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意想不到的禮物

劉闞回樓倉快三個月了!

在這三個月裡,劉闞首先要對樓倉重新去了解,因爲過去的一年中,樓倉的發展非常迅猛。

很多人,很多事,都發生了變化。

當然這裡面變化最大的,莫過於劉闞身邊的家庭。

小劉秦兩歲了,已經能牙牙學語,並且不需要人幫助,自己可以慢慢的行走。也許遺傳的原因,劉秦遠比同齡的孩子要來的壯實。以至於王姬戲稱,十八年後,老劉家肯定會再出一頭老羆。不過,由於這一年中劉闞不在樓倉,也使得小劉秦對劉闞很陌生,甚至不肯叫爸爸。

劉闞在忙於公務的同時,還必須要加強父子間的感情聯絡。

好在,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劉秦已經不再像劉闞剛回來是那麼認生。

闞夫人也不再主持家務。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給了呂來主持。不可否認,呂在這方面做的很不錯。田莊很大,可是呂卻打理的井井有條。雖然在某些事情上,她顯得不那麼果決,但也不能說她有錯。因爲呂之所以如此,也是從劉闞的角度去考慮。

最讓劉闞感到吃驚的事情,還是源自於劉巨。

闞夫人偷偷的告訴劉闞,劉巨和王姬之間,似乎有那麼一點點意思。劉巨失去了記憶,人也十分憨厚,很知道疼人;而王姬呢,也是經過了許多挫折和磨難,兩個人在一起,似乎也不錯。但劉闞卻有些猶豫,因爲劉巨的真實身份,始終是他心裡一個無法解開的疙瘩。

如今他失去記憶了,是眼前的模樣。

可一旦他恢復了記憶,又會是什麼樣子?

所以,劉闞時常呆呆的看着在後院裡練武的劉巨。心裡面也經常盤算着,究竟要不要同意?

於是他只好用劉巨身上的銅鎖尚未去除爲理由。拖延着表態的時間。

但是,劉闞也知道。這種事情拖延不得太久。否則的話,闞夫人遲早會對他表達不滿之意。

除了家事之外,還有許多劉闞意想不到的事情。

其中,最讓劉闞感到吃驚地一件事,莫過於程邈給他帶來的驚喜。

新年地頭一天,劉闞正在府衙中翻閱過去一年的公文。程邈神神秘秘的走了進來。站在劉闞面前。

看他的笑容格外詭異,讓劉闞非常奇怪。

“程老,您有什麼事情嗎?”

那程邈卻微微一笑,從身後拿出了一個包裹。“都尉,小老兒這裡有一件寶貝,請都尉過目。”

“寶貝?”

劉闞越發奇怪了!和程邈認識也有四五年了,劉闞從沒有見過他像今天這樣子的古怪。(就連在兩年前,程邈費盡心思把完成了兩千個隸書文字的改造時,也沒有露出過這種表情。這老頭,今兒是怎麼了?

劉闞的目光,轉移到了那包裹上。

“程老。別再和我打啞謎了,究竟是什麼寶貝。讓我開開眼吧。”

程邈嘿嘿一笑,在劉闞對面坐下,把包裹放在書案上,解開了最外面地一層黑帛,裡面確實一個香樟木做成的匣子。這種香樟木,本是一種香料。在燃燒之後,會產生出一種香味,能提神醒腦,香氣怡人。不過這種木頭很貴。而且在中原並不多見。

劉闞家裡有一些。不過是巴蜀秦家通過關係,從西域購買而來。

闞夫人年紀大了。於是秦曼就帶來了一大塊香樟木,說是孝敬老夫人。闞夫人對這種香料也非常喜歡,甚至不捨得使用。也不知道,這程邈是從哪裡弄來這麼一大塊香樟木,還做成了匣子。

“都尉,猜猜看,這裡面是什麼東西?”

劉闞對香樟木的氣息不是很感冒,故而一蹙眉頭,笑道:“程老,你這神神秘秘的,我怎知道?”

程邈聞聽,得意地笑了。

他慢慢打開了木匣,然後把匣子轉了個方向。

劉闞好奇的往匣子裡看了一眼。可這一看,卻忍不住啊的一聲驚呼,幾乎是本能的伸出手來。

那匣子裡,居然放着一摞紙!

色澤略發黃,拿起來透光看去,紙張的紋理也非常的粗糙。

可這真的是紙啊!

