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末日之戰嗎?誰的末日?

“肯定瞞不住”,時穿回答:“去年年底反得方臘,可杭州一帶是納稅大戶,春賦每年三月上繳,等到朝廷收不到春賦,王黼(執政)肯自己掏腰包填上這個窟窿嗎?杭州等地一年上繳稅額大約千萬貫吧,千萬貫啊,十個世界首富加一起,都拿不出這麼多現金來。”

“沒錯”,掌書記簡大人慢悠悠說:“阿彌陀佛教如今已破三縣,部衆數十萬人,執政王黼瞞是瞞不過去了,但王黼下了臺,再上臺的肯定還是蔡京,蔡大人嘛……唉,不提也罷。

估計,方臘的事情發作也就在這幾日,等朝廷知道方臘叛亂後,兵力怎麼樣都得往蘇杭一帶傾斜,一是因爲哪裡是賦稅大戶,不容有失;另一方面,梁山賊纔有多少人,連五百都算不上,這等小股匪徒,報給朝廷要求添兵征討,恐怕朝廷會罵個狗血碰頭——五百人也搞不定,添亂也不能這樣,是吧?。”

時穿一陣無語……唉唉,還想從朝廷封樁庫裡挖一點流水呢,這下好了,這場仗,肯定要賠本了

據說,杭州、蘇州一帶困於朱勔花石綱之擾,導致民怨沸騰——你想,平常百姓閉門家中坐,突然間衝進幾個人來,他們居然不是梁山賊,是朝廷派來的公務員,說你家那座假山官家看上了眼了,要拿進宮裡賞鑑……嗯,爲了方便這東西搬出去,需要暴力拆遷你家的牆壁,至於牆拆了,屋子倒不倒,那咱家不負責,咱家只管拆牆而後把那假山搬出去。

同樣是打劫,當然,梁山賊打劫都是迫不得已,因此偉大光榮;而官家打劫老百姓那就是“官逼民反”,被逼的人拿起刀槍,搶劫其他老百姓,那也是偉大光榮的……在這種情況下,方臘團伙發展很快,立刻聚集數十萬人。

家裡有假山、花石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家。所以方臘不是普通人家,“青溪方家”到了清代仍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豪強,而方臘在青溪,身份絕不是農民,是類似於劉太公在沭陽一般的“巨地主”,他一聲招呼,半個青溪縣的農戶都站出來了……

據記載,方臘要求部從們頭裹紅巾,以示標誌,故此官方稱之爲“紅巾賊”。但他的隊伍裡依然等級森嚴——“自紅巾而上凡六等”。其中,普通紅巾是由屁民擔當,屁民之上還有更高的六個等級——以便對屁民“加強管理”……而最低等紅巾們是沒有武器的,史載:他們“兵無弓矢、甲冑,唯以鬼神詭秘事相互煽動,不旬日聚衆至數萬,破殺杭州將官蔡遵於息坑”。”

這樣沒武器的士兵,打起仗來全靠洗腦後用人命去填,一張不要錢的人命多,方臘一舉攻陷青溪縣城,緊接着圍攻杭州附近的三個縣城。而方臘剛剛佔據一座縣城,就覺得自己通過打砸搶撈了不少財富,如今已經算是貴族了……哦,他們都是包紅頭巾的,姑且稱之爲“紅貴族”吧。於是,方臘決定建立一個政權,自號“聖公”,建元永樂,並設置官吏將帥——儼然又是一羣騎在百姓頭上的新貴族。

據說,方臘的治國方略很簡單,就一個字:燒

他每佔領一地,必先把城中富戶牽出來——不管對方是不是也被花石綱禍害,只要他有錢就是罪。先拋開肚子,挖出腹中脂油焚燒。等那些富戶燒死了,留下的財寶按官員的行政級別分配,方臘當然級別最好了,拿大頭,最先挑選,而後是他的丞相、太尉等各級官吏,經過層層剝皮……哪些最低等的紅巾衆嘛,乾脆教育他們無私奉獻吧。

財寶分配完畢後,人都燒完了方臘衆開始燒屋、燒街、燒城、燒縣……據杭州逃出來的客商介紹,新城、桐廬、富陽三縣城破之後,大火燒了整整一個月,如今這三個縣,連不肯從賊的貓都燒死了,留下的只能加入紅巾,這些紅巾衆,各個打算爲方臘無私奉獻,死而後已。

