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真納的羨慕

土庫曼、阿富汗、塔吉克斯還有巴基斯坦,數以千計的駝隊馬幫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小小的安集延盆地。作爲中亞最肥美的平原,安集延是這片土地上最大的糧倉。除了糧食外,這裡還有照明需要的煤油,車輛需要的汽油,更有從環西北鐵路源源不斷從中國內地輸入的各類商品和雜貨,這些都是必須的生活用品。

在經歷一場曠世大戰後,曾經的統治者俄羅斯帝國陷入內戰,重新崛起的中國曆時百年將這裡納入懷抱,生活在這裡的民族遙想數千年前的唐王朝盛景時,也在暗暗審視重新回來的中國。這次回來的中國很不同。首先爲清除俄國勢力,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強行驅逐行動,近百萬隨俄國殖民者前來的移民被驅逐乾淨,然後又從國內運來數百萬移民填補真空。

除了移民外還他們修建鐵路和公路、建造橋樑、興辦工廠,在高山峻嶺上架設電線,並逐步建立西北民事政府,推行嚴密的西北戶籍制度。過去五年除了煉油廠外,還出現了冶金、煤礦、水泥、毛紡、釀酒等等一系列工廠,最讓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們還實施免費教育,不管是什麼民族只要有戶籍,孩子都可以免費讀書。

但是......所有教育課本和語言都是漢民族的。

凌冽的高原裂縫從真納的臉頰上刮過,吹得臉膛通通紅。在他和隨行代表團的前方就是苦盞國界碑。這裡是安集延盆地西南入口中段,南北兩側都是叢山峻嶺,地勢狹窄易守難攻,自古就被視爲盆地的咽喉。這裡如今也是《上海公報》明確的安集延省邊界,幾米高的巨大界碑提醒着人們,跨過這裡就是進入中國國境。

真納沒走蔥嶺古道卻選這裡入境,就是聽說安集延變化巨大想來看看。現在第一眼就讓他有些震驚。

北側的山嶺上,肉眼可見的防禦工事非常清晰,甚至遠處隱約間還能看到一門海軍型三聯305mm重炮。通過附近的部落和毛拉們。真納已經知道這僅僅是安集延要塞羣的一個點,從這裡開始這條長不過50公里,寬12公里的要衝通道兩側有好幾座這樣的防禦要塞。很顯然,中國不僅在這裡站住腳,並逐步加強軍事控制能力。

邊境哨卡的士兵都來自國名警衛隊,每兩年輪換一次。駐守邊疆國境線非常的辛苦,幸好火車已經通到後面的安集延,當地省政府還利用國內移民從安集延修建一條公路到這裡。不過和北方西伯利亞相比,安集延雖然遠離家鄉但生活卻不苦,因爲這裡糧食物產豐富。

得知真納來訪,西北軍管專員慕容翰早早坐飛機從烏魯木齊親自趕到這裡,還特意準備幾輛輪式裝甲車來迎接。車隊駛入平原後真納第一感覺就彷彿來到歐洲平原。因爲隨處都可見到機械拖拉機耕作的畫面,有大型履帶式的,也有個人使用的小型,還有掛着小鬥和汽車一樣在路上跑的型號。

“慕容先生,這裡有多少拖拉機?”

慕容翰也在暗暗打量真納。這個人在中亞和印度非常有名。與尼赫魯並稱爲印度雙雄,但因爲追隨甘地搞非暴力合作所以得罪很多穆斯林激進派。但根據情報顯示,他並非真正想要搞非暴力運動,而是因爲印度穆斯林實力很差,不得不追隨甘地先想辦法獨立。這個人對穩定中亞非常重要,連楊秋都特意關照過很多次。所以他沒有隱瞞:“安集延約有2萬輛各式拖拉機,還有約5000輛卡車。它們能幫助提高生產效率,增加土地產出,爲更多人提供糧食。

真納暗暗吸口氣,實在沒想到安集延居然有這麼多拖拉機,相反整個印度大平原都沒有那麼多機械耕作設備!要是按照這個數字推算,中國拖拉機保有量豈不是幾百萬?

見到他那麼驚訝,慕容翰呵呵笑了起來:“真納先生您誤會了。我國雖然獲得獨立收復國土,但經濟實力還無法和歐美相比,之所以這麼多是因爲副總統非常關心西北人民的生活,特意優先安排供應。從嘉峪關分界,目前西北各省總計有15萬輛拖拉機,卡車35萬輛,看似很多其實還不足美國一年的產量。我們正在努力提高機械生產比例,安集延、烏魯木齊、阿拉木圖、北海和赤塔都已經在建造車輛廠,預計今年全國拖拉機產量可以達到15萬、各類車輛35萬。”

慕容翰說得謙虛,但聽在真納和印度穆斯林代表團耳中卻羨慕異常,尤其是聽說安集延也將很快開始生產拖拉機和車輛頓時眼睛一亮,這豈不是說他們也能改善穆斯林地區種植技術落後的問題了?

