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

話說唐三藏固住元陽,出離了煙花苦套,隨行者投西前進。不覺夏時,正值那薰風初動,梅雨絲絲。好光景:

冉冉綠陰密,風輕燕引雛。

新荷翻照面,修竹漸扶蘇。

芳草連天碧,山花遍地鋪。

溪邊蒲插劍,榴火壯行圖。

師徒四衆耽炎受熱,正行處,忽見那路傍有兩行高柳,柳陰中走出一個老母,右手下攙着一個小孩兒,對唐僧高叫道:“和尚,不要走了。快早兒撥馬東回,進西去都是死路。”唬得個三藏跳下馬來,打個問訊道:“老菩薩,古人云:‘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怎麼西進便沒路了?”那老母用手朝西指道:“那裡去,有五六裡遠近,乃是滅法國。那國王前生那世裡結下冤仇,今世裡無端造罪。二年前許下一個羅天大願,要殺一萬個和尚。這兩年陸陸續續,殺勾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無名和尚,只要等四個有名的和尚,湊成一萬,好做圓滿哩。你們去,若到城中,都是送命王菩薩。”三藏聞言,心中害怕,戰兢兢的道:“老菩薩,深感盛情,感謝不盡。但請問,可有不進城的方便路兒,我貧僧轉過去罷。”那老母笑道:“轉不過去,轉不過去!只除是會飛的就過去了。”八戒在傍邊賣嘴道:“媽媽兒,莫說黑話。我們都是會飛的。”

行者火眼金睛,其實認得好歹,那老母攙着孩兒,原是觀音菩薩與善財童子,慌得倒身下拜,叫道:“菩薩,弟子失迎,失迎。”那菩薩一朵彩雲輕輕駕起,嚇得個唐長老立身無地,只情跪着磕頭;八戒、沙僧也慌跪下,朝天禮拜。一時間祥雲縹渺,徑回南海而去。行者起來,扶着師父道:“請起來,菩薩已回寶山也。”三藏起來道:“悟空,你既認得是菩薩,何不早說?”行者笑道:“你還問話不了,我即下拜,怎麼還是不早哩?”八戒、沙僧對行者道:“感蒙菩薩指示,前邊必是滅法國,要殺和尚,我等怎生奈何?”行者道:“呆子休怕!我們曾遭着那毒魔狠怪,虎穴龍潭,更不曾傷損。此間乃是一國凡人,有何懼哉!只奈這裡不是住處。天色將晚,且有鄉村人家,上城買賣回來的,看見我們是和尚,嚷出名去,不當穩便。且引師父找下大路,尋個僻靜之處,卻好商議。”真個三藏依言,一行都閃下路來,到一個坑坎之下坐定。行者道:“兄弟,你兩個好生保守師父,待老孫變化了,去那城中看看,尋一條僻路,連夜去也。”三藏叮囑道:“徒弟呵,莫當小可。王法不容,你須仔細!”行者笑道:“放心,放心,老孫自有道理。”

好大聖,話畢,將身一縱,唿哨的跳在空中。怪哉:

上面無繩扯,下頭沒棍撐。

一般同父母,他便骨頭輕。

佇立在雲端裡往下觀看,只見那城中喜氣衝融,祥光盪漾。行者道:“好個去處,爲何滅法?”看一會,漸漸天昏,又見那:

十字街燈光燦爛,九重殿香藹鐘鳴。七點皎星照碧漢,八方客旅卸行蹤。六軍營,隱隱的畫角才吹;五鼓樓,點點的銅壺初滴。門邊宿霧昏昏,三市寒煙藹藹。兩兩夫妻歸繡幕,一輪明月上東方。

他想着:“我要下去,到街坊打看路徑。這般個嘴臉,撞見人,必定說是和尚。等我變一變了。”捻着訣,念動真言,搖身一變,變做個撲燈蛾兒:

