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狠一點

甘南,西路兵團司令部,陳光揹着雙手,已經圍着電臺走了整整一個上午。

7天,西路兵團兩個縱隊的兵力,在甘南整整耽擱了7天,這對於陳光來說,絕對是個巨大的隱憂。

幾萬大軍,人吃馬喂,再多的糧餉也消耗不起。

加上時不時的一場遭遇戰,這纔是勾起陳光內心一股子邪火的重要原因。部隊的傷亡在增加,但遲遲沒有補給。主要是彈藥的補充,跟鬼子交戰一來,鬼子是越來越精,被圍的鬼子,在戰死之前,還要將彈藥給禍害掉。

這讓西路軍團想要依靠繳獲來維持作戰的設想,成爲了泡影。

但是攜帶的大量軍需,是用一點少一點,一旦彈藥耗盡,不用想都知道,那肯定是鬼子進攻的時候。

手中的鋼槍沒有子彈,這仗還這麼打

尤其讓陳光痛心不已的是,三個縱隊的戰士,都是精銳部隊,犧牲一個老戰士,都是**巨大的損失。要知道,只要有根據地,一個老戰士至少能帶一個班的新戰士,只要訓練足夠,三四個月後,這些部隊就能踏上戰場,成爲主力部隊中的一員。

曾一陽也好,陳光也罷。指揮的部隊,都不是普通的游擊隊,而是野戰部隊。

是主力

士兵進入主力部隊,第一個要做的不是學會如何打仗,而是學會在戰場上消滅敵人的前提下,如何保存自己。這就要求,每一個戰士,在進入主力部隊之前,都是一個各項訓練合格的新兵,唯一欠缺的,就是沒有在戰場上,經歷過那種血與火的考驗。

陳光明白,一旦西路軍團,失去進攻的能力,甚至連反抗都變得虛弱之時,也就是被數倍日軍圍困的時候。

那個時候,關東軍即便做出一些大幅度的犧牲,也會集中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對西路軍團開始圍剿。性格剛烈的陳光絕對不允許,西路軍團在他的指揮系下,潰敗的不成一軍。

“司令員,鳳頭嶺一帶出現蒙軍騎兵,距離司令部的位置不到50公里,是否……”

“你是讓我逃走?”陳光一挑眉毛,從牙根出發出這個一個聲音來,語氣中充滿的憤怒,這讓王秉璋有些爲難。局勢雖然嚴峻,但對於西路軍團來說,並不是太困難在,比這個更加困難的時候,都經歷過,反而在眼看要和曾總主力會合之前,地點小挫折,就被打到,顯然說不過去。

陳光身邊要都是機關人員,遇到騎兵出現在幾十公里之外,自然會選擇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

‘轉移’兩個字,一字千金。

可謂是游擊戰中的精髓,用一句更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打不過就跑’。

明顯在實力上佔優,身邊還有9縱主力在,陳光怎麼可能同意,會降低士氣的做法?滿蒙的騎兵要麼不來,來了就別想走了。

這纔是陳光的性格。

“陳司令,我們的戰線拉的太長。雖說主力9縱不會懼怕滿蒙騎兵,說白了,這些白狗子來了也就是給主力送戰馬的貨色。我擔心的是,他們身後的日軍騎兵。”王秉璋的擔心在這一刻才全盤托出,在一個強勢的軍事主官下擔任參謀長,時常徘徊在爲難之中。

幾次突破日軍防線不成,已經讓陳光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雖然,主力往北,可以解決和關東軍劃江而守的境況。但在納和、布西等地,溝壑遍地,加之雨季臨近,河水水位普遍上漲。

一旦主力被困住,那麼將失去迂迴空間。

這時候,不用想,也能知道,一直消息不見的關東軍騎兵聯隊,就會像蒼蠅一樣蜂擁而至,將部隊在平原上的防線衝散。

越是在進退兩難的情況下,陳光更是明白,要麼先亮刀,將對手砍倒在地,也不用將全部對手都一一砍翻,只要乾淨利落的消除幾股小勢力,就能震懾大部分的敵人。

想到這裡,陳光正色道:“紀錄命令”

“命令9縱主力,傍晚出發,明天天亮之前,對滿蒙僞軍形成合圍之勢,將這夥狗*養的全都給我幹掉”

“是我馬上去通知王司令”王秉璋見事情不可違,就換了一種心態,全力配合陳光的作戰指揮。

“等等……”

陳光在王秉璋轉身之後,突然又叫住了對方。加重語氣道:“讓王炳南親自帶隊,一定要把仗打的乾淨利落,狠一點不要緊,關鍵是要讓那些滿蒙王公們害怕。”

其實,對付滿蒙僞軍,誰帶隊都一樣。

因爲和其他僞軍部隊不同,滿蒙僞軍都是滿清遺留在東北的那些滿族和蒙古族的王公的私兵。這些部隊,平時是對其控制實力的一種威懾,除了鎮壓不服其奴役的平民,還有就是圈劃實力範圍。