“真讓我驚訝,你們創造了一個奇蹟。”

“奇蹟?不不......。”慕容翰連連擺手:“西北能快速發展依靠的我國優勢的人力資源,每年都有數百萬建設者在這裡努力施工。這其中與副總統的傾力支持有很大關係,是他從南京爭取到每年10億的建設經費,還命令駐軍加入建設。他還自己出資設立西北教育基金會,幫助因爲貧窮無法上學的孩子,從內地徵召老師來這裡......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困難,民族融合需要時間,很多地方還經常有衝突,還需要駐紮大量的軍隊和警衛隊維護治安,但我們相信會逐步好轉的。”

娓娓的話語中,慕容翰爲真納展現出一個完整的西北。每年10億中央撥款更是讓代表團暗暗心驚,要知道西北地區目前還是軍管,本身稅收就被用於建設不需要向中央財政繳納。雖然不多,但每年2億元還是有的,這就是說西北每年都可以獲得12億的建設資金。

這筆錢是什麼概念呢?真納最清楚,這就是說楊秋每年都要將至少5支英國遠東艦隊仍在西北,或者說每年的投入比英國本土工商稅收總額還要多些!這個力度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也讓他暗暗嘆了口氣,想到如今印度的情況有些灰心:“我非常贊同您的話,四億人民站起來的力量真是巨大。”

慕容翰會心一笑:“我國的人口優勢是歐美國家無法相比的,但這不包括印度。我聽說印度也已經有3億人口,相信很快會在您的帶領下步入富裕和美好。”

印度的確有3億人口,可這3億能和中國比嗎?滿清時期再腐朽也是世界最富裕政府之一,辛亥革命後國家獨立,政治穩定、《上海公報》收復國土不僅讓楊秋威望如日中天,還激發起了強大的民族主義熱情,促使全國上下都圍在他身邊甘心情願聽從調遣。

反觀印度......至今也僅僅是一片殖民地而已。

真納的思緒中,車隊慢慢向安集延駛去。由於道路不算好,也爲讓他們一行多感覺變化,240公里足足開了5個小時才抵達安集延市。進入市區後大家彷彿進入一個巨型大工地,到處都是在修建的工廠和居民區,尤其是一棟棟五層高的連體水泥鋼筋公寓更是給真納留下很深的影響。從慕容翰口中得知,這種公寓是在接納百萬俄國難民時興起的,如今已經推廣到所有城市和移民新城,西北和東北寒帶區每隔一段距離還會有一家配套鍋爐供暖廠。好處是能節省佔地,方便集中供暖,壞處是水泥和鋼材的消耗比較大,前期市政管道等投入資金較多。

通過介紹他還得知,現在安集延總計有1170萬登記戶籍的常住人口,其中漢族移民已經達到430萬,成爲西北最大的漢族移民區,擁有各類初中小學400餘家、7所技術學校,碎葉還興建起西北首家大學。鐵路和機場都已經建設好,水電站等設施也已經開工。

真納的確被這種蓬勃建設的景象吸引了。石油化工,鋼鐵等金屬冶煉加工,加上發達的農業,再給楊秋10年恐怕昔日混亂動盪的安集延真會成爲中亞地區最富裕的地區。稍稍讓他不滿的是楊秋推行的是全漢語話教育,從老師到教材居然都是漢民族語言,這意味着當地語言和文化將被逐步邊緣化。

但他沒多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道路,楊秋想用這種方式融合西北也在情理之中,何況他此行是來加深與中國的關係的,並非干涉別人內政。正因爲見到安集延的發展,他才更加熱切的想立刻前往內陸看看那裡的發展,不由追問道:“慕容先生,請問什麼時候有火車可以出發呢?”

“明天早上飛機會先送我們去烏魯木齊,然後搭乘列車走隴海線2天后可以抵達武漢,副總統已經在那裡等您了。”慕容翰說出計劃後,真納有些糊塗了:“據我所知從烏魯木齊至武漢有3千公里,2天能到嗎?”

“哈哈......。”

笑聲讓真納等印度穆斯林聯盟訪問團官員大惑不解,慕容翰連忙說道:“看我都忘說了。這輛列車是我國正在試驗的高速列車,速度非常快。”

