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方臘也出現了

時穿想了想,忽然笑了,說:“聽說他們劫富濟貧……”

時穿說出這話來,讓大家很驚訝,如果不是大家事先知道時穿曾與梁山好漢撞了個對方,彼此很不友善分手,也許大家要質疑時穿的身份。

稍傾,一位小地主很不齒的插嘴:“恐怕是‘劫’別人的‘富’裕,‘濟’自己的貧‘窮’了吧?梁山人每次下山搶劫,不都是把財寶搶回山去,自己過那種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他們除了顧自己之外,還‘濟’過誰的貧窮?”

這話一說,時穿恨不得親對方一口。他停頓一下,馬上又說:“聽說他們專劫‘爲富不仁’?”

那名小地主簡直像時穿安排的託了,他一問一答的說:“何爲‘爲富不仁’?‘爲富不仁’的標準是誰制定的,誰來確認別人‘爲富不仁’——賊喊捉賊而已”

看到周圍看向他的目光越來越不善,時穿笑了笑,不再逗人玩:“那是,賊盜搶劫,都說他們是被逼無奈,是有理由的搶劫——沒有理由,就創造理由。不,這世界不能拿搶劫當作公理當常態,如果承認搶劫是正當的,那麼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財產不受侵害。

沒錯,梁山人總是打着對方‘爲富不仁’的旗號進行搶劫,沒有‘爲富不仁’他們把對方說成‘爲富不仁’,總弄些半夜雞叫一類的傳說,表明自己搶劫的正當性。可當他們搶劫致富之後,他們只會想着自己是貴族了,需盡情享受,自己的兒女也是‘貴二代’了,絕不能讓庶民分享他們的搶劫成果……

依據梁山人的慣常作風,他們竄入海州,這時候大約已經搶飽了,這會兒可能又縮回臨時巢穴中,去享受搶劫成果了。亦或者他們還沒搶夠,那麼我們可以逼他們縮回去——梁山賊總共纔多少人?這幫人之所以能縱橫山東,依仗的是馬快,以及人人自危。若是大家聯起手來保護自己家庭,我們的人數比他們多,如果我們讓每個家庭都是劫匪的絆腳石,那麼即使搶劫者多麼偉大英明正確,他只能縮回自己的老巢吃自己了。”

桌上另一位小地主藉着酒意,大聲插嘴:“時承信啊,知道知道,海州時大郎,家中十幾個姐妹,各個如花似玉、識文斷字會管家,很有名聲的。如今看來,說的話鏗鏘有力,真是實至名歸呀”

時穿嘿嘿一笑:“我的名氣不在於我妹子多,而在於我的拳頭——諸位應該知道,我曾經是海州大將,如今是崔莊五鄉團練總教頭……最重要的是,海州城著名的段氏鐵匠坊,我是其中的大股東。

坐中竊竊私語聲轟然而起,時穿臉上掛着商人推銷貨物時,那種露出八顆牙齒的微笑,等大家消化了一下他剛纔的話,他招手讓一名義兒呈上一柄朴刀,而後帶着憨厚的微笑,向各位地主推薦:“段氏鐵刀,鋒利程度那是沒的說,諸位想必知道海州段小飄的剪刀,不比杭州張小泉剪刀差,且段小飄剪刀絞起鐵來,更勝過張小泉剪刀。

段氏鐵刀,就是用打造剪刀的鋼火製成的,這種鐵刀不說吹毛立斷,卻也能削金如泥……諸位別說不信,我這裡就給諸位現場演示……來人,把十個銅板摞起來。”

《水滸傳》上有段內容是“楊志賣刀”,而據說楊志確實有賣刀的經歷——花石綱沉沒後,其餘的指揮使怕朝廷追究,自己先躲了起來,然後公推他們的頭領、都指揮使楊志上京活動。楊志途中生了病,將指揮使們湊集的行賄錢花光,不得已賣刀湊旅費,結果與城市流氓起了衝突,怒而殺人,被當地知縣逮捕坐牢。

稍後,其餘指揮使就等沒有楊志的消息,便派孫立上京,孫立在半路上發現了服刑的楊志,但此時,各指揮使已經宦囊倒空,贖不出楊志來,故而孫立只好繼續上京——兜中無錢,當然無法運作脫罪事宜,所以孫立回來後通知其餘指揮使,一起劫了楊志,上了梁山。楊志也因爲這件事辦的不漂亮,原本他纔是是衆指揮使的頭目,最後只好讓位於他的副手、另一位都指揮使李進義(即演義中的盧俊義)。

