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小將鄧茂

東面,鄧茂這邊不是沒有遭遇蒙古大軍,而是正陷入了與蒙古軍隊的苦戰之中,所以一直沒有辦法把戰報送出去。鄧茂派出的幾支信使騎兵都被蒙古人擋了回來,而他也正全力指揮軍隊作戰,沒有精力再去管那麼多了!

率領這支蒙古軍隊的不是別人,正是也先的弟弟伯顏帖木兒,蒙古之也先之外,最爲出名的將領,也是最爲穩重的將領。雖然伯顏帖木兒率領的這支蒙古軍隊只有五萬餘人,在兵力上並不zhan有優勢,不過,他卻在戰場上佔據了優勢,顯然,這人的戰場指揮才能並不在也先之下,不然當初陳懋率領的幾萬騎兵也不會陷入重圍,差點就全軍覆沒了!

伯顏帖木兒早就知道這路明軍的統帥是個叫鄧茂的年輕將領,這曾經讓他很是擔心!鄧茂是何人,以前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讓伯顏帖木兒很是疑惑,按理說,大明絕不缺乏優秀將領。于謙,陳懋,郭登,楊洪,嚴廣儒,陳豫,甚至王驥這些,哪個不是名冠天下,且異常熟悉草原上的戰鬥。可這次,竟然讓一個不知名的將領來帶兵,爲什麼?而當伯顏帖木兒知道這鄧茂才二十歲出頭,心裡更是疑惑了。難道,朱祁鈺就在這支大軍裡面,爲了疑惑敵人,才安排了個年輕的,不知名的將領來統兵?

越想,伯顏帖木兒越是擔心,那也就越是謹慎。在率軍到達了賽汗山之後,他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在明軍營地外圍轉了兩天,逐步摸清了這邊的情況。雖然,至此,伯顏帖木兒仍然認爲明軍有十五萬到二十五萬,不過,他也有了信心。這支明軍彷彿沒有想過要立即北上一樣,在賽汗山南面一紮營,就呆了好幾天。不過,伯顏帖木兒的缺點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來了,難道這支明軍還有別的更大的企圖?

安心的等待了兩日,伯顏帖木兒逐漸安定了下來,同時也完成了戰場部署,將兩萬騎兵擺在了正面,兩萬騎兵從左右迂迴,留下一萬騎兵作爲預備隊。而此時,鄧茂仍然按照朱祁鈺的命令,在賽汗山附近停留五日,當然,他也知道了到來的蒙古軍隊,並且做好了作戰的準備!

鄧茂在此時,表現出了一個年輕將領的欠缺——經驗。如果換着陳懋的話,必然會想辦法搞清楚前來的這支蒙古大軍的意圖,然後再想辦法將起擊潰。而鄧茂雖然想到了,卻沒有完全落實!當他知道蒙古軍隊只有五萬之後,也就沒有放在了心上,認爲可以輕易的消滅這五萬敵人。很快,他就要爲此而後悔了!

在防禦上,鄧茂的能力還是很充足的。他將步兵與火槍兵都留在了營地內,並且趁這兩日在營地四周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顯然,這是鄧茂做得最爲正確的一件事情,如果他沒有完成這一部署的話,也許在蒙古大軍的第一輪衝擊之後,他就已經完蛋了!

看得出來,這次戰鬥的雙方主帥都犯了嚴重的錯誤。伯顏帖木兒是疑心太重,沒有能夠把握住機會,如果他在到達的當天就立即組織進攻,那麼鄧茂就沒有兩天的時間來做防禦準備。而鄧茂犯的錯誤是輕敵,以及不知變通,如果他不輕敵,就不會在五萬蒙古騎兵面前顯得那麼被動了!

戰鬥從清晨開始,鄧茂將騎兵放在了營地的兩翼,兩萬火槍兵沿營地佈置了三道火力封鎖線,而四萬步兵則作爲預備隊,多餘的戰馬全都集中這裡營地中間。顯然,鄧茂從當初大漢將軍李陵那裡學到了不錯的防禦戰術。在草原上對付騎兵,這種防禦陣勢是最有效,也最能夠發揮步兵威力的!當年,李陵能憑五千步兵深入敵後,擊潰於己幾十倍的敵人,正是依靠的這種戰術!

伯顏帖木兒雖然不擅長進攻,不過,在大草原上,每一個蒙古人都是優秀的戰士,而這又是在他所熟悉的環境下作戰,當戰鬥打起來之後,蒙古騎兵立即佔了上風!

戰場正面,兩萬蒙古騎兵在發覺對方沒有火炮之後,也更是大膽,紛紛拉近了距離,儘量保持在火槍的射程之外,用手裡的弓箭進行攻擊。當然,這種攻擊效果並不大,營地四周都豎立起了高大的木板,另外,火槍兵也都有了一定的鎧甲,保護住了關鍵部位。蒙古騎兵往來穿梭,射了半個時辰,卻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消耗了大量的箭矢!

