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下)

狄青坐鎮藏龍城,不肯出戰,呂公旦八將雖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卻也奈何不得他。這日,大唐這邊又來了五將,乃是金城、牛蓋、張轉、楊合、李濟五路總兵。如此一來,大唐就有近似十六萬人馬至此,而且全是久經殺伐戰場的精兵。狄青看到此情景,便暗暗心驚,若非有青莽道人這等人在,他早就思忖如何從這天羅地網之中脫逃了。

十三路兵馬到齊之後,青莽道人入營帳對狄青言道:“請元帥登上城樓,且看貧道如何斷去大唐十三路臂助。”

狄青聞言,依言登上城樓,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馬盡入眼簾。鎧甲閃閃,劍鋒槍利,一列列士兵在前嚴備;嘶叫連連,橫劈豎砍,一方方官軍在後操練。果真是百戰精兵!

青莽道人向狄青請示一番,立即令士兵打開城門,自行出去迎敵。黃天虎十三人看到一位道士走出來,既詫異且驚,但凡道士、和尚、單身青年女子,莫不是有一身非凡本領之人,非聖即怪。當下楊合走出陣來,對青莽道人一禮道:“道長仙鄉何處?因何而來?”

青莽稽首道:“貧道道府既在雲水之間,又在浮塵之中。雖是清淨,貧道卻無法修得大道,掐指一算,方知原是人皇重立,須得下山輔佐人皇,取得功德。今日前來,正是助有道伐無道,阻止你等助紂爲虐。”

楊合聞言,勃然大怒,喝道:“好妖道!滿派胡言亂語,原來是爲了幫助大宋,阻我天兵!”

一言不合,楊合揮起兵器就殺向青莽道人。青莽嘆聲道:“你等皆爲凡人,如何知道天數氣運!你們執意送死,奈何。我的雙手又要沾染滿血腥了。”

言罷,青莽道人迎戰上去,鬥得幾個回合。他倏地噴出一口青氣,楊合一聞到青氣,立即落馬。青莽道人上得前面,念句“無量天尊!”,一腳把楊合踹死。其他十二位總兵驚怒交加,悲悽之下,皆策馬殺上前來,圍住青莽就打。

青莽道人連連叫道:“我不想殺人,你等爲何偏偏上來送死?”他口中雖這樣說,但下手仍毫不留情。青莽道人取出一支幡,此幡色澤青黃。隱隱有些許腥臭,只見他執着幡迎風晃了數晃,幡頓時變大。

“倒也!倒也!”青莽道人執着幡連搖,口中叫道。青莽道人話音方落。立見毛公遂等人聞聲而倒,皆不由自主摔下馬來。狄青見狀,大喜過望,令士兵出城,把黃天虎等十二人綁了,押回城內。又命副將數名各領一軍衝殺向唐軍,只是唐軍雖失主將,仍抵死擋住宋軍進攻,安全撤退。擒住黃天虎八人之後,狄青擺下筵席敬謝青莽道人今日之功。青莽道人喝了數杯之後。對狄青言道:“待大唐另外數路大軍到來,一併把那主將擒了。方顯得貧道的手段。”

狄青聞言,喜道:“正要有勞仙長大顯神通。”話畢,忙連連舉杯向青莽敬酒勸喝。

翌日,左武侯大將軍單雄信、劍南道尚威將軍王君可、折衝府上府鎮殿將軍謝映登、特府東都洛陽拱衛使王伯當共四路人馬殺到藏龍城。此四人與先前黃天虎等人不同,他們皆是身經百戰、所向披靡的百勝將軍,爲歸順大唐前便是威名顯赫一時無兩的人物。青莽道人雖然自傲,但看到四人之後,仍然不敢託大。

謝映登看到單雄信三人。忙策馬上前。拱手施禮道:“小弟見過單五哥、王六哥、王八哥!”

單雄信冷哼道:“謝將軍請慎言!軍旅之中,只有上下級之分。沒有什麼五哥、六哥的稱呼!”

