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卻說那怪將八戒拿進洞去,道:“哥哥阿,拿將一個來了。”老魔喜道:“拿來我看。”二魔道:“這不是?”老魔道:“兄弟錯拿了,這個和尚沒用。”八戒就綽經說道:“大王,沒用的和尚放他出去罷,不當人子!”二魔道:“哥哥,不要放他。雖然沒用,也是唐僧一起的,叫做豬八戒。把他且浸在後邊淨水池中,浸退了毛衣,使鹽醃着,曬乾了,等天陰下酒。”八戒聽言道:“蹭蹬阿!撞着個販醃臘的妖怪了。”那小妖把八戒擡進去,拋在水裡不題。

卻說三藏坐在坡前,耳熱眼跳,身體不安,叫聲:“悟空,怎麼悟能這番巡山,去之久而不來?”行者道:“師父還不曉得他的心哩。”三藏道:“他有甚心?”行者道:“師父阿,此山若是有怪,他半步難行,一定虛張聲勢,跑將回來報我。想是無怪,路途平靜,他一直去了。”三藏道:“假若真個去了,叫在那裡相會?此間乃是山野空闊之處,比不得那店市城井之間。”行者道:“師父莫慮,且請上馬。那呆子有些懶惰,斷然走的遲慢。你把馬打動些兒,我們定趕上他,一同去罷。”真個唐僧上馬,沙僧挑擔,行者前面引路上山。

卻說那老怪又喚二魔道:“兄弟,你既拿了八戒,斷然就有唐僧。再去巡巡山來,切莫放過他去。”二魔道:“就行,就行。”你看他急點起五十名小妖,上山巡邏。正走處,只見祥雲縹緲,瑞氣盤旋。二魔道:“唐僧來了。”衆妖道:“唐僧在那裡?”二魔道:“好人頭上祥雲照頂,惡人頭上黑氣沖天。那唐僧原是金蟬長老臨凡,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這祥雲縹緲。”衆怪都不看見。二魔用手指道:“那不是?”那三藏就在馬上打了一個寒噤;又一指,又打個寒噤;一連指了三指,他就一連打了三個寒噤。心神不寧道:“徒弟阿,我怎麼打寒噤麼?”沙僧道:“打寒噤,想是傷食病發了。”行者道:“胡說,師父是走着這深山峻嶺,必然小心虛驚。莫怕,莫怕。等老孫把棒打一路,與你壓壓驚。”

好行者,理開棒,在馬前丟幾個解數,上三下四,左五右六,盡按那六韜三略,使起神通。那長老在馬上觀之,真個是寰中少有,世上全無。剖開路一直前行,差些兒不唬倒那怪物。他在山頂上看見,魂飛魄喪,忽失聲道:“幾年間聞說孫行者,今日才知話不虛傳果是真。”衆怪上前道:“大王,怎麼長他人之志氣,滅自己之威風?你誇誰哩?”二魔道:“孫行者神通廣大,那唐僧吃他不成。”衆怪道:“大王,你沒手段,等我們着幾個去報大大王,教他點起本洞大小兵來,擺開陣勢,合力齊心,怕他走了那裡去!”二魔道:“你們不曾見他那條鐵棒,有萬夫不當之勇。我洞中不過有四五百兵,怎禁得他那一棒?”衆妖道:“這等說,唐僧吃不成,卻不把豬八戒錯拿了?如今送還他罷。”二魔道:“拿便也不曾錯拿,送便也不好輕送。唐僧終是要吃,只是眼下還尚不能。”衆妖道:“這般說,還過幾年麼?”二魔道:“也不消幾年。我看見那唐僧只可善圖,不可惡取。若要倚勢拿他,聞也不得一聞。只可以善去感他,賺得他心與我心相合,卻就善中取計,可以圖之。”衆妖道:“大王如定計拿他,可用我等?”二魔道:“你們都各回本寨,但不許報與大王知道;若是驚動了他,必然走了風訊,敗了我計策。我自有個神通變化,可以拿他。”

衆妖散去,他獨跳下山來,在那道路之傍搖身一變,變做個年老的道者。真個是怎生打扮?但見他:

星冠晃亮,鶴髮蓬鬆。羽衣圍繡帶,雲履綴黃棕。神清目朗如仙客,體健身輕似壽翁。說甚麼清牛道士,也強如素券先生。妝成假像如真像,捏作虛情似實情。

他在那大路傍,裝做個跌折腿的道士,腳上血淋津,口裡哼哼的,只叫:“救人!救人!”