兩萬騎兵的騷擾行動一結束,立即重新列陣,準備進攻。不過,雙方的白刃戰最先在陣地的兩翼打響!

鄧茂並不擔心正面防禦,本來步兵陣地的正面防禦能力就是最強大的,而且有一半的火槍兵都集中在了這個方向上。反而是兩翼最爲危險!因此,鄧茂與張同兩人各率七千騎兵守在了陣地的兩翼,並且做好了戰鬥準備!

當蒙古騎兵準備從正面發動攻擊的時候,兩翼的蒙古騎兵也開始了進攻。伯顏帖木兒在發現明軍的騎兵並沒有他所想像的那麼多時,也就做出了這個決定,用三個方向上的同時進攻來壓垮明軍的防線。只要騎兵突破了明軍防線,那麼這場戰鬥就已經勝利了!

毫無疑問,絕不能讓蒙古騎兵從兩翼取得突破。鄧茂與張同想到了同一個辦法,率先發動進攻,爲兩翼陣地的步兵爭取到防禦準備時間!

七千對一萬,兵力相差並不大,不過,蒙古方面領軍的只是一名萬夫長,也就是最低級的將領,而明軍騎兵領軍的則是這支大軍的主帥與副帥。且,鄧茂與張同兩人都以勇猛出名,在戰場上,他們是出了名的不要命!

戰鬥一打響,局勢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兵力zhan有優勢的蒙古大軍不但沒有佔到便宜,反而吃虧不小。很快,伯顏帖木兒也就發現了這一情況,立即將預備的一萬騎兵投入到了戰場左翼,也就是鄧茂所在的方向,接着,讓正面的兩萬騎兵也開始進攻了!

如果單說勇猛,張同也許在鄧茂之上,不過說到戰鬥能力,那鄧茂絕對比張同強大了很多!鄧茂自幼就跟隨於謙學習兵法,而於謙見他對戰爭特別感興趣之後,也專門請來武師,教他武藝。當初,在永安城外,鄧茂雖然貌不驚人,卻格殺石亨手下數員大將,率軍破圍而出。現在,當鄧茂手持雙刀,殺下蒙古大軍的時候,跟隨在他身後的幾千騎兵頓時都被感染了。自古以來,都是什麼樣的將,就帶什麼樣的兵,鄧茂都是如此勇猛,勇不怕死,他手下的士兵也絕不會差到哪裡去!

七千對兩萬,這原本應該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不過,局勢並沒有倒向蒙古大軍一邊,反而對明軍有利!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就是鄧茂比張同更優秀的一點,鄧茂絕不是一個僅僅依靠勇猛作戰的軍人,更多的時候,他依靠的是冷靜的頭腦!如果此刻張同在鄧茂的位置上,他肯定會朝人最多,戰鬥最激烈的地方衝鋒,這是他的本性。不過,鄧茂卻完全不同,他每次衝鋒,都是朝着蒙古軍隊的大將而去,而且,他每次揮出戰刀,都會砍到一個蒙古軍官!顯然,鄧茂要比張同聰明多了,格殺對方一名軍官,要比格殺對方十名士兵都更有效!

正是如此,兩軍交鋒還沒有幾合,就有數十員蒙古軍官,乃至將領倒在了鄧茂的馬前,而失去了指揮的蒙古騎兵頓時如同無頭的蒼蠅,哪能擋得住結成一團,有着共同目標的明軍騎兵呢?不過,戰鬥打到這個時候,戰場上的局面也出現了變化!

自從京城一戰之後,蒙古人認識到了明軍手裡的火器已經大爲改進,對他們構成了致命的威脅,如果無法對付明軍的火器,那就永遠無法戰勝明軍!這次,伯顏帖木兒用上了他的秘密武器,一種足以抵消明軍火器威脅的巨大盾牌!

這種足有半丈高,三尺寬的盾牌是蒙古人在思索很久之後想出來的防禦辦法。在正面戰場上,最前沿的一批騎兵紛紛架起了這種巨大的,笨重的盾牌,連人帶馬的都擋住了,而子彈打在厚重的木板上,根本就無法威脅到後面的蒙古騎兵!雖然,這會導致騎兵的速度降低很多,而且蒙古騎兵手裡的弓箭也無法直射,不過,在陣地戰中,騎兵失去了速度不算什麼,弓箭還可以曲射,只要能夠推進到足夠近的距離之內,再讓後面的騎兵發動衝鋒,那麼就能夠突破明軍火槍的封鎖,打近身肉搏戰!

