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白虎歸位,三將出世(下)

此時,哪吒也不藏拙,早就現出了三頭六臂,腳踏風火輪,手執火尖槍,拿着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時不時扔擲出乾坤圈、金磚、繡球兒,或舞着混天綾,使出來,招招凌厲無比。乾坤圈呼嘯而去,其勢可以開山碎石,砸在鬼魂身上竟有如撞在精鐵崗石上一般,也不過擦出點點星火。那混天綾舞起來翻江倒海,曾在東海顯威風,現在卻不見其厲害。哪吒現在一臉鬱悶,他早已使出渾身解數,仍然奈何不了一個鬼魂,實在有負他天庭第一戰將的盛名。

哪吒鬱悶,李靖卻是怒火滿腔,他右手拿着三八短戟,左手託着三十三天黃金玲瓏寶塔。李靖右手短戟精妙招數織成一張大網罩向鬼魂周身,左手上的寶塔卻是時不時飛向鬼魂的頭頂,冒着無邊佛光壓下。堂堂一位仙界兵馬大元帥,竟連一個小小的鬼魂也降伏不了,實在傷了他的自尊心。

至於巨靈神、武德星君兩人,名頭唬人,實則就是一個陪襯的,根本就插不了手,反而不時被那四溢法力逼得狼狽逃竄。這鬼魂渾渾噩噩,所用招數都是本能使出來的,使得卻又嫺熟無比,彷彿他生前就是一位殺伐四方的將軍,抑或是一位以殺入道的修士。只見這鬼魂使着凌厲狠辣的戟招,一身元氣像是無窮無盡般,不時把圍困四人逼開。每一招使出,都是一往無前,有攻無守,煞氣,殺氣,而且隱含絲絲無堅不摧的金精銳氣。

鬼魂的頭頂上,哪吒的金磚、李靖的黃金玲瓏寶塔不斷翻騰着,偏偏就是落不下來。就在彼此互相僵持之際,一道聲音忽的傳來:“各位休慌。待我來助你等一臂之力!”

話音未落,一把紙摺扇倏地飛來,然後迅速變大,往鬼魂的頭上蓋下。而李靖、哪吒幾人一見紙扇出現,立即抽身離開,此時。那鬼魂周身四邊方寸之地便再無他人。紙摺扇唰一聲打開,然後金光閃現,凝聚成束,射向鬼魂。這扇也有個名字,叫做七情六慾扇,有一神通,若是被扇子金光罩住,泥丸宮中的元神便會被定住,任你大羅金仙也動彈不得。不過,它與那斬仙飛刀不同。顧名思義,但凡有七情六慾者,被這金光一照,都會迷失在自己的情慾中而不自知,直至沉淪、消亡。除了聖人,無論是凡胎俗子,還是妖魔仙佛。抑或神魂鬼魄,都逃不脫此扇地金光。難怪李靖幾人會如斯懼怕!

扇子的金光一照到鬼魂的身上,他那呆滯的神色變得更加無神,更加渾噩。李靖看到鬼魂被金光罩住,這才放下心來,長吁一口氣。看到薩天師來到近前,李靖忙打個招呼:“幸好天師到來,否則李靖等丟臉丟大了!這也有損天庭威信。”

薩天師道:“天王不用客氣,降妖伏魔乃是貧道職責所在,理應前來。”

這時。太白金星走了過來,他認真打量了一眼那鬼魂,見到對方一身王袍,不難知道其生前也是顯赫一方的國王。太白金星害怕夜長夢多,再生變故,更怕這鬼魂被薩真人的法寶毀掉,於是趕忙對薩真人道:“天師,玉帝有旨,要把這鬼魂押回太欲天關押,讓他受那玄清雷、齏滅玄光、混光火之苦來懲罰他!你注意點。可不能一不小心把他打殺了。”

薩天師聞言,爲難道:“這法寶一旦發動,我也不能確保其攻擊之人能夠安然無恙,一切都要看他地心性和心境。執念深、慾念高,則其越容易迷失;道行若高深。道心愈發堅牢。便易從自己的心魔裡脫身。”

薩天師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倒是把太白金星給急了。太白道:“天師想想法子。大天尊的法旨,我們可不能違逆!”

