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江東水軍

興漢

“主公,錦衣衛來報,歩流銘已經順利抵達曲阿,並且已經對吳郡等地展開了行動。孫紹已經有所行動,開始在當地大量招募門客……”這一日黃權將歩流銘已經錦衣衛蒐集來的詳細情報彙報給劉琮,其中就有酒館那一幕。

“好,很好!你要指示所有的錦衣衛主意保護他本人的安全。另外說書這種形式雖然不從,但形式要多樣化。要讓更多的吳郡乃至江東百姓知道。”劉琮對於黃權的彙報顯然很滿意。

軍隊已經磨刀霍霍,歩流銘不負衆望已經開始在江東行動起來。那麼接下來分化江東其他家族的行動也要加快動作了!倒不是劉琮膽小,江東孫氏歷經三代,尤其在孫策和周瑜時期,兵鋒之盛令許多諸侯畏懼。

孫策能夠以一個‘外來戶’在江東迅速站穩腳跟並且蕩平其他諸侯的勢力絕對尤其過人之處,其中江東水軍便是孫氏一族的最大依仗。想必同時期的其他揚州諸侯。孫氏水軍擁有裝備、技術和規模上的絕對優勢!

根據劉琮自己對襄陽、江夏和江陵水軍的瞭解和錦衣衛情報將之於江東水軍比較。這個時期的江東水軍戰船主要有三種:鬥艦、樓船、艨艟。

鬥艦防禦型戰艦,以槳爲動力,船頭立有旌旗及指揮進退用的金鼓等,船身兩側有插槳用的孔,船上建有帶箭孔的女牆,牆內佈置士兵,可以對敵船進行射擊。女牆的高度可以遮擋士兵半身。主要起防禦作用。鬥艦主要用於指揮,是整個艦隊的旗艦。

樓船體型極其龐大,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和越國就已經能夠建造樓船,吳王闔閭乘坐的“餘皇號”就是樓船。漢武帝征伐南越時期建造的樓船已經可以搭乘1000人,高度越爲二十步米(28-30米),是今天好幾層樓那麼高。

孫策建造的用於作戰的樓船則更加龐大,船上能夠建造5層樓,最多搭乘3000人,是水戰的主力。通常的戰術是撞擊敵船或直接登上敵船進行肉搏。因此船隻的大小直接影響搭載士兵的數量,也就直接影響戰鬥的結果。

江東的樓船上除了建有高樓外,每層樓上也建有防禦性的女牆,第一層女牆上還有劍孔、矛孔等,既可遠攻,又可近防,還設有礌石、鐵刺等防禦性武器。《太平御覽》記載東吳有名號的樓船包括:飛雲、蓋海、長安、赤龍、馳馬、青龍戰艦、晨鳧等等。

這樓船的地位可相當於後世的航母了!

艨艟主要用於突擊的戰艦,體型細長,以生牛皮覆蓋船身,防禦性較好,船身設有箭窗、矛孔,可以近距離攻擊敵軍。但艨艟最主要的特點是船頭有堅硬的尖刺形狀突出物,用於衝撞敵船。

由於其體型狹長,因此行進速度極快,這種衝擊力極強的戰艦通常會給敵軍造成突如其來的打擊。當年孫權偷襲江夏沙羨時,劉琦就是吃了這種船的虧。

江東水軍水軍除了設備先進外,技術上的優勢也很明顯,其中最主要的特點是此時船尾舵的出現。

這種裝置可以很好的控制船隻行進方向,使船隻的靈活度極其精確,而西方國家最早要到13世紀初纔出現船尾舵。江東水軍的這種技術優勢使其受惡劣天氣的影響程度降低,即便水面風向不利,也可通過船舵最大限度的控制行進方向。

另一技術優勢是雙桅戰船的出現。在風向利於己方時,雙桅戰艦能夠提高行進速度,在以船隻撞擊爲主要作戰方式的水戰中,速度快就意味着衝擊力強,加上江東水軍強大的戰艦,用一波進攻就使敵船喪失作戰能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好在荊州水軍也不差,而劉琮更是和諧後世來的軍事人才,經過幾年的追趕,至少在技術和裝備上與江東水軍差距已經不是很大。但要說到規模,劉琮就自愧不如。

這也難怪,這些年劉琮的主要精力用在對付北方的曹操和攻取益州。所以便大力發展和裝備步兵。水軍只是作爲防禦孫權和曹操攻擊時使用。主動出擊的機會也不多,劉琮也還沒有富裕到水陸並重的成都!