“將軍,快看!”

鄧茂順手砍倒了一個衝過來的蒙古百夫長,回頭一看,也嚇了一跳!蒙古大軍有如此盾牌,火槍兵打出的子彈幾乎對蒙古騎兵沒有了威脅。而且,這些盾牌放平之後,足以蓋住陣地前的壕溝,讓騎兵衝殺過去,而且,此時已經有蒙古騎兵開始將拼接起來的這種簡易旱橋往壕溝上架了!

“該死的,所有人都靠過來!”

“將軍,張將軍已經殺了過去!”

戰場對面,張同也發現了正面的危險,他比鄧茂動作還快,集結起身邊的三千餘騎兵之後,就已經發動衝鋒了!顯然,張同比鄧茂衝動了很多,他那三千騎兵就算再勇猛,在面對兩萬蒙古騎兵,而且身後還有數千蒙古騎兵的情況之下,他有獲勝的希望嗎?

“將軍,不好了,張將軍他……”

“我看到了,讓所有人全都靠過來!”鄧茂此刻也在迅速的思索着解決辦法,如果他也率軍衝殺過去的話,那蒙古大軍勢必跟上來,到時候對方有四萬騎兵,而他們則只有一萬餘騎兵,且混戰限制了火槍兵的作用,這肯定要吃大虧。

“將軍,現在怎麼辦?”一名校尉軍官也殺紅了眼,見到張同已經身陷敵陣,兩邊太陽穴上的青筋突起,彷彿就要忍不住上上去了。

“不行,我們不能莽撞!”鄧茂的目光迅速在戰場上尋找着機會,突然,他看到了對面小山包上的蒙古中軍大營,頓時心生一計,“所有人都聽好了,現在我們已經遇到了最大的麻煩,張將軍正在奮力殺敵,我們此時上去,於事無補。不怕死的,跟我來!”

誰怕死?打到這個份上,怕死也沒有用了,能夠活着站在戰場上的,全都是不怕死的!隨着鄧茂策馬衝出,他身後的數千騎兵也毫不猶豫的跟了上去。

鄧茂並沒有向正面防線轉移,而是朝着對面蒙古中軍主營的方向殺了過去!顯然,這一點是所有蒙古人都沒有預料到的,對方最強大的一股騎兵,不顧自己陣地的安危,反而脫離戰場,爲什麼?

正在前線的蒙古人發愣的時候,伯顏帖木兒察覺到了鄧茂的意圖,立即用號角發出命令,讓周圍的騎兵全力截殺鄧茂這支騎兵部隊!顯然,蒙古人還是有軍紀的,雖然他們不知道主帥爲何這麼重視這幾千騎兵,可也都紛紛轉移了注意力,將重點放在了鄧茂這路騎兵的身上!

此時,鄧茂身後有數千蒙古騎兵在追趕,左翼有至少一萬的蒙古騎兵圍了上來,不過,他一點都沒有放慢速度,現在,他不僅要直搗黃龍,而且還要吸引蒙古大軍的注意力,分散蒙古兵力,爲張同找到機會,更爲正面的火槍兵緩解壓力!

只見鄧茂如同下山猛虎一般,一路上雙刀輪得只剩下了光影,可以說是佛擋殺佛,神擋殺神,硬是沒有任何一個蒙古兵能夠靠近到他身邊三尺之內!而當鄧茂身後的騎兵跟上來之後,更是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衝擊力,誰也無法阻擋住這股大軍的步伐!

當鄧茂騎兵殺出蒙古大軍包圍圈,直奔蒙古中軍主營而去的時候,戰場上的蒙古騎兵頓時明白了過來,這支明軍騎兵的目標是他們的主帥!這下,蒙古人根本就顧不得明軍正面戰場的戰鬥了,紛紛轉向,準備回去救駕!

當伯顏帖木兒發現此情況時,要阻止已經太晚了,戰場上的蒙古騎兵完全亂了套。而當明軍正面戰場上的壓力一鬆,張同這頭發了瘋的獅子也帶着僅剩的不足兩千的騎兵殺了過來,顯然,此時張同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只知道哪裡人多,就向哪裡衝殺,哪管得了什麼戰場形勢!

後方,明軍步兵與火槍兵在穩住了戰線之後,也紛紛擴大防禦陣地,鞏固陣地,其中一部分步兵甚至騎上了戰馬,臨時充當起了騎兵,準備投入到戰鬥中去!原本對蒙古大軍非常有利的局面頓時扭轉了過來,不過到此,戰鬥才進入到了高潮!

