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

這行者與沙僧拜辭了菩薩,縱起兩道祥光,離了南海。原來行者筋斗雲快,沙和尚仙雲覺遲,行者就要先行,沙僧扯住道:“大哥不必這等藏頭露尾,先去安排;待小弟與你一同走。”大聖本是良心,沙僧卻有疑意,真個二人同駕雲而去。不多時,果見花果山,按下雲頭,二人洞外細看,果見一個行者,高坐石臺之上,與羣猴飲酒作樂,模樣與大聖無異:也是黃髮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綿布直裰,腰繫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條兒金箍鐵棒,足下也踏一雙麂皮靴,也是這等毛臉雷公嘴,朔腮別土星,查耳額顱闊,獠牙向外生。

這大聖怒發,一撒手,撇了沙和尚,掣鐵棒上前罵道:“你是何等妖邪,敢變我的相貌,敢佔我的兒孫,擅居吾仙洞,擅作這威福!”那行者見了,公然不答,也使鐵棒來迎。二行者在一處,果是不分真假。好打啞:

兩條棒,二猴精,這場相敵實非輕。都要護持唐御弟,各施功績立英名。真猴實受沙門教,假妖虛稱佛子情。蓋爲神通多變化,無真無假兩相平。一個是混元一氣齊天聖,一個是久煉千靈縮地精。這個是如意金箍棒,那個是隨心鐵桿兵。隔架遮攔無勝敗,撐持抵敵沒輸贏。先前交手洞門外,少頃爭持在半空。

他兩個各踏雲光,跳鬥上九霄雲內。沙僧在傍,不敢下手。見他每戰此一場,誠然難認真假;欲待拔刀相助,又恐傷了真的。忍耐良久,且縱身跳下山崖,使降妖寶杖,打近水簾洞外,驚散羣妖,掀翻石凳,把飲酒食肉的器皿盡情打碎。尋他的青氈包袱,四下裡全然不見。原來他水簾洞本是一股瀑布飛泉,遮掛洞門,遠看似一條白布簾兒,近看乃是一股水脈,故曰水簾洞。沙僧不知進步來歷,故此難尋。即便縱雲趕到九霄雲裡,輪着寶杖,又不好下手。大聖道:“沙僧,你既助不得力,且回覆師父,說我等這般這般。等老孫與此妖打上南海落伽山,菩薩前辨個真假。”道罷,那行者也如此說。沙僧見兩個相貌、聲音更無一毫差別,皁白難分,只得依言,撥轉雲頭,回覆唐僧不題。

你看那兩個行者且行且鬥,直嚷到南海,徑至落伽山,打打罵罵,喊聲不絕。早驚動護法諸天,即報入潮音洞裡道:“菩薩,果然兩個孫悟空打將來也!”那菩薩與木叉行者、善財童子、龍女降蓮臺,出門喝道:“那業畜那裡走!”這兩個遞相揪住道:“菩薩,這廝果然像弟子模樣。才自水簾洞打起,戰鬥多時,不分勝負。沙悟淨肉眼愚蒙,不能分識,有力難助;是弟子教他回西路去回師父。我與這廝打到寶山,借菩薩慧眼,與弟子認個真假,辨明邪正。”道罷,那行者也如此說一遍。衆諸天與菩薩都看良久,莫想能認。菩薩道:“且放了手,兩邊站下,等我再看。”果然撒手,兩邊站定。這邊說:“我是真的!”那邊說:“他是假的!”菩薩喚木叉與善財上前悄悄分付:“你一個幫住一個,等我暗念‘緊箍兒咒’,看那個害疼的便是真,不疼的便是假。”他二人果各幫一個。菩薩暗念真言,兩個一齊喊疼,都抱着頭地下打滾,只叫:“莫念!莫念!”菩薩不念,他兩個又一齊揪住,照舊嚷鬥。菩薩無計奈何,即令諸天、木叉上前助力。衆神恐傷真的,亦不敢下手。菩薩叫聲:“孫悟空。”兩個一齊答應。菩薩道:“你當年官拜弼馬溫,大鬧天宮時,神將皆認得你,你且上界去分辨回話。”這大聖謝恩,那行者也謝恩。

二人扯扯拉拉,口裡不住的嚷鬥,徑至南天門外。慌得那廣目天王帥馬、趙、溫、關四大天將,及把門大小衆神,各使兵器擋住道:“那裡走!此間可是爭鬥之處?”大聖道:“我因保護唐僧往西天取經,在路上打殺賊徒,那三藏趕我回去,我徑到普陀崖見觀音菩薩訴告,不想這妖精幾時就變作我的模樣,打倒唐僧,搶去包袱。有沙僧至花果山尋討,只見那妖精佔了我的巢穴;後到普陀崖告請菩薩,又見我侍立臺下,沙僧誑說是我駕筋斗雲,又先在菩薩處遮飾。菩薩卻是個正明,不聽沙僧之言,命我同他到花果山看驗,原來這妖精果像老孫模樣。才自水簾洞打到落伽山見菩薩,菩薩也難識認,故打至此間,煩諸天眼力,與我認個真假。”道罷,那行者也似這般這般說了一遍。衆天神看勾多時,也不能辨。他兩個吆喝道:“你們既不能認,讓開路,等我們去見玉帝!”