形細翼磽輕巧,滅燈撲燭投明。本來面目化生成,腐草中間靈應。每愛炎光觸焰,忙忙飛繞無停。紫衣香翅趕流螢,最喜夜深風靜。

但見他翩翩翻翻,飛向六街三市,傍房檐,近屋角。正行時,忽見那隅頭拐角上一灣子人家,人家門首掛着個燈籠兒。他道:“這人家過元宵哩,怎麼挨排兒都點燈籠?”他硬硬翅飛近前來,仔細觀看。正當中一家子,方燈籠上寫着“安歇往來商賈”六字,下面又寫着“王小二店”四字。行者才知是開飯店的。又伸頭打一看,看見有八九個人,都吃了晚飯,寬了衣服,卸了頭巾,洗了腳手,各各上牀睡了。行者暗喜道:“師父過得去了。”你道他怎麼就知過得去?他要起個不良之心,等那些人睡着,要偷他的衣服頭巾,裝做俗人進城。

噫!有這般不遂意的事!正思忖處,只見那小二走向前分付:“列位官人,仔細些。我這裡君子小人不同,各人的衣物行李都要小心着。”你想在外做買賣的人,那一樣不仔細?又聽得店家分付,越發謹慎。他都爬起來道:“主人家說得有理。我們走路的人辛苦,只怕睡着,急忙不醒,一時失所,奈何?你將這衣服、頭巾、搭聯都收進去,待天將明,交付與我們起身。”那王小二真個把些衣服之類,盡情都搬進他屋裡去了。行者性急,展開翅就飛入裡面,丁在一個頭巾架上。又見王小二去門首,摘了燈籠,放下吊搭,關了門窗,卻纔進房,脫衣睡下。那小二有個婆子,帶了兩個孩子,哇哇聒噪,急忙不睡。那婆子又拿了一件破衣,補補納納,也不見睡。行者暗想道:“若等這婆子睡了下手,卻不誤了師父?”又恐更深,城門閉了。他就忍不住飛下去,望燈上一撲,真是“捨身投火焰,焦額探殘生”。那盞燈早已熄了。他又搖身一變,變作個老鼠,嘖嘖哇哇的叫了兩聲,跳下來拿着衣服、頭巾,往外就走。那婆子慌慌張張的道:“老頭子,不好了,夜耗子成精也!”行者聞言,又弄手段,攔着門,厲聲高叫道:“王小二,莫聽你婆子胡說,我不是夜耗子成精。明人不做暗事,吾乃齊天大聖臨凡,保唐僧往西天取經。你這國王無道,特來藉此衣冠裝扮我師父。一時過了城去,就便送還。”那王小二聽言,一轂轆爬起來,黑天摸地,又是着忙的人,撈着褲子當衫子,左穿也穿不上,右套也套不上。

那大聖使個攝法,早已駕雲出去。復番身,徑至路下坑坎邊。三藏見星光月皎,探身凝望,見是行者來至近前,即開口叫道:“徒弟,可過得滅法國麼?”行者上前,放下衣物道:“師父,要過滅法國,和尚做不成。”八戒道:“哥,你勒掯那個哩!不做和尚也容易,只消半年不剃頭,就長出毛來也。”行者道:“那裡等得半年,眼下就都要做俗人哩!”那呆子慌了道:“但你說話,通不察理。我們如今都是和尚,眼下要做俗人,卻怎麼戴得頭巾?就是邊兒勒住,也沒收頂繩處。”三藏喝道:“不要打花,且幹正事。端的何如?”行者道:“師父,他這城中我已看了,雖是國王無道殺僧,卻倒是個真天子,城上有祥光喜氣。城中的街道,我也認得;這裡的鄉談,我也省得,會說。卻纔在飯店內借了這幾件衣服、頭巾,我們且