卻說這三藏仗着孫大聖與沙僧,歡喜前來,正行處,只聽得叫“師父救人”。三藏聞得,道:“善哉,善哉!這曠野山中,四下裡更無村舍,是甚麼人叫?想必是虎豹狼蟲唬倒的。”這長老兜回俊馬,叫道:“那有難者是甚人?可出來!”這怪從草科裡爬出,對長老馬前乒乓的只情磕頭。三藏在馬上見他是個道者,卻又年紀高大,甚不過意,連忙下馬攙道:“請起,請起。”那怪道:“疼,疼,疼!”丟了手看處,只見他腳上流血。三藏驚問道:“先生呵,你從那裡來?因甚傷了尊足?”那怪巧語花言,虛情假意道:“師父阿,此山西去有一座清幽觀宇,我是那觀裡的道士。”三藏道:“你不在本觀中侍奉香火,演習經法,爲何在此閒行?”那魔道:“因前日山南里施主家,邀道衆禳星,散福來晚,我師徒二人一路而行,行至深衢,忽遇着一隻斑斕猛虎,將我徒弟銜去。貧道戰兢兢,亡命奔走,一跤跌在亂石坡上,傷了腿足,不知迴路。今日大有天緣,得見師父,萬望師父大發慈悲,救我一命。若得到觀中,就是典身賣命,一定重謝深恩。”三藏聞言,認爲真實,道:“先生呵,你我都是一命之人。我是僧,你是道,衣冠雖別,修行之理則同。我不救你呵,就不是出家之輩。救便救你,你卻走不得路哩。”那怪道:“立也立不起來,怎生走路?”三藏道:“也罷,也罷。我還走得路,將馬讓與你騎一程,到你上宮,還我馬去罷。”那怪道:“師父,感蒙厚情。只是腿胯跌傷,不能騎馬。”三藏道:“正是。”叫沙和尚:“你把行李梢在我馬上,你馱他一程罷。”沙僧道:“我馱他。”

那怪急回頭抹了他一眼,道:“師父呵,我被那猛虎唬怕了,見這晦氣色臉的師父,愈加驚怕,不敢要他馱。”三藏叫道:“悟空,你馱罷。”行者連聲答應道:“我馱,我馱。”那妖就認定了行者,順順的要他馱,再不言語。沙僧笑道:“這個沒眼色的老道,我馱着不好,顛倒要他馱。他若看不見師父時,三尖石上把筋都摜斷了你的哩。”行者馱了,口中笑道:“你這個潑魔,怎麼敢來惹我?你也問問老孫是幾年的人兒!你這般鬼話兒只好瞞唐僧,又好來瞞我?我認得你是這山中的怪物,想是要吃我師父哩。我師父又非是等閒之輩,是你吃的?你要吃他,也須是分多一半與老孫是。”那魔聞得行者口中唸誦,道:“師父,我是好人家兒孫,做了道士,今日不幸,遇着虎狼之厄。我不是妖怪。”行者道:“你既怕虎狼,怎麼不念《北斗經》?”三藏正然上馬,聞得此言,罵道:“這個潑猴!‘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馱他馱兒便罷了,且講甚麼《北斗經》、《南鬥經》!”行者聞言,道:“這廝造化哩!我那師父是個慈悲好善之人,又有些外好裡枒槎;我待不馱你,他就怪我。馱便馱,須要與你講開;若是大小便,先和我說。若在脊樑上淋下來,臊氣不堪;且污了我的衣服,沒人漿洗。”那怪道:“我這般一把子年紀,豈不知你的話說?”行者才拉將起來,背在身上,同長老、沙僧奔大路西行。那山上高低不平之處,行者留心慢走,讓唐僧前去。