目前劉琮手下有各類戰艦近千,如果按照平均每艘戰艦一百將士算,能夠武裝近十萬人。而情報現實,孫權現在的戰艦可是達到了兩千。當然依據揚州和交州的人口,孫權不可能招募二十萬的水軍。雖然水軍是他在江東立足,抵禦曹操和劉琮兩個強敵的最大依仗。

但是有這麼多戰艦,那麼久意味着孫權手裡,至少包括一些類似預備役或軍屯性質的在內可以在短時間內組織起二十萬抵抗大軍。只要有戰爭需要的時候這部分人能夠立刻拿起武器參戰,不用臨時徵調和訓練。

目前劉琮在荊州大約有五萬,孫權應該不低於十萬。如果雙方都全部動員,至少從戰艦數量來看,劉琮還是趨於劣勢。

儘管影響戰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這些硬性指標仍然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再加上江東水軍出色的水上作戰經驗,要在水戰中擊敗這樣一支精英部隊還當真需要一部分運氣呢。

好在劉琮有一支強大的陸軍。而且步兵中大多裝備了強大的諸葛連弩!當然如果能夠在發動戰爭之前最大程度的分化孫權集團,那是最好不過了!

經過詳細的情報和深思熟慮,劉琮將第一個重點目標對準了張昭。在後世的資料中說張昭是一個投降派,其實是對他的誤解。張昭其實是一個統一派!是孫策的堅決擁護者!

張昭字子布,彭城(今徐州)人,自小好學,博覽羣書,尤專《左氏春秋》,並能寫得一手精湛的隸書。還未成年,就被鄉人舉爲孝廉,與當時名士王朗(曹魏時官至司徒),趙昱等成爲密友,更受彭城才子陳琳(爲袁紹撰寫討曹檄文者)的稱讚。

張昭是位十分重視名節的知識分子。徐州剌史陶謙舉其爲茂才欲加的重用,但張昭因對方官聲有虧而斷然拒絕,布衣人反炒了封疆大吏的魷魚!一怒之下,陶謙將其下入獄中,多虧了好友趙昱傾身營救,才倖免於難。

出獄後張昭南渡長江避禍於揚州,孫策敬重張昭的品德才能,待之以師友之禮,任命爲長史,撫軍中郎將,東吳的政治軍事,全部交他一手處理,孫策當起了甩手東家。

張昭主事後,北方士大夫寫信到東吳,一字不提主人孫策,倒將功勞、榮譽一概歸之於他。張昭被夾在兩難之中:告訴孫策吧,怕造成難以辯白的誤會;不告訴吧,隱匿本身就是嚴重的罪責。

在他進退兩難中,孫策從側面知道了,大度地笑道:“春秋時管仲相齊,這個也只說仲父(齊桓公稱他爲仲父),那個也只說仲父,而齊桓公(什麼事情也不做),照樣是周朝的霸主宗師。

今天子佈德才兼備,我能用之,你的功勞能不歸在我的名下嗎?”(見《三國志??張昭傳》)看來,孫策的識人與豁達也是他人難以比擬的。

不幸地是,反對分裂立主華夏統一的孫策英年早逝。在彌留之際,他把張昭招到病榻前叮嚀:“假如我弟弟孫權不是成事之人,您就取而代之。如不能在混亂中獲得成功,可以從容地歸附曹操,不要有這樣那樣的顧慮。”由此可見孫策對於張昭的倚重。

孫策死時,孫權年僅十七歲,還是位少不更事的孩提,還十分任性和狂悖,正是在張昭的匡佑下,才一步步走上正路的。

孫策主事日淺,民心還未曾歸附,東南六郡隨時都可能發生內亂。孫權弟承兄業任車騎將軍後,多虧有張昭輔佐,內安撫黎庶百姓,外周旋軍閥使節,使江東局勢漸趨於平穩。

及孫權年長之後,每次率軍出征,都是張昭坐鎮後方,負責政務和支前。張昭還是位通曉軍事的統帥人才,孫權出征合肥時,張昭督領諸將征討叛逆匡琪,一直到攻破豫章,並在豫章南城殲滅了匡琪部將周鳳所部。豫章一戰打出了張昭的威風,自此之後,他多次統兵出征,常常跟隨在孫權身邊,成爲謀臣的楷模。

但張昭與周瑜、魯肅的理念完全不同。在張昭看來,這周瑜、魯肅完全是在教唆孫權割地稱雄。張昭和孫策一樣,是漢室的擁護者,是主張華夏一統的!

在張昭的主持下,東南抵定,民衆也逐漸安居樂業,孫權野心也膨脹起來。魯肅教唆孫權割地稱雄時,張昭對此十分反感。他對孫權說:“魯肅年輕,思慮粗淺而疏誤太多,不能使用。

但孫權既已經懷有賊心,更因爲周瑜曾告訴他:“魯肅的才能,正可以匡佐時政,應廣泛聽取他的意見,以成就割據爲王的功業,不能不錄用。”才使魯肅找到了分裂華夏的平臺。成爲了逐漸接替張昭主政江東的實權人物!

