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蕭子離夜謀陰平關

秦王遇刺重傷垂死,一時間,只讓整個秦庭中都顯現出一片慌亂之色來,好在後來李斯,百里奚,孔慎,樑寬,陸準等諸多當朝的尚書齊聲站出來闢謠,言秦王李顯並無大礙,如此秦國方纔安定。

秦之武穆王李顯,對於秦人來說,他就是整個秦國的靈魂,是整個秦國的擎天支柱,倒不得。

當李顯醒過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在五天之後了。

當他睜開了雙眼,卻是看到了一張張熟悉的臉孔。

蒙恬,白起,王翦,李斯,呂不韋,百里奚,樑寬,孔慎,陸準,蕭謹。

那一張張焦慮中,帶着些許憔悴,帶着些許憂慮的臉,李顯扯過嘴角,露出一絲絲微笑。

“你們都回來了。”聲間有些沙啞,但卻足以驚醒在場的所有人。

“大王……”

“大王醒了,醒了……”一時間,原本這些鐵錚錚地男兒,此刻,亦是喜極而泣,忍不住落下點滴晶瑩來。

這一刻,他們方纔感覺到,原來他們的內心之中,秦王已經是他們精神的全部。

略微移動了一下身子,身向後靠了靠,李顯以眼掃過場中諸人,方纔對着蒙恬道:“如今關外十州之地如何了,可曾安置好百姓?那蜀之地可有何舉動?”

“大王安心歇息,微臣自會把一切都打理好的。”看着李顯第一眼醒過來,問的卻仍然是關外那十州之百姓,蒙恬內心之中不由得更覺酸楚,如此心懷天下之人,又如何能不讓他感到肩膀上的沉重。

“唉,你們知我性格的,若不問清楚,我又如何能安心休養得。”李顯輕笑了笑道:“不礙事的,你們且說吧,我自聽着。”

“唉!!”場中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看出了彼此眼中的那一份無奈,以及那一份深深的憂慮。

當下由蒙恬開始,撿一些要緊的,重要的事情,簡單的向李顯說了一下,關外魏,晉,韓三國十州之地的百姓戰後安置問題,十州之地調兵防守問題,十州之地官員任命問題,蒙學建設的問題,春耕的問題,以及部分戰亂特別嚴重區域救濟問題,流民安置問題。再還有蜀國用兵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李顯來點頭御批而下。

