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劉繇後人

召見歩流銘,劉琮可謂收穫頗豐,而歩流銘也因爲劉琮即將東征而躍躍欲試!在家中思考幾日之後,便又前來拜見劉琮。

“主公東征在即,流銘自知統兵和謀略方面都不如主公麾下的猛將、智囊。流銘想先行潛回揚州,一方面替主公聯絡江東對孫氏不滿的人士,一方面尋找自己失散的親屬!”

“你有此意甚好,不過你要記住,切不可輕舉妄動。復仇之事自有本相替你做主。他日兵臨城下,那孫氏一族便交由你處置!在江東遇到什麼困難就去找錦衣衛。具體的聯絡方法,你去找一找黃統領……”

“流銘在此先行謝過主公。請主公放心,流銘一定竭盡全力摸清江東的情況爲主公東征提供詳盡的情報!”

“你要去本相自然支持你,不過你的家眷還是留在襄陽比較好。畢竟太尉大人與你也算是遠親,而你此行可謂是兇險萬分!就算萬一有個什麼意外,也有人照顧不是?”

“多謝主公!”不是劉琮烏鴉嘴,這時代,信息閉塞,想要搞到敵人詳細的情報,一般都要派出不少細作。而如果對手警覺一些的話,大部分細作都可能暴露。一旦暴露身份,自然凶多吉少。而歩流銘的身手卻是無法與錦衣衛相比。

劉琮最後給了歩流銘五十斤黃金,讓其以商人的身份逐漸進入江東。在送走歩流銘之後,黃權又求見。黃權自從一年多前在許昌郊外受傷,在襄陽靜養了八個月,如今又是生龍活虎。劉琮要東征,他這個錦衣衛的頭頭自然要先動起來。

“主公,劉鑠、劉尚已經抵達襄陽。”黃權此前兩個月奉命帶領錦衣衛在江東尋找另外一個曾經的諸侯,漢室宗親劉繇的後代。可惜長子已經病逝,只找到劉鑠、劉尚。劉琮這個時候讓他們來襄陽,自然還是針對孫權。

因爲他們的父親劉繇就曾經是揚州牧!劉繇(誘),字正禮。東萊牟平(今山東牟平)人。東漢末年人物,漢室宗親。

最初被推舉爲孝廉,任郎中。授任下邑長,因拒郡守請託而棄官。后辟司空掾,除侍御史,因戰亂而不到任,避居於淮浦。詔書任命其爲揚州刺史。先後與袁術、孫策戰,朝廷加其爲揚州牧、振武將軍,但最終還是敗歸丹徒。

別看孫策早死,他可是留下不少債!這次劉琮找來劉繇的兩個兒子,自然是想讓他們跟歩流銘一樣向江東孫氏討債。

劉繇是漢朝皇室的遠親(齊悼惠王劉肥之孫牟平侯劉渫的後代,19歲時因爲堂叔劉韙被盜匪所劫持爲人質,劉繇爲搭救其堂叔,結集十多人混進賊窩,趁隙將盜匪頭目斬首成功救出堂叔後而出名。由於其表現深受鄉民愛戴,因而推舉其爲孝廉,拜郎中。

後來遷任下邑長,因爲拒絕權貴的請託而棄職逃離。又被州里徵辟,巡行至濟南,濟南相是中常侍之子,劉繇發現他貪贓枉法,於是立即將其奏免。平原人陶丘洪想要讓刺史舉其爲茂才,刺史說:“去年已經舉薦了公山(劉繇兄劉岱),怎麼現在又要舉薦正禮(劉繇表字)呢?”

陶丘洪說道:“如果使君您舉薦公山在前,提拔正禮於後,這正是所謂的在長途中駕馭二龍,使千里馬馳騁,這難道不可以嗎!”可見劉繇之才並不輸給其兄劉岱。

不久劉繇就被司空府徵辟爲掾屬,除任侍御史,劉繇都未到任,轉而避亂淮浦。

興平元年,朝廷命劉繇繼陳溫爲揚州刺史。本來揚州刺史的駐地在壽春,但當時政局混亂,淮南一帶已是袁術的勢力範圍,於是劉繇只好撤到曲阿(今江蘇省丹陽市)。

當時曲阿爲孫策的舅舅吳景的勢力,由於吳景與袁術關係不錯,所以與孫策的表兄孫賁一起彈壓劉繇,將劉繇趕走。之後袁術自命揚州刺史,並且與吳景、孫賁合攻張英、樊能。雙方勝負難分,處於膠着狀態。不久,朝廷加劉繇爲揚州牧、振武將軍,劉繇擁衆數萬。

建安元年,劉繇命張英、樊能與東渡而來的孫策軍對抗,但是不敵孫策的大軍而敗。之後劉繇率領同鄉的太史慈與孫策對抗,但也因中計而大敗,太史慈被孫策俘虜轉投靠孫策。

這也是劉繇命運的轉折點,衆所周知,太史慈之勇猛在當時並不輸給孫策,甚至與荊州甘寧、劉磐等人也是不相上下。如果太史慈沒有投降孫策,後來劉繇兵敗時,至少也能夠在他的護送下逃離揚州。當然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如果!