薩天師暗自一思忖,轉對李靖道:“天王請助我一臂之力。”

李靖忙道:“天師請吩咐!”

“我撤掉法寶時,天王用玲瓏寶塔把那鬼魂收了去,豈不是好?”薩天師見李靖答允,便又對哪吒吩咐道:“有勞三太子先使金磚把那鬼魂敲倒了!”

哪吒點頭,果見薩天師撤去紙摺扇,他不敢怠慢,趕緊拿起金磚一扔,那金磚正好砸中鬼魂的腦門。只聽“哐”一聲響動,鬼魂被金磚砸得昏頭轉向,剛恢復行動的身子頓時被這一股巨力砸趴到地上。

哪吒這金磚也有一個出處,乃是妙樂天尊玄都大法師所煉,當年玄都得到一塊庚金玄鐵,便用那兜率紫火煉製而成兩件法寶,一刀一磚。後來恰逢神仙三千年殺劫,靈珠子轉世投胎爲哪吒,太乙真人便向玄都求得那金磚賜給哪吒渡劫。而那把金刀卻被火部兵馬大元帥馬靈耀拿去,最後也煉成一塊三角金磚。這金磚,被其砸中之人任你手段通天,也會暈頭轉向,一時迷糊,當年馬靈耀便曾憑它縱橫三界,一時威風無兩。

就在鬼魂倒地之時,李靖也祭起了黃金玲瓏寶塔。黃金玲瓏寶塔又名八寶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有收妖魔、鎮鬼煞之能,乃是一切妖魔鬼怪剋星。此寶之所以能夠壓制住哪吒,便因爲哪吒乃是魂魄借荷藕覆生,屬於神道,神道、鬼道原是一樣,自然難逃玲瓏塔克制。如今這鬼魂被哪吒砸到在地,來不及反抗,李靖的玲瓏寶塔威勢頓顯。只見那寶塔祥光大盛,金芒光耀萬丈,直衝鬥牛,眨眼工夫變成了數十丈高大的巨塔。這塔轟隆一聲蓋了下來,把鬼魂收進裡面。

就一會兒功夫,這寶塔一下又猛地縮小,最後變回原樣---一座小巧的黃金塔落在李靖的左手掌中。李靖見狀哈哈大笑,卻是因爲把這可惡地鬼魂收了而興奮,心下想着以後好好折磨他。武德星君、巨靈神也是高興,打的也是秋後算賬的算盤,只有太白金星的笑意最正,只爲了玉帝。

就在衆人心緒放鬆、開懷大笑之際,李靖的笑聲倏然戛然而止,跟着臉色忽然大變,而薩天師、哪吒的臉色也是突地變得凝重。太白金星等人疑惑不解。正要開口詢問,就在這時,李靖手上地黃金玲瓏寶塔倏地自動飄了起來,發出一陣金光。只見一陣梵音佛語響起,玲瓏塔中地大力護搭金剛,像是欲壓制住什麼東西一般。齊齊發出一幢粘稠流質般的佛光。便見那玲瓏塔時大時小,在空中不停地翻騰變化。

薩天師見狀,大喝道:“大家小心,那鬼魂要出來了!”

李靖不停地念動咒語,想通過不斷施法,把塔裡的鬼魂壓制住。一時之間梵音清唱,仙光寶氣,使得地府少了分陰深,多了一絲活氣。空中的玲瓏塔在大小之間轉換愈來愈快,使得看的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竟分不清到底是大還是小。“轟!”衆人只感到耳際一陣驚天動地地爆響,便見那玲瓏寶塔碎成無數片,與此同時,早與玲瓏寶塔心神相通的李靖只覺得腦際一陣轟鳴,頓時噴出一口鮮血,氣色轉瞬變得煞白。彷彿丟了三魂、失了七魄。

