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絕路

夜風徐徐。

陳世忠站在臨海城下,望着緊閉的大門,朝着城門大聲叫道:“張玉藻,張知府,張府臺,張玉藻,你給我出來!本鎮臺要與你到何撫臺面前打這個官司!”

他咒罵了大半天,終於有人出現在城牆,正是台州知府張玉藻,張知府顯然對陳世忠的喊聲視若不見,他打了個吹欠才說道:“城下莫不成是陳總兵?”

陳世忠大聲吼道:“便是本鎮,快快打開讓我進去!”

張玉藻卻是搖了搖頭:“陳總兵的駐所在黃岩,不在臨海,麻煩我不能納陳總兵入城!”

清制,守將失城寨者斬,而且嚴格到十分誇張的程度,不但武將失防要處斬,上至督撫,下至州縣,失城不但要被處死,而且還要牽連家屬子孫。

但是陳世忠卻是大聲說道:“黃岩鎮是水師,按規定不應負責黃岩城守,有張朝發先例可依。”

鴉片戰爭中的第一次舟山之戰,定海鎮總兵張朝發重傷退回鎮海,卻沒有被議處,因爲定海鎮爲水師,按規定不負守城責任,只是張玉藻卻是依舊拒絕開城:“黃岩鎮雖是水師,但是黃岩有兵勇三千人可堪一戰,陳總兵還是回駐所吧!”

如果把陳世忠放進臨海府城,那麼他張玉藻就要與陳世忠承擔起黃岩失守這個天大的責任,可是這完全是他陳世忠一個人的責任啊!

他統帶綠營水師三營,團勇一兩千名,結果只守得黃岩城兩日,而且據說這第一日紅賊尚未正式攻城,這樣的責任他張玉藻擔不起:“現在是紅賊倡亂,不同英夷入犯,陳總兵請回!”

太平天國時期,對於失防的主官已經到了一個極其變態的程度,而如果在太平天國時期找一個分疆大臣棄城而走的例子,那莫過於咸豐十年兩江總督、太子少保何桂清棄守常州。

當時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乘勝多路進擊何桂清坐鎮的常州,而何桂清的多年知交浙江巡撫王有齡遞書告戒何桂清勿逃離常州:“事棘時危,身爲大臣,萬目睽睽,視以動止。一舉足則人心瓦解矣。”

當時江南大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缺餉少糧,全線潰敗,大頭羊張國樑戰死,和春逃奔常州,布政使薛煥、總理糧臺查文經等猜到何桂意的心意,紛紛建議何桂清棄常州城而走,保存實力退駐蘇州籌餉,以圖再戰,何桂清心領神會,託言軍事已交和春,自赴蘇州籌餉,出走時隨從打死跪留的常州士紳十餘人方脫身,和春也退至蘇州自殺。

只是何桂清想保全自己的如意算盤沒有打成,何桂清到達蘇州時,江蘇巡撫徐有壬拒絕開門,甚至還彈劾何“棄城喪師”,何桂清進不了蘇州,只能逃進上海租界。

何桂清這一跑,不但常州被太平軍攻陷,接下去蘇州也被太平軍攻陷,江蘇巡撫徐有壬巷戰被殺殉節,遺疏再彈劾何桂清多條罪狀,雖然這不是他的責任,而是江南大營被李秀成擊破的必然結果,但是還是以“統領十萬大軍竟棄城潛逃,導致常州、常熟、蘇州皆失守”,咸豐下詔革職逮捕送北京審訊,只因咸豐帝接下去避難熱河,此案擱置兩年。

其間何桂清這個小團體的骨幹四處奔走,企圖保得他一命,而其時朝議紛紛,各執已見,慈禧太后認爲“何桂清曾任一品大員,用刑宜慎,如有疑義,不妨各陳所見”,在這時候,與何桂清宿有深仇的曾國藩從背後給了致命一刀,“疆吏以城守爲大節,不當以僚屬一言爲進止;大臣以心跡罪狀,不必以公稟有無爲權衡”,最後何桂清只能在菜市口摻被棄市。

雖然這是另一時空的故事,但是在這個時空仍然有效,陳世忠仍然在城下苦苦相求:“我黃岩鎮是水師,守不住這黃岩畢竟有情有可願,請張府千萬開恩,讓我入城吧!你我兵合一處,臨海攻守則更有把握!”

