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朝上、墓前

二月初六,百官朝會時,太極殿上,太宗對皇子們突如其來的一通封賜,叫人暗暗驚疑。

楚王李寬,領合州都督,吳王李恪,領潭州都督,魏王李泰,領相州都督,五皇子齊王李佑,領齊州都督,六皇子李諳,封蜀王,領益州都督,七皇子李惲,封蔣王,領安州都督,八皇子李貞,封越王,領揚州都督,就連年僅七歲的十皇子李慎,也被封了個紀王做。

都督,乃承隋制,是唐現今各州軍地最高執行者,有行軍領軍之職,多爲宗王遙領,長史代理其職。太宗一連賜下十州之地,將其行軍交由了自己的兒子們,這連封帶賞的,那本身倒不是一件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可是這次封賞的八位皇子裡,卻獨獨漏掉了兩個關鍵人物——太子李承乾、九皇子李治。

滿朝文武,誰能說皇帝不是故意的,是無心的?怎麼偏就漏了自己的兩個嫡子,沒地沒官就罷了,怎麼連點象徵性的安慰封賞都沒?

這是怎麼了,是幾近寵冠後宮的長孫皇后失寵了?不少人也聯想到前幾日被傳得沸沸揚揚的李承乾熱疾一事,雖後背證爲子虛烏有,但是卻爆出更大的醜事,原來太子爺是上無節賞燈墜了江,還是因爲女色。

難道因爲這些個,讓皇上起了改立的心思,這次許是想要單獨賞封哪個,才弄出一堆封賞來掩人耳目?

單從封地上看,潭州、相州還有益州都是要地,這是偏心着吳王、魏王還有蜀王的,李泰就不用說了,迄今爲止還沒見過哪個比他更得寵的,可這李恪、李諳都是楊妃所出,一母同胞的兄弟倆,倒叫人猜不出皇帝是什麼用心了。

當朝上站着,得了賞封的皇子,多是神色恭謙,可李承乾的臉色就不大好看了,許是他還沒有養出喜怒不於形的本事,整個早朝都黑着臉。

散朝後,文武百官欲退去,明眼人便注意到,太子走到吳王和魏王跟前時候,不知湊近低聲說了些什麼,魏王倒是那千篇一律的表情,瞅了一眼面色陰寒的李承乾,便朝殿外走去,吳王的反應就耐人尋味了。

“皇兄,您真是誤會我了,那晚若是咱們沒有走散,我是如何也不會讓你同上陌生女子離開的。”李恪聲音雖低,可邊上卻不乏耳尖的。

“哼!現在又來假惺惺,是本宮看錯了人,只當你是兔子養着,如今卻成了會咬人的狗!”

“皇兄,你言過了。”任誰被罵成是狗都不會高興。

“對,本宮是過了,你連狗都不如,就是養條狗,它也不會不認主人,妄想有一天能自己牽了繩子去,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麼出身,狗東西!”

一句“狗東西”罵出口,邊上不少磨磨蹭蹭留着聽閒話的大臣都變了臉色,再瞧李恪,竟是被氣的脹紅了臉,一拳捏起,看樣子是強忍住沒揮在李承乾臉上,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卻是李承乾反手一巴掌摑在李恪的臉上,將他整個人打偏了過去,又一拳直接將他砸倒在地。

李恪痛呼了一聲,當場吐出一顆帶血的牙齒,擡頭見着李承乾不屑的目光,竟是“噌”地一下竄了起來,將他撲倒在地。

“譁”地一聲,還在殿上逗留的羣臣譁然,太監扯着嗓子尖叫起來,可卻沒半個人敢上去攔着,但見兩人你來我住,拳腳相向。

李泰本來已經走到殿門外,聽見身後動靜,又折了回來,就不遠不近地站着看熱鬧,碧眼裡流動的不知是嘲諷還是不屑,直到好事的官員跑出去,拉了走遠的長孫無忌等人回來,這一場太極殿中的鬧劇才草草收場。

緊接着,吳王和太子兩人便皇上派來的太監宣進了御書房。

……

魏王府書房杜楚客站在書桌前,笑着道:

“早朝事出,吳王和太子不免被皇上怒斥,如此當朝便打了起來,不但有失體統,還傷了皇家的顏面,太子已是漸失聖心,吳王今早才得的都位,說不定下午就會被收回來,殿下,打年頭至今,西北遭旱,東江鹽失,太子出了岔子,吳王今朝失儀,沒半件好事,克己以爲,您是時候請旨,給皇上添個喜慶了。”