扮作俗人進城去,借了宿。至四更天就起來,教店家安排了齋吃;捱到五更時候,挨城門而去,奔大路西行。就有人撞見扯住,也好折辯,只說是上邦欽差的,滅法王不敢阻滯,放我們來的。”沙僧道:“師兄處的最當,且依他行。”真個長老無奈,脫了褊衫,去了僧帽,穿了俗人的衣服,戴了頭巾。沙僧也換了。八戒的頭大,戴不得巾兒,被行者取了些針線,把頭巾扯開,兩頂縫做一頂,與他搭在頭上,揀件寬大的衣服與他穿了;然後自家也換上一套,道:“列位,這一去,把‘師父徒弟’四個字兒且收起。”八戒道:“除了此四字,怎的稱呼?”行者道:“都作做弟兄。師父叫做唐大官兒,你叫做朱三官兒,沙僧叫做沙四官兒,我叫做孫二官兒。但到店中,你們切休言語,只讓我一個開口答話。等他問甚麼買賣,只說是販馬的客人,把這白馬做個樣子,說我們是十弟兄,我四個先來賃店房賣馬。那店家必然款待我們。我們受用了,臨行時,等我拾塊瓦查兒,變塊銀子謝他,卻就走路。”長老無奈,只得曲從。

四衆忙忙的牽馬挑擔,跑過那邊。此處是個太平境界,入更時分尚未關門。徑直進去,行到王小二店門首,只聽得裡邊叫哩。有的說:“我不見了頭巾!”有的說:“我不見了衣服!”行者只推不知,引着他們往斜對門一家安歇。那家子還未收燈籠。即近門叫道:“店家,可有閒房兒我們安歇?”那裡邊有個婦人答應道:“有,有,有。請官人們上樓。”說不了,就有一個漢子來牽馬。行者把馬兒遞與牽進去。他引着師父,從燈影兒後面徑上樓門。那樓上有方便的桌椅,推開窗格,映月光齊齊坐下。只見有人點上燈來。行者攔門,一口吹息,道:“這般月亮不用燈。”那人才下去,又一個丫環拿四碗清茶。行者接住。

樓下又走上一個婦人來,約有五十七八歲的模樣,一直上樓,站着傍邊問道:“列位客官,那裡來的?有甚寶貨?”行者道:“我們是北方來的,有幾匹粗馬販賣。”那婦人道:“販馬的客人尚還小。”行者道:“這一位是唐大官,這一位是朱三官,這一位是沙四官,我學生是孫二官。”婦人笑道:“異姓?”行者道:“正是異姓同居。我們共有十個弟兄;我四個先來賃店房打火,還有六個在城外借歇,領着一羣馬。因天晚不好進城,待我們賃了房子,明早都進來了。等我賣了馬纔回。”那婦人道:“一羣有多少馬?”行者道:“大小有百十匹兒,都像我這個馬的身子,卻只是毛片不一。”婦人笑道:“孫二官人誠然是個客綱客紀。早是來到舍下,第二個人家也不敢留你。我舍下院落寬闊,槽札齊備,草料又有,憑你幾百匹馬都養得下。卻一件,我舍下在此開店多年,也有個賤名;先夫姓趙,不幸去世久矣,我喚做趙寡婦店。我店裡三樣兒待客。如今先小人後君子,先把房錢講定,後好算帳。”行者道:“說得是。你府上是那三樣待客?常言道:‘貨有高低三等價,客無遠近一般看。’你怎麼說三樣待客?你可試說說我聽。”趙寡婦道:“我這裡是上中下三樣。上樣者,五果五菜的筵席,獅仙鬥糖桌面,二位一張,請小娘兒來陪唱陪歇。每位該銀五錢,連房錢在內。”行者笑道:“相應阿!我那裡五錢銀子,還不勾請小娘兒哩。”寡婦又道:“中樣的,合盤桌兒,只是水果熱酒篩來,憑自家猜枚行令,不用小娘兒。每位只該二錢銀子。”行者道:“一發相應。下樣兒怎麼?”婦人道:“不敢在尊客面前說。”行者道:“也說說無妨,我們好揀相應的幹。”婦人道:“下樣者,沒人伏侍,鍋裡有方便的飯,憑他怎麼吃。吃飽了,拿個草兒,打個地鋪,方便處睡覺。天光時,憑賜幾文飯錢,決不爭競。”八戒聽說道:“造化,造化!老朱買賣到了!等我看看鍋底,吃飽了飯,鍋門前睡他娘!”行者道:“兄弟說那裡話!你我在江湖上,那裡不撰幾兩銀子?把上樣的安排將來!”