僞滿洲國,雖說是溥儀當了皇帝。

但這個兒皇帝當的實在太窩囊,連自己的妃子都管不住,跟別說勵精圖治,恢復八旗統治了。每週,溥儀都要滿臉惆悵的等待關東軍司令官的召見,然後大半天,都要在其弘揚日本宗主國的陳詞濫調中,佯裝忠心耿耿的聆聽上國天音。

連皇帝都混成了這麼一個熊樣,那些王公大臣更是不堪。

有地盤,有實力的,還能換個土皇帝噹噹。要是連地盤、實力都沒有,最後連錢都剩不下幾個的,除了去街面上討一碗飯,就只能給日本人當走狗了。

再說了,在日本人手下討生活,這日子也難過的很,稍微有些怠慢,就有性命之憂。

又要保存實力,又要給日本人面子。

這些草原上的王爺們,都顯露出草原狼一般的謹慎。非常明智的在距離西路軍團主力50公里處選擇駐足。當然,他們也選擇了恰當其分的理由,要求鞏固防線。

對於騎兵來說,鞏固防線,卻是有些扯淡。

不過日本人似乎並不在意,作爲關東軍在龍江的最高指揮官,喜多誠一併不希望滿蒙兵衝在‘英勇的皇軍’之前,似乎這樣,會打擊到14師團兩萬多官兵的士氣。

自從日軍內部,因爲兵力和新師團的改建。14師團也被列入了3聯隊師團的改建過程中。但是總的來說,對於一個總兵力將近3萬人的甲等師團,失去一個聯隊的步兵,並不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反而,其下三個聯隊的野戰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尤其是,每一個聯隊的步兵,都將獲得更過的炮火加強,還有騎兵斥候的加入。

14師團在減少了4000兵力之後,其實際作戰能力卻又了一個顯著的提高。

這讓喜多誠一中將欣喜異常,心中一個按耐不住的聲音,一遍遍的在嘶吼,他的機會來了。和關東軍旗下的騎兵部隊不同,滿蒙的騎兵沒有多少重武器,別說在14師團眼中,就是普通的關東軍守備部隊,也看不上這樣的友軍,能夠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助力。

喜多誠一的心思很簡單,只要困住陳光這隻老虎,就已經完成了近期的目標。

至於消滅陳光的西路兵團,他手中的兵力還略顯單薄,龍江地廣人稀,但鐵道線漫長,沿線需要重兵把守。而喜多誠一手中的兩萬多兵力,也都被撒豆般的分佈在各處。加上嫩江河防的不斷增兵,14師團已經是無一兵一卒可以調用。

將勝利寄託在對手的失誤上,顯然非常渺茫。

剛開始喜多誠一卻非常希望能趕上這樣的好運氣,拿陳光的話來說,‘喜多誠一這個小鬼子不知道我的厲害’。

這話說的透出一股子霸氣,當然,喜多誠一雖然聽說過陳光的厲害。但對於他來說,沒有交手過的對手,只不過是他戰勝的對象,而不是威脅。在陳光剛剛率領部隊,拿下景星的時候,喜多誠一指揮小股兵力做過一次試探。

結果,讓他倒吸一口冷氣。

西路兵團,在陳光的帶領下,裝備上跟14師團根本就沒法比。但是一戰之後,其悍不畏死的硬朗軍風,頓時讓喜多誠一打碎牙,硬梗着脖子,吃下來他來關東軍後的第一個苦果。

整整一個聯隊的進攻兵力,在越過嫩江不久之後,就發現9縱一部,初戰告捷的14師團,一路順着撤退的9縱疑兵狂奔不已。這時候,14師團的機械化很快就體現出來了,幾乎是跟着步點,就跟着進入了伏擊圈,一戰下來,三個步兵大隊成了殘兵敗將,要不是喜多誠一派出了騎兵,連這點殘兵都接應不過來。

一戰下來,14師團戰損千人,這對喜多誠一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盛名之下無虛士,陳光在山東,被駐守的日軍將官們當成頭等大敵,在關東軍,頭等大敵是曾一陽。陳光的厲害,還沒有知道,自然需要有一個人去驗證一番。

這個倒黴蛋,就貪到了喜多誠一的頭上。

說來也是喜多誠一的運氣不佳,在山東,陳光雖然是根據地作戰,有老百姓的基礎,部隊熟悉地形,種種便利之下,日軍圍剿部隊屢屢受挫。可陳光一直是數着鹽粒下湯的苦日子,手中的部隊也就那麼兩個主力團。那裡像現在,3個主力縱隊,都是一等一的精兵。