薩天師先前看到情況不對勁之時,便已把護身法寶紙摺扇祭了出來,罩在玲瓏塔頂上。但情勢發展不依人意,正是人算不如天算。只見玲瓏寶塔爆碎之時,一聲虎吼猛然響起,直撞各人元神,使得衆人皆是心神顫動,一時恍惚,就連那九霄之上的二十四位雷部護法天君也被吼聲震得心神激盪。便在這時,一隻嘯天白虎從爆碎中撲嘯而出。虎聲響徹天地,聲震整個幽冥地府。那白虎尖牙利爪,速度之快勝過大鵬雕,別說衆人正在恍惚之中,便是清醒之時也未必能夠躲閃過白虎的攻擊。

首當其衝,李靖的肉身被嘯天白虎撕扯得粉碎,而那薩天師護身法寶不在身上,又緊挨李靖,便受其累,被那白虎咬掉半截身子。眼看兩人地元神也難逃劫難。恰在這時,天穹之上的雷部衆將回過神來,忙不迭降下一道道雷霆,砸在白虎身上。白虎受到雷霆轟擊,行動受阻。頓了一下。就這一下,李靖等皆回過神來。李靖、薩天師看到自己肉身被毀。而又危在旦夕,一時嚇得膽裂魂飛。兩人元神慌慌忙忙遁出,擇路就逃,白虎見狀,未待他們逃遠,張口一吐,一道金光從他口中急射出來,迎風一分爲二,一道飛向李靖,一道襲往薩天師。就在他們就將被金光打殺之際,忽然兩件法寶憑空出現,把那金光盡數擋住。

原來正是他們的護身法寶自動護主,危機時救了他們一命。李靖的三十三天黃金玲瓏寶塔雖然已經破碎,但當年燃燈煉製這座寶塔時,曾煩請元始天尊施展無上大法祭煉七七四十九天,刻錄無數符古篆,使得這寶塔可以自動復原。不過,這塔雖然可以自動復原,但威力功效卻是比不上先前,終究還是要再重新祭煉過。

兩件法寶卷起各自主人,化作一道流光,徑直往六道輪迴漩渦投去。流光剛一接近六道輪迴,便被那輪迴漩渦吞噬進去,卻是投胎轉世去了。這種突發情況卻是出乎衆仙神意料之外,大家皆是一臉愕然,尚未從一連串突變中回過神來。哪吒雖說比較仇恨李靖,但也從未想過他會遭此厄難,一時之間,心中感覺紛呈,既有點點歡欣,又有茫然,也有傷感,更多的是解脫。

天數註定之事,任誰也改變不了,正是李靖、薩真人合該身殞,纔有三將出世之說。

白虎暴虐起來,威猛無匹,也就眨眼時間便把若干個仙兵仙將、陰神鬼差連肉身帶元神打殺掉。哪吒此時挺身而出,揮舞着火尖槍震開白虎急刺地利爪,那火尖槍與虎爪相碰竟發出鐵石鏗鏘之聲,哪吒更是感到手臂一沉,虎口麻痹,手中兵器竟欲脫手,委實不可思議。

哪吒不是魯莽之人,以巧勁磕開白虎利爪,將手一揚,四面仙兵神將齊刷刷圍了上來,各使出長索鐵勾、刀槍劍戟,漆黑澄亮。天上的雷部天君也不怠慢,發下一道道雷霆,或大或小。直接轟向白虎。一時間呼喝聲,打殺聲,慘叫聲,兵器碰撞聲,不一道來。場面一下子變得頗爲壯觀。

就在衆仙將無可奈何之時,一道無色光幕從三十三天外落下。無聲無息地照在白虎的身上。那透明的光幕凝成實質,竟把白虎困在那粘稠裡面動彈不得,惹得白虎吼叫連連。光幕像是具有生命一般,束縛着白虎,拉扯着,一寸寸向天上縮回去。這光幕來時不可思議,去時也快,只不過眨眼工夫,便又消失不見,一切都使人覺得好像從來都不曾發生過前些事。

衆仙將仙兵、鬼將鬼兵皆看得目瞪口呆。唯有哪吒、太白金星心裡明白,方纔的嘯天白虎乃是被聖人施展神通挪走,至於是哪一位至聖,他們卻也不明白。太白金星地心裡,此時充溢着各種念想,患得患失。天庭此次可謂損失巨大,蕩魔大元帥李靖、崇恩真君薩天師兩位威名顯赫的高手皆身殞於此戰。但對於玉帝來說,這卻是一次難得地機會。李靖帶兵多年,深通戰陣之道,在天庭人脈廣,積威大,直接就分掉玉帝一半權勢。如今雖然既定目的沒有達到,但李靖意外身殞,太白金星心裡還是竊喜比較多地。

