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如今的位置很尷尬,只有辦公室沒有實驗室,評上了副教授,卻沒有得到學校聘請的職務,還是一個小講師,主講一門微不足道的課程,擔任大一的班主任,他的年紀也不小了,這讓他很痛苦。
33歲,不大不小,很尷尬,從貧苦的小村子一步步奮鬥到這一步,在家鄉人看來,他就是神,第一個考上江海大學的人,全縣城聞名的人物,甚至又繼續讀到了碩士,只不過引起的轟動還不如當年大,直到又留校當起了老師,成了傳說中的大教授,家鄉小鎮有着他諸多的傳說。
他的父母都因此水漲船高在村裡擁有了極高的地位,村長、書記每次見到總要攀談幾句,關心一下楊大才子近況,是不是要當官了,最不濟外放成爲縣裡的領導吧。
父母也多次跟他嘮叨過。
然而冷暖自知。
有時候他也很後悔選擇留校這條路,名聲好聽,可是生活太窘迫了,這麼多年,工資待遇都不高,現在還住在學生宿舍一樓的單間裡,曾經談過的一個女朋友也因爲畢業相隔兩地而分手。
收入太低,還得把大部分的積蓄郵寄回家,供養父母,大才子的父母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從事勞動,否則要遭人戳脊梁骨,還有他大哥,沒什麼本事,小時候的一次事故還落下點殘疾,這成爲了好吃懶做的理由,娶媳婦自然是大難事,曾經父母每次提起都是長吁短嘆,小兒子金榜題名有出息了,大兒子卻連個媳婦都討不到。
沒辦法,這些重任都要壓在他身上,微薄的工資積攢起來在老家建了一棟嶄新的兩層小樓,這一下子名望又達到了頂點,據說老楊家說媳婦一把給五萬塊錢的彩禮,突然地上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最後大哥討好了一個小八歲如花似玉的媳婦,很快就生了一個兒子,父母抱上孫子樂開了花,大哥婚後依舊好吃懶做,沒錢花了,就跟父母鬧,父母一唉聲嘆氣,他就得往家裡寄錢。
其實他的工資才三千多,加上上課的補助,當班主任的補助,給那些大牛老師的實驗室當助教,盡了全力加起來也只有五千塊,這麼多年,卻根本存不下錢來,四年前買的黑白屏手機依舊在用,衣服翻來覆去就那麼幾件。
承載了家人以及小村子裡人的期望,還有全鎮乃至全縣人的羨慕,冷暖自知,每次回家,他也得先火車,再汽車,然後步行五公里回村子,每當這個時候就是他最尷尬的時刻,遇到的鄉親總要跟大狀元攀談幾句,見他風塵僕僕總是笑問,怎麼沒讓司機開着專車送回來。
在這些樸實的鄉村人眼裡,楊敏那就是級別很高的幹部了,沒車像話嗎?所以,這些年他回家的頻率越來越少了,他也想拼,拼出個人樣兒來,在江海這樣的大城市紮根,買房子,娶老婆結婚,再買一輛車子。
然而,這些都需要很多錢,對他來說都太遙遠。
大概是因爲他的自卑吧,這些年又一直爲家裡付出生活拮据,導致人際關係很一般,也沒跟哪位學術大佬保持良好的關係,好不容易評上了副教授,卻沒有職務,這讓他很苦惱,必須得找一個牛人,進入他的梯隊,接觸到大型國家工程項目,才能進一步發展。
他可不想一輩子這麼教書下去,那是很沒出息的路,在江大,甚至每一所高校,只有承擔大型項目纔有未來。
皺着眉頭看着筆記本,上面寫了很多大電院著名大佬的名字,第一個當然就是龔書,楊敏思考片刻就劃掉了這個名字,他名不見經傳,沒人引薦的話,龔院士連見都不會見他。
第二個自然是龔老爺子的大弟子常慶,大教授,常務副院長,院長空缺的情況下,其實他就是老大,眼神很是火熱,跟了常院,多參加幾項工程,獨立負責一個分項目,那前途不可限量,看看跟他同年留校的關德保就是因爲跟了常院,去年就得到副教授的職務了。
學校聘用你,除了要看你評上了職稱,還必須有相應的科研經歷,而這一塊是楊敏的短板。
凝視了一會兒,還是劃掉了這個名字,跟常院的可能性也太小了,常院可是出了名的嚴格挑剔,平時見到,他熱情地打個招呼,常院也就點點頭,兩人從未交往過,又沒有過硬的科研經歷,肯定不行。
接下看第三個教授,可還是心有不甘,又把常慶名字上畫叉的線塗掉,然後想想又無奈地畫了一個叉,又給塗掉,最後還是決定先待定,就在這時門口響起了悅耳的聲音。
“請問楊敏老師在這裡嗎?”
光聽聲音就讓人很舒服了。
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糾結着未來發展,他正在進行人生中的重大抉擇呢,木然地擡頭一看,頓時就驚歎了,天哪,這不是外國語學院的only老師嘛,簡直就是苦悶生活中照進來的一抹陽光啊。
“我是楊敏,你找我嗎?”他簡直不太敢相信,當然早就聽說過only老師的芳名,幾次擦身而過的時候也會去偷看那一道倩影,尤其是惹火的身材,只是太自卑,看到人家的穿着和開着幾十萬的車,就明白跟這樣的姑娘根本不可能有幸福,他是一個很現實且講求實惠的人,不管是精力還是金錢都得花在有用的地方。
only老師對他來說顯然只能是睡夢中拿來幻想一下,做夢都沒想到她會主動來找他。
瞿唯一走了進來,客氣地說道:“你好,楊老師,我是外國語學院的瞿唯一,找你有重要的事情。”
種種可能,百轉千回,楊敏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所爲何事,“瞿老師,你好,不知找我有什麼事呢?只要我能做到,一定樂意效果。”
她氣呼呼地哼了一聲,然後氣道:“我是教改班的老師,我打聽到你今年帶了一個試點班,我來就是爲了你班裡的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