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翰林院暫等於養老院

工部尚書羅際的老神大在在,在李顯看來,這完全就是一種對自己本職工作的不負責任,對這大秦國王權的一種蔑視,對李顯他這位大秦國的武穆王的一種侮辱。

但更讓李顯感到憋屈與可恨的是,他竟然還不能直接怒吼着把這位無才無能只能混吃等死的廢材給直接從那尚書的位置上給擼下來。

這就是政治,一個完全講究笑裡藏刀,綿裡藏針的地方。

見這位老頭兒,仍然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李顯也就失去了再惱火的心思,心裡頭已經把這位老頭完全的絕對的打入冷宮,只是面上,卻仍然是滿面溫和的笑道:“羅愛卿此言大善,就依羅愛卿之言。”

“孤數月前着令於戶部覈查天下萬民戶口,以登記造冊,確不知道袁愛卿做得如何了?”放過了那位羅老頭,李顯又把目標盯上了這位原司徒現轉封戶部尚書的袁愧。

沒辦法,經得羅老頭這事兒一整,李顯對於這滿朝公卿都有些不放心起來,要都是像羅老頭這般個濫竽充數的傢伙站在這朝堂之上,而手握一國之民政大權,若是一個不好,整出個勞什子妖蛾子出來,李顯到時候是連哭都來不及。

所以,爲了防患於未來,李顯只得在這朝堂之上,自己去慢慢考究這滿朝公卿裡到底有幾個是有真材實料的。

若是發現一個如那羅老頭那般的人物,不管他是處在什麼職業,李顯就送他一個字,滾。

全他媽滾進養老院去。

好在,這位袁愧兄是位有真材實學,也是位兢兢業業能幹些實事的主,畢竟怎麼說他也是那位曾經大司空袁燁的兒子,袁燁是位有着真材實料的主兒,他的兒子,雖然比之老子是要差上許多,但對於做事上,也算是兢兢業業的,能低下頭去認真做上幾件實事的。

當下這位袁老頭,邁步出列,朗聲道:“回大王,因時間倉促,如今戶部只枋查出漢州,雍州,金州三州之地,其它涼,肅,安三州尚在覈算當中。其中,漢州有戶十八萬三千七百二十八家,青壯男丁九萬三千六百二十五人,青壯女丁十八萬三千八百九十六人,老人六萬五千二百五十八人,嬰幼兒四萬八千三百五十九人。”

“雍州有戶二十三萬七千四百六十一家,青壯男丁二十二萬八千六百一十六人,青壯女丁二十七萬五千五百二十七人,老人十一萬三千七百八十九人。嬰幼兒十三萬二千六百八十九人。”

“金州有戶九萬三千八百七十七家,青壯男丁五萬八千二百七十二人,青壯女丁九萬九千一百八十七人,老人一萬六千三百八十二人,嬰幼兒二萬一千三百四十八人。”

“袁愛卿此事辦得很妥當,且等戶部覈查完全後,記得要歸入戶部檔案,另再備一份送於孤王處。”對於袁愧這位吏部尚書,李顯還是相當的滿意的。

不說其它,就光說這區區的一件小事,按李顯的想法,調查人口,自然是調查出個大概的數字就是了,畢竟這年代不比現在,這年頭還是有很多人窩居於深山老林當中,連路都沒有的地方。

可是,看這位袁愧的樣子,怕是連那種人也一併而給登記造冊了。

而至於,爲何每州里都是男丁比之女丁要少得對半左右,則是因着這大秦國連年的征戰,能保持着一州之地有個萬餘戶,而每戶人家裡有能平均分攤上半個男丁,這已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剩下的兵部尚書審貿,雖然看不出這老傢伙能有多大的材,但李顯連着數次征戰於外,都是這審老兒在調整錢糧武庫,雖然沒有什麼出彩之處,但也算是中規中矩的,李顯倒也不至於要換掉這種人。

畢竟來說,像兵部尚書和刑部尚書這個位置上的人,還是需要這種中規中矩一點的人好。太激進或者是太落後的人,都是要不得的。

而剩下的這滿朝公卿裡,李顯總不能一個個全都細緻地考察過去,所以暫時的來說,也只有羅際這一位工部尚書,是李顯想着要急需調拔走的人。

畢竟工部是一個很重要的部門,比之錢袋子的戶部還要來得更重要。留着這麼一號人物如一具千年老屍一般坐那完全無所作爲的,李顯又怎能容忍得下去。

細細一思慮,李顯便有了主意,當下,就在這太宣殿前,當着文武百官的面,李顯朗聲道:“如今我大秦百廢待新,當昌文教顯德於四海,開武禁示威以爲隆昌。孤以爲,當在承德殿外,另設一學院,名翰林院,主修國史,著書立說等事務,並整理四方文庫,設翰林院士一名,位正三品要員,此暫時由工部尚書羅愛卿代理翰林院士一職,羅愛卿以爲如何?”