“唉,如今蘇杭一帶局勢如何?”時穿很無力的問。

年節過後是銷售淡季,按國人的習慣,過完年總是懶洋洋,不會馬上進入狀態。因爲是銷售淡季,時家快船隊往京城跑得比較多,到南方的航船極少,且船隻只放柳州,趕工期急着拉回柳州的杜仲膠。沒想到,蘇杭一帶居然天翻地覆了。

這個該死的古代,信息傳播實在慢的令人髮指。叛亂的消息多重要啊,可是沒有廣播,別人不告訴你,一百年你都不知道,

“傳言——”簡大人鄭重強調:“只是傳言。傳言東南名將、兩浙路第三‘正將’郭師中已經率師出征,在睦州迎戰阿彌陀佛教衆……唉,但願他能取勝吧。”

連不通戰事的簡書記都不看好東南名將郭師中……時穿不禁想起看過的一部喪屍影片,喪屍呀,沒多少攻擊力,但勝在人多勢衆,即使你全副武裝,武裝到牙齒,可是見了洶涌的人潮,哪怕他們手無寸鐵,依然需要回避……殺不勝殺,怎麼殺?

“幸好幸好,幸好梁山衆只有幾百人……好吧,這時不能隱瞞了,把這消息告訴衆人。告訴他們我們已沒有外援裡,必須靠自己了”,時穿眨眼間做了決斷:“簡大人,既然朝廷已經瞞不下去了,早晚大家都知道的事,何必賠上官府信用——你來宣佈吧。”

簡書記哼哼唧唧:“大郎,這事不該由我說啊”

“那麼我來,你只要在一旁看着就成”,時穿慨然說。

話音剛落,最後一隊派出去的團練回報:“教頭,厚丘鎮已無樑山賊,據厚丘鎮的人回報說,大約就在大人路遇梁山賊之後,梁山賊全夥兒出動,鎮中人不敢出門查看,如今不知梁山賊去了哪裡。”

“韓山——”十一娘插話:“定然隱藏在韓山”

“韓山有茴香堡……”時穿沉吟片刻,立刻說:“明日‘三朝’已過,我進入沭陽先……十一娘,等各隊團練回來後,你詢問一下整件事情的過程,如果隊長不得利,立即撤換,而後像我這樣反覆測試,直到滿意爲止。”

十一娘聽出了時穿話裡的意思,急忙打斷時穿的話:“哥哥要走?哥哥,我一個人……”

“你不是一個人”,時穿馬上反駁:“整個劉家是你的後盾”

劉太公立刻響應:“果然,經過崔莊女學出來的女娘,管家是一把好手,我在這裡還茫然無頭緒呢,媳婦已把事情經過分析得清清楚楚,沒錯,媳婦你放心,劉家既然娶了你做當家主婦,你的決定就是劉家的決定,劉家上上下下,誰敢不聽你的,要殺要埋,由你”

“這……”十一娘沉吟起來。

“先尋找沭陽最知名的鐵匠,而後收集莊戶沒有的鐵器,熔鍊成兵器”,時穿提點說:“百鍊只是湊巧成鋼,知道原理,一次就能成‘鋼’。同樣,麻鋼也是如此,知道鋼材爲什麼具備高彈性,一次就能冶煉出成品鋼——我把原理告訴你,並告訴你配方,你來召集……”

劉太公截斷時穿的話,笑着說:“賢侄,如今十一娘已是我劉家人了,由不得你呼來喚去”

劉太公這話,其實並不是指責時穿對十一娘過於嚴苛,把對方依然當小孩看待。他其實是在隱晦的提醒時穿——這年頭,鍊鋼就如點石成金,上好的鋼材價格跟金子差不多,劉家學會了這竅門,等於開爐連金子。這產業雖然是應急項目,但以後弄長久了,也是生財的大項目,不能白白便宜人。

劉太公小心眼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官府現在着急上火,海州在沒有援兵的情況下,怎顧得上百姓。百姓自己不靠自己,誰會關心你。

時穿稍作停頓,劉太公不管在場的幾位官紳的臉色,緊着呼喊:“叫周管家來,村中的手藝人都他負責,喊手藝最好的三十人來,馬上升起爐子,開爐鍊鋼……”