雖然經過了虹軍截殺,但是跟着陳世忠逃到臨海城下的兵勇尚有三百多人,張玉藻不由有所意動,但是又怕擔當黃岩失守的重責,在臨海城上沉默無聲。

陳世忠在城下仍是苦苦相求,張玉藻有所意動,剛想開口,卻有一個親信快步奔上城樓,貼着他的耳朵說道:“黃岩來的急信,高梁材親筆血書!”

藉着火把,張玉藻當即把高知縣寫來的血書展開細看,卻看整封書信都是書信,確實是高梁材的手筆:“賊落炮如雨,與其激鬥兩時辰,雖斃賊無算,但是賊憑屍掩進,又有不肖團練倡亂,東門遂失,不得退入城內,與陳鎮臺互約,陳鎮還擊城門,本縣還守縣衙,不料剛入縣衙,紅賊大隊如蟻,蜂擁而至,陳鎮竟不知去向……”

“本縣無奈之下,遂統領廣勇奮力衝殺,大破賊之前隊……又收容敗勇一千數百人,激戰二時辰,兵勇非死即傷,存勇只五百有奇,賊兵亦受挫極重,收兵不攻,但黃城已經危如累卵,陳鎮統帶營兵毫無音信,急請府臺迅速大兵來援,黃城有失,全臺危矣……”

這下子張玉藻大聲罵了一句:“無恥,太過無恥了!陳世忠你太過無恥了,你身爲一鎮總兵,竟然不顧與高知縣相約,不戰棄城而走!現在高知縣血書求援,你還想進我府城?無恥!”

陳世忠大吃了一驚,他只以爲高梁材在城中堅持不了多少時間,早已經自殺殉國了,沒想到他居然在黃岩城內堅守,甚至還寫來了血書求援,他脫口而出:“高知縣還在黃岩堅守?”

只是他立即改口:“我聽說他先期出城而走,才被迫退走!”

張玉藻怒氣攻心,他當即拿出了高梁材的親筆血書:“這是高知縣的親筆血書,我識得他的字跡,要不要給你念一念!”

“……存勇只五百有奇,賊兵亦受挫極重,收兵不攻,但黃城已危如累卵,陳鎮統帶營兵仍毫無音信……”

這封血書才一念完,陳世忠只覺得一口鮮血堵在喉嚨,已經無顏面對張玉藻,只能回頭走入夜色之中,只是他身邊平時信用的一個親兵問道:“高知縣怎麼能在黃岩城內堅守半日?他當時能收攏的也不是幾百壯勇而已?或許這是賊子的奸計!”

這時候已是月落星稀,陳世忠聽說這句話之後,當即是一口鮮血噴了出來:“這必是賊子的奸計,可恨之極,我今天才知道什麼叫柳絕戶了,果然出的絕戶計!”

“可是憑藉咱們這三百多人殺回黃岩城去,又有什麼用,紅賊野戰極強!”又有一個把總說道:“就算高知縣收攏兵勇,仍在城內堅守,咱們這三百多人拉上去,真是肉包子打狗!”

他說的大實話,就憑藉這三百多殘兵敗將,真沒有什麼用處,只是陳世忠下一刻已經下了決心:“果然是絕戶計,明明知道這是大火坑,又不得不跳進去,諸位可願與我搏一場大富貴?”

“進不了臨海城,我們除了回黃岩城跳火坑之外,還有哪裡可以去!”這個把總回答:“不管這是不是柳賊的絕戶計,我們只能信了!”

“或許高知縣還在黃岩縣城堅守!”陳世忠這位黃岩鎮總兵只好自我安慰:“張玉藻說那確實是高知縣的手跡,憑我們這點殘兵敗將殺回黃岩去,那確實是肉包子打狗,可是拉上臺州協城守三營那又怎麼樣!”

“台州協?”這個把總立即清醒過來:“還有寧海營,都可以拉出來!”

整個黃岩鎮,下轄的全部兵力是標營水師三營,太平營、台州協、寧海營,太平營已經在太平縣被殲滅,標營水師三營上陸後在黃岩縣城與柳暢憑險據守,結果大部被殲,只有三百餘人隨陳世忠突圍到臨海城下。

而黃岩鎮殘存下來的兵力就只有台州協城守三營與寧海營,陳世忠也是破罐子破摔了,現在他是進退無門,明明前面百分之九十九是柳暢的絕戶計,也只能拼死賭一回,或許有賭贏的一絲可能。

“可是咱們連府城的城門都進不去?”當即有人問道:“怎麼把台州協調出來?”

“張玉藻對不起我,咱們也對不起他,等會天一亮,立即就隨我衝入臨海,把台州協全拖出來,誰敢違令,就斬了他的腦袋!”

