。

“江西都不能走了?陸路不能走,又不能走海道!”何桂清一下子就爲難了:“雪軒,該不該冒着風險?”

看到何桂清如此爲難,王有齡倒是提出了建議:“我倒是認識一個靠得住的大商人胡某……”

“胡光墉胡雪巖吧!你帶來見過幾面,倒是個能辦事的。”何桂清對胡雪巖有些印象:“莫不成這筆協餉要交由商辦?”

“交由商辦就行,只要從省庫拔出銀子,然後由胡雪巖想辦法在福州將餉銀解給王部堂,然後讓他回杭報銷便是!”

代理藩庫,這本來就是胡雪巖和山西錢莊的發家之道,何桂清大爲意動:“此策可行?餉銀輸送如若有失,該如何解決。”

“最近撫臺讓胡雪巖解往江南大營的餉銀,都是這般辦法!”王有齡告訴何桂清:“他們錢莊之間都互設分號,閩省錢莊最多,並無需實銀輸送,便可以把帳抹平了!”

“這個辦法甚好!這個辦法甚好!”何桂清當即說道:“由省庫拔出白銀兩萬兩,讓胡雪巖找殷實商戶作保,儘速匯與閩省。”

這兩萬省只是一個發端,浙江缺強兵,缺良將,但是不缺軍餉,只要能暫時讓王懿德滿意,何桂清不在意多費一些軍餉:“最好能讓王部堂出一支奇兵,直插溫州紅賊老巢!對了,雪軒,你對臺州戰守可有什麼良策?”

王有齡替他解決了這麼一個大麻煩,他自然願意表示得更親近一些,而王有齡也不負他的所望:“此次柳絕戶西竄不成,但是北進之意仍堅,恐怕必取我黃岩、臨海二城!”

“黃岩是軍鎮駐地,臨海又是府城!”何桂清記憶力極強,對臺州形勢瞭若指掌:“如若此二城陷入柳絕戶,台州不可守!”

“台州本來就是不易守而利於攻!”王有齡倒是讀過不少兵書,對臺州形勢也是瞭解很深:“賊若陷此二城,必然再圖北進西竄,若是讓他們裹脅良民,則寧波、金華二郡有難!”

這個道理何桂清很清楚:“所以我兵需堅守黃岩、臨海二城,決不容有失,前不久倒是段鏡湖給我推薦了蘇鏡蓉與牟以南,說都是台州府的忠義之士,與紅巾賊素有深仇大恨,柳賊如若進犯黃岩臨海,這兩位必能與紅賊死戰,我也委以名義……”

他緩了緩:“但是聽段鏡湖的語氣,這兩位卻是不願助我軍兵勇守黃岩,只肯在鄉間遊擊抄襲柳絕戶,現在江南大營與鄧紹良都是緩不救急,雪軒你可以有什麼妙策可以破賊?”

ps:正在趕第四更,可能超十二點,但一定趕出來

第493章 整軍建政第209章 正宮第536章 任化邦第422章 華麗第76章 秀姑娘第418章 救援第327章 劇變二百七十五章 待遇第431章 一人第470章 收官第383章 命第113章 城破第439章 榮光第215章 血淚錄第330章 挫折第455章 危機第232章 悔意第120章 虹軍第53章 石雲慶第500章 壓力第293章 何桂清的條件第202章 從賊從龍第344章 破敵第100章 零五章 怒潮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80章 向北第438章 戰法第39章 攻寨第7章 內憂第526章 租借第363章 洋兵第73章 剿撫並行第425章 潰走第38章 同盟第266章 席位第118章 危機與機遇第426章 堅守第142章 雙贏第379章 滆湖第327章 劇變第231章 後方第134章 守成第185章 決斷更,第504章 張樂行第18章 槍林第198章 葉娘子的決心第518章 主戰第134章 守成第58章 突入第448章 拖第420章 蘇州第470章 收官第427章 小集團第181章 攻城第548章 開炮第352章 經略江西第182章 接應第76章 秀姑娘第464章 被遺棄者第59章 守寨第365章 一邊倒的談判第202章 從賊從龍第542章 霸氣第307章 利益第526章 租借第82章 轉折第471章 易幟第535章 兵團第481章 劍指北方第373章 上游第178章 兩難第367章 朱海蘭第471章 易幟第435章 蘇州第298章 軍裝第70章 耳目第49章 訂單第265章 交易所第516章 鐵路的力量第14章 隊列第491章 雉河集第169章 支持第145章 浙局第359章 杭州第365章 一邊倒的談判第284章 上刺刀第300章 諭旨第421章 振旅第138章 打兔子第548章 開炮第5章 信物第308章 贖金第一七百四章 趕羊第138章 打兔子第502章 快刀第220章 黑道人第529章 孫家第402章 風險第285章 被俘虜的女將第208章 北進
第493章 整軍建政第209章 正宮第536章 任化邦第422章 華麗第76章 秀姑娘第418章 救援第327章 劇變二百七十五章 待遇第431章 一人第470章 收官第383章 命第113章 城破第439章 榮光第215章 血淚錄第330章 挫折第455章 危機第232章 悔意第120章 虹軍第53章 石雲慶第500章 壓力第293章 何桂清的條件第202章 從賊從龍第344章 破敵第100章 零五章 怒潮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80章 向北第438章 戰法第39章 攻寨第7章 內憂第526章 租借第363章 洋兵第73章 剿撫並行第425章 潰走第38章 同盟第266章 席位第118章 危機與機遇第426章 堅守第142章 雙贏第379章 滆湖第327章 劇變第231章 後方第134章 守成第185章 決斷更,第504章 張樂行第18章 槍林第198章 葉娘子的決心第518章 主戰第134章 守成第58章 突入第448章 拖第420章 蘇州第470章 收官第427章 小集團第181章 攻城第548章 開炮第352章 經略江西第182章 接應第76章 秀姑娘第464章 被遺棄者第59章 守寨第365章 一邊倒的談判第202章 從賊從龍第542章 霸氣第307章 利益第526章 租借第82章 轉折第471章 易幟第535章 兵團第481章 劍指北方第373章 上游第178章 兩難第367章 朱海蘭第471章 易幟第435章 蘇州第298章 軍裝第70章 耳目第49章 訂單第265章 交易所第516章 鐵路的力量第14章 隊列第491章 雉河集第169章 支持第145章 浙局第359章 杭州第365章 一邊倒的談判第284章 上刺刀第300章 諭旨第421章 振旅第138章 打兔子第548章 開炮第5章 信物第308章 贖金第一七百四章 趕羊第138章 打兔子第502章 快刀第220章 黑道人第529章 孫家第402章 風險第285章 被俘虜的女將第208章 北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