“高速火車......。”真納再次被擊敗了,沒想到中國居然已經和歐美一樣,開始研究高速列車了。

第752章 希特勒的小算盤第460章 大國之路(三)第285章 神話破滅(四)第525章 浩浩蕩蕩去東京第622章 培養財團,從洗錢開始第298章 打個大西瓜啊!第712章 叛逃(二)第794章 戰波斯(四)第74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598章 南洋大暴動(五)第321章 日德開戰第942章 英國的大麻煩第1035 挺進烏拉爾(中)第970章 威克島(完)第582章 大人物的生意第37章 不再遮掩第716章 萌動(一)第461章 大國之路(四)第136章 三大新政第537章 勒拿河畔的清洗聲第253章 北國龍牙(中)第325章 男兒向天笑(三)第901章 開羅(七)第532章 艾森豪威爾的同學第828章 莫斯科的麻煩第396章 巧合的見面第133章 南北雙刺(中)第440章 背叛(三)第978章 火海(一)第937章 關島,戰旗飄揚(四)第325章 男兒向天笑(三)第723章 數字與遠道來客第69章 養壽園內的驚呼第967章 威克島(二)第360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764章 南海狂瀾(六)第415章 兩難第650章 啓航第61章 誓師第791章 戰波斯(一)第584章 倒黴的民黨第881章 搶(二)第391章 見證第304章 一記悶棍(下)第762章 南海狂瀾(四)第997章 颱風(六)第863章 撒馬爾罕的火焰(下)第1052章 內閣和戰爭第244章 落幕(八)第149章 清室退位第567章 火熱的西北第339章 工業的另類玩法第8章 3月20莫出門,切記!第698章 兩個人的戰爭之--攪動風雲第125章 保稅區的想法第594章 南洋大暴動(一)第582章 大人物的生意第461章 大國之路(四)第996章 颱風(五)第410章 工兵先行第692章 出手試探第453章 給日本一張第19章 相好的?第719章 萌動(四)第657章 連捅三刀(一)第873章 屠熊的短刃(下)第599章 南洋大暴動(六)第187章 羣魔亂舞第78章 血火武勝關(上)第175章 一戰定西南(五)第294章 神話破滅(十三)第651章 高興和失落第361章 新的開始第360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903章 援英空勤團第747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六)第130 臨時工的起源第958章 不對蘇聯宣戰?七十七章 向北第924章 日本的反擊(二)第1021章 大戰役(五)第603章 南洋大暴動(完)第152章 美洲致公堂的能量第643章 一起搶機器第778章 帝國之瘍(六)第244章 落幕(八)等五一三章登陸臺灣第710章 凝固的底片第511章 我們需要的是尊嚴!第581章 胡佛來了第142章 雙雄爭西南(三)第222章 釜底抽薪(下)第46章 崛起的一天(一)第31章 都不想去第337章 轉折第693章 報復來了第1037章 祖國,我的雙腳已經橫跨歐亞!第523章 進軍平壤!第547章 第三次了第30章 第三條路?
第752章 希特勒的小算盤第460章 大國之路(三)第285章 神話破滅(四)第525章 浩浩蕩蕩去東京第622章 培養財團,從洗錢開始第298章 打個大西瓜啊!第712章 叛逃(二)第794章 戰波斯(四)第741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598章 南洋大暴動(五)第321章 日德開戰第942章 英國的大麻煩第1035 挺進烏拉爾(中)第970章 威克島(完)第582章 大人物的生意第37章 不再遮掩第716章 萌動(一)第461章 大國之路(四)第136章 三大新政第537章 勒拿河畔的清洗聲第253章 北國龍牙(中)第325章 男兒向天笑(三)第901章 開羅(七)第532章 艾森豪威爾的同學第828章 莫斯科的麻煩第396章 巧合的見面第133章 南北雙刺(中)第440章 背叛(三)第978章 火海(一)第937章 關島,戰旗飄揚(四)第325章 男兒向天笑(三)第723章 數字與遠道來客第69章 養壽園內的驚呼第967章 威克島(二)第360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764章 南海狂瀾(六)第415章 兩難第650章 啓航第61章 誓師第791章 戰波斯(一)第584章 倒黴的民黨第881章 搶(二)第391章 見證第304章 一記悶棍(下)第762章 南海狂瀾(四)第997章 颱風(六)第863章 撒馬爾罕的火焰(下)第1052章 內閣和戰爭第244章 落幕(八)第149章 清室退位第567章 火熱的西北第339章 工業的另類玩法第8章 3月20莫出門,切記!第698章 兩個人的戰爭之--攪動風雲第125章 保稅區的想法第594章 南洋大暴動(一)第582章 大人物的生意第461章 大國之路(四)第996章 颱風(五)第410章 工兵先行第692章 出手試探第453章 給日本一張第19章 相好的?第719章 萌動(四)第657章 連捅三刀(一)第873章 屠熊的短刃(下)第599章 南洋大暴動(六)第187章 羣魔亂舞第78章 血火武勝關(上)第175章 一戰定西南(五)第294章 神話破滅(十三)第651章 高興和失落第361章 新的開始第360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903章 援英空勤團第747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六)第130 臨時工的起源第958章 不對蘇聯宣戰?七十七章 向北第924章 日本的反擊(二)第1021章 大戰役(五)第603章 南洋大暴動(完)第152章 美洲致公堂的能量第643章 一起搶機器第778章 帝國之瘍(六)第244章 落幕(八)等五一三章登陸臺灣第710章 凝固的底片第511章 我們需要的是尊嚴!第581章 胡佛來了第142章 雙雄爭西南(三)第222章 釜底抽薪(下)第46章 崛起的一天(一)第31章 都不想去第337章 轉折第693章 報復來了第1037章 祖國,我的雙腳已經橫跨歐亞!第523章 進軍平壤!第547章 第三次了第30章 第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