在娛樂缺乏的古代,時穿擺出一副賣藝的模樣,衆人當然熱烈捧場,只是劉曠見到時穿一付擺地攤模樣,有點裝不認識時穿,他牽着十一孃的手,拐到另一張桌子上敬酒。

在衆人的吆喝下,十枚“政和通寶”疊了起來,這種銅錢上的文字使用“宋體”書寫的,鑄造精美,文字簡練,是錢幣收藏中不可多得的寶貝。時穿對這如此精美的十枚銅錢,輕輕吸了口氣,舉起朴刀隨手一揮,只聽一聲令人牙酸的銳叫,落在一起的十枚銅錢閃電般被劈成兩半。

時穿隨手拋下刀,大笑起來。劉家莊的佃戶很捧場,趕忙上前將朴刀撿起來,輕輕放在托盤上,挨個酒桌給小地主們展示朴刀的刀刃。

一口氣砍斷了十枚銅板,刀刃絲毫不卷,大約梁山好漢楊志賣的,就是這種質量的腰刀吧。而這種質量的刀,時穿隨行的團練能做到人手一柄。

展示完商品功能了,時穿輕輕補充一句:“這種刀,如果不帶刀鞘的話……嗯,如果刀柄部位,也由各人回家自己尋找木匠安裝配置,那麼,光是刀身,每口售三貫錢。”

傳說中,楊志賣刀,喊得價格是三十貫,也就是三萬錢。時穿這口刀只賣到三千錢,在大多數地主看來,確實是賠本賺吆喝的。故此,聽到這個價格,在場的鄉親父老不約而同向劉曠夫婦拱手,似乎是感謝劉家能說動姻親,如此優惠地批量賣給衆人武器。

一位小地主發聲:“如今梁山水寇縱橫在外,我們眼下就需要這種武器——眼下承信郎,你怎麼把武器從海州運過來。”

一直在與人密商的劉太公出現了,似乎密談已經結束,劉太公身邊圍了一堆人。劉太公首先發聲了:“我劉家出五百壯兵,跟隨時承信去沭陽縣打個招呼。等知會了黃知縣,承信郎將帶着我劉家的莊丁趕回海州,向這裡運送武器,諸位若有心,可以派幾位家丁隨行。”

這下子,沭陽地主武裝終於肯將自己手上力量拿出來了,宴席當場,許多小地主伸着脖子嚷嚷,他們當中,出力少的人,只出了十位莊丁、一輛板車;出力多的人,則一口氣出動百名莊丁、數十輛大車,打算追隨時穿行動。

這一夜,如果梁山好漢還停留在沭陽的話,他們會發現,一夜之間他們的活動範圍小了許多,各個村莊開始點起火把,增加守衛,村莊相互之間鳴鑼示警,守望相助,與此同時,無數莊丁連夜打着火把向劉家莊進發,等次日天亮,劉太公的莊園至少聚集了五千人。

沭陽劉氏打從時穿到了,似乎有了主心骨。這一天是婚禮第三天,本該是十一娘“三朝回門”的日子,但這天卻沒有喜宴,人人忙的四腳朝天。時穿忙着整編團練,他將連夜趕來的團練遍成數十個百人隊,一撥一撥的派出去尋探四境,尋找梁山人的蹤跡——實質是在整合隊伍,讓隊伍變的有組織性。

而十一娘則在劉曠的陪同下,接連接見劉家的六大管家,清點家財,熟悉劉家家務等等,也忙得中午連飯都沒吃上一口。

過了中午,時穿這番大規模的搜查行動終於引起沭陽城的注意,縣城午後終於開了半扇門——面朝時太公莊園方向的,城裡的百姓開始出城打柴、城外的糧食、淡水開始送入城中,部分人開始試探着出城進城。這個時候,原本參加完十一娘婚禮,從吊籃吊上城牆的知縣掌書記,得以從城門口趕往劉家莊園。

劉曠聞聽掌書記抵達後,親自出迎。掌書記心切梁山水寇的動態,不等劉曠行完禮,急忙問:“可有梁山賊的消息?”