行不上三五里路,師父與沙僧下了山凹

之中,行者卻望不見,心中埋怨道:“師父偌大年紀,再不曉得事體。這等遠路,就是空身子也還嫌手重,恨不得捽了,卻又教我馱着這個妖怪!莫說他是妖怪,就是好人,這們年紀也死得着了。摜殺他罷,馱他怎的?”這大聖正算計要摜,原來那怪就知道了,且會遣山,就使一個移山倒海的法術,就在行者背上捻訣,念動真言,把一座須彌山遣在空中,劈頭來壓行者。這大聖慌得把頭偏一偏,壓在左肩臂上;笑道:“我的兒,你使甚麼重身法來壓老孫哩?這個倒也不怕,只是正擔好挑,偏擔兒難捱。”那魔道:“一座山壓他不住!”卻又唸咒語,把一座峨眉山遣在空中來壓。行者又把頭偏一偏,壓在右肩臂上。看他挑着兩座大山,飛星來趕師父。那魔頭看見,就嚇得渾身是汗,遍體生津道:“他卻會擔山!”又整性情,把真言念動,將一座泰山遣在空中,劈頭壓住行者。那大聖力軟筋麻,遭逢他這泰山下頂之法,只壓得三尸神咋,七竅噴紅。

好妖魔,使神通壓倒行者,卻疾駕長風,去趕唐三藏。就於雲端裡伸下手來,馬上撾人。慌得個沙僧丟了行李,掣出降妖棒,當頭擋住。那妖魔舉一口七星劍,對面來迎。這一場好殺:

七星劍,降妖杖,萬映金光如閃亮。這個圜眼兇如黑殺神,那個鐵臉真是捲簾將。那怪山前大顯能,一心要捉唐三藏;這個努力保真僧,一心寧死不肯放。他兩個噴雲噯霧黯天宮,播土揚塵遮鬥象。殺得那一輪紅日淡無光,大地乾坤昏蕩蕩。來往相持八九回,不期戰敗沙和尚。

那魔十分兇猛,使口寶劍,流星的解數滾來,把個沙僧戰得軟弱難搪,回頭要走,早被他逼住寶杖,輪開大手,攔住沙僧,挾在左脅下。將右手去馬上拿了三藏,腳尖兒鉤着行李,張開口咬着馬鬃,使起攝法,把他們一陣風都拿到蓮花洞裡。厲聲高叫道:“哥哥!這和尚都拿來了!”

老魔聞言,大喜道:“拿來我看。”二魔道:“這不是?”老魔道:“賢弟啞,又錯拿來了也。”二魔道:“你說拿唐僧的。”老魔道:“是便就是唐僧,只是還不曾拿住那有手段的孫行者。須是拿住他,纔好吃唐僧哩。若不曾拿得他,切莫動他的人。那猴王神通廣大,變化多般。我們若吃了他師父,他肯甘心?來那門前吵鬧,莫想能得安生。”二魔笑道:“哥呵,你也忒會擡舉人。若依你誇獎他,天上少有,地下全無。自我觀之,也只如此,沒甚手段。”老魔道:“你拿住了?”二魔道:“他已被我遣三座大山壓在山下,寸步不能舉移,所以才把唐僧、沙和尚連馬、行李都攝將來也。”那老魔聞言,滿心歡喜道:“造化,造化!拿住這廝,唐僧纔是我們口裡的食哩。”叫小妖:“快安排酒來,且與你二大王奉一個得功的杯兒。”二魔道:“哥哥,且不要吃酒,叫小的們把豬八戒撈上水來吊起。”遂把八戒吊在東廊,沙僧吊在西邊,唐僧吊在中間,白馬送在槽上,行李收將進去。

老魔笑道:“賢弟好手段!兩次捉了三個和尚。但孫行者雖是有山壓住,也須要作個法,怎麼拿他來湊蒸纔好哩。”二魔道:“兄長請坐。若要拿孫行者,不消我們動身,只教兩個小妖拿兩件寶貝,把他裝將來罷。”老魔道:“拿甚麼寶貝去?”二魔道:“拿我的紫金紅葫蘆,你的羊脂玉淨瓶。”老魔將寶貝取出,道:“差那兩個去?”二魔道:“差精細鬼、伶俐蟲二人去。”分付道:“你兩個拿着這寶貝,徑至高山絕頂,將底兒朝天,口兒朝地,叫一聲:‘孫行者!’他若應了,就已裝在裡面,隨即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兒,他就一時三刻化爲膿了。”二小妖叩頭,將寶貝領出去拿行者不題。