這就是說:鍊鋼的事情,不能讓別家插手。

簡大人沉吟片刻,插話:“春時不等人,我這就回城與知縣大人商量,最好能開放封樁庫,而後乘這機會……”

“梁山賊幾乎可以肯定是在韓山隱藏着”,時穿加了一句:“我最多在縣裡停留兩三天,今後,沭陽縣的事情還要靠沭陽百姓自己。”

“我這就走”,簡大人橫下心來:“大人放心,我一定讓縣裡知曉情況的嚴重性……”

簡書記看了一眼劉太公,補充說:“若是縣裡定了,劉太公此處不妨多早點兵器,我等打算藉機把武庫的東西全換成新的。”

說話的功夫,周總管已經帶着劉家的手藝人返回,時穿拱手作別了簡書記,立刻指揮木匠們,先做了一個牽引車牀,而後挑選合適的桑木杆,用牽引車牀製作桑木弓……安排完這頭後,鐵匠們已經將爐火燒紅,時穿過去指導鐵匠們熔鍊鐵鍋與犁頭。

遙遠的西方正在做什麼,他們也正在化犁爲劍——農夫們將犁頭融化了,變作刀劍與鎧甲,而後帶上一個十字架,前往東方開始搶劫。似乎,這個時代,整個世界都在“化犁爲劍”。

應劉太公的要求,時穿也不急於進行技術普及了,他站在爐火前沉吟片刻,說:“這門手藝我只教三個人,剩下的人只能打下手——村裡那三位手藝最好,站出來”

鍊鋼如同連金子,村裡人都知道這次要教授的是什麼,一下子全站出來了,個個認爲自家手藝出衆,幾位作坊老闆還彼此不服氣,相互推搡着說:“什麼叫手藝好?得看老百姓的選擇,我家鐵器坊開了上百年,村中誰家犁頭壞了,不是上我家來修理?”

“你你你,你也就修一修犁頭的手藝,我家鍛造菜刀多少年了,誰家買菜刀不上我家選?”

“話可不能這麼說,我家菜刀難道不好嗎?憑啥你家算作村中最大鐵器坊,我家鐵器坊不比你小——你說說,你家僱多少人,我家僱多少?”

時穿兩手交叉在胸前,咳嗽一聲,自我介紹說:“我是海州時承信——還是這樣說吧:海州段小飄是我徒弟。”

幾位作坊主隱隱猜到了下文,停下了爭執。時穿稍作停頓,接着說:“我娶得是沭陽黃知縣嫡長女,所以……所以只要黃知縣在,各位的鐵器坊想開多大可以開多大,別管鹽鐵禁令。

咳咳,如今縣裡兵器不足,需要民間支援,我決定把段氏冶煉法傳授給沭陽縣,條件跟段氏鐵器坊一樣,我傳授這項技術,而後拿三成乾股。但我最多隻傳授兩到三人,你們這麼多人,即使人人願意接受我的條件,我也只能選三人,剩下的,就來打下手吧,打下手也能學到很多東西,學多學少由你們,學成的技術與我無關,全是你們自己的——現在,誰家自認是沭陽第一鐵器坊,站出來,趕緊,拜我爲師。”

幾位匠師還在推推搡搡,相互辯論不停,時穿不耐煩了:“茄子黃瓜都是菜,隨便了——如果你們自己決定不下,那就——你,你,你,你們三個隨我來。”

三位被選中的鐵匠大喜過望,爭先恐後的跟隨時穿來到劉家客廳,在劉太公的見證下立了契約——他們還需將所得分給劉太公兩成。也就是說:他們盈利所得,自己只能佔一半,剩下的被時穿與劉太公瓜分。

但即便是這樣,落選的鐵匠依舊憤憤不平,在他們看來,這件事太便宜了——慣例,租種別人土地的佃戶只能拿四成,甚至三成收入,而如今平白得一項鍊鋼的收益,技術上隨時有時穿指點,頭頂上有劉太公遮風避雨,官府都不敢隨便來騷擾,這等便宜事,等同於鍊金術的本事,師傅與太公只拿走一半,實在太厚道了。

