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有錢和沒錢(上)

1920年5月2日。

楊秋在國社大會上正式提出第一個五年計劃截止的這天,黎元洪抵達重慶。大總統的抵達也宣佈國家第二個五年計劃進入倒計時。

鄺煦堃起得很早,率領工作人員將一份份統計資料放在與會的各位部長和代表們桌上,雷猛也率領中央警衛團將會場嚴密保護起來。怪不得大家緊張,這次會議實在是太重要了,不僅僅是五年的總結和未來展望,更涉及到連歐美強國都必須小心翼翼的貨幣改革。

“眷誠,哈哈......我們的鐵道部長可算是出現了。”

“培植(申樹楷),聽說你去考察上海南洋機器廠了。怎麼樣?值不值得扶持?”

“子鴻,山西銀行那邊打過招呼了嗎?”

八點起,會議室走廊上就陸陸續續響起各位部長的聊天聲,平時難得一見的詹天佑和申樹楷等人都來了,平時不怎麼敢和楊秋照面的交通部長樑士詒也來到了會場。

雖然經濟會議和軍方沒多大關係,但作爲花錢大戶的軍方,楊秋也想讓他們清楚目前國家的整體情況,但國防部在派誰來的問題上商量好久。張孝準和石小樓帶軍官團去美國深造,蘇小虎也帶了不少軍官去法國留學三年,蔡濟民退出軍界改任民政部長已成定局,嶽鵬本來答應但在雅庫茨克後閒不住去東北看王庚。馮國璋已經是半退休自己要求留下看門,薩老頭只關心海軍撥款對經濟會議沒興趣,薛慕華還在搞空軍建制,葉祖圭去開會並接收戰列艦回來時還要去法國考察購買諾曼底半成品。秦章書和張廷輔看守東北,吳佩孚謝汝翼兩人在西北,徐樹錚遠赴俄國,尹昌衡何錫藩負責西南,華北交給了回來的陳宦姜泰,蕭安國需要督導東北剿匪和臺灣駐兵。最後只能讓蔡鍔帶負責裝備採購和訓練的蔣作賓、邱寶仁列席。

就算是次級的劉明詔、龍雲和白崇禧等人也紛紛被委任赴各國出任武官順帶繼續深造,軍方這種四面撒網的態勢也說明國家戰略政策出現巨大調整,短期內爆發大戰的概率很低。

“老師,南京還好嗎?”

楊秋和黎元洪肩並肩而行。當年把後者頂上副總統時他就一直用這個稱呼。黎元洪倒也習慣了,說道:“其它都挺好,倒是有一件事。瑞士大使半月前來見我,帶來莫斯科的口信,說列寧派來一位叫加拉罕的人前來,大概這幾天就該到了。”

加拉罕楊秋很熟悉,列寧的第一次對華宣言就是他發表的。看樣子列寧是真被斯大林的詭計騙到了,還真以爲自己有能力橫掃烏拉爾殺到莫斯科呢。不過這是好事,也是時候建立起與蘇俄的對話通道了。

黎元洪繼續說道:“辰華你這些日子不在南京,英美代表就天天來煩老夫,希望把經濟改革的事情透露給他們,這幫洋人,鼻子倒挺靈的。”

楊秋笑笑:“他們能不關心嘛。在我國的各家外資銀行手裡捏着大批金銀,我們這回把金銀廢掉他們都損失不小。何況還要首開儲蓄準備金和外匯管理制度。這個......可是抽他們的血呢。”

“我不懂這些,辰華儘管放手做就行。現在......也沒人敢來打我們了吧?”

楊秋故意很認真的點點頭:“肯定沒有了。”

“哈哈......。”兩人聊着天步入會場。總統和副總統抵達後會議正式開始。既然是經濟會議,張文景這位民國財政部長自然是主角之一。大家到齊後他立刻向旁邊的貝祖貽點了點頭。

貝祖貽是江蘇吳縣人,11年考入西南大學,15年被選中前往美國留學,19年回國後在中央銀行外匯管理司工作,因能力傑出被徐秀鈞推薦到財政部,張文景出訪時他全程陪伴幫助打理各項事宜,尤其是在與美國華爾街談判發行國債時表現出色,回來後就立刻被升任秘書長。這位年輕的小夥子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大人物顯得有些緊張,上臺時還差點磕絆摔跤,惹得張文景直撓眉心。但這也讓大家都記住了他。

“首先是歐戰時期的統計。”進入話題後,貝祖貽身上的青澀完全不見了,穿着西裝侃侃而談,在他的講解下一連串經濟數據被記了下來。

歐戰開始後,楊秋就一直沒有要求立刻統計得失,甚至巴黎和會結束都沒告知大家。因爲他知道歐戰經濟是長期性的,從經濟規律看整個歐戰經濟時限性要延伸到1920年底,所以今天大家纔對歐戰得失有了明確的概念。

www тTk дn ¢ 〇

貝祖貽臉上升起了自豪之色,說道:“歐戰收入總分爲3個方面,輕重工業出口,資源出口和外部收入。輕重工業出口中,輕工出口佔據主要,1914年時我國茶葉、絲綢、桐油等出口總額爲5億(民元單位),當時因關稅還未拿回所以收入很低,但從15年起尤其是16年關稅全部回收後出口大幅增長,其中茶葉、絲綢、桐油、菸草和藥品(磺胺)等增長最快,6年累計總額達到90億。重工出口主要集中在武器和船舶方面,6年總計向歐美出售各類船舶17艘,武器157萬件,彈藥2億發(含子彈),全部總額爲30億。資源出口方面增加最快是稀有金屬礦石和煤炭,總額爲6億民元。最後就是外部收入,這方面主要分爲獲得貸款,出兵費用和戰爭收入,分別爲50億,5億和39億。”