李泰正在看着今晨從雍州送來的書信,待他話音落下,方纔道:

“喜慶?你所指何事。”

“自然是您同東方小姐的婚事啊,這十一月訂下的,到現在也近三個月了,婚期卻是沒個準頭,您不妨明日早朝後向皇上討個吉日,最好是趕在三月裡頭辦下,您的婚事不光皇上的一樁心事,況且,咱們魏王府實是缺一位女主子來打理,東方小姐知書達理,又是東方祭酒的愛孫,一旦你們完婚,憑着東方先生在文人中的聲望和人脈,必是能爲您增力不少。”

李泰聽他獨自在那頭絮叨,頭也不擡,開口卻好像一盆冷水澆在他頭上:

“本王正室未娶,不會納側妃入府。”

“殿下?!”杜楚客臉上的笑容扭曲着,失聲高叫了一句,方覺失態,在背後攢了幾下拳頭,冷靜下來,便開始勸說道:

“您可不好在這件事上同克己開玩笑,這事咱們年前便說定的,您當時也答應下來,本來是年前便該提起婚事,可您推說到了春後,這便罷了,如今又拿這正姑的藉口來搪塞,您、您可不能做這言而無信之人啊!”

許是真急了,他才憋出一句“言而無信”來。

“言而無信?本王答應你什麼了?”阿生在邊上研墨,聽李泰難得同杜楚客多說“廢話”,便知道他這會兒心情不錯。

“您答應——”聲音卡了殼,杜楚客張着嘴卻續不上話。他這麼一回想起來,李泰只答應了要選側妃,還真沒說過什麼儘早完婚的話!

“行了,”李泰“啪”地一聲將手裡的書信扣在桌面上,看了一眼一臉憋屈的杜楚客,道:“阿生。”

十餘年的服侍,一個眼神便知道主子是要幹嘛,阿生放下手裡的研石,去到紅松書架邊,擡手在緊上頭取下一隻長方的錦盒打開,拿出一份青頭紅邊的文折,有些遲疑地遞給了不明所以的杜楚客。

片刻後,就連書房外頭的侍衛,都聽見了進去剛剛一刻鐘的杜大人一聲驚語:

“殿下,此事萬萬不可!”

……

龍泉鎮後山在青山環抱中,偏向山腳腹地的一片山林裡,修有一座新墓,按風水來說,此處不是頂好,可也是一處藏風潛氣之地。

這片山林,將近二十畝地,連帶墓穴,被遺玉花了兩萬三千兩銀子買下,葬了盧智的遺骸,請了山民巡守照料。

今天是初六,刑部大火整整過去兩個月,遺玉昨晚就住在新宅,天不亮就起牀,下廚燒了幾道小菜,備上六樣點心,又灌了一壺好酒,帶着平彤和平卉兩人前去上墳。

墓前很是乾淨,一看便是每日都有人前來打掃的樣子,平彤和平卉幫着將盤盤碟碟的擺上後,跟着遺玉稍了委火,又打了些紙錢,便退到遠處去守着,留這一對兄妹單獨說些話。

二月的天氣,早晨時候微寒,遺玉拿帕子抹了抹墓前的石臺,不嫌冰,跪坐在了上頭。端起酒壺將兩隻杯子注滿。

她穿着白色的素衫,髮髻用絲繩系起,連只木簪都沒戴,因在魏王府被精心照料了一段時日,年前瘦的僅剩顴骨的臉,圓了一些回來,比起半年前黑白分明的雙目,一雙逐漸顯眼起來的桃花眼,少了些純淨和機靈,多了一層朦朧的水色,不再一目瞭然,卻更惹人探究。

“大哥,這是鎮上最好的酒,比不得長安城的香瓊玉液,可是不易醉,我能陪你喝上一杯。”

她端起兩隻酒杯,輕輕互碰了一下。“叮噹”一聲脆響,將一杯灑在墓前,一杯送到了脣邊,淺酌了一口。

山林裡的樹木繁雜,墓的周圍有些竹子,已是長出翠翠的新葉來,風一吹,便有清新的香氣傳來,她閉着眼睛吸了口氣,將杯子裡剩下的酒水全數飲下,放下酒杯,伸手去摸那打磨光滑的墓碑。