卻說那大聖被魔使法壓住在山根之下,遇苦思三藏,逢災念聖僧,厲聲叫道:“師父阿!想當時你到兩界山,揭了壓帖,老孫脫了大難,秉教沙門;感菩薩賜與法旨,我和你同住同修,同緣同相,同見同知,怎想到了此處,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壓了。可憐,可憐!你死該當,只難爲沙僧、八戒與那小龍化馬一場!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爲名高名喪人。”嘆罷,那珠淚如雨。早驚了山神、土地與五方揭諦神衆。會金頭揭諦道:“這山是誰的?”土地道:“是我們的。”“你山下壓的是誰?”土地道:“不知是誰。”揭諦道:“你等原來不知,這壓的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行者,如今皈依正果,跟唐僧做了徒弟。你怎麼把山借與妖魔壓他?你們是死了!他若有一日脫身出來,他肯饒你!就是罪輕,土地也問個擺站,山神也問個充軍,我們也領個大不應是。”那山神、土地才怕道:“委實不知,不知。只聽得那魔頭念起遣山咒法,我們就把山移將來了。誰曉得是孫大聖?”揭諦道:“你且休怕,律上有云:‘不知者不坐罪。’我與你計較,放他出來,不要教他動手打你們。”土地道:“就沒理了,既放出來又打?”揭諦道:“你不知,他有一條如意金箍棒,十分利害,打着的就死,攙着的就傷,磕一磕兒筋斷,擦一擦兒皮塌哩。”

那土地、山神心中恐懼,與五方揭諦商議了,卻來到三山門外叫道:“大聖!山神、土地、五方揭諦來見。”好行者,他虎瘦雄心還在,自然的氣象昂昂,聲音朗朗道:“見我怎的?”土地道:“告大聖得知,遣開山,請大聖出來,赦小神不恭之罪。”行者道:“遣開山,不打你。”喝聲:“起去!”就如官府發放一般。那衆神念動真言咒語,把山仍遣歸本位,放起行者。行者跳將起來,抖抖土,束束裙,耳後掣出棒來,叫:“山神!土地!都伸過孤拐來,每人先打兩下,與老孫散散悶。”衆神大驚道:“剛纔大聖已分付恕我等之罪,怎麼出來就變了言語要打?”行者道:“好土地!好山神!你倒不怕老孫,卻怕妖怪?”土地道:“那魔神通廣大,法術高強,念動真言咒語,拘喚我等在他洞裡,一日一個輪流當值哩。”行者聽見“當值”二字,卻也心驚,仰面朝天,高聲大叫道:“蒼天!蒼天!自那混沌初分,天開地闢,花果山生了我,我也曾遍訪明師,傳授長生秘訣。想我那隨風變化,伏虎降龍,大鬧天宮,名稱大聖,更不曾把山神、土地欺心使喚。今日這個妖魔無狀,怎敢把山神、土地喚爲奴僕,替他輪流當值?天啊!既生老孫,怎麼又生此輩!”

那大聖正感嘆間,又見山凹裡霞光焰焰而來。行者道:“山神、土地,你既在這洞中當值,那放光的是甚物件?”土地道:“那是妖魔的寶貝放光,想是有妖精拿寶貝來降你。”行者道:“這個卻好耍子兒阿!我且問你,他這洞中有甚人與他相往?”土地道:“他愛的是燒丹煉藥,喜的是全真道人。”行者道:“怪道他變個老道士,把我師父騙去了。既這等,你都且記打,回去罷。等老孫自家拿他。”那衆神俱騰空而散。

這大聖搖身一變,變做個老真人。你道他怎生打扮?

頭挽雙髽髻,身穿百衲衣。

手敲漁鼓簡,腰繫呂公絛。

斜倚大路下,專候小魔妖。

頃刻妖來到,猴王暗放刁。

不多

時,那兩個小妖到了。行者將金箍棒伸開,那妖不曾防備,絆着腳,“撲”的一跌。爬起來,纔看見行者,口裡嚷道:“憊懶!憊懶!若不是我大王敬重你這行人,就和你比較起來。”行者陪笑道:“比較甚麼?道人見道人,都是一家人。”那怪道:“你怎麼睡在這裡,絆我一跌?”行者道:“小道童見我這老道人,要跌一跌兒做見面錢。”那妖道:“我大王見面錢只要幾兩銀子,你怎麼跌一跌兒做見面錢?你別是一鄉風,決不是我這裡道士。”行者道:“我當真不是。我是蓬萊山來的。”那妖道:“蓬萊山是海島神仙境界。”行者道:“我不是神仙,誰是神仙?”那妖卻回嗔作喜,上前道:“老神仙,老神仙!我等肉眼凡胎,不能識認,言語衝撞,莫怪莫怪。”行者道:“我不怪你。常言道:‘仙體不踏凡地。’你怎知之?我今日到你山上,要度一個成仙了道的好人,那個肯跟我去?”精細鬼道:“師父,我跟你去。”伶俐蟲道:“師父,我跟你去。”

