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順

“沒什麼不可能的!”

不管勞大總督心中到底什麼想法,兩廣使者自顧自說道:“法人狼子野心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大人還是早做防備免得到時候被動!”

“本督如何行事,還輪不到你來指點!”

勞崇光臉色一沉,很不客氣衝着兩廣使者警告道。

“小人不敢!”

兩廣使者滿臉惶然急忙表態,這帽子可扣得夠重的。

“明白就好!”

勞大總督臉色很是難看,擺了擺手下了逐客令:“好了,吳督臺的意思我明白,你下去吧等會本督會寫封回信給吳督臺!”

……

“姓勞的這傢伙真不是玩意!”

兩廣總督衙門後堂花廳,吳可展開手中信件滿臉不爽道。

“大人,不知勞崇光如何回覆?”旁邊幕僚急切問道。

“這老小子不願配合咱們一起行動!”

吳可撇了撇嘴一臉不爽,隨手將信紙遞了過去。

“那大人,咱們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匆匆將信紙內容掃了一遍,幕僚滿臉憂慮問道。

“還能怎麼辦,找機會逼那老小子跟咱們一起動作!”

吳可揮了揮手,臉上猙獰狠辣之色一閃而過。

“大人,朝廷方面遲遲不下決定,咱們就算做再多準備也沒用啊!”

幕僚不好接話,只得轉移了話題提醒道。

“這個本督知道,我心中已有了逼迫朝廷同意之法,只等運行試探看有沒有效果!”吳可輕輕點頭表示知道,對於幕僚的‘認真’很是滿意,所以也不介意透露一些還沒影子的口風。

“咱們的聲勢還是小了點,要是調任直隸那位肯替咱們說話就好了!”

幕僚會心點頭,繼而語帶感嘆道。

“不用指望,咱們跟姓曾的關係短時間內沒有緩和餘地,再說了朝廷也不願意看到咱們和湘軍有和好跡象,曾某人可是官場老油子了怎麼可能犯這樣的錯誤?”吳可輕笑着搖頭,臉上滿是不屑之色。

也就在去年,曾國藩因‘剿捻’不利受到朝廷問責,平調直隸擔任直隸總督,進了滿人控制的北方核心地域,基本上已經失去了與朝廷對抗的實力。

曾家兄弟自我削弱之後,數十萬湘軍解甲歸田,在很長時間都令地方官府頭痛不已。此後曾國藩不再辭官,實在也不便辭官,否則回鄉與幾十萬自覺功高未賞、驕縱狂傲的部屬爲鄰,不僅嫌疑更重,更可能惹火燒身。

此時江南砥定,北方卻仍在“剿捻”的戰爭中。1865年5月18日僧格林沁輕敵冒進,被捻軍殺死,震驚中外。七天後朝廷下令兩江總督曾國藩改任剿捻欽差大臣,節制直隸、山東、河南三省,遺缺則由李鴻章代任。

此時,湘軍幾乎裁撤殆盡,只剩數千人,剿捻的主力只能依靠李鴻章創建的淮軍及各地的守備部隊。率軍前敵的曾國藩卻並非淮軍統帥,而締造淮軍的李鴻章卻不能領兵。這種“將”與“軍”分離的古老制衡遊戲,令軍事指揮的成本和難度大大增加。

曾國藩總結了僧格林沁的教訓,提出重點設防於四省(安徽、河南、江蘇、山東)十三府,改變“尾追之局”,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賊”(曾國藩奏摺),並在戰區實行堅壁清野,分別良莠(設立了“良民冊”與“莠民冊”),“從逆者殺無赦”、“戮其身、屠其家,並及墳墓”的嚴酷政策。

山東、河南官紳看慣了僧格林沁那種“爆炒式”的快速突擊,對曾氏的“文火燉砂鍋”實在看不上眼,於是“皆怪國藩以督師大臣安居徐州,謗議盈路”,甚至“劾其驕妄”。

而曾國藩的重點佈防策略,在捻軍的優勢騎兵下似乎並無作用。於是曾國藩又在運河、沙河與賈魯河上推行“河防”,不顧當地士紳的反對,強行在土質鬆軟的河岸上建立堤牆工事,指望這道新的長城能將捻軍困死。

結果,捻軍大部隊從開封以南輕鬆突破河防,深入兵力薄弱的山東。輿論一片譁然,指責曾國藩“縻餉兩年、匪勢益張”,朝廷也沒給他好臉色。這令他痛感“權位不可久處,益有憂讒畏譏之心矣。病假數月,繼請開缺,以散員留軍效力;又請削封爵,皆不許”。

明白人都知曉捻軍入魯,其實很難說是曾國藩剿捻失敗,因爲文火功夫畢竟需要時間才能見效。有意思的是,同時期的一位英國傳教士林輔華(CharlesWilfridAllan),卻認爲曾國藩藉此故意展示自己在軍事方面的“突然無能”。果如此則曾國藩簡直就是以“自污”的方式消除人們對他能力的迷信,骨子裡仍是“憂讒畏譏”四個字。

朝廷的處理決定,是令曾國藩回任兩江總督,“剿捻”欽差大臣則由李鴻章取代,這是曾國藩與李鴻章師生之間的第一次換位。其實不給曾國藩實際處分,對朝廷來說也是無奈。當初調曾國藩北上剿捻,不僅是指望老將出馬一個頂倆,也有調虎離山的想法:湘軍雖然裁撤,但大量軍官因軍功而被提拔,並繼續留在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尤其長期作爲戰區的兩江,“湘軍派”幾乎壟斷官場資源。

將曾國藩調離兩江,以李鴻章取而代之,絕對有分化瓦解的考量在內,否則直接起用李鴻章督率淮軍“剿捻”豈不更爲省事?