那婦人滿心歡喜,即叫:“看好茶來。廚下快整治東西。”遂下樓去,忙叫:“宰雞宰鵝,煮醃下飯。”又叫:“殺豬殺羊,今日用不了,明日也可用。看好酒。拿白米做飯,白麪捍餅。”三藏在樓上聽見道:“孫二官,怎好?他去宰雞鵝,殺豬羊,倘送將來,我們都是長齋,那個敢吃?”行者道:“我有主張。”去那樓門邊跌跌腳道:“趙媽媽,你上來。”那寡婦上來道:“二官人,有甚分付?”行者道:“今日且莫殺生,我們今日齋戒。”寡婦驚訝道:“官人們是長齋,是月齋?”行者道:“俱不是,我們喚做‘庚申齋’。今朝乃是庚申日,當齋。只過三更後就是辛酉,便開齋了。你明日殺生罷。如今且去安排些素的來,定照上樣價錢奉上。”

那婦人越發歡喜,跑下去教:“莫宰,莫宰!取些木耳、閩筍、豆腐、麪筋,園裡拔些青菜,做粉湯,發麪蒸卷子,再煮白米飯,燒香茶。”咦!那些當廚的庖丁,都是每日家做慣的手段,霎時間就安排停當,擺在樓上;又有現成的獅仙糖果。四衆任情受用。又問:“可吃素酒?”行者道:“止唐大官不用,我們也吃幾杯。”寡婦又取了一壺暖酒。他三個方纔斟上,忽聽得乒乓板響。行者道:“媽媽,底下倒了甚麼家火了?”寡婦道:“不是。是我小莊上幾個客子,送租米來晚了,教他在底下睡。因客官到,沒人使用,教他們擡轎子去院中,請小娘兒陪你們。想是轎槓撞得樓板響。”行者道:“早是說哩,快不要去請。一則齋戒日期,二則兄弟們未到。索性明日進來,一家請個表子,在府上耍耍,待賣了馬起身。”寡婦道:“好人,好人!又不失了和氣,又養了精神。”教:“擡進轎子來,不要去請。”四衆吃了酒飯。收了家火,都散訖。

三藏在行者耳根邊悄悄的道:“那裡睡?”行者道:“就在樓上睡。”三藏道:“不穩便。我們都辛辛苦苦的,倘或睡着,這家子一時再有人來收拾,見我們或滾了帽子,露出光頭,認得是和尚,嚷將起來,卻怎麼好?”行者道:“是阿!”又去樓前跌跌腳。寡婦又上來道:“孫官人,又有甚麼分付?”行者道:“我們在那裡睡?”婦人道:“樓上好睡,又沒蚊子,又是南風,大開着窗子,忒好睡覺!”行者道:“睡不得。我這朱三官兒有些寒溼氣,沙四官兒有些漏肩風,唐大哥只要在黑處睡,我也有些兒羞明。此間不是睡處。”

那媽媽走下去,倚着櫃欄嘆氣。他有個女兒,抱着個孩子,近前道:“母親,常言道:‘十日灘頭坐,一日行九灘。’如今炎天,雖沒甚買賣,到交秋時,還做不了的生意哩。你嗟嘆怎麼?”婦人道:“兒阿,不是愁沒買賣。今日晚間,已是將收鋪子