劉曠呆了一下,這段時間他一直陪娘子在接管家務,弄不清時穿玩的什麼花樣,故此,他只好將掌書記向時穿所在位置引導:“海州時大郎負責這件事,簡大人,請往這裡走。”

這位掌書記姓簡,他被劉曠引導到莊園中最大的會客廳中,進入會客廳之前,只見院子裡一隊隊團練正在隊長的指揮下分散合攏的,似乎在走隊形。而那些隊長,都身穿崔莊團練那身古怪的灰制服。

“這是承信郎在教授大家熟悉號令”,劉曠腳下沒有停,介紹說:“承信郎說:梁山寇是馬匪,行動快速,如果不結陣相抗的話,無論在多的人手,都要被戰馬一衝而散。所以他教導大家分清左右,根據號令分散集合,以及鄒興軍隊形——啊,教導的隊長都是崔莊團練,他們最熟悉號令。”

簡大人腳下也沒有停,隨口問:“那麼,派出去的人呢?他們是否受過訓練?”

“不,留下的人都是經過挑選的,派出去的反而是淘汰者,只是依仗他們地頭熟,讓他們四處轉轉,相互走走親戚而已”,劉曠回答,稍停,他有點無奈地說:“這時我也不明白,掌書記大人請詢問承信郎吧。”

簡大人踏上會客室的門檻,轉身又望了一眼在院中分散集合的隊伍,跟着劉曠走進了會客室。

會客室內,幾張方桌拼成一個碩大的桌案,桌案上鋪着一張很大的白絹,上面用丹青粗略地繪製着一些山川河流——那地形簡大人認識,正是沭陽縣境的地形圖。

常聽說時穿的繪畫功夫好,並且對繪畫的鑑賞力極高……簡大人湊近一看,發覺時穿繪製的這份地圖,真的很形似,上面不僅有山川河流走勢,連附近的村莊也纖小而逼真。

只見這份圖上擺放着許多茶碗,時穿正用手託着下巴圍着桌子轉,屋內還有時太公以及兩三名致仕官紳,他們時不時詢問:“怎樣了,怎樣了。”

之前的婚禮上,簡大人與時穿見過面,再往前,知縣黃翔常派人去海州,名義上是探望自己的妻子兒女,並從海州搬回來一些各色禮物以及新奇食品、果酒等等。但實際上是爲了探望修路的廂軍狀況、以及探察黃家茶山的進展。而這活兒乃縣衙最受追捧的,走這麼一趟,時穿手頭送,常常有大把禮物饋贈;而時家的飯菜也是著名的花樣繁多,時家園林往來的高官(州里的)更多,先走這麼一趟,權當休閒之旅,不僅不需勞神操心,而且回來時能帶上大量崔莊出產的小商品,隨便買一下,也比縣衙裡面種菜的收益大呀。

簡大人就曾走過這麼兩趟,在崔莊以及海州城見過時穿兩次,不過,顯然雙方還沒有到很熟的地步,簡大人走進來,時穿並沒有刻意招呼,他微微衝簡大人點了一下頭,而後將目光重新盯在地圖上。

簡大人是爲公事來的,他也不客氣,走近時穿身邊並肩而立,凝望着地圖問:“還沒有發現他們的消息?”

時穿嗯了一聲,繼續保持沉默。簡大人問:“你是怎麼做到的?”

簡大人問出這話的時候,時穿本不想回答,可這時恰好十一娘抱着賬本進來,她先是衝劉太公行禮,而後跟自己丈夫劉曠打個招呼,默默踱到時穿身邊,兩眼凝望着地圖,露出疑問的神情——似乎屋子裡的人都有同樣的疑惑,只是大家都在故意裝矜持,等待時穿交代。

好吧,就當教給大家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主要是教導十一娘。

時穿隨手取過一杆長槍當教鞭,用槍尖指點着地圖問十一娘:“我曾經教過你們如何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所有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統籌學問題,眼前就是一個這樣的問題:我們手頭只有一部分不怎麼聽話的鄉丁,該怎樣使用他們?”