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之一,沒想到竟出現在自己地面前。已經習慣了使用錦帛竹簡的劉闞,看見了這紙張,頓時生出了一種親切感。不過隨即,劉闞地心裡面,又生出了一個疑問。

不是說這紙張是東漢蔡倫發明的嗎?

如今劉邦連漢朝還沒有建立,這紙張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事實上,劉闞在這一點上還真的是錯了。後世的考古學家曾經在敦煌的一處墓穴中就發現過紙張。那個墓穴,是西漢年間的墓穴。據考古學家推斷,紙張在西漢武帝時期,就已經出現。

但具體的出現時間,並沒有得到確定。

因爲那個發現紙張的墓穴,是西漢武帝時期地墓穴。也就是說,最遲在武帝時期,紙張就已經出現。而蔡倫在後來只是改進了紙張地質量,促進了麻紙和皮紙的使用,而非紙張地發明創造者。^^

劉闞的手,微微發顫,捧着那帶着香樟木香味的紙張,半晌說不出話來。

說實話,程邈獻上的紙張質量很差,手感和後世出恭時所用的手紙差不多,但是又有些發硬。

可這是紙啊!

有了這玩意兒的出現,以後就再也不需要用那草籌了……

當然,劉闞可不敢把這心裡話說出來。如果讓程邈知道他辛辛苦苦研製出來的東西,居然被用在了那個上面,說不得會立刻拔出寶劍和劉闞拼命。不過,劉闞的心裡真的是非常高

詢問之下,劉闞才知道了這紙的來歷。

原來,程邈出身於墨門,對於兵事卻不甚精通。他更喜歡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早年間曾在巴郡得到了一卷秘錄。據說是魯國大匠公輸般和墨翟兩人合著,上面記載的全都是一些匪夷所思的設想。當然了。也僅僅是設想而已,而且程邈得到的,還是一卷殘缺不全地秘錄。

上面就有這樣的一種紙地構思。

只可惜,程邈以前沒有那個能力來進行試驗,直到跟隨劉闞以後,他纔有了這個條件。

當初修建田莊的時候,程邈在田莊後面開了一個池塘。就是爲了進行這方面的實驗和研究。

整整三年時間,程邈終於完成了第一步。

劉闞並不知道紙張是怎麼製作,可是在詢問了程邈使用的材料之後,他立刻發現了一些問題。

於是向程邈提出了他的建議。並且讓程邈安心進行試驗。

兩個月過去,劉闞都快要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卻沒想到程邈居然成功了……

李成有些迷茫的看着興高采烈的司馬喜和手舞足蹈,有些癲狂地劉闞,忍不住問道:“都尉,什麼成功了?”

“啊……成司馬隨我來,給你看樣好東西!”

劉闞拉着李成的手,大步流星的跑出了府衙大廳。穿過過道。二人直奔程邈的住處。

遠遠地,就見陳平、曹參。還有呂文、陳義正匆匆而來。

這些人都知道程邈在做什麼,同時像呂文和陳義,也非常敏銳的覺察到了這裡面蘊藏的巨大商機。

看到劉闞來,呂文立刻攔住了他的去路。

“阿闞,別的話我也不說什麼了,這一次就由我來經營這個東西,你可不許再讓別人插手。”

陳義一聽就不樂意了,“呂翁,話不能這麼說。這東西應該由咱兩家人一起經營。你怎能一個人獨吞?”

別看陳義有點憨直。可是腦袋瓜子卻非常清楚。

也難怪,山東北地各郡。特別是當年的三晉之地,地窄人衆,不少人最後都選擇了從商這條路。呂文能看出來的商機,陳義自然也不可能看不出來。聞聽呂文要獨霸這生意,陳義立刻就不樂意了。

劉闞笑道:“你們先不要着急,我先進去看看,還不知道程老這一次是不是真的成功呢。”

說着話,劉闞帶着人就走了進去。

院子裡面,有一股極其刺鼻地味道,瀰漫在空中。

韓信站在書房門口,看見劉闞過來,連忙上前行禮。

在發現了韓信之後,劉闞就收留他做了自己的書佐。不過,劉闞可不是想要當韓信地老師,因爲韓信本身就家學淵源,劉闞所能做的非常簡單,把他領到了程邈這裡,丟給了他一卷孫子兵法。