在場的諸人當中,雖然個個皆是秦國大員,但是他們當中誰也不可能代李顯而定下這些事情。

蒙恬之後,則是白起,他被李顯派了去涼州平叛,此次接到李顯遇刺病危的消息,亦是從涼州日夜趕了回來。

只是白起的回答就比較簡單,也是比較血腥的。

他只回了一句,所有參與叛亂者,全部屠殺殆盡。

這一句話,白起雖然說的輕鬆淡定,但是,場中諸人亦是感受得到這其中的濃濃血腥味兒。

“唉,公勝你之殺心太盛,以後當小心小人之輩。”輕嘆了口氣,對於白起之所爲,李顯亦是顯得頗爲無力。他能做的也就是提點到此了。

“諾。”白起輕聲應諾。

接着,李斯,百里奚,孔慎,樑寬,陸準諸人皆撿了些緊要的事情,問了李顯的意見後,方纔讓李顯歇了下去。

~~~~~~~~~~~~~~~~~~~~~~~~~~~~~~~~~~~~~~~~~~~!

緩緩的關上了廂門,讓李顯安心的歇了下,諸人陸續的退了出來。

“諸位大人且慢走,蕭某有事請教。”待得出了門後,蕭謹輕聲叫住了諸人,而引往邊上的廂房裡去。

“如今,陰平關處,蜀軍再增兵十萬,秦,蜀二國大戰在即,只是大王重傷初愈,此等繁瑣戰事,我亦不忍心告知此事,不知諸位大人可有何良策。”

說起來,蕭謹自武穆元年時就跟在李顯身邊,被李顯提任爲驍騎營的副統領,位僅在李顯之下,只是雖然驍騎營征戰無數,但總是不曾看見蕭謹這位副統領的身影。

蕭謹,更多的是被李顯安置在肅州之地,鎮壓當地的五越蠻夷,以及防守蜀國的侵犯。

而這一次,對蜀用戰,蕭謹,當爲先鋒之首選矣。

對蜀之戰,對於李顯的態度,在場諸人皆是心知肚明的。何況,這一次,蜀之九公子劉繡竟然派刺客來行刺於秦王,如此行徑,雖名其小人亦不爲過,當需殺之。

“此等軍國大事,我意以爲,蕭大人當於明日稟明大王爲好,我等分屬六部,各司其職,當不可越職也。”此刻,確是李斯輕輕的回了一句。

“這……唉!!!是蕭某無禮了,謝李大人提醒。”細一思李斯這句話,蕭謹霍然驚醒過來,方纔知道自己是多麼的魯莽,就如李斯所說,這等軍國大事,又如何能分諸於諸人耳,更何況,如今李顯這位國主不在,爲其帳下臣者,確在此地私議這等大事,這按律來說,是意同謀反無異了,這是死罪,是絕對不可行的事情。

謝過李斯之後,蕭謹自也是迴轉自家府邸,而準備好奏摺,準備着等明日李顯精氣神有所好轉之時,再面呈於李顯,請他定奪。

一夜輾轉反側苦思左右,直至翌日天明時分,蕭謹方纔通紅着一雙眼睛,而來到養心殿前。

而此刻,包括白起,王翦,蒙恬等諸多軍中大將,以及朝中諸部的尚書此刻確已經是一個不落的全都坐於此處了。

“臣有蜀國之戰事昨日末稟於大王,還請大王恕罪。”此刻蕭謹跪於病榻前,輕聲道。

“我知子離之心意,其它勿復多言,子離鎮守肅州時近五年,對蜀之一舉一動必一清二楚,此事且細細說來。”

“諾。”深吸了口氣,蕭謹自懷中取出一份圖紙來,就着光亮處,小心的攤了開來,只看蕭謹以手指地圖而朗聲道:“此圖乃微臣費時三年零八個月時日所繪而成,大王,諸位將軍且看。此處爲蜀之南鄭,此處爲沓中,要入蜀地,唯有從此二路而過。”

“然南鄭依漢水而建雄關陰平關,此刻,有蜀中老將楊任引馬步軍二十五萬駐守於此”

“沓中之地則依白水而建雄關陽平關,亦是蜀中大將張臏引馬步軍十八萬駐守於此。”

“我意引涼州之狄道,金城,隴西,天水四郡之兵以爲四路,同攻沓中,引肅州之祁山,武功,固遠三郡之兵合三路兵馬,同攻陰平關。各郡兵馬分路分段而至,呈連綿不絕之勢,秦軍之士氣必爲我大軍軍威所懾。”

“只要我軍能拿下沓中,南鄭二城,則蜀之門戶就已經爲我秦打開矣。如此,我大秦之軍則分兵二路,一路沿白水而下,過孔函谷,轉道涪水而過江由口,德陽而至涪且。”

“另一路大軍則出陰平關,下劍閣,然後二師相匯於涪縣。同攻蜀之成都。”(攻蜀之戰,大家可以用度娘搜一下三國時魏國鄧艾,鍾會二人滅蜀之戰。網上有全圖,我說的地名和路線也都是照着那上面說的,大家找得來一看就明白了。)一邊說着,蕭謹一邊以筆或圈或點於地圖上,畫出箭頭來。表示着入蜀的大軍行走示意圖,一翻細較下來,其中細節多如牛毛,這一場好說,卻是足足的讓蕭謹解釋了小半天時間。若如蕭謹所說,這蜀之地,已經是如囊中物般,隨秦欲取欲難矣。

“子離妙計也。”聽得蕭謹這般說來,李顯不由得大是讚歎。

這些年,蕭謹奉李顯之命坐鎮肅州,而肅州之地一直也沒有什麼大亂,所以,這些年來蕭謹也一直在努力的學習着一些李顯所給予他的知識。

近五年時間,此時的蕭謹已非是吳下阿蒙矣,此時的蕭謹,侃侃而談間,條條妙計層出不窮,只聽得讓人好不快哉。

而邊上,蒙恬,李斯,白起,王翦數位精於戰陣之法的軍中大將,亦不時提上一些問題,蕭謹對答如流,其見解無不是精闢至極。卻是讓人好不痛快。

一時間,在場諸人當中,不論是如李斯,百里奚,呂不韋,陸準這樣的文臣,還是如蒙恬,王翦,白起這類的武將,對於蕭謹這位一直爲大秦國坐鎮於肅州而幾乎到了默默無聞的人物,他們確是再一次開始了重新的認識。

果然,能爲秦王李顯所倚重者,無不是英姿瑰亮,精才絕豔於天下之輩也。

~~~~~~~~~~~~~~~~~~~~~~~~~~~~~~!