大敗之後的劉繇接受許劭的建議逃到豫章(今江西省南昌縣一帶)投靠劉表,但當時豫章太守周術因病而死之後,太守之位懸空,以劉表的後援來說理應以諸葛玄(諸葛亮、諸葛瑾之叔父)成爲太守。

但是漢室朝廷卻命朱皓(朱儁之子)爲太守,導致爲爭奪豫章太守而有多次衝突,劉繇後來出兵協助朱皓當上太守,將諸葛玄趕回襄陽劉表身邊。又進攻詐殺朱皓的笮融,首戰被笮融擊破,但很快劉繇就再次收集軍隊,大敗笮融。

後來的事情就不是劉繇所能掌控的了。孫策在周瑜、魯肅、張昭等人協助下,武有黃蓋、太史慈很快席捲江東,敗王朗,破嚴白虎,最後在豫章大敗劉繇。劉繇在戰鬥中喪命,留下妻兒盡數被孫策俘虜!或許是孫策知道自己在江東殺戮過多,又或許是劉繇太弱,其子尚幼,孫策這一次沒有趕盡殺絕!

成王敗寇,在這個亂世原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劉琮並沒有放棄。這次將劉繇的兩個兒子找來就是要告訴他們,自己要出兵江東了,想復仇的話就合作吧。

“參見丞相!”劉鑠、劉尚兩兄弟雖然也算是皇親,但這是生平第一次進大都市,當年父親戰死沙場時,兩兄弟不過十來歲。

“起來,起來。你我皆是劉氏後人,無需如此多禮!來,座。”劉見二人年紀與自己差不多,相貌也是相當清秀,倒是有幾分好感。

“多謝丞相!”兄弟二人雖然從小喪父,但到底是名門之後,知書達理。

“不必再丞相,丞相的叫。琮與你們相差不了幾歲,若是願意,以後就兄弟相稱吧。琮虛長几歲,就權且做你們的大哥!”劉琮滿臉微笑的看着兄弟二人。

“這……”兄弟二人面面相覷,他們萬萬想不到,堂堂的大漢丞相大老遠將他們找來居然是認親?

“這什麼這?難道你們認爲琮不配做你們的大哥麼?”

“不是,不是……”兩兄弟連連揮手示意。

“那就這樣定了,別說你們二人。當初琮孤身進許昌拜見陛下,陛下都不拘細節,非要與琮稱兄道弟。這次叫你們二人來,是有件事情要告訴你們。當年令尊出事時,琮與你們二人一樣還是個孩童。所以幫不上什麼忙,如今家父仙去。琮也幸運的成了大漢丞相,不忍心漢室宗親到處流浪……所以,今後你們二人就在襄陽住下吧。”

“多謝丞相!”兩兄弟感激的望了一眼劉琮,這個宗親還真是給力啊,居然大老遠將自己接到都城來!

“還叫丞相?”

“多謝大哥!”兩兄弟都紅着臉,有點不好意思。

“這就對了,以後有什麼需求儘管開口!以後就留在襄陽幫助爲兄做事吧。”劉琮看劉繇的兩個兒子倒是十分機靈,放心不少。

“是!”

在劉琮的安排下,兄弟倆就在襄陽住下。

很快便有人將劉琮即將東征的消息透露給兩兄弟。本來兩人在豫章過着十分平靜而清苦的日子。孫權現在是江東的統治者,他們也不敢有什麼想法。不過現在不同了,到了襄陽,因爲有劉琮的照顧又過上了錦衣玉食對的日子,自然想起了戰死的父親。

“二哥,步昌大哥要東征,若是取勝,父親的大仇便可以得報了。我們兄弟二人何不去求他帶我們東征?”劉尚比二哥少三歲,但是一向都很有主意。大哥臨死之前就叮囑惡人要低調、兄弟二人這些年來也一直憋着從不敢提復仇之事。

如今劉琮要東征,孫策雖然早已去世,但他兒子孫紹尚在,弟弟孫權更是接管了江東。如果劉琮能夠取勝,問其要幾個人不是很簡單?

“三弟,你忘記大哥臨終前的話了嗎?如今我們家族已經沒落,步昌大哥願意收留我們,我們就安心在襄陽蟄伏吧。不要再惹其他的事情。”

“二哥,這哪是惹事啊。你也說我們家族如今沒落了。現在步昌大哥帶我們還算不錯。我們更應該抓住機會建功立業,復興家族啊。他孫策奪了父親的州牧,我們兄弟二人如果能夠建功立業,說不定將來也能成爲一郡之守,甚至達到父親那樣的高度也不是沒有可能!而東征是最好不過的機會。如果等到天下太平,就算步昌大哥給我們一官半職只怕也會招致旁人的不服!”

“話雖如此,但我們兄弟二人手無縛雞之力跟着大軍東征也幫上忙啊,建功立業從何談起?”