既然地府之事已經解決,雷部衆將皆回去覆命,而太白金星等人辭別十殿冥王。也帶着一衆天兵天將上天曹交旨而去。衆仙剛走不久,就見奈何橋上落下三道人影,其中背劍漢子愕然說道:“你們不是說地府有人鬧事嗎?怎麼風平浪靜地?”

漢子話音方落,就見五個奇奇怪怪地小鬼兀然現出身來,嚷嚷道:“三將軍,地府確實有人鬧事,那閻羅殿判官還跑到我們將軍府找天師求援呢!”

說着,五隻小鬼指天發誓,說他們絕不敢欺騙伏魔大將軍。這時,其中一位書生上前兩步。拉住一個小鬼詢問,這小鬼是個鬼差,看到書生問話,忙趨前向他行禮,更拜見那位天師。鬼差道:“稟告伏魔大將軍。先前原是有一位鬼魂在這鬧事。只是現在已經被天庭衆位上仙降伏走了。”

“被天庭派兵抓走了?”書生追問道。小鬼見問,忙添油加醋把鬼魂如何厲害。蕩魔大元帥、哪吒三太子、薩天師等上仙如何神勇,無色光華如何神奇莫測等等娓娓道來。只是他本就道行修爲低下,又遠離戰場,看得就不真實,說起來更是把事情說得匪夷所思,誇大其意顯而易見。

不過,這三人終是聽明白事情經過。背劍漢子說道:“真是豈有此理!這些妖魔鬼怪越發放肆了,若不是專趁我們出門訪友之時來地府鬧事,我王曲富的龍泉寶劍見一個斬殺一個!”

書生道:“三弟休得胡說,這鬼怪非比尋常厲害,顯然來頭甚大,我們若是碰到怕是連命也丟了!”

聽到兩人對話,那位伏魔大將軍沉吟一下,沉聲說道:“此事暫且扯過不必理會,今後我們恐怕要長駐,以防再生事端。”說完,他復喃喃自語道:“風雨欲來,非衆生之福啊!”與此同時,鍾馗地腦海中再次響起盧聖對他說的話:“你有一劫難,若能度過便又可以安享五十六億年清淨,若度不過,最輕也免不了到封神榜上走一遭。”

這三人正是捉鬼天師鍾馗及他地結拜兄弟柳含煙、王曲富。當年白起從山河社稷圖裡脫困而出,引出長平裡的無數鬼魂,這些鬼魂生生把柳含煙撕扯成碎。盧聖有感於與鍾馗結識一場,便用混沌中把柳含煙地真靈保起來,然後又施展無上大法使得柳含煙復生,以還鍾馗當日相識一場的善因。這次,鍾馗三人相攜前往勾聖天妖皇宮拜訪妖皇勾陳聖人,哪知他們前腳方走,後腳就來一位了不得的鬼魂。鍾馗的憂慮,柳含煙、王曲富兩人自不會明白。

再說那嘯天白虎也就是鬼魂,被那道光華束縛着離去,直接穿過三十三天,往那三界縫隙飛去。三界縫隙裡,一位身穿樸青道袍的瘦削青年道士正站在那裡,看他樣子像是等候多時。這道士便是那玄清鴻蒙聖人黃清。黃清站在縫隙裡面,任由罡風、雷火吹打,渾然無事,那隕石撞來,尚未近身便被他那無上法力震成齏粉。

黃清看到白虎到來,頓時臉露笑容,只見他笑道:“你這傢伙架子倒挺大的,不僅要我相請,還要我在此等候多時。也罷!相識一場,貧道便相助你一臂之力又有何妨?隨貧道走一趟吧!”