跟隨程邈,可以進一步的鞏固學識。

同時又順着韓信自己的興趣,學習兵法。一部孫子兵法,可謂博大精深。即便是幾千年的後世,也沒有人敢說完全能鑽研透徹。孫武之後出現的兵法,可以說都收到了孫子兵法的影響。

劉闞就是讓韓信自己去理解,自己去研究。

而程邈能交給他的,則是一些基礎的學問……

韓信呢,也充分地理解了劉闞地意思。和司馬喜兩人整天呆在程邈身邊,可說是寸步不離。

程邈原本有三個學生。大徒弟王信,基本上是放任不管。王信的興趣不在這上面,與其強求,到不如任由其發展。

二徒弟司馬喜呢,倒是很好學,也甚得程邈地歡心。

三徒弟戚姬……如今留在闞夫人身邊,跟着闞夫人她們識文斷字。現在又來個韓信,雖然明知道這韓信的興趣不在他這裡,可既然劉闞吩咐了,程邈還是會盡心竭力的卻教導韓信。

書房裡的書案上,並排擺放着一張張色澤雪白,帶有瑩潤光澤的紙張。

類似於後世的宣紙,但毫無疑問,比之宣紙的質量,還有很大的距離。書案下面,還擺放着一摞摞染黃紙,看上去非常的粗糙。程邈正在對比書案上的紙張,時而點頭,時而搖頭。

甚至連劉闞走進來,程邈也沒有發現。

直到司馬喜上前推了他一下,程邈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起身向劉闞行禮。

“按照都尉所說,小老兒蒐集來了一些古樟樹的樹皮,然後又進行了無數次的實驗,最終產出了目前的這些紙張。並且,小老兒根據原料發酵的時間長短,也作出了相應的比較。

都尉請看,這一張是貯存了三十天,通過自然發酵的方式,然後再製作紙漿。而這幾張貯存的時間則相對長一些,大約五十天到六十天左右,而後出來的紙張,明顯要比以前的好。”

劉闞從程邈手中接過兩張紙,靜靜的觀察。

而呂文和陳義兩個則蹲在那一頓染黃紙中間翻看,都顯得非常興奮。

而曹參和陳平,卻是一言不發,輕輕的點頭。毫無疑問,對於陳平和曹參而言,更看重紙張的實用性。

“阿闞,你打算怎麼銷售這些紙張?”

呂文不免有些緊張起來,滿眼期盼的看着劉闞,“而且,你最好再給它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名字我已經想好了,就叫程公紙吧!”

劉闞看了一眼一臉驚愕之色的程邈,笑着說道:“程公發明此物,將會是利在千秋的大發明。

今後這天下的讀書人,都將會感謝程公……恩,就叫程公紙。

道子,參哥,你二人感覺如何?”

曹參和陳平微笑着點頭,表示贊同劉闞的這個想法。但是,這看似平常的行爲,卻讓程邈熱淚盈眶。

“至於如何經營……”

劉闞擡起頭,看了一眼呂文和陳義。他沉吟片刻,而後輕聲道:“在我決定之前,還需要去請教一個人……陳義,你立刻派回原武,請令表兄前來。岳父……你也別擔心。這樁生意不比其他,必須要仔細籌謀方可。不過若我決定推行紙張的話,絕不會忘記了您這一份兒。”

岳父這個稱呼,原本是出自於唐玄宗時期。

只是劉闞不喜歡稱呼別人爲父親,索性就稱呂文做岳父。

而呂文呢,也沒有去追究這岳父二字的來歷,反正知道是劉闞對他的尊稱,就足夠了。

聽聞劉闞這麼一說,呂文也算是放下心來。

不過仍有些好奇的問道:“阿闞,你打算請教什麼人?”

劉闞微微一笑,卻沒有回答呂文的這個問題。這紙張的推廣,不比泗水花雕。酒,自上古就有,已經成爲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所以在行銷上,只需要略施手段,推廣出去即可。重要的是在於質量,只要劉闞能保證他的酒水香醇凜冽,就不需要去擔心銷路問題。

然後紙張……

這裡面還牽扯到了一個習慣的問題。

要想推廣出去,還需要藉助其他方面的力量。恩,看起來這件事情,一定要請她出面才行!