“謝大王,老臣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一直站於一旁,神遊天外的羅際,聽得李顯竟然還讓他再兼個大官噹噹,羅際頓時是大喜過望,忙不致拜謝不已。

“嗯,如此,這翰林院,孤可就全權交給羅愛卿你了,至於要網羅多少天下文豪巨匠以充實翰林院,那可就要全看羅愛卿你的本事了。”完事了,李顯不不忘再陰這老兒一句。

畢竟來說,這翰林院和國子監還有文淵閣,這一院一監一閣,都是李顯以後要立起來的部門。

翰林院是主要職責就是修國史,和各類野史,記錄一國之戰事,及年月裡所有發生的大小事件,還有就是覈定帝王起居錄,是一個編寫史冊的重要部門。

而國子監,其存在的職責,平日裡就是一個負責教育滿朝文武公卿大臣的子侄輩們讀書的地方,算是一種變相的籠絡與控制朝中大臣的機構。而以後,至每年開科取士至殿試之時,這國子監就是一個代替吏部行吏科舉監督殿試生員的重要機構了。

至於文淵閣,則完全就是一個文曲星集中營,因爲,在李顯的意圖當中,這文淵閣,就是個天下文豪巨匠們集會的地方,當然,文淵閣裡並不是說誰的詩寫的好,詞作的好,誰就能進得來的。

文淵閣裡,講的是安邦定國之策,論的是濟世安民之大計,詩詞小道,你若真有那才情,還請入翰林院去吧,那裡也可以讓你著書立說的。

文淵閣,應該是一個智囊團,是李顯這位大秦國帝王的左膀右臂,所有的國策,都可以在這裡相商,可以在這裡爭論,然後交由李顯來定論是否可施行。

所以,把個羅際給硬塞進翰林院,暫時來說,也是李顯完全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爲,畢竟羅際這位工部尚書並沒有犯什麼大錯,而如此平白無故的,若是李顯把人家給直接一擼到底,那顯然不是這麼個事兒。