言畢,也不管白虎咆哮掙扎,黃清自個擡腳就走,這三界縫隙何其廣大,但他一步下去,便不知跨過了多少個星域。那白虎在黃清的神通牽引下,也緊隨着橫跨過來,一齊出現在一座宮殿面前。

這是一座銀白色的宮殿,迎面便是一股極其古樸,蒼涼,悠揚地氣息。這氣息使人彷彿置身於太古洪荒之中,一切都是那麼古奧。那白虎看到這座宮殿,一下從咆哮中安靜下來,眼裡竟然流露出一絲緬懷、歡欣之色。黃清自然看到白虎的樣子,當下不由笑道:“輾轉數十億年,你竟然還能記起這裡,倒也是難得!”

黃清擡腳就往前走,那宮門忽地自動打開,黃清閃身進了裡面。此時,白虎身上的束縛早已解除,但他也不逃走,竟跟着黃清走進宮殿。大殿中央,一座巨型白虎石雕巍然聳立,石雕高數百丈,寬數十丈,看起來無比雄偉。黃清看到白虎走來,右手一指白虎,喝道:“此時不歸位,更待何時?”

話音方落,就見嘯天白虎全身金光閃現,金芒愈來愈盛,忽然化作一道流光射向巨型石雕。流光進入石雕之後,石雕也跟着涌現一陣陣白光,這光白比之先前更勝。白光之中,那石雕像是活了過來,猛地虎頭一揚,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虎嘯。緊接着,白光散盡,一道人影從中飛了出來。落到黃清前面,卻是一位白衣中年男子,儒雅中帶着威武。

漢子出來,趕忙向黃清施禮道:“白虎見過鴻蒙聖人。”

再說這日北斗移位,九翟成珠,天現異象。有三道流光貫穿星宇,從那三十三天外直落地仙界,然後兩道降落大宋國,一道降落大唐國。這星辰大變動,引起衆多大神通者注意,紛紛議論這是什麼大變故。

這流光降落地仙界不久,大唐境內趙郡太守李詮生下一位公子,這位公子出生時天降異兆,人又長得眉清目秀,眼含神光,甚得衆人喜愛。這嬰兒一生出來,便與衆不同,他不僅不哭,反而哈哈大笑,左手捧其父官印,右手按在其父寶劍上。李詮大喜,直認爲祖上有德,降下麒麟兒,便爲這嬰兒取名一個靖字,李靖是也!

無獨有偶,在大宋境內,在同一時刻,也有兩位嬰孩降落人世。一位乃是南華山曲江縣南薩姓人,祖上皆是救死扶傷的大夫,其父更是醫道聖手。這嬰孩一降人世,便滿室帶香,使人如飲顯露。更使人驚奇的是,這孩子出生之後,全家人竟百病不生,諸邪魔盡皆退避。其父大喜,爲其取名守堅,爲恆守常堅之意,乃薩守堅是也。