剛從杭州回來,很困,先睡一會,第二更可能要晚點了……

第七十三回 一紙而抵十萬雄兵第六十九回 呂氏不韋第八十七回 此虎梟也第二十四回 定蒙學,三字經亦成神作第五十八回 再敗第二十四回 勢如破竹,排山倒海破晉軍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九十二回 無心插柳柳成陰第八十二回 李顯呈威破雄城第六十三回 凱旋第四十八回 麻九的強人劫第一一九回 馬踏連營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二十四回 定蒙學,三字經亦成神作第二十一回 青衣有綹,力接四方第九十五回 一力降十慧第四十六回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九回 不成功,便成仁第三十七回 殺身成仁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十九回 問民疾苦方知苦第三十九回 魏之謀乎?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六十八回 草原雄鷹吉利第九十九回 鐵索橫江(第一更)第三十七回 安州黃泰第四十回 武威馬啓第七十四回 孤龍麾所立之處,即爲秦土第七十五回 三更四鼓擾陰平第十四回 翰林院暫等於養老院第四回 何人敢與我一戰?第一二七回 將相和第十六回 拜賢才,草房出士子第二十二回 讓人頭疼的造紙第七十七回 一關一驚滅蜀軍第九十回 章邯劫糧道第九十四回 失望的李顯第三十三回 晉之鴻門宴第七回 生死與共,榮辱相依第十七回 自創的變法序錄第十九回 若有來生,還做秦人第八十四回 老將血第一卷結束語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三十六回 晉王城下第三十二回 狠第十七回 是真名士自風流第一零五回 講武堂第十四回 翰林院暫等於養老院第七十二回 徵蜀第三十回 毒士李斯第十二回 借勢迫敵第七十回 刺(三更到,求收藏)第七十三回 一紙而抵十萬雄兵第十五回 殺身成仁第六十回 金明隱走薦百里第一回 事急從權第五十二回 老人第四十六回 鋒火遍韓城第二十三回 秦王詐城門,守株待兔擒段淳第五十三回 野戰第二回 國之大喪第二十八回 宿命第一二三回 不速之客提定國策第六十八回 草原雄鷹吉利第五十五回 強渡黃河第七十四回 絕間第三十四回 驍騎營的怒吼第一零八回 千金換龍熬第五十七回 狂潮(補更)第十六回 何以解憂,唯良才也第九回 李顯的憤怒與無奈第四十回 武威馬啓替主角向各位大大求生財之道啦!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五十回 少壯之爭第十九回 問民疾苦方知苦第四十八回 麻九的強人劫第二十三回 商盟(小改了下大家再看看吧)第三回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第三回 國祚第二十八回 董家二號人物第一回 三年第八十七回 胡商第三十六回 擂第一零三回 徵南蜀之策第四十六回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三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十一回 一片枯葉的故事第六十五回 殺一儆百第三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五十回 突如其來的西征第一回 三年第一回 三年第一一五回 燕公慕容博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五十九回 威震天下第一二五回 不喜大勝唯喜得趙佗也
第七十三回 一紙而抵十萬雄兵第六十九回 呂氏不韋第八十七回 此虎梟也第二十四回 定蒙學,三字經亦成神作第五十八回 再敗第二十四回 勢如破竹,排山倒海破晉軍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九十二回 無心插柳柳成陰第八十二回 李顯呈威破雄城第六十三回 凱旋第四十八回 麻九的強人劫第一一九回 馬踏連營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二十四回 定蒙學,三字經亦成神作第二十一回 青衣有綹,力接四方第九十五回 一力降十慧第四十六回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九回 不成功,便成仁第三十七回 殺身成仁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十九回 問民疾苦方知苦第三十九回 魏之謀乎?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六十八回 草原雄鷹吉利第九十九回 鐵索橫江(第一更)第三十七回 安州黃泰第四十回 武威馬啓第七十四回 孤龍麾所立之處,即爲秦土第七十五回 三更四鼓擾陰平第十四回 翰林院暫等於養老院第四回 何人敢與我一戰?第一二七回 將相和第十六回 拜賢才,草房出士子第二十二回 讓人頭疼的造紙第七十七回 一關一驚滅蜀軍第九十回 章邯劫糧道第九十四回 失望的李顯第三十三回 晉之鴻門宴第七回 生死與共,榮辱相依第十七回 自創的變法序錄第十九回 若有來生,還做秦人第八十四回 老將血第一卷結束語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三十六回 晉王城下第三十二回 狠第十七回 是真名士自風流第一零五回 講武堂第十四回 翰林院暫等於養老院第七十二回 徵蜀第三十回 毒士李斯第十二回 借勢迫敵第七十回 刺(三更到,求收藏)第七十三回 一紙而抵十萬雄兵第十五回 殺身成仁第六十回 金明隱走薦百里第一回 事急從權第五十二回 老人第四十六回 鋒火遍韓城第二十三回 秦王詐城門,守株待兔擒段淳第五十三回 野戰第二回 國之大喪第二十八回 宿命第一二三回 不速之客提定國策第六十八回 草原雄鷹吉利第五十五回 強渡黃河第七十四回 絕間第三十四回 驍騎營的怒吼第一零八回 千金換龍熬第五十七回 狂潮(補更)第十六回 何以解憂,唯良才也第九回 李顯的憤怒與無奈第四十回 武威馬啓替主角向各位大大求生財之道啦!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五十一回 地圖(第二更,求收藏)第五十回 少壯之爭第十九回 問民疾苦方知苦第四十八回 麻九的強人劫第二十三回 商盟(小改了下大家再看看吧)第三回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第三回 國祚第二十八回 董家二號人物第一回 三年第八十七回 胡商第三十六回 擂第一零三回 徵南蜀之策第四十六回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三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十一回 一片枯葉的故事第六十五回 殺一儆百第三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五十回 突如其來的西征第一回 三年第一回 三年第一一五回 燕公慕容博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五十九回 威震天下第一二五回 不喜大勝唯喜得趙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