第377章 魯肅追擊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53章 僥倖逃脫第130章 誅滅蒯氏第129章 行刺真兇第380章 將相和解第285章 關羽出戰第68章 死囚克敵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4章 重整旗鼓第202章 放匪歸山第187章 掌控荊州第49章 少年廖化第287章 圍點打援第19章 江陵來使第436章 欲擒故縱第230章 援軍抵達第189章 龐統迴歸第37章 文聘表態第87章 提前預熱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257章 獻關歸降第335章 佳人相助第149章 援兵敵兵第185章 心肝寶貝第13章 滯留秭歸第210章 定位關羽第35章 收拾姜麗第290章 一遞降書第20章 劉巴獻計第293章 圍攻成都第112章 全線反擊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123章 完美刺殺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99章 圍攻首蠻第134章 周密部署第387章 伐吳檄文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293章 圍攻成都第238章 新鴻門宴第328章 初次較量第107章 弓箭逞威第321章 逃難百姓第167章 水軍交戰第286章 強收糧食第341章 堵住張頜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137章 保護徐母第356章 張頜歸順第90章 意外收穫第363章 劉繇後人第157章 意欲離間第392章 周泰燒寨第365章 蹊蹺說書第416章 落井下石第123章 完美刺殺第224章 時機成熟第181章 大壞蛋第268章 水淹張任第343章 擒獲張頜第177章 談判籌碼第48章 第一桶金第237章 兩劉相見第343章 擒獲張頜第78章 研究肥料第301章 入主成都第303章 敲出寶藏第352章 和解真相第178章 蔡琳有喜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55章 洪湖剿匪第55章 洪湖剿匪第17章 張博下注第102章 戰略要地第448章 兵行險招第34章 英雄相惜都103章急援江夏第109章 深入虎穴加更第294章 壘山攻城第185章 心肝寶貝第405章 兵臨城下第7章 輕鬆取勝第237章 兩劉相見第6章 士氣如虹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345章 是戰是和第425章 草船借箭第317章 曹操反撲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299章 攻陷成都第389章 二喬之憂第144章 前鋒盡失第250章 救援閬中第164章 牀弩上場第92章 誘拐醫聖第294章 壘山攻城
第377章 魯肅追擊第427章 分兵丹陽第53章 僥倖逃脫第130章 誅滅蒯氏第129章 行刺真兇第380章 將相和解第285章 關羽出戰第68章 死囚克敵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4章 重整旗鼓第202章 放匪歸山第187章 掌控荊州第49章 少年廖化第287章 圍點打援第19章 江陵來使第436章 欲擒故縱第230章 援軍抵達第189章 龐統迴歸第37章 文聘表態第87章 提前預熱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257章 獻關歸降第335章 佳人相助第149章 援兵敵兵第185章 心肝寶貝第13章 滯留秭歸第210章 定位關羽第35章 收拾姜麗第290章 一遞降書第20章 劉巴獻計第293章 圍攻成都第112章 全線反擊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123章 完美刺殺第138章 算計伊籍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99章 圍攻首蠻第134章 周密部署第387章 伐吳檄文第444章 鄧艾破陣第293章 圍攻成都第238章 新鴻門宴第328章 初次較量第107章 弓箭逞威第321章 逃難百姓第167章 水軍交戰第286章 強收糧食第341章 堵住張頜第320章 仙人戲龍第152章 處決俘虜第137章 保護徐母第356章 張頜歸順第90章 意外收穫第363章 劉繇後人第157章 意欲離間第392章 周泰燒寨第365章 蹊蹺說書第416章 落井下石第123章 完美刺殺第224章 時機成熟第181章 大壞蛋第268章 水淹張任第343章 擒獲張頜第177章 談判籌碼第48章 第一桶金第237章 兩劉相見第343章 擒獲張頜第78章 研究肥料第301章 入主成都第303章 敲出寶藏第352章 和解真相第178章 蔡琳有喜第352章 勢如破竹第55章 洪湖剿匪第55章 洪湖剿匪第17章 張博下注第102章 戰略要地第448章 兵行險招第34章 英雄相惜都103章急援江夏第109章 深入虎穴加更第294章 壘山攻城第185章 心肝寶貝第405章 兵臨城下第7章 輕鬆取勝第237章 兩劉相見第6章 士氣如虹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366章 江東水軍第345章 是戰是和第425章 草船借箭第317章 曹操反撲第204章 兄友弟恭第299章 攻陷成都第389章 二喬之憂第144章 前鋒盡失第250章 救援閬中第164章 牀弩上場第92章 誘拐醫聖第294章 壘山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