衆神搪抵不住,放開天門,直至靈霄寶殿。馬元帥同張、葛、許、邱四天師奏道:“下界有一般兩個孫悟空打進天門,口稱見主。”說不了,兩個直嚷進來。唬得那玉帝即降立寶殿,問曰:“你兩個因甚事擅鬧天宮?嚷至朕前尋死!”大聖口稱:“萬歲!萬歲!臣今皈命,秉教沙門,再不敢欺心誑上。只因這個妖精,變作臣的模樣……”如此如彼,把前情備陳了一遍,“望乞與臣辨個真假。”那行者也如此陳了一遍。玉帝即傳旨,宣託塔李天王,教:“把照妖鏡來,照這廝誰真誰假,教他假滅真存。”天王即取鏡照住,請玉帝同衆神觀看。鏡中乃是兩個孫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髮不差。玉帝亦辨不出,趕出殿外。

這大聖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歡喜,揪頭抹頸,復打出天門,墜落西方路上,道:“我和你見師父去!我和你見師父去!”

卻說那沙僧自花果山辭他兩個,又行了三晝夜,回至本莊,把前事對唐僧說了一遍。唐僧自家悔恨道:“當時只說是孫悟空打我一棍,搶去包袱,豈知卻是妖精假變的行者!”沙僧又告道:“這妖又假變一個長老,一匹白馬,又有一個八戒,挑着我們包袱,又有一個變作是我。我忍不住一怒,一杖打死,原是一個猴精,因此驚散。又到菩薩處訴告,菩薩着我與師兄又同去識認,那妖果與師兄一般模樣。我難助力,故先來回覆師父。”三藏聞言,大驚失色。八戒

哈哈大笑道:“好,好,好!應了這施主家婆婆之言了。他說有幾起取經的,這卻不又是一起?”那家老老小小都來問沙僧道:“你這幾日往何處討盤纏去的?”沙僧笑道:“我往東勝神洲花果山尋大師兄取討行李,又到南海落伽山拜見觀音菩薩,卻又到花果山,方纔轉回至此。”那老者又問:“往返有多少路程?”沙僧道:“約有二十餘萬里。”老者道:“爺爺啞,似這幾日就走了這許多路,只除是駕雲方能勾得到。”八戒道:“不是駕雲,怎得過海?”沙僧道:“我們那算得走路,若是我大師兄,只消一二日可往回也。”那家子聽言,都說是神仙。八戒道:“我們雖不是神仙,神仙還是我們的晚輩哩。”

正說間,只聽半空中喧譁亂嚷。慌得都出來看,卻是兩個行者打將來。八戒見了,忍不住手癢道:“等我去認認看!”好呆子,急縱身跳起,望空高叫道:“師兄莫嚷,我老豬來也!”那兩個一齊應道:“兄弟來打妖精!來打妖精!”那家子又驚又喜道:“是幾位騰雲駕霧的羅漢歇在我家!就是發願齋僧的,也齋不着這等好人。”更不計較茶飯,愈加恭養。又說:“這兩個行者只怕鬥出不好來,地覆天翻,作禍在那裡!”三藏見那老者當面是喜,背後是憂,即開言道:“老施主放心,莫生憂嘆。貧僧收伏了徒弟,去惡歸善,自然謝你。”那老者滿口回答道:“不敢,不敢!”沙僧道:“施主休講,師父可坐在這裡,等我和二哥去,一家扯一個來,到你面前,你就念念那話兒,看那個害疼的就是真的,不疼的就是假的。”三藏道:“言之極當。”

沙僧果起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師父面前辨個真假去。”這大聖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攙住一個,叫道:“二哥,你也攙住一個。”果然攙住,落下雲頭,徑至草舍門外。三藏見了,就念“緊箍兒咒”,二人一齊叫苦道:“我們這等苦鬥,你還咒我怎的?莫念!莫念!”那長老本心慈善,遂住了口不念,卻也不認得真假。他兩個掙脫手,依然又打。這大聖道:“兄弟們保着師父,等我與他打到閻王前折辨去也!”那行者也如此說。二人抓抓掗掗,須臾,又不見了。