李鴻章接任“剿捻”總指揮後,曾國藩所制定的穩步圍堵方略被繼承下來,並不斷見效,最終全殲了捻軍。論功行賞,曾國藩因首倡河防而被授予武英殿大學士,並調任直隸總督、取代“才具平庸”(曾國藩評價)卻官運亨通的官文。

只要腦子還算正常的官場大員都明白,對於朝廷來說調曾國藩轉督直隸,實在是一箭多雕的好棋:

作爲局外人吳可看得更加清楚,平捻之後朝廷開始“問責”,官文撞在了風口之上。官文早期在湖廣總督任上就未能盡責剿捻,只是將境內的捻軍驅逐,造成局面潰爛;而在直隸總督任上,他又未能組織有效防禦。這樣的官員,雖然出身旗下,而且人際關係超好、羣衆基礎極佳,但不處分不足以平“官”憤,只能將其解職。

而將曾國藩安置在天子腳下,遠離其長期生活和戰鬥、已實際成爲“湘軍派官員”大本營的兩江地區,便於就近監督和控制。同時朝廷派了非湘軍出身的馬新貽接任兩江。

吳可可是聽到京城傳言,馬新貽上任前與朝廷高層進行過密談,馬新貽可能承擔了清查湘軍侵吞太平天國“國庫”的秘密使命。不久發生了馬新貽在任上被刺的大案,史稱“刺馬案”(電影《投名狀》的原型),躋身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湘軍派”則成爲最大的兇嫌。

同時直隸總督畢竟是疆臣之首,讓曾國藩出任,也可算是酬功,有效消解他人對朝廷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不良印象。

還有經過多年的內憂外患,直隸地區官場腐敗、風氣敗壞,隨時都有可能再起如同捻軍這樣的動亂,這無疑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曾國藩征戰十七年,處理此類事件經驗豐富,並因殺人如麻而榮膺“曾剃頭”的綽號,由他到直隸實行“剃頭”,那真可謂“問直隸頭顱幾許,看老夫手段如何”。

最重要的是,曾國藩在多年的征戰實踐中,親眼見識了西洋科技的作用,並建立了包括安慶軍械所在內的一些新興洋務企業,是大清國第一波投身改革的弄潮兒,調他入京正可以借重他的經驗,以天子腳下的直隸爲示範,推進朝廷已經計劃多時了的“自強”運動(洋務運動)。

而直隸的天津此時已經成爲對外開放港口,華洋雜處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朝廷正需要一個老成幹練的人在“內政”與“外交”兩條戰線上都蹚出一條路來,曾國藩無疑是做好人選。

朝廷將直隸作爲改革的試點,由曾國藩來蹚雷,這一佈局在曾國藩赴任之前與慈禧太后的四次會談中清晰可見。除了第二次之外,其餘三次都直接涉及了直隸的改革,曾國藩表態說“臣也知直隸要緊,天津、海口尤爲要緊”,並提出了“以練兵、飭吏、治河三端爲要務”進行“次第興革”的思路。

從這四次會見來看,朝廷將曾國藩調任直隸,更多的並非出於“羈縻”、要修理這位“曾剃頭”,讓他一邊涼快涼快,而是“重用”,要靠他去爲朝廷“剃頭”,理順直隸、尤其是天津的複雜局面。

曾國藩調去直隸,無論對朝廷還是對兩廣而言都是好事。

兩廣方面早就與曾國藩翻臉,之前各種小動作不斷都積累了不少怨氣,想要一笑抿恩仇根本沒可能,不互相拆臺扯後腿就已經很夠意思了,出兵安南這樣的大事吳可做定了,他可不願身邊多出一個專門扯後腿的傢伙來,而且曾某人的影響力還足夠驚人……