也只有先把這位無才的羅老頭先給安置在翰林院裡。

所謂自古文人相輕,先讓這羅老頭兒坐着這翰林院院首的位置,到時候等他自個兒招到些有真材實料的人才進來後,自然有下面的小弟把這老頭兒給逼走。

完全不用李顯去花半點臉面和口水,到時候,李顯說不定還能掙上個仁君愛臣的美名呢。

~~~~~~~~~~~~~~~~今天第一晚先傳上!!晚點再傳第二更哦……滿地打滾地求鮮花收藏啦,嘿嘿!!!#¥@%¥

第十二回 御駕親征八萬裡,誰與爭峰?第一一零回 豎子無禮欺秦王第一三零回 驚世之言第二十二回 讓人頭疼的造紙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十四回 困守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六十七回 論第四回 何人敢與我一戰?第七十七回 一關一驚滅蜀軍第四十四回 金明論縱橫第七回 朝堂如戰場,君臣聯手演雙璜第九十八回 議徵南蜀第六十八回 天下何女可爲秦王后第七十三回 地道之戰第七十二回 徵蜀第六回 能者上制第二十四回 拜將第八十二回 李顯呈威破雄城第二十二回 秦王一日破雄城,驚四方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九十三回 願爲大王先登,踏平趙地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二十二回 班師回朝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七十三回 地道之戰第八十一回 王侯之禮第二十四回 拜將第十回 死局第十七回 危機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六十五回 殺一儆百第二十二回 秦王一日破雄城,驚四方第一一四回 假做劫營時真退兵第六十一回 千金買馬骨第八十三回 吼!!欺我太甚啊第七回 朝堂如戰場,君臣聯手演雙璜第二十二回 讓人頭疼的造紙第三十三回 晉之鴻門宴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五十四回 雄主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三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八十三回 吼!!欺我太甚啊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五回 矛與盾第四十一回 陸準第七回 生死與共,榮辱相依第三十九回 魏之謀乎?第七回 引第十八回 得大賢,蕭倉吏草房說前因第八十三回 吼!!欺我太甚啊第一三一回 點鼓傳書第七十回 荊苛刺秦王第一百回 鬥射(第二更)第八十二回 李顯呈威破雄城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三十六回 擂第三十二回 狠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一零八回 千金換龍熬第三十八回 英雄末路第八十回 大秦武穆王在此,誰敢殺我?第二十五回 國子監替主角向各位大大求生財之道啦!第六回 血屠第五十四回 雄主第九十六回 女中大丈夫第十八回 得大賢,蕭倉吏草房說前因第六十一回 此天助我成此大功也第二十四回 勢如破竹,排山倒海破晉軍第四十一回 陸準第六十九回 呂氏不韋第九十六回 女中大丈夫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四十二回 民富則國強矣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十二回 御駕親征八萬裡,誰與爭峰?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八回 百年老寨雙刀山第五十回 少壯之爭第四十回 苦果第七回 生死與共,榮辱相依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二回 國之大喪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七十一回 北蒼狼完顏齊第七十五回 汝枉爲漢人矣第二十九回 董家,讓他有多遠就滾多遠第十一回 一片枯葉的故事第七十四回 孤龍麾所立之處,即爲秦土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八十五回 孺慕之情第二十九回 臣擇君,君亦擇臣第二回 議西征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
第十二回 御駕親征八萬裡,誰與爭峰?第一一零回 豎子無禮欺秦王第一三零回 驚世之言第二十二回 讓人頭疼的造紙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十四回 困守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六十七回 論第四回 何人敢與我一戰?第七十七回 一關一驚滅蜀軍第四十四回 金明論縱橫第七回 朝堂如戰場,君臣聯手演雙璜第九十八回 議徵南蜀第六十八回 天下何女可爲秦王后第七十三回 地道之戰第七十二回 徵蜀第六回 能者上制第二十四回 拜將第八十二回 李顯呈威破雄城第二十二回 秦王一日破雄城,驚四方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十回 想當然的招賢納士第九十三回 願爲大王先登,踏平趙地第一零一回 石砲之威(三更)第二十二回 班師回朝第六十五回 當堂對質論君民第七十三回 地道之戰第八十一回 王侯之禮第二十四回 拜將第十回 死局第十七回 危機第六十三回 身高過車輪者,殺第六十五回 殺一儆百第二十二回 秦王一日破雄城,驚四方第一一四回 假做劫營時真退兵第六十一回 千金買馬骨第八十三回 吼!!欺我太甚啊第七回 朝堂如戰場,君臣聯手演雙璜第二十二回 讓人頭疼的造紙第三十三回 晉之鴻門宴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七十八回 鐵軍第五十四回 雄主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十九回 蕭子離夜半稟燭論天下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三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八十三回 吼!!欺我太甚啊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五回 矛與盾第四十一回 陸準第七回 生死與共,榮辱相依第三十九回 魏之謀乎?第七回 引第十八回 得大賢,蕭倉吏草房說前因第八十三回 吼!!欺我太甚啊第一三一回 點鼓傳書第七十回 荊苛刺秦王第一百回 鬥射(第二更)第八十二回 李顯呈威破雄城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盡整個烏恆第三十六回 擂第三十二回 狠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一零八回 千金換龍熬第三十八回 英雄末路第八十回 大秦武穆王在此,誰敢殺我?第二十五回 國子監替主角向各位大大求生財之道啦!第六回 血屠第五十四回 雄主第九十六回 女中大丈夫第十八回 得大賢,蕭倉吏草房說前因第六十一回 此天助我成此大功也第二十四回 勢如破竹,排山倒海破晉軍第四十一回 陸準第六十九回 呂氏不韋第九十六回 女中大丈夫第五十四回 驍騎之志,有我無敵第四十二回 民富則國強矣第十四回 秦王領兵鬥司馬第十二回 御駕親征八萬裡,誰與爭峰?第一回 推行頒佈三省六部制第八回 百年老寨雙刀山第五十回 少壯之爭第四十回 苦果第七回 生死與共,榮辱相依第四十四回 遍地開花第二回 國之大喪第五回 吾有馬步軍三十萬,何懼他五國第七十一回 北蒼狼完顏齊第七十五回 汝枉爲漢人矣第二十九回 董家,讓他有多遠就滾多遠第十一回 一片枯葉的故事第七十四回 孤龍麾所立之處,即爲秦土第十五回 秦王一斗老司馬第八十五回 孺慕之情第二十九回 臣擇君,君亦擇臣第二回 議西征第八十五回 南地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