,入更時分,有這四個馬販子,來賃店房。他要上樣管待,實指望撰他幾錢銀子,他卻吃齋,又撰不得他錢,故此嗟嘆。”那女兒道:“他既吃了飯,不好往別人家去。明日還好安排葷酒,如何撰不得他錢?”婦人又道:“他都有病,怕風,羞亮,都要在黑處睡。你想家中都是些單浪瓦的房子,那裡去尋黑暗處?不若舍一頓飯與他吃了,教他往別家去罷。”女兒道:“母親,我家有個黑處,又無風色,甚好,甚好。”婦人道:“是那裡?”女兒道:“父親在日,曾做了一張大櫃。那櫃有四尺寬,七尺長,三尺高下,裡面可睡六七個人。教他們往櫃裡睡去罷。”婦人道:“不知可好,等我問他一聲。——孫官人,舍下蝸居,更無黑處。止有一張大櫃,不透風,又不透亮,往櫃裡睡去如何?”行者道:“好,好,好!”即着幾個客子把櫃擡出,打開蓋兒,請他們下樓。行者引着師父,沙僧拿擔,順燈影后徑到櫃邊。八戒不管好歹,就先跳進櫃去。沙僧把行李遞入,攙着唐僧進去,沙僧也到裡邊。行者道:“我的馬在那裡?”傍有伏侍的道:“馬在後屋拴着吃草料哩。”行者道:“牽來。把槽擡來,緊挨着櫃兒拴住。”方纔進去,叫:“趙媽媽,蓋上蓋兒,插上銷釘,鎖上鎖子,還替我們看看那裡透亮,使些紙兒糊糊,明日早些兒來開。”寡婦道:“忒小心了!”遂此各各關門去睡不題。

卻說他四個到了櫃裡,可憐阿!一則乍戴個頭巾,二來天氣炎熱,又悶住了氣,略不透風;他都摘了頭巾,脫了衣服,又沒把扇子,只將僧帽撲撲扇扇。你挨着我,我擠着你,弄到有二更時分,卻都睡着。惟行者有心闖禍,偏他睡不着,伸過手,將八戒腿上一捻。那呆子縮了腳,口裡哼哼的道:“睡了罷!辛辛苦苦的,有甚麼心腸,還捻手捻腳的耍子?”行者搗鬼道:“我們原來的本身是五千兩,前者馬賣了三千兩,如今兩搭聯裡現有四千兩;這一羣馬還賣他三千兩,也有一本一利。勾了!勾了!”八戒要睡的人,那裡答對。

豈知他這店裡走堂的、挑水的、燒火的,素與強盜一夥;聽見行者說有許多銀子,他就着幾個溜出去,夥了二十多個賊,明火執杖的來打劫馬販子。衝開門進來,唬得那趙寡婦娘女們戰戰兢兢的關了房門,盡他外邊收拾。原來那賊不要店中家火,只尋客人。到樓上不見形跡,打着火把四下照看。只見天井中一張大櫃,櫃腳上拴着一匹白馬,櫃蓋緊鎖,掀翻不動。衆賊道:“走江湖的人,都有手眼。看這櫃勢重,必是行囊財帛鎖在裡面。我們偷了馬,擡櫃出城,打開分用,卻不是好?”那些賊果找起繩扛,把櫃擡着就走。

幌阿幌的,八戒醒了道:“哥哥睡罷,搖甚麼?”行者道:“莫言語,沒人搖。”三藏與沙僧忽地也醒了,道:“是甚人擡着我們哩!”行者道:“莫嚷,莫嚷,等他擡。擡到西天,也省得走路。”

那賊得了手,不往西去,倒擡向城東,殺了守門的軍,打開城門出去。當時就驚動六街三市,各鋪上火甲人夫,都報與巡城總兵、東城兵馬司。那總兵、兵馬事當幹己,即點人馬弓兵,出城趕賊。那賊見官軍勢大,不敢抵敵,放下大櫃,丟了白馬,各自落草逃走。衆官軍不曾拿得半個強盜,只是奪下櫃,捉住馬,得勝而回。總兵在燈光下見那馬,好馬:

鬃分銀線,尾麃玉條。說甚麼八駿龍駒,賽過了驌驦款段。千金市骨,萬里追風。登山每與青雲合,嘯月渾如白雪勻。真是蛟龍離海島,人間喜有玉麒麟。

總兵官把自家馬兒不騎,就騎上這個白馬,帥軍兵進城;把櫃子擡在總府,同兵馬寫個封皮封了,令人巡守,待天明啓奏,請旨定奪。官軍散訖不題。

卻說唐長老在櫃裡埋怨行者道:“你這個猴頭,害殺我也!若在外邊被人拿住,送與滅法國王,還好折辯;如今鎖在櫃裡,被賊劫去,又被官軍奪來,明日見了國王,現現成成的開刀請殺,卻不湊了他一萬之數!”行者道:“外面有人!打開櫃拿出來,不是捆着,便是吊着。且忍耐些兒,免了捆吊。明日見那昏君,老孫自有對答,管你一毫兒也不傷。且放心睡睡。”