八戒道:“沙僧,你既到水簾洞,看見假八戒挑着行李,怎麼不搶將來?”沙僧道:“那妖精見我使寶杖打他假沙僧,他就亂圍上來要拿,是我顧性命走了。及告菩薩,與行者復至洞口,他兩個打在空中,是我去掀翻他的石凳,打散他的小妖,只見一股瀑布泉水流,竟不知洞門開在何處,尋不着行李,所以空手回覆師命也。”八戒道:“你原來不曉得。我前年請他去時,先在洞門外相見。後被我說泛了他,他就跳下,去洞裡換衣來時,我看見他將身往水裡一鑽,那一股瀑布水流就是洞門。想必那怪將我們包袱收在那裡面也。”三藏道:“你既知此門,你可趁他都不住,可先到他洞裡取出包袱,我們往西天去罷。他就來,我也不用他了。”八戒道:“我去。”沙僧說:“二哥,他那洞前有千數小猴,你一人恐弄他不過,反爲不美。”八戒笑道:“不怕,不怕!”急出門,縱着雲霧,徑上花果山尋取行李不題。

卻說那兩個行者又打嚷到陰山背後,唬得那滿山鬼戰戰兢兢,藏藏躲躲。有先跑的,撞入陰司門裡,報上森羅寶殿道:“大王,背陰山上有兩個齊天大聖打將來也!”慌得那第一殿秦廣王傳報與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卞城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平等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忤官王、十殿轉輪王,一殿轉一殿,霎時間十王會齊。又着人飛報與地藏王。盡在森羅殿上點聚陰兵,等擒真假。

只聽得那強風滾滾,慘霧漫漫,二行者一翻一滾的打至森羅殿下。陰君近前擋住道:“大聖有何事,鬧我幽冥?”這大聖道:“我因保唐僧西天取經,路過西樑國,至一山,有強賊截劫我師;是老孫打死幾個,師父怪我,把我逐回。我隨到南海菩薩處訴告,不知那妖精怎麼就綽着口氣,假變作我的模樣,在半路上打倒師父,搶奪了行李。師弟沙僧向我本山取討包袱,這妖假立師名,要往西天取經。沙僧逃遁至南海見菩薩,我正在側,他備說原因,菩薩又命我同他至花果山觀看,果被這廝佔了我巢穴。我與他爭辨到菩薩處,其實相貌言語等俱一般,菩薩也難辨真假。又與這廝打上天堂,衆神亦果難辨。因見我師,我師念‘緊箍咒’試驗,與我一般疼痛。故此鬧至幽冥,望陰君與我查看生死簿,看假行者是何出身,快早追他魂魄,免教二心沌亂。”那怪亦如是說一遍。

陰君聞言,即喚管簿判官,一一從頭查勘,更無個假行者之名。再看毛蟲文簿,那猴子一百三十條,已是孫大聖幼年得道之時,大鬧陰司,消死名,一筆勾之,自後來凡是猴屬,盡無名號。查看畢,當殿回報。陰君各執笏對行者道:“大聖,幽冥處既無名號可查,你還到陽間去折辨。”正說處,只聽得地藏王菩薩道:“且住,且住!等我着諦聽與你聽個真假。”原來那諦聽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的一個獸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鱗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鑑善惡,察聽賢愚。那獸奉地藏鈞旨,就於森羅庭院之中俯伏在地。須臾擡起頭來,對地藏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當說出便怎麼?”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爲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這般怎生祛除?”諦聽道:“佛法無邊。”地藏早已省悟,即對行者道:“你兩個形容如一,神通無二,若要辨明,須到雷音寺釋迦如來那裡方得明白。”兩個一齊嚷道:“說的是!說的是!我和你西天佛祖之前折

辨去!”那十殿陰君送出,謝了地藏,回上翠雲宮,十二使閉了幽冥關隘不題。

看那兩個行者,飛雲奔霧,打上西天。有詩爲證:

人有二心生禍災,天涯海角致疑猜。

欲思寶馬三公位,又憶金鑾一品臺。

南征北討無休歇,東擋西除未定哉。

禪門須學無心訣,靜養嬰兒結聖胎。

他兩個在那半空裡扯扯拉拉,抓抓掗掗,且行且鬥,直嚷至大西天靈鷲仙山雷音寶剎之外。早見那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婆塞、優婆夷諸大聖衆,都到七寶蓮臺之下,靜聽如來說法。那如來正講到這:

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爲有,非無爲無。非色爲色,非空爲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爲照了,始達妙音。

概衆稽首皈依。流通誦讀之際,如來降天花普散繽紛,即離寶座,對大衆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