不少人隨後打定了偷師的主意,但這些小事時穿已沒工夫理會了,他接受完三位作坊主的拜師禮,沉思着說:“其實,煉製鋼鐵的方法很簡單,無非是弄清楚配方,而後精確稱量,控制火勢火候……如今是戰亂,咱們應急處置,等回頭戰亂平息後,你們三個人該各自經營不同的項目,免得彼此惡性競爭。”

一位作坊主搶先回答:“這是當然,師傅,你不用說,如今我們幾個都是師兄弟了,自然要好好計劃一下,各自經營一塊,免得彼此衝突傷了和氣。啊,不妥,可我家主要經營的是農具,別家到常做一些菜刀呀、斧子呀……農具用的鐵料不講究,價格高了反而沒人買。可我從師父這兒學了高明冶煉法後,如果還用來製作農具,那真是……虧大發了。”

時穿輕輕搖了搖頭,說:“具體怎麼做,你們自己商量。然而,任何一項產業,做精細了都有很多竅門,比如同樣製作菜刀、斧子,憑你們有手工,無論多努力成本都比不上海州段氏……罷了,等這件事完了,你們各自帶兩名徒弟到崔莊,我會教給你們怎樣使用各類機械,以便降低成本。到時候,你們不妨邊學邊想,各自確定出自家拳頭產品……走吧,讓我們開始”

當晚,團練們開始稀稀落落的返回,大多數團練都當自己這趟旅程是探親訪友,當晚就在親戚家住下,唯有少數責任心較強的團練們,還記得返回報告一聲。而三千名團練撒出去,返回者不急兩百人,其中,前往東方——也就是韓山方向探查的,有一小隊全體返回,這多虧他們小隊長堅持。

這些團練當然獲得了獎勵——後院正在架上爐子鍛造武器,趕回來的團練都得到“記名留用”的待遇,劉太公沒人給他們賞賜三百文,時穿則命令鐵匠們將新出爐的朴刀篆刻上名字,鑄上特別的花紋,給這些團練們使用。當然,這批朴刀的產權依然屬於劉太公,使用權則屬於各位團練。

當夜,劉家莊的爐火燒紅了半邊天,沭陽縣內也燈火通明的忙亂了小半夜,下半夜時分,沭陽縣三位官員終於達成一致——打開封樁庫,招募“勇敢”,鍛造新武器,替換縣武庫內不能使用的東西。

得知梁山賊可能藏匿在韓山,從此梁山賊就成了“沭陽的梁山賊”,縣裡的富戶豪紳都坐不住了,他們不等縣裡招呼,紛紛開始納捐,而後連夜催促黃知縣派出官員與劉太公接洽,於是,簡書記只好連夜趕着馬車,馱運封樁庫內的銅錢,以及富紳的捐獻趕往劉家莊,定製新武器。

也在這一天,賦閒在京東西路的官員侯蒙上書朝廷,希望招安梁山水寇,他的理由是:這些人原本是體制內的軍官,或者底層官吏,因爲一時糊塗走上了反叛道路,如果朝廷給他們機會,或許能把這支強力武裝,重新變成體制內人。

宋徽宗讀到侯蒙這份奏摺,大喜過望,當即下令任命侯蒙爲招撫使,負責出面招安梁山水寇。可惜,聖旨抵達侯蒙家的時候,侯蒙已經病逝……

第二天天亮,繼續有團練零零星星返回,不過他們既沒有賞錢,也沒有刻錄名字的刀劍。劉太公沒有出面,劉曠出門來狠狠罵了他們一通——“軍情緊急,大家都在等待迴音,你們卻自顧自尋親戚家安置,真是不知死活。若梁山賊還在,知道你們大張旗鼓在搜尋他們,乘你們分散各家裡,前來夜襲,你們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哼哼,若在軍中,你們敢如此怠慢軍情,敢如此散漫,腦袋都被砍機會了——簡直是不值得託付。”

劉曠痛罵過後,十一娘出來做好人:“如今總算知道梁山賊不在我們附近,也算是收穫——農時不等人,誤了春耕可要一年吃窮。各位鄉親,趕緊回家準備播種,這幾天團練還在聚集,咱趕緊把種子播下去,以後就是梁山賊再來,在至少也能有點收穫。”

劉曠夫婦在莊園門口處理散漫的莊丁,時穿把昨日留下來訓練的團練組織起來,重新分配武器後,再度劃分巡邏區域,有莊丁詢問:“大人,如今正在春耕,我們出去巡邏了,地裡怎麼辦?”