十一娘露出回憶的神情,她以前跟時穿白手起家,幹過香膏香胰作坊,管理過店鋪,打點過箱包鋪,知道時穿處理問題的手段,便沉思着回答:“把事務條塊分割,分割成每個人力所能及的一小部分,而後,想法讓員工幹自己喜歡乾的事情。”

“沭陽圍城多日,不怎麼服從的鄉丁,最喜歡乾的事情是什麼?”時穿話趕話的問。

“探家——”十一娘深吸一口氣,回答:“我明白了,哥哥是把沭陽縣境劃成幾個片區,讓有親戚關係的鄉丁聚在一起,指定他們前去某個地區探望——哪個地區,一定是該隊鄉丁親人最多的地方,他們若能探到自家親戚,自然就傳回完整的消息。”

屋內人恍然大悟,而時穿依舊不肯放過,繼續盤問:“現在,方法有了,應該考慮影響實施辦法的意外事件——外面有梁山水寇縱橫,如何保證鄉丁能願意走出去,保證走出去的鄉丁不被梁山水寇嚇回來,保證他們傳回真實的消息?”

“這就是細節了——”十一娘胸有成竹的回答:“比如,規定各隊的號角哨音,讓他們各自區別,這種區別方法一定要簡單易行;等鄉丁出去後,只讓他們在自己願意去的地方活動,如果遇匪那就吹哨子或者吹號角,彼此相互通報敵情;還有,派出去的幾隊鄉丁,相鄰的隊伍一定要讓他們彼此有牽掛,比如甲隊中有哥哥,乙隊中放一個弟弟,這樣,遇匪之後,由不得他們不相互支援,相互襄助……”

屋內的人紛紛點頭,劉曠趕緊牽了牽十一孃的小手,輕輕地捏了一下以示親暱與鼓勵。劉太公則滿意的大笑起來:“沒錯,你哥哥派出三十隊人手,都是這麼分配的,他們如今紛紛傳回消息,可還是沒有梁山水寇的蹤跡。”

十一娘走近桌子,指了指桌上的茶碗,問:“那些茶碗,可是標註已經就位的鄉丁?”

時穿用槍尖指點着那些茶碗,回答:“我派出三十隊鄉丁,總計約三千人,現在,除了最遠的幾個村落,大多數鄉丁都報告,沒有發現梁山水寇。”

十一娘觀察着茶碗,她知道這是時穿給她表現的機會,所以她不慌不忙地分析着:“哥哥在西南方向派出了十五隊人手——梁山賊自西南方向的駱馬湖而來,他們肯定是沿着運河移動的,如果他們回巢,這一路不可能沒有他們的消息,所以他們不曾回湖上。

由此一直到河邊,哥哥派了五隊人馬——梁山水寇如果繼續沿河走,或者過了河去了南岸,則沭陽就安全了,我們可以沿河佈置警戒,對方一踏上河岸,哥哥就可以動用團練,將其逼入河中……”

十一娘說這話,充滿對時穿武力的自信。屋內的人彼此相互望了一下,都問曾出言反駁。

“哥哥,北方最遠那支隊伍,以何地爲終點?”

“厚丘鎮——我們來的時候,就在厚丘鎮附近遭遇梁山水寇,後來我們繞鎮子而走……如果梁山賊放棄了厚丘鎮,則意味着……”

時穿將目光轉向了韓山,給予十一娘充分的暗示,十一娘深吸了一口氣,驚愕的說出結論:“他們去了海邊——去了海州?他們的重點是海州”

在座的人不約而同鬆了口氣,大約是慶幸沭陽終於解圍了。而後,他們將目光轉向時穿,等待後者的肯定。時穿想了想,輕輕地搖搖頭:“梁山啊梁山,他們如今很可能轉去韓山,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把韓山當作另一個梁山,以此作根據地佔山爲王……”

這個推測讓所有人臉色沉重,天吶,這夥縱橫山東的馬匪,一旦把韓山作爲根據地,那沭陽百姓活不得了。

“如此,怎辦是好?”劉太公喃喃。

時穿注意到掌書記的臉色很古怪,他趕緊問:“大人,縣武庫的軍械如何?”