第173章 決戰河南地(三)第147章 演武(一)第190章 韓信(一)第301章 長征(一)第62章 古怪氣象第231章 伴駕(一)第323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四)第52章 警告第102章 雷霆手段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325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六第83章 雍劉聯合第7章 審食其第254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一)第76章 鎖奴第153章 老羆營(二)第11章 腳步聲第297章 樓倉之戰(五)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二)第311章 道子今何在?第140章 亡秦者胡第314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三)第328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九)第69章 慷慨悲歌第136章 合作(一)第253章 將行第237章 伴駕(七)第201章 疑似故人第130章 鍾離相隨第208章 巴蜀風雲(三)第87章 第二步第184章 泗水都尉第47章 出行第224章 蕭何來訪第24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四)第166章 冒頓和阿利鞮(二)第81章 蕭何示警第13章 笑柄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賢人第163章 懸馬擊鼓第122章 走馬郯縣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一)第27章 成也法,敗也法第24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四)第303章 長征(三)第339章 會師關中(七)第84章 君欲何求第130章 鍾離相隨第223章 千字文第40章 封禪樑父山(二)第257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四)第278章 厚黑第370章 戶牗之會(二)第85章 棄我去者昨日不可留第288章 老羆鬥霸王第322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三)第250章 驪山之囚第187章 陳平獻策第217章 平陽?嬴邑?第302章 長征(二)第76章 鎖奴第363章 登基(一)第329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十)第277章 先手第210章 巴蜀風雲(五)第261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完)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三)第136章 合作(一)第306章 長征(六)第314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三)第285章 徐縣第一戰第25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五)第266章 有熊出沒之青魚門徒第275章 陸賈第170章 決戰即將開始第268章 以命換命,千金一諾第304章 長征(四)第277章 先手第268章 以命換命,千金一諾第371章 垓下第371章 垓下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286章 打虎親兄弟第315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四)第226章 事發突然第279章 寧陵君第79章 唐厲說法第272章 何方神聖(三)第348章 會師關中(完)第335章 會師關中(三)第279章 寧陵君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144章 永正原第40章 封禪樑父山(二)第281章 殺人者。黥布第10章 青皮第111章 弓倉是誰第335章 會師關中(三)第282章 亂局
第173章 決戰河南地(三)第147章 演武(一)第190章 韓信(一)第301章 長征(一)第62章 古怪氣象第231章 伴駕(一)第323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四)第52章 警告第102章 雷霆手段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325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六第83章 雍劉聯合第7章 審食其第254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一)第76章 鎖奴第153章 老羆營(二)第11章 腳步聲第297章 樓倉之戰(五)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二)第311章 道子今何在?第140章 亡秦者胡第314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三)第328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九)第69章 慷慨悲歌第136章 合作(一)第253章 將行第237章 伴駕(七)第201章 疑似故人第130章 鍾離相隨第208章 巴蜀風雲(三)第87章 第二步第184章 泗水都尉第47章 出行第224章 蕭何來訪第24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四)第166章 冒頓和阿利鞮(二)第81章 蕭何示警第13章 笑柄第229章 大梁城外有賢人第163章 懸馬擊鼓第122章 走馬郯縣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一)第27章 成也法,敗也法第24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四)第303章 長征(三)第339章 會師關中(七)第84章 君欲何求第130章 鍾離相隨第223章 千字文第40章 封禪樑父山(二)第257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四)第278章 厚黑第370章 戶牗之會(二)第85章 棄我去者昨日不可留第288章 老羆鬥霸王第322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三)第250章 驪山之囚第187章 陳平獻策第217章 平陽?嬴邑?第302章 長征(二)第76章 鎖奴第363章 登基(一)第329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十)第277章 先手第210章 巴蜀風雲(五)第261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完)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三)第136章 合作(一)第306章 長征(六)第314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三)第285章 徐縣第一戰第25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五)第266章 有熊出沒之青魚門徒第275章 陸賈第170章 決戰即將開始第268章 以命換命,千金一諾第304章 長征(四)第277章 先手第268章 以命換命,千金一諾第371章 垓下第371章 垓下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286章 打虎親兄弟第315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四)第226章 事發突然第279章 寧陵君第79章 唐厲說法第272章 何方神聖(三)第348章 會師關中(完)第335章 會師關中(三)第279章 寧陵君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144章 永正原第40章 封禪樑父山(二)第281章 殺人者。黥布第10章 青皮第111章 弓倉是誰第335章 會師關中(三)第282章 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