謝映登知道單雄信的心性,聞言也不以爲意。王君可卻是策馬上前數步,一拍謝映登的肩膀,笑道:“我們兄弟好久不曾見面,今日一見,卻想不到九弟風采更勝往昔。”

謝映登淡淡笑道:“小弟與衆位兄弟不同,志不在功名利祿,更喜歡尋仙問道!人只要欲求少了,無憂無慮,自然就活得自在,看起來便年輕了少許。”

王君可聞言,大笑道:“九弟,聽哥哥一勸,人生短短寒秋,我們兄弟等人盡情享受人間榮華富貴,豈不勝過一人昇仙?”

謝映登含笑不語,王君可見狀,知道人各有志,實在強求不得,只好把話題轉移到其他方面。兄弟四人聚過,當即拍馬上前叫陣。大唐大軍壓上,狄青吩咐士兵打開城門,與青莽道人出去會敵。

看到狄青,王君可火氣上來,拍馬殺了上去,口中兀自叫道:“狄青匹夫,快快下馬受死!”

狄青聞言,舞起狼牙棒,也迎了上去。兩人一陣好殺!只見龍騰虎躍,煞氣沖天;又見兔起鵲落,快似鬼魅。一人一力降十會,一人一巧破萬斤。武藝半斤八兩,技藝各有千秋。真是將遇良才!雖是如此,王君可卻心知自己無法支持長久,再過數百招便會力怯,到時終究難免落敗。

青莽道人看到此景,立即祭出他地法寶來,欲故技重施,把四人擒了。謝映登看見青莽道人祭出一支幡,知道他要行旁門左道之法,忙不迭取出一物,仔細一看,卻是一個小簍子。簍子看起來破爛不堪,謝映登伸手一探,取出四粒大如桂圓的丸子,自己服下一粒,待青莽道人晃動幡時,單雄信三人皆倒地,只有他渾然無事。

謝映登惱怒青莽道人施展妖術,持槍騰空,飛身向青莽道人一刺。青莽道人不曾想到謝映登竟然不懼他的法寶,一時不備,立即被謝映登往肋下捅了一槍。青莽道人吃痛之下,翻身打個滾,化作一道黑煙,捲住狄青就往城裡逃去。狄青與王君可打得難分難解,忽然見到王君可摔倒在地,頓時大喜。正欲上前割下頭顱,又突然被青莽道人裹挾而逃。

狄青站在城頭上,看見謝映登正指揮兵馬屠殺着來不及逃進城內地宋軍。不禁勃然大怒。他敗得實在莫名其妙,連累手下士兵活活受罪。狄青令士兵提來黃天虎等十二將,命令道:“把他們殺了祭旗!”

行刑官得令,命劊子手把大唐十二位總兵砍了頭,然後把腦袋呈上來。劊子手依令殺了黃天虎等人,狄青又命手下士兵把十二顆人頭掛在城頭。王君可方被謝映登救醒,就看到黃天虎等人被殺,不由悲從心起,噙淚叫道:“可憐我衆位兄弟,幾經風雨阻難。纔有今日,卻不料在此突然送了性命!”

謝映登聞言,也是黯然傷感,只是他知道天數有定。而人力有限,倒看開了許多。謝映登安慰王君可數句,便自行走開,回到自己的營帳裡。謝映登觀看了一會星相,便喚來副將吩咐道:“今晚宋軍將會前來劫營,到時你可乘機率兵撤退,混亂之中,自可保你等一命無憂!”

副將聞言大驚失色,叫道:“將軍既知道敵人會來劫營,爲何不早作準備痛擊彼等。反而出此下策,做那懦夫。失卻良機?”

謝映登道:“天數不在於我,強自掙扎又有何用?我們的憂患不在於外而在於內,內外逼迫,無可奈何!”

副將正色道:“末將只知道盡自己的本分,不知生死!”

謝映登嘆道:“罷了!罷了!我言盡於此,是生是死,隨你選擇。”

副將當下拱手告退,留下謝映登一人沉思。再說狄青、青莽兩人正坐定帥府。商量着如何解決當前困難。就見一位將官沖沖走進來,對狄青附耳輕語。狄青聞聽之後。立即臉露喜色,拍掌叫道:“太好了!”

青莽道人見狀,出聲問道:“元帥爲何驚喜?”

狄青笑道:“唐將單雄信、王伯當欲棄暗投明,你說是不是好事一樁?”