第38節 非洲戰報第32節 逆我者亡第33節 新領土第22節 出海蛟龍第39節 活埋津山第52節 島鏈戰略第76節 噩耗第19節 圍困哈烈第6節 工業資本家第63節 和解第8節 戰爭主宰第6節 進軍開普敦第64節 大鼓將軍第20節 戰略根據地第14節 救援獅城第53節 橫掃諸島第70節 顧成林的婚事第27節 黛姬王后第8節 太祖誕辰第27節 決戰第31節 定都第67節 謙信之戀第1節 錯亂的時空第48節 墳墓第58節 掃蕩愛琴海第14節 全民動力第10節 大將石亨第41節 妥協第8節 太祖誕辰第14節 日寇第一兵第35節 黑磯城外的戰鬥第13節 逼戰第58節 掃蕩愛琴海第4節 壞事的皇后第29節 瘋狂的近衛軍第42節 全面進攻第1節 凱旋迴京第17節 偷襲第17節 前進據點第4節 壞事的皇后第36節 大敗石亨第26節 大獲全勝第40節 定亂第4節 親政第28節 帖木爾的寶藏第42節 全面進攻第30節 親臨前線第30節 于謙的擔憂第18節 荷蘭人的選擇第47節 整裝待發第35節 重商第27節 特殊的海盜第3節 大軍北上(二)第45節 帝國第五軍第2節 攻日戰略第70節 顧成林的婚事第4節 瘋狗加藤清正第4節 秋風掃落葉第45節 鷹擊長空第54節 增援第69節 推動戰爭第25節 京城之夜第24節 人心第26節 千秋功臣第68節 血淚運河第49節 強買強賣第35節 瘋狂的也先第34節 虎皮做旗第1節 天皇的野心第11節 軍人保障第15節 軍官團第50節 不完全的勝利第45節 海陸聯合第48節 家亂第17節 雷霆之威第32節 皇帝的戰爭宣言第47節 局第35節 陣前博弈第3節 大軍北上(二)第1節 軍紀第11節 火攻第54節 揚帆出海第39節 兵發比奧科島第26節 榮耀第35節 重商第13節 退敵第28節 收購第21節 勝利會師第36節 帝國憲法第7節 封鎖舊港第36節 帝國皇室第25節 一敗石彪第3節 德班解圍戰第11節 三王子的身世第69節 東方歸來第12節 海上肉搏戰第51節 繼續南進第37節 接敵第36節 帝國憲法第21節 工業的動力
第38節 非洲戰報第32節 逆我者亡第33節 新領土第22節 出海蛟龍第39節 活埋津山第52節 島鏈戰略第76節 噩耗第19節 圍困哈烈第6節 工業資本家第63節 和解第8節 戰爭主宰第6節 進軍開普敦第64節 大鼓將軍第20節 戰略根據地第14節 救援獅城第53節 橫掃諸島第70節 顧成林的婚事第27節 黛姬王后第8節 太祖誕辰第27節 決戰第31節 定都第67節 謙信之戀第1節 錯亂的時空第48節 墳墓第58節 掃蕩愛琴海第14節 全民動力第10節 大將石亨第41節 妥協第8節 太祖誕辰第14節 日寇第一兵第35節 黑磯城外的戰鬥第13節 逼戰第58節 掃蕩愛琴海第4節 壞事的皇后第29節 瘋狂的近衛軍第42節 全面進攻第1節 凱旋迴京第17節 偷襲第17節 前進據點第4節 壞事的皇后第36節 大敗石亨第26節 大獲全勝第40節 定亂第4節 親政第28節 帖木爾的寶藏第42節 全面進攻第30節 親臨前線第30節 于謙的擔憂第18節 荷蘭人的選擇第47節 整裝待發第35節 重商第27節 特殊的海盜第3節 大軍北上(二)第45節 帝國第五軍第2節 攻日戰略第70節 顧成林的婚事第4節 瘋狗加藤清正第4節 秋風掃落葉第45節 鷹擊長空第54節 增援第69節 推動戰爭第25節 京城之夜第24節 人心第26節 千秋功臣第68節 血淚運河第49節 強買強賣第35節 瘋狂的也先第34節 虎皮做旗第1節 天皇的野心第11節 軍人保障第15節 軍官團第50節 不完全的勝利第45節 海陸聯合第48節 家亂第17節 雷霆之威第32節 皇帝的戰爭宣言第47節 局第35節 陣前博弈第3節 大軍北上(二)第1節 軍紀第11節 火攻第54節 揚帆出海第39節 兵發比奧科島第26節 榮耀第35節 重商第13節 退敵第28節 收購第21節 勝利會師第36節 帝國憲法第7節 封鎖舊港第36節 帝國皇室第25節 一敗石彪第3節 德班解圍戰第11節 三王子的身世第69節 東方歸來第12節 海上肉搏戰第51節 繼續南進第37節 接敵第36節 帝國憲法第21節 工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