“我本就不是屬於這裡的,可是閻王既然錯送了我到這裡來,便是冥冥之中註定好了的,我註定了是要做孃的女兒,做大哥和二哥的妹妹,我很知足也很慶幸。當然這世上前不總是好事,我們都歷過不少磨難,你瞧,若遺玉還是那個癡兒,許就不會發生後來這麼多事,可是我來了,這一切就都變了。”

“實際上,我並不是個十分堅強的人,每次身處險境,我也會害怕,也會無助,可是在這之前,我從沒有一次想到過放棄,因爲我知道,按着我的性子,一旦我怕了,崩潰了,就再也爬不起來,只能做個累贅。那天看着你被火海吞下,我是第一次那麼接近絕望,娘被帶走了,二哥失蹤了,可是最起碼,他們都還活着不是麼。”

她原本平靜的聲音,說到這裡,帶起了些許哽咽,吸了吸氣,才繼續道:

“我知道,你不贊同我與他的事,可是你終是沒勉強我。我真的需要他,不論是因爲他對我的好,或是他在我差點崩潰的時候拉了我一把,又或是爲了日後——我都需要這個人,你放心,你提醒我的三件事,我都牢牢記得。優柔寡斷,你頭一次這麼說我的時候,我還沒有想到,因爲它我會失去什麼,可是人一輩子有那麼一件足以後悔終身的事便足夠了,我不想再做個優柔寡斷的人。”

“我一直都在求全,以前,我想要咱們一家人不受欺負過上好日子,卻不想你涉足長安城的泥潭,我想要維護我的尊嚴,又不得不對權貴低頭,我想要同他在一起,卻又思慮着他皇子的身份。然而這世間許多事,安有雙全之計?”

這一句,不是疑問,不是反問,而是清清楚楚的自嘲。

“其實,得失之間,往往不可能平衡,選擇了一個,便要棄掉另一個,做自己最想做的,選自己最想要的,這樣至少不會後悔。說到這裡,大哥,你信裡的意思,我都清楚了,只是說句話,你可別惱我——這十幾年你唯一求我的一件事,我是做不到了。”

像是怕他生氣,她纖細的手指撫摸着墓碑,輕聲道:“這個月十五一過,我們便會離京,此去西南,是爲找些稀缺的藥草,我會到南詔一行,查詢孃親下落。至於他是怎麼想的,我眼下還不確定,但是我總會弄明白的。他不是那個魏王,若他無意,他亦不會落得那般下場,若他有心……”

她聲音實在輕極了,恰有一陣晨風吹來,將其拂去,直到她扶着墓碑站了起來,語聲也已斷掉。

沒叫遠處的侍女,她自個兒將供香的飯菜收拾了,又看了一眼那光滑不見半個名字的墓碑,提着籃子離開。

唐律,刑篇,第四十三款有言:故殺士族之兇徒,死後官置,葬無名刻,有違例修墓刻碑者,當以掘出。

……

魏王府書房門外的侍衛看着氣沖沖走出來的杜楚客,相視一眼,都在心裡好奇,進去時候還笑哈哈的杜大人,是在裡頭吃了什麼癟。

阿生撿起被撂在地上的文折,吹吹並不存在的灰塵,扭頭對冷眼看着他手中的李泰賠笑道:

“主子莫要怪杜大人,他這是一時腦子轉不過來彎,纔會失了風度。”

李泰沒接他的話,從筆架上取了一支毛筆,在松花硯中蘸了些墨,提筆給雍州的下屬寫起了指令,就像是方纔什麼事兒都沒發生一般。

阿生乾咳了一聲,猶豫來猶豫去,方纔大着膽子。問了一句:

“主子,這請旨一事,您同小姐說了嗎?”

“今日她回來,本王自會同她講。”

果然是沒說,阿生乾笑,道:“那便好,主子,屬下多一句嘴,這事兒您是先同她商量一下爲好。”