行者明知故問道:“你二位從那裡來的?”那怪道:“自蓮花洞來的。”“要往那裡去?”那怪道:“奉我大王教命,拿孫行者去的。”行者道:“拿那個?”那怪又道:“拿孫行者。”孫行者道:“可是跟唐僧取經的那個孫行者麼?”那妖道:“正是,正是。你也認得他?”行者道:“那猴子有些無禮,我認得他,我也有些惱他。我與你同拿他去,就當與你助功。”那怪道:“師父,不須你助功。我二大王有些法術,遣了三座大山,把他壓在山下,寸步難移,教我兩個拿寶貝來裝他的。”行者道:“是甚寶貝?”精細鬼道:“我的是紅葫蘆,他的是玉淨瓶。”行者道:“怎麼樣裝他?”小妖道:“把這寶貝的底兒朝天,口兒朝地,叫他一聲,他若應了,就裝在裡面;貼上一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他就一時三刻化爲膿了。”行者見說,心中暗驚道:“利害,利害!當時日值功曹報信,說有五件寶貝,這是兩件了,不知那三件又是甚麼東西?”行者笑道:“二位,你把寶貝借我看看。”那小妖那知甚麼訣竅,就於袖中取出兩件寶貝,雙手遞與行者。行者見了,心中暗喜道:“好東西,好東西!我若把尾子一抉,‘搜’的跳起來了,只當是送老孫。”忽又思道:“不好,不好!搶便搶去,只是壞了老孫的名頭,這叫做白日搶奪了。”復遞與他去道:“你還不曾見我的寶貝哩。”那怪道:“師父有甚寶貝,也借與我凡人看看壓災。”

好行者,伸下手,把尾上毫毛拔了一根,捻一捻,叫:“變!”即變做一個一尺七寸長的大紫金紅葫蘆,自腰裡拿將出來道:“你看我的葫蘆麼?”那伶俐蟲接在手看了,道:“師父,你這葫蘆長大,有樣範,好看,卻只是不中用。”行者道:“怎的不中用?”那怪道:“我這兩件寶貝,每一個可裝千人哩。”行者道:“你這裝人的何足稀罕?我這葫蘆,連天都裝在裡面哩。”那怪道:“就可以裝天?”行者道:“當真的裝天。”那怪道:“只怕是謊。就裝與我們看看纔信,不然決不信你。”行者道:“天若惱着我,一月之間常裝他七八遭;不惱着我,就半年也不裝他一次。”伶俐蟲道:“哥阿,裝天的寶貝,與他換了罷。”精細鬼道:“他裝天的怎肯與我裝人的相換?”伶俐蟲道:“若不肯阿,貼他這個淨瓶也罷。”行者心中暗喜道:“葫蘆換葫蘆,餘外貼淨瓶。一件換兩件,其實甚相應!”即上前扯住那伶俐蟲道:“裝天可換麼?”那怪道:“但裝天就換,不換我是你的兒子!”行者道:“也罷,也罷。我裝與你們看看。”

好大聖,低頭捻訣,念個咒語,叫那日遊神、夜遊神、五方揭諦神:“即去與我奏上玉帝,說老孫皈依正果,保唐僧去西天取經,路阻高山,師父苦厄。妖魔那寶,吾欲誘他換之,萬千拜上,將天借與老孫裝閉半個時辰,以助成功。若道半聲不肯,即上靈霄殿,動起刀兵!”那日遊神徑至南天門裡靈霄殿下,啓奏玉帝,備言前事。玉帝道:“這潑猴頭出言無狀!前者觀音來說放了他,保護唐僧,朕這裡又差五方揭諦、四值功曹輪流護持。如今又借天裝,天可裝乎?”才說裝不得,那班中閃出哪吒三太子,奏道:“萬歲,天也裝得。”玉帝道:“天怎樣裝?”哪吒道:“自混沌初分,以輕清爲天,重濁爲地。天是一團清氣,而扶託瑤天宮闕,以理諭之,其實難裝。但只孫行者保唐僧西去取經,誠所謂泰山之福緣,海深之善慶,今日當助他成功。”玉帝道:“卿有何助?”哪吒道:“請降旨意,往北天門問真武借皁雕旗,在南天門上一展,把那日月星辰閉了,對面不見人,捉白不見黑,哄那怪道,只說裝了天,以助行者成功。”玉帝聞言:“依卿所奏。”那太子奉旨前來北天門,見真武備言前事。那祖師隨將旗付太子。