簡大人自始至終沒按慣例問候知縣大人的妻兒情況,這個時候,聽到時穿的問話,他苦笑一下,回答:“沭陽縣並不是‘軍鎮’,這裡只是一個二等縣,城內不過約五六萬人。況且此地百餘年未經戰火了,武庫裡存放的刀劍已經鐵鏽密佈,槍桿大都黴爛,弓弩全不經用。

更苦的是:這沭陽縣的鐵匠也不得力,作坊裡沒有存放多少鐵料,以至於我等連臨時打製兵器,都湊不夠數。知縣大人如今正在收集鐵鍋、鐵鋤、鐵鏟,準備打製兵器……”

鹽鐵專賣下,法令禁止鐵匠作坊儲備太多的原料,禁止私人存積超過五十副兵甲,否則就是誅九族的謀反大罪,因此,沭陽縣的作坊鐵料不夠,這也是法令下的必然。

時穿想了想,又問:“我聽說縣裡也有封樁庫,存放着封樁錢(戰略儲備資金)。當日張叔夜張大尹就曾動用過封樁庫——按照法律,在這種兵臨城下的狀況下,當地官員有權動用封樁庫的——簡大人,速請知縣大人下令,用封樁錢收集城中的鐵鍋,命令城中的煤餅坊、炭薪坊管制燒火的材料,命令鐵匠坊開爐鍊鐵……庶民但有損失,全由封樁錢進行補償。”

沭陽縣是二等縣,這樣的縣不設通判,僅僅有知縣、縣尉,主簿三駕馬車。官少,容易做出決議,如今梁山水寇縱橫城外,許多村鎮被打破,農夫不敢下地春耕,如果這種狀況繼續下去,這三位官員考績不會落好,弄不好,這輩子仕途到此爲止。而萬一梁山水寇攻城……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張叔夜因動用封樁錢被朝廷切責的前例在先,但沭陽官員已經顧不上這點風險,簡大人毫不猶豫點頭:“知縣大人立刻可以下達命令,這只是小事,但……大郎,有個情況你要知道,無論沭陽怎樣,我們不可能有援軍了”

“什麼?”屋內的人齊聲驚呼。

簡大人掃了一眼屋中,慢慢的說:“三日前傳來消息,睦州青溪‘阿彌陀佛教’,或者稱之爲‘摩尼教’教徒起事,他們的首領名爲方臘,目前已聚衆至數萬,破殺將官蔡遵於息坑。去年臘月已攻陷青溪,目前兵鋒朝向睦、歙二州……

這是去年的事,但警奏至京師,王黼匿不以聞,於是兇焰日熾。據悉,有蘭溪靈山賊朱言吳邦、剡縣仇道人、仙居呂師囊、方巖山陳十四、蘇州石生、歸安陸行兒皆合黨應之,乃至東南大震——這消息朝廷瞞了許久,三日前,有一杭州商人自運河逃難來沭陽,把這消息告訴了知縣大人,如今王黼(執政)不準談論此事,但……”