青莽道人聞言,也笑道:“果然是天大的好事。”頓了一下,他不無疑惑道:“只是這兩人爲何肯倒戈相向?會不會是詐降?”

狄青道:“仙長放心,這兩人絕不會是詐降,而且本帥堅信他們反唐的理由非常充分。”

青莽道:“此話怎講?”

狄青起身踱步道:“有兩點。一者他們妻兒皆被兩人秘密送來當人質,二者李唐與單雄信有殺兄之仇、與王伯當有殺主之恨。所謂天地君親師,無論殺兄抑或殺主皆是不共戴天之仇恨。”

青莽道:“若真是如此,真乃天助我大宋!”

狄青道:“是真是假,今晚便知。”

當下狄青吩咐下去,讓火頭營備妥好酒好菜,待衆軍吃飽喝足,休息足夠,準備夜襲。到得凌晨時分,狄青、青莽道人率軍夜襲唐軍營寨。宋軍方一殺進唐營,果見單雄信、王伯當兩人領軍配合,引着狄青殺向王君可、謝映登之處。狄青見狀,大喜過望,更是指揮着衆軍一陣猛攻。

王君可白天悲傷過度,正傷神歇息,迷糊中聽見馬蹄聲響、金戈脆鳴,一下子驚醒。王君可出得營帳,入眼就見手下衆兒郎被宋軍殺得四處逃竄,他驚怒交加,砍倒幾位殺來地宋兵,高聲叫道:“衆軍聽令,向我靠近。”

兵荒馬亂之中,唯有王伯當的親衛迅速集齊,抵擋住宋軍的進攻。狄青看到王君可竟然開始集結人馬,忙指揮騎兵衝擊,待衝殺數下,剛被招集地大唐軍兵立即又被打回原形,變得七零八亂。一波波衝殺,王君可身邊地衛兵越來越少,到得最後,只剩下他一人尚在來回拼殺。

狄青頗爲敬重王君可的爲人及勇猛,忙策馬上來,拱手說道:“王將軍,識時務者爲俊傑,你還是投降吧!”

王君可右手持刀拄地,慘然一笑,悲涼道:“將軍本應戰死沙場,我的手下兒郎皆已離去,我如何能夠苟且偷生?”

狄青默然,王君可忽的對他道:“狄元帥,我能否求你一件事?”

狄青嘆道:“只要狄青能做到地,自無不允!”

王君可摩挲着手上兵器。緩緩說道:“我死後,請把我與我衆多兒郎葬在一起!”

狄青點頭道:“狄青一定辦到。”

聽到狄青之言,王君可點了下頭。突然擡頭看往陪在狄青身邊的單雄信、王伯當兩人,慘笑道:“好兄弟!好兄弟!好,兄,”王君可猛然一揮利刀,一抹脖子,倒地而亡。

單雄信、王伯當兩人聞言,皆是臉現愧色,心下嘆道:“忠義(孝義)自古難兩全!九弟,今日哥哥負你,待到報得大仇。我自會下去陪你,以全當日結拜之義。”

王君可自殺之後,狄青才發覺少了一人,謝映登至今都不曾現出蹤影。狄青忙帶着青莽、單雄信、王伯當三人趕向謝映登的營帳。卻見謝映登穩坐在帳中,舉杯飲酒。謝映登看到狄青等人到來,舉杯一迎,笑道:“請坐。”

狄青也不客氣,在案几前坐下,倒酒就飲。青莽大驚,欲勸止卻是遲了。謝映登笑問:“你不怕我在酒裡下毒?”

狄青答道:“你不會下毒的!”

謝映登道:“何以見得?”

青莽這時也醒悟過來,插口道:“就憑你一身不屬於我的神通,就知你也是修煉之人,知道天數有定。自然不可能下毒!”

