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渡江準備

“你這麼做?”謝維俊非常不能理解的樣子,讓曾一陽看着就有些好笑。

“在越是艱難時期,一個政黨,或者一支軍隊擁有一個聲音就足夠了。抗日以來,雖然日軍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失,但日軍的優勢還非常明顯,我們短期內,是能夠打一些勝仗,但是一旦日軍恢復過來之後,那麼必然會瘋狂的反撲。民主的氣息,不適合這個時代。”曾一陽擡頭看了一眼謝維俊,臉上微笑着說。

謝維俊看着曾一陽正兒八經的寫完了四個大字,心中無語。

曾一陽的行爲,在謝維俊眼中看來,是非常難理解的。幾乎有溜鬚拍馬的嫌疑,因爲電文的質本來就是詢問的口氣,說起來,是對40軍非常的尊重。也是一個奇蹟,讓曾一陽更進一步的機會。

只要在這件事情上,處理得當了,那麼曾一陽的影響力,將大大的被增強。謝維俊跟在主席身邊當過幾年秘書,後來又帶兵,都是在井岡山時期的事了,那時候,主席在黨內的影響力,還並不是很大。

連中央蘇區的事,也不是他一根人就能說了算的。

所以,謝維俊在內心深處,是有些想法的,認爲曾一陽至少應該提出一些要求,這樣才符合。不然,吳高羣開闢的豫蘇皖根據地,還有陳光和羅榮桓開闢的山東抗日根據地,再讓出了根據地管理轄區之後,原40軍的老幹部們,自然會出現一些想法。

應該給他們爭取一些便利,這纔是謝維俊提問的目的。

不過,曾一陽沒有這個打算,在他看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益有弊的,關鍵是看,兩者之間,哪一方面更佔優勢。益處大於弊端,那還用選擇嗎?

再說,山東戰場,和河南戰場。對於已經抵達東北的曾一陽來說,已經是遙不可及了。沒必要將手伸的那麼長,再說,新四軍早一天抵達蘇北,也就早一天少了國共正是摩擦的機會。

對於新四軍來說,剛剛抵達蘇北,就能有一些根據地休養,也不會和三戰區在短時間內爭奪稅源,而發生摩擦。客觀上,也許能夠避免皖南事變的發生,至少等到主力抵達蘇北之後,對頑軍韓德勤部發動攻擊,纔是比較合理的。

曾一陽非常清楚,抗戰是一個契機,對於來說是這樣,對國民黨來說也是。

就蔣介石在抗戰前的情況,最多控制全國的7個省,主要的實力都在富庶的江南和兩淮一帶。按照蔣方震的遞給蔣介石的戰略部署中,利用長江沿線,以國民政fǔ爲餌,讓日軍在江南的河溝中,不斷的消耗,最後起到和日軍對峙的戰略佈局。

那麼在西南的軍閥,將失去原來的控制區,不僅如此,還要將部隊開赴前線作戰。抗戰之初,川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赴前線,三個集團軍中,除了22集團軍李家珏部在河南全部保存之外,23集團軍已經撤編。楊森的27集團軍也在徐州會戰之後,消耗殆盡。桂南會戰,桂系幾乎全部給打壓,在中央軍第5軍,崑崙關大捷之後,桂系也是名存實亡。

蔣介石几乎依託抗戰,完成了他對國民軍隊中所有部隊的控制。

但是領導的部隊,也在抗戰中飛快的發展。新四軍已經發展成接近10萬大軍,可是在兩年前,新四軍剛組建的時候,四個支隊,總兵力不足萬人。而顧祝同的3戰區,滿打滿算,兵力也不過堪堪二十多萬,而且都是雜牌軍。名義上歸顧祝同指揮,實際上,顧祝同根本指揮不動。

這種情況下,三戰區的顧祝同壓力可見一般。

全力進攻新四軍,那麼3戰區全部的兵力都用上去,都不見得能打勝,畢竟韓德勤的89軍,乾的都是保安團的活,能收稅不假,但能不能打仗,韓德勤的iōng脯拍的再響,顧祝同也是不會相信的。

在權力和影響達到巔峰的蔣介石怎麼能夠再容忍南方新四軍的發展,甚至八路軍,40軍的發展,都是在他不能容忍的範圍之內的。不過,在北方,中央軍的兵力有限,尤其是山西中條山防線上,15箇中央軍的師,還擔負着看守閻錫山的重任。

河南的部隊根本就動彈不得,不然會導致胡宗南和湯恩伯部腹背受敵。

那麼最後,能夠警示的區域,也就是有是皖南和江西了。

曾一陽不是不想提出,在三戰區,可能發生大規模的摩擦。可他明白,中央和中南局難道就看不到嗎?