“嗡......。”

如同一枚重磅炸彈落入會議室,平時不怎麼關心經濟發展的部長全都瞪大眼睛交頭接耳,尤其是蔡鍔等軍方代表更是面紅耳赤。50億貸款和5億出兵費用這些他們都知道,但戰爭收入這項上怎麼也沒想到會有那麼多!雖然大家都知道西線的繳獲和俄國搶劫都是暴利,可萬萬沒想到居然暴利到這個程度!

即使早就得到統計數字,楊秋還是有些興奮,這個39億可不單單是數字那麼簡單,其中包含了上千家大大小小工廠和設備,還有大量金銀財富。最關鍵的是經濟輸入不是說搬進來就可以的。而是要折算後按比例拍賣或發行貨幣抵衝的,所以光是這些東西折算後就大約可以回籠和發行20億民元,而這些錢又能投入其它領域進一步促進發展。

所以到這個時候大家終於知道楊秋出兵歐洲是多麼英明的事情了,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弄回了約70億的投資,按照倍數效應當這些錢全部投入國內建設後,將被放大數倍之多!

大家越是激動,貝祖貽越是穩重,繼續說道:“6年裡,我國各項經濟指標都翻了數倍,全國輕工業工廠數量由戰前的5800家增加到目前的16102家。鋼鐵金屬加工等大型製造業由113家增加到347家(集團各工廠都拆分算)。其中私營棉紡廠增加至167家,國營棉紡廠26家,紗錠數量由70014枚增加到4301020萬枚,織布機從2954臺增加到35623臺,繅絲髮展很快,全國繅絲廠總計已有487家,絲車383213臺,因與美國克利夫蘭集團聯手和後期開發出降落傘等新產品後。還已經壟斷國際真絲價格。原煤產量由1913年的150萬噸增至1100萬噸;鋼鐵產量1913年爲40萬噸增至250萬噸;麪粉270萬擔增至830萬擔;水泥120萬噸增至970萬噸,化肥5萬噸增至102萬噸;石油1.2萬噸增至37萬噸;橡膠2千噸增至15萬噸(含人工);菸葉600萬畝增至1900萬畝;榨油、製糖、火柴、造紙......等均翻了四倍有餘。

全國發電量從12年的4600萬千瓦時增加到32億千瓦時(美國580億),造船數量12年爲年21艘增至年113艘(含外國船廠);汽車和拖拉機從零增至年1.2萬輛。鐵路里程從11年的不足1萬公里增至目前的4萬公里(含西伯利亞鐵路).....工人數量(不含手工業)從12年的不足42萬增至目前的420萬!唯一下降的數字外國投資比例,從1913年爲80%已經下降到不足30%,國家和民族資本從20%增至69%!”

當一連串耀眼的經濟數字出現在眼前時,大家才終於明白楊秋瘋狂投入工商業的巨大威力!但這其實還是表面,帶動的社會發展和經濟促進是數字無法體現的。最重要的是,在工業平均漲三到四倍的情況下,農業爲主的國家財政終於被逐漸撬動了!

“我們以前沒統計過國民生產總值和工業比例這個數字,所以下面這組經濟數字或許會有差距。”貝祖貽清了清嗓子,爆出了最後一個大炸藥:“我們按照美國華爾街使用的平均購買力和糧食產量等數據統計最終得出,1912年時全國國民生產總值大約爲240億美元!(實在查不到資料的情況下。這裡引用維基數據),重工業佔世界的0.5%!1913年至14年我國因內部動盪主要增長在西南,但也拉動全國年增長率爲3%,1915年增長率爲5%,16年起因加入歐戰刺激和貸款刺激,增長率達到10%。17年至19年均爲15%,去年開始下降爲11%。根據這個增長率和工業投資比例,我國目前的重工業已經佔到世界的5%到6%之間,總額約爲60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爲49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的880億美元和英國570億美元,我國現在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撲哧。”楊秋一口茶噴到了桌上。

。()