謝映登冷笑道:“狄青,如今天數氣運在你。我自然奈何不得你!但風水輪流轉,誰知他日之事?”言罷,謝映登一身戎裝倏地化作道袍。謝映登一身八卦絲條道袍,慈悲複目,多了幾分仙風道骨。只見他對狄青道:“我們還會再見面地。”

話音甫落,謝映登便已消失不見。狄青聞言,接道:“今日不知明日事,狄青卻不曾想過那麼多。”

藏龍城之戰。大唐損失巨大。而成就了狄青的威名。狄青威名遠揚,頓時使得趙匡胤心下不安。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就是怕手下將領也如他一般黃袍加身,奪了他的基業。當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實是多得闡教相助,就連石守信、王審琦等人也是闡教門人。正因爲趙匡胤奪了石守信等人地兵權,才使得闡教改變初衷,現在支持趙光義。

趙普、蔡京、龐籍等人看出趙匡胤地心思,忙上奏於他,言狄青功勞巨大,應召回汴梁受封。趙普私下對趙匡胤道:“衆多將兵曾見狄青化作青龍禦敵,加上闡教支持他,待將來狄青說不定便會像您一樣黃袍加身,奪了大宋基業!爲陛下算計,不管狄青是忠是奸,都不能讓他再建軍功,增加威望!”

趙匡胤深以爲然,下令以种師道爲帥,換回狄青。聖旨下到,狄青無奈,只得收拾東西,準備返回汴梁受封。哪知狄青前腳方走,种師道貿然前進,竟被大唐打了個伏擊,幾乎全軍覆沒。狄青聞知此訊,怒火滿腔,一怒之下,狄青竟不顧聖旨之意,帶着青莽、單雄信、王伯當返回藏龍城。

翌日,狄青領軍列陣,种師道、單雄信、王伯當、青莽四人相隨。才列好陣型,就見大唐方向走出三將,爲首者正是秦瓊。秦瓊左手者乃是一英俊持槍青年,右手卻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尚書左僕射、蔣忠公屈突通。秦瓊看到單雄信、王伯當二人,執鐗喝道:“你二人聽着,自今日起,我等結義之情斷裂,等會相見便是敵人,到時休怪我手下不留情!”

單雄信、王伯當兩人各自嘆息一聲,卻不出言反駁。秦瓊言罷,又對狄青冷笑道:“你是大宋統帥,我是大唐統帥,既然碰在一起,今日便分個高下。”

狄青見秦瓊言語不客氣,也冷笑道:“到時你別求饒!”

英俊青年聞言,拍馬殺來,口中喝道:“說那麼多幹嘛!痛痛快快殺一場再說!”

狄青不識青年乃何方人士,單雄信、王伯當二人卻是知道他乃危險人物,看見青年殺至,皆叫道:“小心!”

青莽道人伸手欲攔,卻見青年冷笑一聲,手中槍一抖,竟然突破空間桎梏,倏然刺到了他地身上。青莽道人被青年長槍刺中,頓時受到萬鈞重擊般,若脫弦之箭飛了開去。青年擊開青莽道人,長槍猛然一變,不知怎樣又刺往狄青。單雄信、王伯當二人忙上前招架,卻見長槍忽然化作千萬,使得衆人眼花繚亂,竟神出鬼沒般刺在狄青胸口。狄青手中狼牙棒一頓,跌下馬來。