時穿沒回答,劉太公端着茶壺答話:“打擊不虧待我劉某人,我劉某人決不虧待大家——今日編入團練的,今年地租減一成。此外,各位保護別人下地耕作,你們的土地自然由哪些享福的人操持。諸位放心,我組織莊丁,先把你們的土地種上,讓你們好安心巡邏。”

這一次,時穿安排的巡邏區域,主要偏重於防禦東部韓山山區。按照正常的歷史,梁山好漢現在應該直奔海州而去,他們或許要經過韓山的茴香堡,也或許從別處山口進入山區,不過,由於茴香堡附近有修好的山路,從哪裡走會格外方便——在不考慮茴香堡威脅的情況下。

如今的茴香堡,有威脅嗎?他們的統領凌飛不在,時穿也不在場……看看劉太公這些家丁的素質,時穿真替茴香堡擔心。

這天是三月初五,清晨,縣衙終於開印了。隨着各地縣衙開印,驛站也送來了最新的消息:前幾日,凌鵬正是帶三十名花膀子抵達青州,張叔夜立刻將密州淩氏子弟獻上祖傳火藥配方傳遞給朝廷,汴梁軍器監試驗後,發覺淩氏火藥確實威力巨大——據報,“(皇)上大喜”,決定重賞淩氏。張叔夜因此被提升一品。隨後,樞密院下令張叔夜爲淮南東路宣慰招討使,負責剿滅梁山水寇。

張叔夜是個急性子,得知朝廷命令後,立刻向海州行文,要求海州三縣兩鎮共一千多名“大將”提前向州衙彙集,以百人爲一隊,各自選出百夫長,準備接受官府的新差事。

正午,時穿安排好劉家莊事宜後,帶着二百二十名崔莊團練進入沭陽城,這個時候,沭陽縣已經打開了封樁庫,縣主簿領着衙役上街,沿街敲着鑼宣佈縣衙最新命令:以現金收購百姓手中的廢鐵廢鍋……

與此同時,留在城內的鐵匠們都被簡大人招呼到縣衙,黃知縣親自帶着他們引燃鍊鐵爐,準備熔鍊兵器;而縣尉大人則領着“勇敢”登城,開始四門戒備,整個縣裡因此顯得風雨欲來。

這場戰鬥,大約是梁山好漢的末日之戰吧……踏進城門的時候,時穿暗自琢磨:戰爭,會從哪裡打響?