所有人都知道,在三戰區最可能出現大規模的摩擦,但曾一陽要是說出口了,雖然表面上其他人會認同。但肯定得不得警示作用,反而會與人詬病,顯得他‘能’

再說,曾一陽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陳光的部隊,在nèn江西岸多呆一天,就多一份危險,也就是關東軍兵力上不足,而僞軍幾乎被陳光打怕了,才讓陳光指揮的3個縱隊,能夠在龍江省獲得一些補充。

一兩日間,陳光兵團,3個縱隊,一直在nèn江和大興安嶺之間的平原和山地時間運動作戰。

部隊從消滅僞軍的作戰方針,退守到,和日僞軍爭奪資源。

攻城戰打的少了,並不是說沒有攻城。兩次打下白城,已經讓僞軍放棄了白城這個堅城,加上這一區域,日軍兵力本來就匱乏,除了日軍的第8師團,已經退守到了鬆uā江沿岸的江防,而23師團,在齊齊哈爾,固守nèn江大橋。

陳光短時間內,想要突破日軍的封鎖線,進入龍江,轉而打通龍江和濱江兩省的封鎖線,已經非常困難。

而曾一陽在哈東和鬆uā江邊上,擺出一副攻打哈爾濱的架勢來,無疑就是拖住日軍東線部隊,給陳光環節壓力。但從大局上看,兩軍對峙,對抗日義勇軍的好處並不大。

如果兵力充足,後勤補給充裕,曾一陽不介意發動一場轟轟烈烈的進攻,打日軍在鬆uā江北南上的防禦。

依託鐵路和公里建立的防區圈,在行動上是非常便捷的。

但是,曾一陽發現,幾次前線的小規模作戰中,日軍使用汽車的頻率大大下降。反而從火車站到前線,大部分都是用膠車來運輸,難道是美國斷絕了日本的石油供應?

還是關東軍中,石油儲備已經被海軍挪用?

想要試探日軍的物資底線,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一支部隊,在日軍的jiā通線上來回的作戰。用運動作戰的方式,撕扯日軍的後方和運輸補給線。

不過即便是這樣,對曾一陽來說,也非常困難。部隊需要休整,主力部隊需要恢復。加上前期準備的彈中,機槍和炮彈的消耗量很大,需要補充。而野司的後勤部每天的產量有限,無法一邊生產,一邊提供前線部隊的消耗,所以,即便曾一陽發現了日軍的軟肋,也無法一時間試探出日軍的虛實來。

但是,前期作戰,部隊傷亡不小,傷兵也需要一個休養的過程,來養傷。

主力部隊招收的一部分新兵,也需要訓練的過程,所以,對曾一陽來說,部隊短時期內,無法發動大戰。但是關東軍的情況也非常不妙在,除了11師團全軍覆滅之外這三個師團的傷亡也很大。

加上僞軍部隊,在這種大戰中,很難起到作用。尤其是有些僞軍將領,在作戰中,敷衍了事,讓日軍前線指揮官惱怒不已,從南滿調集的兩萬多僞軍,反而不是頂在防禦圈的第一線,反而作爲後方的輜重運輸保護部隊來使用。對梅津美治郎來說,回國向天皇請罪的過程,讓他非常難受。

在日軍中,他很少帶兵出戰。但多年以來,都是被當成天才來看待的。一再的失利,雖然高層並沒有特別的怪罪,但是部下對他這個司令官的信心大打折扣。

進入7月,日本國內,在軍部的授權下,組建了6個新師團,可武器數量不足。新師團只配備了一個大隊的山炮大隊。

這次,梅津美治郎從國內帶回來的兩個師團,已經在大阪和長崎上船,一週之後,也將抵達東北戰場。

但梅津美治郎並不對這幾個師團報以希望,以常設師團的國內守備部隊組建的3聯隊師團,表面上看,應該是戰鬥力非常不錯的精銳師團。但實際上,日軍在中國戰場上,擔負前期進攻任務的都是常設師團。

兵力損耗之後,用守備部隊補上。這樣一來,那些常設師團守備部隊的老兵,都在中國戰場上。日本國內的守備部隊,大量啓用在鄉軍人,和新兵,戰鬥力已經不能指望。

從抗戰一來,日本也已經30年沒有作戰了。

預備役和守備部隊的戰鬥力有多大,很難估量,在關東軍中,以參謀長飯村穣中將認爲,兩個新師團只能擔任在南蠻的城市防禦,無法投入到前線作戰中去。

除非,將兩個師團的兵力拆開之後,補充前線作戰部隊。

但日軍中,想要拆開一個師團,除非有軍部的命令,不然即便是關東軍司令部,也無法直接下令。

關東軍的麻煩事,也不是僅僅面對抗日義勇軍的主力部隊,還有更糟糕的是,在南滿和吉林等地。民衆早就對日軍的殘酷統治心懷不滿,關東軍在前線戰略上的失利,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在東北軍地下黨的領導下,從東北的工業中心,奉天,學生罷課,工人罷工,連城市的市民都開始罷市。