第422章 遭遇戰第271章 收賬的環娘第429章 歪樓要歪名人的樓第71章 心若有善就是佛第174章 格殺勿論第8章 走得了嗎?第113章 有人動了手腳第139章 天殺的……上房第60章 神魂飄蕩第364章 末日之戰嗎?誰的末日?第294章 一言九鼎第175章 一片血腥第381章 我撬了梁山的牆角第310章 人求我的時候第21章 一場香豔的路遇第19章 裝瘋賣傻第358章 總是摟草打兔子第40章 大家族人第161章 籠絡第293章 陷阱第280章 先打一頓再說第195章 悔不悔?不悔!第77章 繞道而行第304章 威風是怎麼練出來的第399章 拿初中物理欺負你第24章 發愁的事第66章 恍然大悟第35章 蒼蠅也是肉第287章 人爲財死第409章 天下第一謎第190章 雙拳難敵四手第252章 路演第337章 突變第131章 任由走私第65章 大眼瞪小眼第308章 地主家的私聊第57章 出的好主意第91章 意味深長第213章 悲催與鄙視共舞第297章 心甘情願第461章 此戰,不留俘虜!第412章 以烏合之衆戰烏合之衆第196章 怎麼玩我奉陪第27章 流言的誕生第42章 揚長避短第192章 深夜怪客第180章 將黑鍋往自己頭上扣第344章 別去做宋代魚玄機第64章 屢戰屢敗第379章 誰挖的陷阱坑?第402章 屁股決定智商第337章 突變第100章 息事寧人第65章 大眼瞪小眼第436章 寧信童貫不信豬第78章 旋轉的裙裾第445章 敢於惹事,絕不擔責第192章 深夜怪客第59章 心懷鬼胎第26章 哄女人的手段第174章 格殺勿論第18章 沒有餘糧第102章 慾望啊慾望第155章 沒有包庇罪第239章 黃家那一地雞毛第6章 名號這是個問題……第55章 採花賊第114章 迷霧漸散第178章 美女爭寵第328章 簡單任務第438章 借你身份一用第321章 豪紳是怎樣煉成的第62章 人間最美妙的第185章 忽悠人的楊貴妃首飾第225章 纖毫畢露第345章 掃貨、整人第415章 搶我家奶酪的代價第433章 去跟老孃們打?第440章 歡迎你上賊船來第273章 段小飄的野望第93章 沒事別來找茬第257章 該怎麼動手?第319章 彼之甘露,我之毒藥第301章 橫蠻霸道第235章 這事是皇帝該乾的嗎?第424章 出來混,早晚都要還的第263章 春天裡的故事第141章 被人告了第207章 賠罪賠禮第62章 人間最美妙的第291章 譁變的軍隊第45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29章 遠方的兵變第429章 歪樓要歪名人的樓第424章 出來混,早晚都要還的第214章 無效的武器禁令第309章 ,秋天的心動第37章 氣氛詭異第76章 救救急第263章 春天裡的故事
第422章 遭遇戰第271章 收賬的環娘第429章 歪樓要歪名人的樓第71章 心若有善就是佛第174章 格殺勿論第8章 走得了嗎?第113章 有人動了手腳第139章 天殺的……上房第60章 神魂飄蕩第364章 末日之戰嗎?誰的末日?第294章 一言九鼎第175章 一片血腥第381章 我撬了梁山的牆角第310章 人求我的時候第21章 一場香豔的路遇第19章 裝瘋賣傻第358章 總是摟草打兔子第40章 大家族人第161章 籠絡第293章 陷阱第280章 先打一頓再說第195章 悔不悔?不悔!第77章 繞道而行第304章 威風是怎麼練出來的第399章 拿初中物理欺負你第24章 發愁的事第66章 恍然大悟第35章 蒼蠅也是肉第287章 人爲財死第409章 天下第一謎第190章 雙拳難敵四手第252章 路演第337章 突變第131章 任由走私第65章 大眼瞪小眼第308章 地主家的私聊第57章 出的好主意第91章 意味深長第213章 悲催與鄙視共舞第297章 心甘情願第461章 此戰,不留俘虜!第412章 以烏合之衆戰烏合之衆第196章 怎麼玩我奉陪第27章 流言的誕生第42章 揚長避短第192章 深夜怪客第180章 將黑鍋往自己頭上扣第344章 別去做宋代魚玄機第64章 屢戰屢敗第379章 誰挖的陷阱坑?第402章 屁股決定智商第337章 突變第100章 息事寧人第65章 大眼瞪小眼第436章 寧信童貫不信豬第78章 旋轉的裙裾第445章 敢於惹事,絕不擔責第192章 深夜怪客第59章 心懷鬼胎第26章 哄女人的手段第174章 格殺勿論第18章 沒有餘糧第102章 慾望啊慾望第155章 沒有包庇罪第239章 黃家那一地雞毛第6章 名號這是個問題……第55章 採花賊第114章 迷霧漸散第178章 美女爭寵第328章 簡單任務第438章 借你身份一用第321章 豪紳是怎樣煉成的第62章 人間最美妙的第185章 忽悠人的楊貴妃首飾第225章 纖毫畢露第345章 掃貨、整人第415章 搶我家奶酪的代價第433章 去跟老孃們打?第440章 歡迎你上賊船來第273章 段小飄的野望第93章 沒事別來找茬第257章 該怎麼動手?第319章 彼之甘露,我之毒藥第301章 橫蠻霸道第235章 這事是皇帝該乾的嗎?第424章 出來混,早晚都要還的第263章 春天裡的故事第141章 被人告了第207章 賠罪賠禮第62章 人間最美妙的第291章 譁變的軍隊第45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29章 遠方的兵變第429章 歪樓要歪名人的樓第424章 出來混,早晚都要還的第214章 無效的武器禁令第309章 ,秋天的心動第37章 氣氛詭異第76章 救救急第263章 春天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