第176章 未知心事屬他誰第42章 揚長避短第416章 害人都弄得自己正氣凜然第127章 新鄰居的狂妄第118章 妖與妖之間的交易第360章 我的綽號居然很響亮第108章 環佩叮噹第348章 意外收穫第265章 呼朋喚友第297章 心甘情願第443章 這裡誰說了算?第406章 被代表的海州兵第341章 極端隱私第422章 遭遇戰第435章 沒回扣的投降不要第423章 都是搶地盤的第100章 息事寧人第408章 楊惟忠賣馬第165章 不爲人知的暗號第56章 情敵相約同遊第34章 天大的麻煩第54章 叮叮作響第108章 環佩叮噹第347章 這王爺很沒品第212章 這廝太目中無人第45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3章 古代做米蟲的捷徑第462章 終結之戰第457章 岳飛參戰第376章 非着名賣國賊李逵的搏殺第27章 流言的誕生第257章 該怎麼動手?第141章 被人告了第413章 謊言不能用來騙自己人第154章 預感到危險第309章 ,秋天的心動第426章 小妖精的嫁娶問題第246章 騙子遇騙子第115章 人類的進化第344章 別去做宋代魚玄機第370章 急先鋒索超的戰鬥第436章 寧信童貫不信豬第22章 饞貓望着魚第65章 大眼瞪小眼第28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283章 最兇殘的敵人和最仁厚的百姓第442章 咱去給金人添點小麻煩第382章 如今咱也是官軍了第273章 段小飄的野望第384章 兄弟是用來誘騙的第133章 別以爲能哄騙第181章 身帶殺氣第151章 真正的藏寶第213章 悲催與鄙視共舞第403章 司行方的拘魂術第280章 先打一頓再說第335章 該動手了第360章 我的綽號居然很響亮第388章 躺着也收錢第104章 防盜的好辦法第11章 勘察報告第358章 總是摟草打兔子第151章 真正的藏寶第113章 有人動了手腳第55章 採花賊第295章 有錢不如有勢第112章 鬼斧神工第417章 無欲則剛與無處下手第220章 要價多少才合適?第412章 以烏合之衆戰烏合之衆第98章 打探消息第60章 神魂飄蕩第167章 一律擊殺第350章 天吶,沒活路了第30章 貼身服務第69章 殺富濟貧第146章 定下規矩第428章 樂觀到了可怕的程度第415章 搶我家奶酪的代價第86章 喧囂撲面第343章 調戲時空第153章 宋代的婚姻法第434章 國師的錦繡文章第198章 最熱門的人選第142章 通判已接案第286章 刀槍見血第199章 交換條件第267章 “偶遇”第261章 三生不幸啊第419章 太平鎮的太平相第313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380章 你是我的人了第43章 破壞風水第139章 天殺的……上房第187章 誰比誰差點?第434章 國師的錦繡文章第344章 別去做宋代魚玄機第462章 終結之戰第28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113章 有人動了手腳
第176章 未知心事屬他誰第42章 揚長避短第416章 害人都弄得自己正氣凜然第127章 新鄰居的狂妄第118章 妖與妖之間的交易第360章 我的綽號居然很響亮第108章 環佩叮噹第348章 意外收穫第265章 呼朋喚友第297章 心甘情願第443章 這裡誰說了算?第406章 被代表的海州兵第341章 極端隱私第422章 遭遇戰第435章 沒回扣的投降不要第423章 都是搶地盤的第100章 息事寧人第408章 楊惟忠賣馬第165章 不爲人知的暗號第56章 情敵相約同遊第34章 天大的麻煩第54章 叮叮作響第108章 環佩叮噹第347章 這王爺很沒品第212章 這廝太目中無人第45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3章 古代做米蟲的捷徑第462章 終結之戰第457章 岳飛參戰第376章 非着名賣國賊李逵的搏殺第27章 流言的誕生第257章 該怎麼動手?第141章 被人告了第413章 謊言不能用來騙自己人第154章 預感到危險第309章 ,秋天的心動第426章 小妖精的嫁娶問題第246章 騙子遇騙子第115章 人類的進化第344章 別去做宋代魚玄機第370章 急先鋒索超的戰鬥第436章 寧信童貫不信豬第22章 饞貓望着魚第65章 大眼瞪小眼第28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283章 最兇殘的敵人和最仁厚的百姓第442章 咱去給金人添點小麻煩第382章 如今咱也是官軍了第273章 段小飄的野望第384章 兄弟是用來誘騙的第133章 別以爲能哄騙第181章 身帶殺氣第151章 真正的藏寶第213章 悲催與鄙視共舞第403章 司行方的拘魂術第280章 先打一頓再說第335章 該動手了第360章 我的綽號居然很響亮第388章 躺着也收錢第104章 防盜的好辦法第11章 勘察報告第358章 總是摟草打兔子第151章 真正的藏寶第113章 有人動了手腳第55章 採花賊第295章 有錢不如有勢第112章 鬼斧神工第417章 無欲則剛與無處下手第220章 要價多少才合適?第412章 以烏合之衆戰烏合之衆第98章 打探消息第60章 神魂飄蕩第167章 一律擊殺第350章 天吶,沒活路了第30章 貼身服務第69章 殺富濟貧第146章 定下規矩第428章 樂觀到了可怕的程度第415章 搶我家奶酪的代價第86章 喧囂撲面第343章 調戲時空第153章 宋代的婚姻法第434章 國師的錦繡文章第198章 最熱門的人選第142章 通判已接案第286章 刀槍見血第199章 交換條件第267章 “偶遇”第261章 三生不幸啊第419章 太平鎮的太平相第313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380章 你是我的人了第43章 破壞風水第139章 天殺的……上房第187章 誰比誰差點?第434章 國師的錦繡文章第344章 別去做宋代魚玄機第462章 終結之戰第28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113章 有人動了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