第一九零章 她恨我第78章 暴力遊戲第一五二章 銀霄的身份第一五零章 意外來客第五十一章 偶現一角第119章 大婚(上)第三二二章 歸來第164章 我叫你裝第23章 周夫人第64章 送藥第215章 關於自稱第三四四章 命苦的女人第二六三章 韋貴妃的勸說第一八四章 疏遠新卷 第5章 並非一團第368章 是近是遠第二八一章 還沒作準的事第273章 茶香翠樹第八十二章 莊中下人第348章 醉酒第424章 李泰之心第87章 發脾氣第三六五章 傷兵營第29章 你就不用去了第二九三章 與君暫別第219章 一本字帖第133章 至少還會怕第30章 初情第一五三章 您要不試試第五章 適應新家第三八零章 將計就計第210章 還施彼身第424章 李泰之心第116章 待嫁第358章 印第229章 回京第41章 悲矣!痛矣!第三六七章 攻佔遼陽城第三四八章 不省心第92章 倒回去三年第204章 夜會第124章 惹春夢第三一五章 我要回長安第一四七章 流言與緋聞第254章 木刻的真正作用第三三六章 小舅舅第一四零章 解第152章 男人話,女人言第223章 我不會第二九六章 軍中來人第156章 有馬一匹第九十四章 一字表心第五卷 第1章 客謨來人第250章 給我笑一個第229章 回京第三九零章 三十而立第311章 窺見第九十五章 藥膏第217章 怪人第一六六章 同食第六十七章 先不告訴你第一五八章 平陽之舉第241章 這是坑誰呢第146章 破奇案(中)第十七章 有兄如此第187章 揚州驚魂夜第110章 說實話沒那麼難第三六四章 送禮第四十一章 兩份文卷第244章 皇上聖明第三九零章 三十而立第十八章 村民籌錢第205章 三說往事第342章 誰驚誰喜第三二九章 善後第369章 有什麼說什麼第80章 有何不可第四十六章 白挨一頓第417章 我找你很久了第265章 流言初起第149章 牀談第224章 在背後第二六二章 盧氏回來了第341章 說實話第425章 李泰的承諾第34章 好消息第二六零章 贈書第271章 信任他第九十四章 一字表心第286章 落幕之後第199章 下棋的方式第二九九章 你不是王妃嗎?第144章 拿下第35章 人呢第31章 你們還差的遠呢第六十四章 擦肩而過第145章 破奇案(上)第177章 盧俊有訊第225章 參比人選第一零五章 爾容詩社
第一九零章 她恨我第78章 暴力遊戲第一五二章 銀霄的身份第一五零章 意外來客第五十一章 偶現一角第119章 大婚(上)第三二二章 歸來第164章 我叫你裝第23章 周夫人第64章 送藥第215章 關於自稱第三四四章 命苦的女人第二六三章 韋貴妃的勸說第一八四章 疏遠新卷 第5章 並非一團第368章 是近是遠第二八一章 還沒作準的事第273章 茶香翠樹第八十二章 莊中下人第348章 醉酒第424章 李泰之心第87章 發脾氣第三六五章 傷兵營第29章 你就不用去了第二九三章 與君暫別第219章 一本字帖第133章 至少還會怕第30章 初情第一五三章 您要不試試第五章 適應新家第三八零章 將計就計第210章 還施彼身第424章 李泰之心第116章 待嫁第358章 印第229章 回京第41章 悲矣!痛矣!第三六七章 攻佔遼陽城第三四八章 不省心第92章 倒回去三年第204章 夜會第124章 惹春夢第三一五章 我要回長安第一四七章 流言與緋聞第254章 木刻的真正作用第三三六章 小舅舅第一四零章 解第152章 男人話,女人言第223章 我不會第二九六章 軍中來人第156章 有馬一匹第九十四章 一字表心第五卷 第1章 客謨來人第250章 給我笑一個第229章 回京第三九零章 三十而立第311章 窺見第九十五章 藥膏第217章 怪人第一六六章 同食第六十七章 先不告訴你第一五八章 平陽之舉第241章 這是坑誰呢第146章 破奇案(中)第十七章 有兄如此第187章 揚州驚魂夜第110章 說實話沒那麼難第三六四章 送禮第四十一章 兩份文卷第244章 皇上聖明第三九零章 三十而立第十八章 村民籌錢第205章 三說往事第342章 誰驚誰喜第三二九章 善後第369章 有什麼說什麼第80章 有何不可第四十六章 白挨一頓第417章 我找你很久了第265章 流言初起第149章 牀談第224章 在背後第二六二章 盧氏回來了第341章 說實話第425章 李泰的承諾第34章 好消息第二六零章 贈書第271章 信任他第九十四章 一字表心第286章 落幕之後第199章 下棋的方式第二九九章 你不是王妃嗎?第144章 拿下第35章 人呢第31章 你們還差的遠呢第六十四章 擦肩而過第145章 破奇案(上)第177章 盧俊有訊第225章 參比人選第一零五章 爾容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