第五百八十五章 安南使者第二百一十八章 市集喧囂形勢好第五百二十一章 撤圍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如願第一百六十二章 前鋒斥候初相遇第六百四十一章 鬆散的湘軍聯盟第七十八章 疑惑重重衆沸騰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迷第一百一十九章 偷襲埋伏敲悶棍第六百七十七章 影響第六百一十二章 英國人的忌憚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手第二百五十章 主場優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熱熱鬧鬧擴張忙第六百五十四章 驚聞第七百一十五章 頭疼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奔縣城疑惑多第三百二十一章 調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反清復明天地會第三百二十一章 調動第四百四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四十一章 戰火連綿第五十四章 看似繁花實是坑第二百八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前寧靜擾人心第四百九十三章 瞠目結舌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奸‘誤國’第二百二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繼續剿匪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攏不成心意冷第一百七十二章 忽悠咋呼驚鎮民第四百二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零七章 幕後還有推手存第五百零四章 緊張第三百零八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七十六章 慌亂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又起血染泥第四百七十章 喜聞樂見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段凌厲應強敵第七十六章 傳言四起定人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驚聞第一百零九章 狂風席捲蕩匪患第三百六十九章 意見不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江戰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突然的支援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地雞毛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遭暗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收復通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混亂第五百六十八章 驚聞第三十九章 時不我待局勢亂第五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說客第五百六十八章 驚聞第六十七章 暗流洶涌波瀾現第一百一十章 心中苦澀意難平第五百八十五章 安南使者第四百一十三章 頭疼第二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七百零九章 驚訝第三百零三章 反應第三百七十七章 憋屈的‘談判’第五百零四章 緊張第五百六十四章 驚訝第二百一十四章 東城門前突遇伏第五百三十九章 突然的調令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鼓轟鳴殺聲起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五十二章 瑣碎第一百二十九章 藏龍臥虎進士鄉第七百一十六章 驚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善後收拾撫人心第七十六章 傳言四起定人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萬事已備待東風第六百三十三章 餘波第一百四十七章 拒絕誘惑心堅定第五百七十二章 插手第六百三十四章 安南風雲第二百一十五章 驕傲自大遭嚴懲第五十章 勾心鬥角爲名利第四百零四章 實例教學第六百三十三章 餘波第三百零一章 驚現太平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通房丫鬟第四百五十六章 吳健彰第二百四十二章 告黑狀第五百九十章 緊迫第四百四十五章 兇猛第三百四十四章 洋人的疑惑第三百零一章 驚現太平軍第三百零四章 半途而廢第六百五十一章 左宗棠的魄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喜與憂第一百一十八章 情勢惡劣擾人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勢頭迅猛第二百八十二章 突然的支援第四百九十五章 紛亂
第五百八十五章 安南使者第二百一十八章 市集喧囂形勢好第五百二十一章 撤圍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如願第一百六十二章 前鋒斥候初相遇第六百四十一章 鬆散的湘軍聯盟第七十八章 疑惑重重衆沸騰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迷第一百一十九章 偷襲埋伏敲悶棍第六百七十七章 影響第六百一十二章 英國人的忌憚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六百九十四章 暗手第二百五十章 主場優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熱熱鬧鬧擴張忙第六百五十四章 驚聞第七百一十五章 頭疼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奔縣城疑惑多第三百二十一章 調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反清復明天地會第三百二十一章 調動第四百四十六章 岌岌可危第四百四十一章 戰火連綿第五十四章 看似繁花實是坑第二百八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前寧靜擾人心第四百九十三章 瞠目結舌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奸‘誤國’第二百二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繼續剿匪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攏不成心意冷第一百七十二章 忽悠咋呼驚鎮民第四百二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零七章 幕後還有推手存第五百零四章 緊張第三百零八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七十六章 慌亂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又起血染泥第四百七十章 喜聞樂見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段凌厲應強敵第七十六章 傳言四起定人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驚聞第一百零九章 狂風席捲蕩匪患第三百六十九章 意見不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江戰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突然的支援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地雞毛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化第一百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遭暗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收復通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混亂第五百六十八章 驚聞第三十九章 時不我待局勢亂第五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說客第五百六十八章 驚聞第六十七章 暗流洶涌波瀾現第一百一十章 心中苦澀意難平第五百八十五章 安南使者第四百一十三章 頭疼第二百六十二章 抵達第七百零九章 驚訝第三百零三章 反應第三百七十七章 憋屈的‘談判’第五百零四章 緊張第五百六十四章 驚訝第二百一十四章 東城門前突遇伏第五百三十九章 突然的調令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鼓轟鳴殺聲起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五十二章 瑣碎第一百二十九章 藏龍臥虎進士鄉第七百一十六章 驚怒第一百一十一章 善後收拾撫人心第七十六章 傳言四起定人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萬事已備待東風第六百三十三章 餘波第一百四十七章 拒絕誘惑心堅定第五百七十二章 插手第六百三十四章 安南風雲第二百一十五章 驕傲自大遭嚴懲第五十章 勾心鬥角爲名利第四百零四章 實例教學第六百三十三章 餘波第三百零一章 驚現太平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通房丫鬟第四百五十六章 吳健彰第二百四十二章 告黑狀第五百九十章 緊迫第四百四十五章 兇猛第三百四十四章 洋人的疑惑第三百零一章 驚現太平軍第三百零四章 半途而廢第六百五十一章 左宗棠的魄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喜與憂第一百一十八章 情勢惡劣擾人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勢頭迅猛第二百八十二章 突然的支援第四百九十五章 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