第72章 盧聖顯威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96章 黃清一怒(下)第95章 黃清一怒(中)第47章 法傳六耳第136章 三藏天書(上)第188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上)第7章 衆聖封神第12章 立教傳道第112章 一波未平第83章 天外來鍾(下)第28章 東華帝君(上)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75章 暗潮涌動第14章 老子化胡第165章 中洞八仙(中)第36章 各取所得第120章 白起脫困第163章 娑婆淨土(下)第183章 二議封神,禍起紅顏(上)第175章 聖主當出,天下三分第179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下)第102章 達者爲先(下)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97章 單挑兩聖(上)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77章 佛法東傳第69章 前世今生(下)第105章 東皇太一(下)第141章 鴻蒙宮裡第114章 九玄元功第52章 佛本是魔(上)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118章 煉妖神壺(上)第156章 陰謀陽爲(上)第33章 大願菩薩第7章 衆聖封神第189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中)第163章 娑婆淨土(下)第77章 佛法東傳第137章 三藏天書(中)第128章 蒼茫山上(下)第24章 勾陳身殞第65章 唐宋兩國第94章 黃清一怒(上)第133章 聖人無名(中)第97章 單挑兩聖(上)第54章 佛本是魔(下)第34章 佛道平衡(上)第149章 風雲頓起(中)第70章 翠雲山上第186章 三妖劫道,則天夢遊(上)第33章 大願菩薩第100章 道無先後(下)第53章 佛本是魔(中)第95章 黃清一怒(中)第107章 大劫開始第132章 聖人無名(上)第174章 破天門陣(下)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109章 驪山機緣(下)第99章 道無先後(上)第10章 兄妹相見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18章 鴻蒙坐騎(下)第80章 戲耍觀音第45章 補天遺石第81章 天外來鍾(上)第13章 雲霄下界第67章 白蛇素貞(下)第115章 祖巫后土(上)第200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一)第158章 陰謀陽爲(下)第152章 平地風雷(上)第88章 牛鬼蛇神(下)第121章 長平舊址第83章 天外來鍾(下)第87章 牛鬼蛇神(上)第88章 牛鬼蛇神(下)第44章 蓬萊島上第12章 立教傳道第162章 娑婆淨土(中)第180章 重得陣圖,玄佛言和第91章 各顯神通(下)第52章 佛本是魔(上)第7章 衆聖封神第2章 聽道紫霄第46章 靈明石猴第183章 二議封神,禍起紅顏(上)第115章 祖巫后土(上)第112章 一波未平第88章 牛鬼蛇神(下)第9章 鴻蒙證道第125章 三洲界關(上)第44章 蓬萊島上第27章 華夏九鼎(下)第200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一)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8章 三霄仙姑第1章 身返混沌
第72章 盧聖顯威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96章 黃清一怒(下)第95章 黃清一怒(中)第47章 法傳六耳第136章 三藏天書(上)第188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上)第7章 衆聖封神第12章 立教傳道第112章 一波未平第83章 天外來鍾(下)第28章 東華帝君(上)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75章 暗潮涌動第14章 老子化胡第165章 中洞八仙(中)第36章 各取所得第120章 白起脫困第163章 娑婆淨土(下)第183章 二議封神,禍起紅顏(上)第175章 聖主當出,天下三分第179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下)第102章 達者爲先(下)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97章 單挑兩聖(上)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77章 佛法東傳第69章 前世今生(下)第105章 東皇太一(下)第141章 鴻蒙宮裡第114章 九玄元功第52章 佛本是魔(上)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118章 煉妖神壺(上)第156章 陰謀陽爲(上)第33章 大願菩薩第7章 衆聖封神第189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中)第163章 娑婆淨土(下)第77章 佛法東傳第137章 三藏天書(中)第128章 蒼茫山上(下)第24章 勾陳身殞第65章 唐宋兩國第94章 黃清一怒(上)第133章 聖人無名(中)第97章 單挑兩聖(上)第54章 佛本是魔(下)第34章 佛道平衡(上)第149章 風雲頓起(中)第70章 翠雲山上第186章 三妖劫道,則天夢遊(上)第33章 大願菩薩第100章 道無先後(下)第53章 佛本是魔(中)第95章 黃清一怒(中)第107章 大劫開始第132章 聖人無名(上)第174章 破天門陣(下)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109章 驪山機緣(下)第99章 道無先後(上)第10章 兄妹相見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18章 鴻蒙坐騎(下)第80章 戲耍觀音第45章 補天遺石第81章 天外來鍾(上)第13章 雲霄下界第67章 白蛇素貞(下)第115章 祖巫后土(上)第200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一)第158章 陰謀陽爲(下)第152章 平地風雷(上)第88章 牛鬼蛇神(下)第121章 長平舊址第83章 天外來鍾(下)第87章 牛鬼蛇神(上)第88章 牛鬼蛇神(下)第44章 蓬萊島上第12章 立教傳道第162章 娑婆淨土(中)第180章 重得陣圖,玄佛言和第91章 各顯神通(下)第52章 佛本是魔(上)第7章 衆聖封神第2章 聽道紫霄第46章 靈明石猴第183章 二議封神,禍起紅顏(上)第115章 祖巫后土(上)第112章 一波未平第88章 牛鬼蛇神(下)第9章 鴻蒙證道第125章 三洲界關(上)第44章 蓬萊島上第27章 華夏九鼎(下)第200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一)第32章 幽冥地府(下)第8章 三霄仙姑第1章 身返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