他是黃岩鎮總兵,是台州協的直屬上司,他要調台州協三營出戰可以最名正言順不過,張玉藻只是台州知府,也不管到他調度台州協與寧海營。

他又對一個遊擊說道:“你騎我的快馬趕去寧海,不管花多大代價,把寧海營也調到南邊來!”

拼湊出來四個步營,雖然寧海營可能趕不上戰鬥,但是這比陳世忠帶三百殘兵敗將肉包子打狗強得多,如果僥倖成功,高梁材仍在城內堅守,陳世忠收復了黃岩城,不但將功贖罪,而且還能平步青雲。

如果這是柳暢挖的大火坑,有兩三千人跳進去的安全性比只有三百人跳進去高得多,陳世忠此刻只有一個念頭。

人不爲已,天誅地滅!

ps:出了一點意外,本來想四更,結果今天只有這兩更,明天堅決四更

第7章 內憂第436章 一百年第79章 時勢第379章 滆湖第274章 新風氣第353章 不決第114章 收穫第75章 玉人第162章 開城更第449章 變化第145章 浙局第458章 質問第513章 廣州第333章 反攻開始第135章 行政第496章 道臺第51章 成交第462章 停戰第456章 疑慮第340章 嚴州!嚴州!第442章 本色第352章 經略江西第438章 戰法第375章 馬隊第97章 圍城第166章 陽謀第535章 兵團第364章 烈火煉獄第433章 戰機第260章 戰艦第222章 暴露第405章 老人第178章 兩難第330章 挫折第48章 利器第500章 壓力第446章 熱潮第31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章 信物第564章 結束第412章 情報第212章 佈局第48章 利器第208章 北進第371章 王永義第467章 天父天兄天王第162章 開城更第472章 北逃第304章 技校第315章 安瑞第477章 敲門第207章 表態第491章 雉河集第77章 鄧肯第5章 信物第17章 殺韃第14章 隊列第453章 火海第71章 戰利品第14章 隊列第409章 周鳳山第413章 黃金之國第236章 處州攻略第183章 臨海第217章 仙居第37章 磐石第552章 急進第17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534章 世事難料第25章 方略第293章 何桂清的條件第324章 決戰前夜第213章 軍校第283章 包美英第367章 朱海蘭第43章 計劃第149章 暴利第563章 困局第5章 信物第52章 楊善人第158章 兵臨城下第36章 分兵第570章 羣架第198章 葉娘子的決心第236章 處州攻略第307章 逆流第389章 最信第331章 榮譽之戰第311章 人心散了第369章 收容第556章 引狼入室第29章 龍槍哨!一錘定音!第144章 並進第543章 隱憂第430章 不謀而合第444章 結束第477章 敲門第566章 盧溝第188章 反覆
第7章 內憂第436章 一百年第79章 時勢第379章 滆湖第274章 新風氣第353章 不決第114章 收穫第75章 玉人第162章 開城更第449章 變化第145章 浙局第458章 質問第513章 廣州第333章 反攻開始第135章 行政第496章 道臺第51章 成交第462章 停戰第456章 疑慮第340章 嚴州!嚴州!第442章 本色第352章 經略江西第438章 戰法第375章 馬隊第97章 圍城第166章 陽謀第535章 兵團第364章 烈火煉獄第433章 戰機第260章 戰艦第222章 暴露第405章 老人第178章 兩難第330章 挫折第48章 利器第500章 壓力第446章 熱潮第31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章 信物第564章 結束第412章 情報第212章 佈局第48章 利器第208章 北進第371章 王永義第467章 天父天兄天王第162章 開城更第472章 北逃第304章 技校第315章 安瑞第477章 敲門第207章 表態第491章 雉河集第77章 鄧肯第5章 信物第17章 殺韃第14章 隊列第453章 火海第71章 戰利品第14章 隊列第409章 周鳳山第413章 黃金之國第236章 處州攻略第183章 臨海第217章 仙居第37章 磐石第552章 急進第17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534章 世事難料第25章 方略第293章 何桂清的條件第324章 決戰前夜第213章 軍校第283章 包美英第367章 朱海蘭第43章 計劃第149章 暴利第563章 困局第5章 信物第52章 楊善人第158章 兵臨城下第36章 分兵第570章 羣架第198章 葉娘子的決心第236章 處州攻略第307章 逆流第389章 最信第331章 榮譽之戰第311章 人心散了第369章 收容第556章 引狼入室第29章 龍槍哨!一錘定音!第144章 並進第543章 隱憂第430章 不謀而合第444章 結束第477章 敲門第566章 盧溝第188章 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