一時間,罷工,抗稅的行動,席捲了整個南滿。

關東軍已經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血腥鎮壓絕對會jī起其控制區域內,更大的動畢竟,對於日本來說。青壯年很大一部分都去當兵了,國內擔負生產的老人和nv人的比例也在越來越大,要是失去了南滿的工業基地,也不用打仗了,前線的日軍就會因爲沒有彈連防禦都將困難重重,更不要說進攻了。

在獲得了關東軍佔領區內,遊行罷工已經成勢。

曾一陽也決心在雨季到來之前,發動進攻,接應陳光兵團過江。

從地圖上看,陳光在nèn江北岸可以佔據大量的土地,不過這些區域都是地廣人稀的區域。大興安嶺中,人口本來就稀少,加上龍江還有大片nèn江和鬆uā江jiā匯區域,大量的沼澤地,給予部隊的空降不大。

之適合開闢游擊戰區,根本就不適合主力部隊作戰。

一個月,最多一個月之後,就是東北地區傳統的雨季到來。雖然和華北相比,東北的夏天,簡直可以用氣候宜人來描述,就像是江南的ūn天一樣,可是一旦過了10月,氣溫將陡然下降。

要是,在此之前,部隊還沒有能夠渡江,那麼沒有禦寒棉衣的部隊,必然會大量凍傷。

這一天,曾一陽在聽取後勤醫院的彙報之後,發現後勤醫院中的傷員中,大部分輕傷員都康復,回到了原來的部隊中。

而彈也獲得一些補充。在解放區的兵工廠,日夜不停的倒班,將大量的彈源源不斷的送抵前線。這樣一來,部隊也就有了進攻的能力,至少發動一場戰役的補給已經湊出來了。

“榆樹方向的日軍有沒有舉動?”

“據新2旅報告,日軍在拉林河上的防禦還算一般,因爲東面就是關東軍重兵集結地的哈爾濱,南面是貫穿南滿的鐵路網絡,增援部隊在開戰之後,頂多兩個小時,就會抵達。而新2旅就兩個團的兵力,加上旅直屬部隊,也不到5000人,恐怕頂不住日軍的進攻。”謝維俊也知道,在等下去,也不是一個辦法。而陳光幾次催促,讓接應部隊,增援西線,打通齊齊哈爾的日軍防禦圈。

“崔庸健?”

曾一陽口中重複着新2旅旅長,朝鮮人,崔庸健的名字。半個月前,新2旅打下了榆林,不過是偷襲,在關東軍增援部隊抵達之前,就撤離了。但是也在榆林城內,關東軍的倉庫中,放了一把大火。