早有遊神急降大聖耳邊道:“哪吒太子來助功了。”行者仰面觀之,只見祥雲繚繞,果是有神;卻回頭對小妖道:“裝天罷。”小妖道:“要裝就裝,只管阿綿花屎怎的?”行者道:“我方纔運神唸咒來。”那小妖都睜着眼,看他怎麼樣裝天。這行者將一個假葫蘆兒拋將上去。你想這是一根毫毛變的,能有多重?被那山頂上風吹去,飄飄蕩蕩足有半個時辰,方纔落下。只見那南天門上哪吒太子把皁旗撥喇喇展開,把日月星辰俱遮閉了。真是乾坤墨染就,宇宙靛妝成。二小妖大驚道:“才說話時只好晌午,這怎麼就黃昏了?”行者道:“天既裝了,不辨時候,怎不黃昏?”“如何又這等樣黑?”行者道:“日月星辰都裝在裡面,外卻無光,怎麼不黑?”小妖道:“師父,你在那廂說話哩?”行者道:“我在你面前不是?”小妖伸手摸着道:“只見說話,更不見面目。師父,此間是甚麼去處?”行者又哄他道:“不要動腳,此間乃是渤海岸上。若塌了腳落下去呵,七八日還不得到底哩!”小妖大驚道:“罷,罷,罷!放了天罷,我們曉得是這樣裝了。若弄一會子落下海去,不得歸家。”

好行者,見他認了真實,又唸咒語,驚動太子,把旗捲起,卻早見日光正午。小妖笑道:“妙阿,妙阿!這樣好寶貝,若不換呵,誠爲不是養家的兒子!”那精細鬼交了葫蘆,伶俐蟲拿出淨瓶,一齊兒遞與行者。行者卻將假葫蘆兒遞與。行者當下既換了寶貝,卻又幹事找絕,臍下拔一根毫毛,吹口仙氣,變作一個銅錢,叫道:“小童,你拿這個錢去買張紙來。”小妖道:“何用?”行者道:“我與你寫個合同文書。你將這兩件裝人的寶貝換了我一件裝天的寶貝,恐人心不平,向後去日久年深,有甚反悔不便,故寫此各執爲照。”小妖道:“此間又無筆墨,寫甚文書?我與你賭個咒罷。”行者道:“怎麼樣賭?”小妖道:“我兩件裝人之寶,貼換你一件裝天之寶,若有反悔,一年四季遭瘟!”行者笑道:“我是決不反悔;如有反悔,也照你四季遭瘟。”說了誓,將身一縱,把尾子崿了一崿,跳在南天門前,謝了哪吒太子麾旗相助之功。太子回宮繳旨,將旗送還真武不題。這行者佇立霄漢之間,觀看那個小妖。

畢竟不知怎生區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第七十九回 尋洞求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第三十四回 魔頭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爲變化能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衆尋師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爲變化能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像伏妖王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毒 聖顯幽魂救本原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第三十四回 魔頭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毒 聖顯幽魂救本原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第六十四回 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第七十七回 羣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七十五回 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污道心清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三十四回 魔頭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剗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破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爲三折肱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七十九回 尋洞求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毒 聖顯幽魂救本原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衆尋師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爲三折肱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七十七回 羣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第七十九回 尋洞求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第三十四回 魔頭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爲變化能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衆尋師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爲變化能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像伏妖王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毒 聖顯幽魂救本原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第三十四回 魔頭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毒 聖顯幽魂救本原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第六十四回 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第七十七回 羣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七十五回 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污道心清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三十四回 魔頭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剗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破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爲三折肱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七十九回 尋洞求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毒 聖顯幽魂救本原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衆尋師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爲三折肱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七十七回 羣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