大衆舉目看之,果是兩個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勝境。慌得那八大金剛上前擋住道:“汝等欲往那裡去?”這大聖道:“妖精變作我的模樣,欲至寶蓮臺下,煩如來爲我辨個虛實也。”衆金剛抵擋不住,直嚷至臺下,跪於佛祖之前拜告道:“弟子保護唐僧,來造寶山,求取真經,一路上煉魔縛怪,不知費了多少精神。前至中途,偶遇強徒劫擄,委是弟子二次打傷幾個。師父怪我趕回,不容同拜如來金身。弟子無奈,只得投奔南海見觀音訴苦。不期這個妖精假變弟子聲音相貌,將師父打倒,把行李搶去。師弟悟淨尋至我山,被這妖假捏巧言,說有真僧取經之故。悟淨脫身至南海,備說詳細。觀音知之,遂令弟子同悟淨再至我山。因此兩人比並真假,打至南海,又打到天宮,又曾打見唐僧,打見冥府,俱莫能辨認。故此大膽輕造,千乞大開方便之門,廣垂慈憫之念,與弟子辨明邪正,庶好保護唐僧親拜金身,取經回東土,永揚大教。”大衆聽他兩張口一樣聲,俱說一遍,衆亦莫辨。

惟如來則通知之。正欲道破,忽見南下彩雲之間來了觀音,參拜我佛。我佛合掌道:“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行者,誰是真假?”菩薩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宮地府,亦俱難認。特來拜告如來,千萬與他辨明辨明。”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菩薩又請示周天種類,如來才道:“周天之類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菩薩道:“敢問是那四猴?”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像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那獼猴聞得如來說出他的本像,膽戰心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如來見他走時,即令大衆下手。早有四菩薩、八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觀音、木叉一齊圍繞。孫大聖也要上前,如來道:“悟空休動手,待我與你擒他。”那獼猴毛骨悚然,料着難脫,即忙搖身一變,變作個蜜蜂兒,往上便飛。如來將金鉢盂撇起去,正蓋着那蜂兒,落下來。大衆不知,以爲走了。如來笑雲:“大衆休言,妖精未走,見在我這鉢盂之下。”大衆一發上前,把鉢盂揭起,果然現了本像,是一個六耳獼猴。孫大聖忍不住,輪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至今絕此一種。如來不忍,道聲:“善哉!善哉!”大聖道:“如來不該慈憫他。他打傷我師父,搶奪我包袱,依律問他個得財傷人、白晝搶奪,也該個斬罪哩。”如來道:“你自快去保護唐僧,來此求經罷。”大聖叩頭謝道:“上告如來得知:那師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卻不又勞一番神思?望如來方便,把‘鬆箍兒咒’念一念,褪下這個金箍,交還如來,放我還俗去罷。”如來道:“你休亂想,切莫耍刁。我教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

那觀音在傍聽說,即合掌謝了聖恩,領悟空輒駕雲而去,隨後木叉行者、白鸚哥一同趕上。不多時,到了中途草舍人家。沙和尚看見,急請師父拜門迎接。菩薩道:“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獼猴也,幸如來知識,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須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必得他保護,你纔得到靈山,見佛取經。再休嗔怪。”三藏叩頭道:“謹遵教旨。”

正拜謝時,只聽得正東上狂風滾滾,衆目視之,乃豬八戒揹着兩個包袱,駕風而至。呆子見了菩薩,倒身下拜道:“弟子前日別了師父,至花果山水簾洞尋得包袱,果見一個假唐僧、假八戒,都被弟子打死,原是兩個猴身。卻入裡,方尋着包袱。當時查點,一物不少。卻駕風轉此,更不知兩行者下落如何?”菩薩把如來識怪之事說了一遍。那呆子十分歡喜,稱謝不盡。師徒們拜謝了,菩薩回海。都依舊合意同心,洗冤解怒。又謝了那村舍人家,整束行囊、馬匹,找大路而行。正是:

中道分離亂五行,降妖聚會合元明。

神歸心舍禪方定,六識祛降丹自成。

ωwш. ttкan. c○

畢竟這去,不知三藏幾時得面佛求經,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完)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破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第十九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蔘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第十九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像伏妖王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羣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繮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貴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第七十九回 尋洞求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第四十二回 大聖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第七十八回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羣聖除邪獲寶貝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剗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羣聖除邪獲寶貝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衆尋師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會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像化金蟬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會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會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破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第十九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蔘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第十九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像伏妖王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羣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繮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貴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第七十九回 尋洞求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第四十二回 大聖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第七十八回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羣聖除邪獲寶貝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剗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羣聖除邪獲寶貝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衆尋師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會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像化金蟬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會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會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