當時火光沖天,還帶着轟隆隆的爆炸聲。

曾一陽想了想,才說道:“下午,準備馬匹,我先去新2旅看看。”F@。

第二八二章 視線南移第三零三章 誘敵第五十九章 血煉軍魂(二)第二十一章 激怒第一五二章 震驚世界的轟炸第三十三章 首戰告捷(1)第一三三章 請戰第三十三章 首戰告捷(1)第二零六章 殺人地,死亡林(3)第二零七章 殺人地,死亡谷(4)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一八六章 過河拆橋第二九一章 鬧事第八十一章 處處是戰機第三八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十六章 神秘的軍旗第三十章 嚇唬香月清司第三二二章 圍殲駐蒙騎兵聯隊(下)第三八一章 殺鬼子,開洋葷第一七一章 諜戰第三五四章 聚焦龍鎮第二三一章 小南溝殲滅戰(上)第二九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零三章 誘敵第四一五章 刀尖上的血(下)第二三一章 小南溝殲滅戰(上)第七十四章 ‘鬼子’打鬼子——邪乎第三九四章 化妝待敵第四十七章 阪垣機關第八十四章 初入湖南第十三章 血殺109師團(1)第六十二章 談心第六十四章 風雷動 戰旗舞第二七零章 戰役佯攻(下)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四七零章 敵後制勝(中)第一一八章 天上掉餡餅第二一一章 蓄勢第一五零章 所謀者大第六章 兵出陰山第一四六章 龍江爭奪戰(4)第二四七章 各顯神通第六十四章 熊本師團的末日第十九章 血殺109師團(7)第十二章 破襲戰第六十五章 小鬼子第九章 長腿劉峙第一一零章 塵埃落定(三)第二六七章 榆林要塞第一六四章 漢賊不兩立第二十四章 營救(3)第四九六章 反攻1943(3)第十七章 血殺109師團(5)第九十六章 瘋狂的武器第二九三章 決勝江橋(下)第十二章 我是中國人第一一五章 從王到鱉第一七零章 契機第四十九章 潰敵第七十七章 崢嶸之路第五十三章 變相收編第八十章 古城絞殺第一四三章 龍江爭奪戰第一二四章 諾門坎(上)第七十九章 回陝第六十章 血煉軍魂(三)第四零零章 最漫長的夜晚第五十二章 崢嶸漸起第三七五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一九零章 魯莊阻擊戰(上)第四五三章 大時代,大背景第三四八章 江邊破敵(6)第八十二章 一張宣傳單引起的恐慌第六十五章 驕兵受阻第二八四章 輕取額穆(下)第六十八章 虎口拔牙(下)第四 八二章 扭轉第三八二章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一五七章 解放區的天(下)第四十二章 絕不退讓第六十八章 西北王第七十九章 其實他也很單純第二二六章 搶佔敦化(中)第三六零章 跑馬黑水城(中)第一零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十一章 攻克多倫第三十二章 40軍入晉第三九二章 一戰定音(下)第三四六章 江邊破敵(4)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牆(中)第二九六章 騎兵的作用第四二七章 礙事的傢伙第一九四章 老將出馬第八十八章 遍地開花(下)第四零九章 陣防流(下)第十一章 搭戲臺,唱大戲第十八章 血殺109師團(6)第一零一章 領獎?不去!(下)第九十三章 謀劃湘西(五)第三四八章 江邊破敵(6)
第二八二章 視線南移第三零三章 誘敵第五十九章 血煉軍魂(二)第二十一章 激怒第一五二章 震驚世界的轟炸第三十三章 首戰告捷(1)第一三三章 請戰第三十三章 首戰告捷(1)第二零六章 殺人地,死亡林(3)第二零七章 殺人地,死亡谷(4)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一八六章 過河拆橋第二九一章 鬧事第八十一章 處處是戰機第三八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十六章 神秘的軍旗第三十章 嚇唬香月清司第三二二章 圍殲駐蒙騎兵聯隊(下)第三八一章 殺鬼子,開洋葷第一七一章 諜戰第三五四章 聚焦龍鎮第二三一章 小南溝殲滅戰(上)第二九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零三章 誘敵第四一五章 刀尖上的血(下)第二三一章 小南溝殲滅戰(上)第七十四章 ‘鬼子’打鬼子——邪乎第三九四章 化妝待敵第四十七章 阪垣機關第八十四章 初入湖南第十三章 血殺109師團(1)第六十二章 談心第六十四章 風雷動 戰旗舞第二七零章 戰役佯攻(下)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四七零章 敵後制勝(中)第一一八章 天上掉餡餅第二一一章 蓄勢第一五零章 所謀者大第六章 兵出陰山第一四六章 龍江爭奪戰(4)第二四七章 各顯神通第六十四章 熊本師團的末日第十九章 血殺109師團(7)第十二章 破襲戰第六十五章 小鬼子第九章 長腿劉峙第一一零章 塵埃落定(三)第二六七章 榆林要塞第一六四章 漢賊不兩立第二十四章 營救(3)第四九六章 反攻1943(3)第十七章 血殺109師團(5)第九十六章 瘋狂的武器第二九三章 決勝江橋(下)第十二章 我是中國人第一一五章 從王到鱉第一七零章 契機第四十九章 潰敵第七十七章 崢嶸之路第五十三章 變相收編第八十章 古城絞殺第一四三章 龍江爭奪戰第一二四章 諾門坎(上)第七十九章 回陝第六十章 血煉軍魂(三)第四零零章 最漫長的夜晚第五十二章 崢嶸漸起第三七五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一九零章 魯莊阻擊戰(上)第四五三章 大時代,大背景第三四八章 江邊破敵(6)第八十二章 一張宣傳單引起的恐慌第六十五章 驕兵受阻第二八四章 輕取額穆(下)第六十八章 虎口拔牙(下)第四 八二章 扭轉第三八二章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一五七章 解放區的天(下)第四十二章 絕不退讓第六十八章 西北王第七十九章 其實他也很單純第二二六章 搶佔敦化(中)第三六零章 跑馬黑水城(中)第一零四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十一章 攻克多倫第三十二章 40軍入晉第三九二章 一戰定音(下)第三四六章 江邊破敵(4)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牆(中)第二九六章 騎兵的作用第四二七章 礙事的傢伙第一九四章 老將出馬第八十八章 遍地開花(下)第四零九章 陣防流(下)第十一章 搭戲臺,唱大戲第十八章 血殺109師團(6)第一零一章 領獎?不去!(下)第九十三章 謀劃湘西(五)第三四八章 江邊破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