捱到三更時分,行者弄個手段,順出棒來,吹口仙氣,叫:“變!”即變做三尖頭的鑽兒,挨櫃腳兩三鑽,鑽了一個眼子。收了鑽,搖身一變,變做個螻蟻兒,爬將出去,現原身,踏起雲頭,徑入皇宮門外。那國王正在睡濃之際。他使個大分身普會神法,將左臂上毫毛都拔下來,吹口仙氣,叫:“變!”都變做小行者;右臂上毛也都拔下來,吹口仙氣,叫:“變!”都變做瞌睡蟲。念一聲“唵”字真言,教當坊土地領衆佈散皇宮內院,五府六部,各衙門大小官員宅內,但有品職者,都與他一個瞌睡蟲,人人穩睡,不許翻身。又將金箍棒取在手中,掂一掂,幌一幌,叫聲:“寶貝,變!”即變做千百口剃頭刀兒。他拿一把,分付小行者各拿一把,都去皇宮內院、五府六部、各衙門裡剃頭。咦!這纔是:

法王滅法法無窮,法貫乾坤大道通。

萬法原因歸一體,三乘妙相本來同。

鑽開玉櫃明消息,佈散金毫破蔽蒙。

管取法王成正果,不生不滅去來空。

這半夜,剃削成功。念動咒語,喝退土地神祇;將身一抖,兩臂上毫毛歸伏。將剃頭刀總捻成真,依然認了本性,還是一條金箍棒,收來些小之形,藏於耳內。復翻身還做螻蟻,鑽入櫃內,現了本相,與唐僧守困不題。

卻說那皇宮內院宮娥綵女,天不亮起來梳洗,一個個都沒了頭髮。穿宮的大小太監,也都沒了頭髮。一擁齊來到於寢宮外,奏樂驚寢,個個噙淚,不敢傳言。少時,那三宮皇后醒來,也沒了頭髮,忙移燈到龍牀下看處,錦被窩中睡着一個和尚。皇后忍不住言語出來,驚醒國王。那國王急睜睛,見皇后的頭光,他連忙爬起來道:“梓童,你如何這等?”皇后道:“主公亦如此也。”那皇帝摸摸頭,唬得三尸神咋,七魄飛空,道:“朕當怎的來耶!”正慌忙處,只見那六院嬪妃、宮娥綵女、大小太監,都光着頭跪下道:“主公,我們做了和尚耶!”國王見了,眼中流淚道:“想是寡人殺害和尚……”即傳旨分付:“汝等不得說出落髮之事,恐文武羣臣褒貶國家不正。且都上殿設朝。”

卻說那五府六部合衙門大小官員,天不明都要去朝王拜闕。原來這半夜,一個個也沒了頭髮,各人都寫表啓奏此事。

只聽那:靜鞭三響朝皇帝,表奏當今剃髮因。畢竟不知那總兵官奪下櫃裡賊贓如何,與唐僧四衆的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

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破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破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羣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羣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羣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第七十九回 尋洞求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衆皆遭大厄難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羣聖除邪獲寶貝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繮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四十二回 大聖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像伏妖王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會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爲三折肱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爲變化能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七十七回 羣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會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污道心清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羣聖除邪獲寶貝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像伏妖王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衆尋師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第七十七回 羣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
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破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破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羣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羣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羣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第七十九回 尋洞求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衆皆遭大厄難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羣聖除邪獲寶貝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繮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四十二回 大聖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像伏妖王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會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爲三折肱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爲變化能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七十七回 羣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會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污道心清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羣聖除邪獲寶貝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像伏妖王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衆尋師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第七十七回 羣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