這最後一位卻是湯陰永和一位嶽姓人家地公子。

第195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上)第7章 衆聖封神第163章 娑婆淨土(下)第10章 兄妹相見第186章 三妖劫道,則天夢遊(上)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61章 天師鍾馗第164章 中洞八仙(上)第104章 東皇太一(上)第68章 前世今生(上)第75章 暗潮涌動第74章 白虎將星第171章 天門大陣(下)第8章 三霄仙姑第90章 各顯神通(中)第40章 蟠桃盛會第100章 道無先後(下)第106章 三魂七魄第104章 東皇太一(上)第180章 重得陣圖,玄佛言和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200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一)第89章 各顯神通(上)第120章 白起脫困第115章 祖巫后土(上)第8章 三霄仙姑第83章 天外來鍾(下)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8章 三霄仙姑第69章 前世今生(下)第75章 暗潮涌動第102章 達者爲先(下)第169章 天門大陣(上)第83章 天外來鍾(下)第138章 三藏天書(下)第178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中)第10章 兄妹相見第80章 戲耍觀音第30章 東華帝君(下)第85章 萬里梨山(中)第132章 聖人無名(上)第173章 破天門陣(中)第57章 彈指光陰第145章 符詔敕命(上)第188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上)第132章 聖人無名(上)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111章 強勢伏妖(上)第63章 靈寶出世(下)第26章 華夏九鼎(上)第49章 七大妖聖(上)第205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六)第154章 平地風雷(下)第186章 三妖劫道,則天夢遊(上)第197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下)第35章 佛道平衡(下)第25章 驪山老母第21章 勾陳大帝第175章 聖主當出,天下三分第34章 佛道平衡(上)第10章 兄妹相見第65章 唐宋兩國第186章 三妖劫道,則天夢遊(上)第155章 推波助瀾第204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五)第84章 萬里梨山(上)第75章 暗潮涌動第63章 靈寶出世(下)第88章 牛鬼蛇神(下)第138章 三藏天書(下)第110章 因果緣法第77章 佛法東傳第101章 達者爲先(上)第53章 佛本是魔(中)第143章 鴻鈞再現(下)第202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四)第111章 強勢伏妖(上)第126章 三洲界關(下)第64章 陰陽龍珠第52章 佛本是魔(上)第193章 大唐伐宋,封神伊始(下)第128章 蒼茫山上(下)第199章 桂英掛帥,羅成無敵(下)第206章 蓋棺定論,虛無有爲(上)第193章 大唐伐宋,封神伊始(下)第10章 兄妹相見第145章 符詔敕命(上)第120章 白起脫困第82章 天外來鍾(中)第67章 白蛇素貞(下)第201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二)第14章 老子化胡第155章 推波助瀾第201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二)第82章 天外來鍾(中)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151章 號山之上第71章 故人相見第155章 推波助瀾
第195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上)第7章 衆聖封神第163章 娑婆淨土(下)第10章 兄妹相見第186章 三妖劫道,則天夢遊(上)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61章 天師鍾馗第164章 中洞八仙(上)第104章 東皇太一(上)第68章 前世今生(上)第75章 暗潮涌動第74章 白虎將星第171章 天門大陣(下)第8章 三霄仙姑第90章 各顯神通(中)第40章 蟠桃盛會第100章 道無先後(下)第106章 三魂七魄第104章 東皇太一(上)第180章 重得陣圖,玄佛言和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200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一)第89章 各顯神通(上)第120章 白起脫困第115章 祖巫后土(上)第8章 三霄仙姑第83章 天外來鍾(下)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8章 三霄仙姑第69章 前世今生(下)第75章 暗潮涌動第102章 達者爲先(下)第169章 天門大陣(上)第83章 天外來鍾(下)第138章 三藏天書(下)第178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中)第10章 兄妹相見第80章 戲耍觀音第30章 東華帝君(下)第85章 萬里梨山(中)第132章 聖人無名(上)第173章 破天門陣(中)第57章 彈指光陰第145章 符詔敕命(上)第188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上)第132章 聖人無名(上)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111章 強勢伏妖(上)第63章 靈寶出世(下)第26章 華夏九鼎(上)第49章 七大妖聖(上)第205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六)第154章 平地風雷(下)第186章 三妖劫道,則天夢遊(上)第197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下)第35章 佛道平衡(下)第25章 驪山老母第21章 勾陳大帝第175章 聖主當出,天下三分第34章 佛道平衡(上)第10章 兄妹相見第65章 唐宋兩國第186章 三妖劫道,則天夢遊(上)第155章 推波助瀾第204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五)第84章 萬里梨山(上)第75章 暗潮涌動第63章 靈寶出世(下)第88章 牛鬼蛇神(下)第138章 三藏天書(下)第110章 因果緣法第77章 佛法東傳第101章 達者爲先(上)第53章 佛本是魔(中)第143章 鴻鈞再現(下)第202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四)第111章 強勢伏妖(上)第126章 三洲界關(下)第64章 陰陽龍珠第52章 佛本是魔(上)第193章 大唐伐宋,封神伊始(下)第128章 蒼茫山上(下)第199章 桂英掛帥,羅成無敵(下)第206章 蓋棺定論,虛無有爲(上)第193章 大唐伐宋,封神伊始(下)第10章 兄妹相見第145章 符詔敕命(上)第120章 白起脫困第82章 天外來鍾(中)第67章 白蛇素貞(下)第201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二)第14章 老子化胡第155章 推波助瀾第201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二)第82章 天外來鍾(中)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151章 號山之上第71章 故人相見第155章 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