“二哥,你忘了,我們兄弟惡人在豫章生活了這麼多年。對豫章郡的事情還是瞭解一些的……大軍東征不是需要嚮導麼?而且以我們兄弟二人的名望,如果大軍攻下柴桑或者整個豫章,只要我們以父親的名義擁護步昌大哥,想必郡中名士和百姓都會……”

劉尚腦子不笨,雖然上戰場廝殺不是兄弟二人的強項。但二人在豫章郡生活了十多年,對當地肯定比一般人的外人瞭解。而至於以劉繇的名義擁護劉琮,更是劉尚的聰明所在。這樣一來劉琮肯定是樂不可支。高興之餘,賞個一官半職是肯定的。而自己的父親畢竟曾經是揚州牧,在江東,尤其是在豫章還是有一定的威望的!

第36章 郡守之爭第10章 突生變故第206章 隔牆有耳第294章 壘山攻城第34章 英雄相惜第190章 使者張鬆第339章 尋找突破第310章 勸說荀彧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172章 初試于禁第89章 千古絕唱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442章 陣前鬥法第133章 戰前準備會第301章 入主成都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19章 江陵來使第95章 個個擊破第443章 郭淮逞威第367章 名士張昭第263章 雒城天險第135章 牀弩就位第116章 演習歸來第332章 徐晃出戰第72章 制服惡霸第250章 救援閬中第252章 逼反馬超第2章 奇恥大辱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361章 左右爲難第13章 滯留秭歸第99章 圍攻首蠻第426章 會師建業第294章 壘山攻城第358章 張頜獻寶第119章 騙子神算第441章 計定子午谷第40章 說服劉表第421章 馬超來投第272章 進城燒糧第409章 香豔按摩第183章 新的部署第198章 徐庶進山第311章 裡應外合第285章 關羽出戰第74章 滿載而歸第361章 左右爲難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111章 戲耍孫權第301章 入主成都第31章 甜蜜閨房第451章 高歌猛進第416章 落井下石第286章 強收糧食第404章 魯肅反擊第56章 剽竊計謀第171章 關羽獨活第239章 有驚無險第124章 再回襄陽第65章 風流劉敏第329章 秘密武器第304章 天降寶藏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389章 二喬之憂第396章 闞澤來訪第328章 初次較量第186章 朝廷冊封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338章 觀澤之戰第381章 荀彧歸順第289章 各懷心思第183章 新的部署第95章 個個擊破第434章 一箭雙鵰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228章 房陵歸降第327章 恭迎聖駕第354章 爭取張頜第446章 少年英雄第23章 誅殺吳巨第206章 隔牆有耳第309章 偷襲許昌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72章 制服惡霸第37章 文聘表態第9章 全殲弱敵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347章 曹真劫糧第126章 劉表病逝第256章 斬殺大將第148章 騎兵的馬第391章 分兵湖口第295章 圍三缺一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172章 初試于禁第16章 吳巨謀反第235章 離奇身世第102章 戰略要地第43章 慷慨激昂
第36章 郡守之爭第10章 突生變故第206章 隔牆有耳第294章 壘山攻城第34章 英雄相惜第190章 使者張鬆第339章 尋找突破第310章 勸說荀彧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172章 初試于禁第89章 千古絕唱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442章 陣前鬥法第133章 戰前準備會第301章 入主成都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19章 江陵來使第95章 個個擊破第443章 郭淮逞威第367章 名士張昭第263章 雒城天險第135章 牀弩就位第116章 演習歸來第332章 徐晃出戰第72章 制服惡霸第250章 救援閬中第252章 逼反馬超第2章 奇恥大辱第413章 其人之道第361章 左右爲難第13章 滯留秭歸第99章 圍攻首蠻第426章 會師建業第294章 壘山攻城第358章 張頜獻寶第119章 騙子神算第441章 計定子午谷第40章 說服劉表第421章 馬超來投第272章 進城燒糧第409章 香豔按摩第183章 新的部署第198章 徐庶進山第311章 裡應外合第285章 關羽出戰第74章 滿載而歸第361章 左右爲難第373章 劉雯識局第111章 戲耍孫權第301章 入主成都第31章 甜蜜閨房第451章 高歌猛進第416章 落井下石第286章 強收糧食第404章 魯肅反擊第56章 剽竊計謀第171章 關羽獨活第239章 有驚無險第124章 再回襄陽第65章 風流劉敏第329章 秘密武器第304章 天降寶藏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160章 箭在弦上第389章 二喬之憂第396章 闞澤來訪第328章 初次較量第186章 朝廷冊封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338章 觀澤之戰第381章 荀彧歸順第289章 各懷心思第183章 新的部署第95章 個個擊破第434章 一箭雙鵰第402章 夜襲姑塘第228章 房陵歸降第327章 恭迎聖駕第354章 爭取張頜第446章 少年英雄第23章 誅殺吳巨第206章 隔牆有耳第309章 偷襲許昌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72章 制服惡霸第37章 文聘表態第9章 全殲弱敵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347章 曹真劫糧第126章 劉表病逝第256章 斬殺大將第148章 騎兵的馬第391章 分兵湖口第295章 圍三缺一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172章 初試于禁第16章 吳巨謀反第235章 離奇身世第102章 戰略要地第43章 慷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