第1067章 獅子的建議第771章 前夜第562章 走向大海第468章 裁軍和理財(下)第642章 開始燒錢第641章 日本的解決之道第169章 暗戰滇桂黔(三)第951章 首戰次大陸(四)第686章 和平的歲月第381章 準備第814章 中亞大會戰(6)第965章 死局!第1015章 遠方的消息第1043章 痛苦地美國海軍第740章 莫斯科的震動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945章 印度四件事第463章 大國之路(七)第343章 苛刻第75章 強行繳械第310章 蓋州,我的命!(六)第778章 帝國之瘍(六)第845章 發動在即第568章 笨鳥開始先飛了第393章 在法國第913章 不列顛空戰爆發(下)第883章 搶(四)第31章 都不想去第79章 血火武勝關(中)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第707章 甦醒第31章 都不想去第997章 颱風(六)第518章 大步前進!第385章 目標第312章 國家的抉擇第306章 蓋州,我的命!(二)第767章 日本動員了!第1022 大戰役(六)第714章 叛逃(完)第425章 戰西線!(六)第983章 比利牛斯山上的爆炸聲(上)第1032章 直面矛盾第843章 禍水南引(下)第130 臨時工的起源第772章 遭遇戰爭第15章 悄然開始的變化第654章 陽謀天下(三)第906章 技術帶來的新戰術第243章 落幕(七)第31章 都不想去第516章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第912章 不列顛空戰爆發(上)第915章 劍指日本第400章 骨牌開始變化第167章 暗戰滇桂黔(一)第251章 警衛隊的改革第481章 貪婪的日本第185章 悲憤交加第318章 猛烈第1041章 攻克漢城(中)第597章 南洋大暴動(四)第954章 首戰次大陸(七)第682章 沙特建國(十四)第522章 死亡的開始第396章 巧合的見面第170 暗戰滇桂黔(四)第351章 東北,軍管!第560章 和平的背後第615章 禍水向何方第756章 兩份條約地四零四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中第60章 大清朝的最後一次決斷第348章 大型重巡洋艦第1021章 大戰役(五)第447章 搶劫開始了第606章 蘇俄來了第502章 國家的角逐(十二)第810章 中亞大會戰(二)第974章 空擊,誰與爭鋒!(上)第737章 再戰阿富汗第654章 陽謀天下(三)地四零四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中第60章 大清朝的最後一次決斷第987章 決戰吧!海軍(一)四四九三章 國家的角逐三第703章 瘋狂(完)第751章 各有目標第221章 釜底抽薪(上)第222章 釜底抽薪(下)第135章 他們要幹嗎?第139章 西南風雲起第384 坦克第115章 逼第327章 落幕(一)第780章 帝國之瘍(八)第497章 國家的角逐(七)第57章 繞個圈子第143章 雙雄爭西南(四)第203章 決裂(下)
第1067章 獅子的建議第771章 前夜第562章 走向大海第468章 裁軍和理財(下)第642章 開始燒錢第641章 日本的解決之道第169章 暗戰滇桂黔(三)第951章 首戰次大陸(四)第686章 和平的歲月第381章 準備第814章 中亞大會戰(6)第965章 死局!第1015章 遠方的消息第1043章 痛苦地美國海軍第740章 莫斯科的震動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945章 印度四件事第463章 大國之路(七)第343章 苛刻第75章 強行繳械第310章 蓋州,我的命!(六)第778章 帝國之瘍(六)第845章 發動在即第568章 笨鳥開始先飛了第393章 在法國第913章 不列顛空戰爆發(下)第883章 搶(四)第31章 都不想去第79章 血火武勝關(中)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第707章 甦醒第31章 都不想去第997章 颱風(六)第518章 大步前進!第385章 目標第312章 國家的抉擇第306章 蓋州,我的命!(二)第767章 日本動員了!第1022 大戰役(六)第714章 叛逃(完)第425章 戰西線!(六)第983章 比利牛斯山上的爆炸聲(上)第1032章 直面矛盾第843章 禍水南引(下)第130 臨時工的起源第772章 遭遇戰爭第15章 悄然開始的變化第654章 陽謀天下(三)第906章 技術帶來的新戰術第243章 落幕(七)第31章 都不想去第516章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第912章 不列顛空戰爆發(上)第915章 劍指日本第400章 骨牌開始變化第167章 暗戰滇桂黔(一)第251章 警衛隊的改革第481章 貪婪的日本第185章 悲憤交加第318章 猛烈第1041章 攻克漢城(中)第597章 南洋大暴動(四)第954章 首戰次大陸(七)第682章 沙特建國(十四)第522章 死亡的開始第396章 巧合的見面第170 暗戰滇桂黔(四)第351章 東北,軍管!第560章 和平的背後第615章 禍水向何方第756章 兩份條約地四零四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中第60章 大清朝的最後一次決斷第348章 大型重巡洋艦第1021章 大戰役(五)第447章 搶劫開始了第606章 蘇俄來了第502章 國家的角逐(十二)第810章 中亞大會戰(二)第974章 空擊,誰與爭鋒!(上)第737章 再戰阿富汗第654章 陽謀天下(三)地四零四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中第60章 大清朝的最後一次決斷第987章 決戰吧!海軍(一)四四九三章 國家的角逐三第703章 瘋狂(完)第751章 各有目標第221章 釜底抽薪(上)第222章 釜底抽薪(下)第135章 他們要幹嗎?第139章 西南風雲起第384 坦克第115章 逼第327章 落幕(一)第780章 帝國之瘍(八)第497章 國家的角逐(七)第57章 繞個圈子第143章 雙雄爭西南(四)第203章 決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