14師團打過來,自然不能客氣。

要說,時候開慶功會的時候,陳光還因爲沒有全殲14師團的59聯隊,還大發脾氣。慶功會差點開成批判會。

吃一塹,長一智。

有了景星被伏擊的教訓,喜多誠一也明白了一個道理,14師團並不是戰無不勝的。於是,樂得在齊齊哈爾城內每天吃吃喝喝,等待關東軍主力北上,圍剿陳光兵團。

雖然,等待的時間是非常難受的,但喜多誠一還是按耐住了心中那顆雄心。

派出滿蒙騎兵在陳光可能突圍的區域活動,只要將陳光拖住了,就是一件大功。喜多誠一,吃過一次虧之後,早就改變了心態,從口口聲聲要將陳光消滅在嫩江西岸,變成了爲關東軍主力合圍陳光兵團爭取時間。

似乎,西路戰事,沒有他喜多誠一都不能維持下去似的。

最關鍵的是,陳光走不了。要想突破嫩江防線,在齊齊哈爾一帶是沒有希望的,只能大軍往北,穿過嫩江上游的平原地區,然後折返進入克山、楊家店一帶。

人生地不熟,沒有接應的部隊,陳光必須要準備復出慘痛的代價。

不僅如此,還要派出一支部隊,在白城一帶組織防線,而這支部隊,人數少了不行。至少也是一個旅的兵力,一旦主力跳出鬼子的防線之後,這支部隊將成爲鬼子圍剿的對象,最後,將很有肯能最後全軍覆滅。這是陳光無論如何也下不了的決定,用一分部人的犧牲,換取另外一部分人的活命。

陳光認定,情況還沒有到這麼糟的地步。

但他絕對不能容忍,那些滿蒙騎兵,都能在日軍進攻的時候,在他背後插一刀。最好的選擇,就是在滿蒙騎兵部隊反應過來之前,就一口吃掉他們。

失去了私兵的蒙古王公們,將不再是帶着獠牙的野獸,而是綿羊。

西路兵團,即便在短期內,無法將整個嫩江以北都納入解放區的範疇。但絕對能夠乘着一場大勝,在這片荒漠的草原上,灑下火種,以待真正的大反攻的來臨。

雖說在前線,但喜多誠一的日子還是過得非常逍遙的。

除了早晨醒來的時候,宿醉帶來的頭痛讓他精神恍惚之外,將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碰——,木質的門受不住人的撞擊,發出令人惋惜的掙扎。隨着日式的門被拉開,喜多誠一的副官,一臉驚慌的出現了門口,顯然是除了大事。不然,他也不會如此慌亂。

“陳光兵團進攻嫩江防線了?”

喜多誠一語氣不善的詢問,讓副官門下平一郎才驚醒,自己是在師團長的臥室內。說是在前線,師團長是沒有多少權的,畢竟在軍營中,除了機密情報之外,任何都不是秘密。

“沒有,嫩江防線非常穩固。”門下平一郎摸了腦門子的汗水,才意識到,自己竟然是從軍營中跑過來的。

喜多誠一納悶的看了一眼部下,心說:‘嫩江防線穩固,什麼事情會讓14師團的師團副如此驚慌?’。

更多到,地址

第九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十六章 殺狼曲(三)第六十七章 大戰餘波第五章 第一戰區第二九九章 圈套?第八十二章 打漢中第七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二九一章 鬧事第四二一章 口令第四十五章 空襲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牆(中)第一O一章 刀切16師團第三一四章 同志,我們是一路的(3)第八十九章 國宴第五十章 英雄還是屠夫?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六十章 大不了進山第五十二章 崢嶸漸起第二卷 保衛長城 第一零八章 戰略意識(下)第三零四章 好面子的鬼子!第二二零章 血染東京城(4)第二六七章 增兵拉林河(中)第二七一章 穿越火線第六十八章 紅旗飄飄第七十六章 寧都趣事第三十四章 首戰告捷(2)第二三五章 送上門的空城第九十九章 紅三方面軍第一零六章 決心第三十一章 蔣介石的政治手腕第九十三章 謀劃湘西(五)第三十六章 平型關第九章 長腿劉峙第一四三章 龍江爭奪戰第三十二章 40軍入晉第二十六章鏖戰老君山(一)第四七八章 突破點第二十八章鏖戰老君山(三)第四十五章 七里河炮聲第一七九章 潛伏在迷霧下的危機第一四六章 龍江爭奪戰(4)第四十五章 血戰李家莊(2)第二八八章 破城(中)第二零四章 殺人地,死亡林第四十九章 潰敵第七章 戰區總參第二二零章 血染東京城(4)第二卷 保衛長城 第一一一章 洛川會議(1)第十五章 鐵血軍官團第二四三章 誤會大了!第九十五章 副團長失蹤了第一二四章 諾門坎(上)第三一六章 飛奪慶城(下)第四十八章 血戰李家莊(5)第三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七十二章 各方涌動(中)第二十九章 鏖戰老君山(四)第三八五章 山地精魂(上)第三十五章 犯衆怒的崔可夫第三五七章 火燒白浪洲(下)第一三二章 山崎的恥辱柱第十二章 德國之旅第三二九章 脆弱的烏龜殼(下)第五章 第一戰區第六十四章 上將祭旗第二零五章 殺人地,死亡林(2)第七章 仇恨的怒火第二十四章 營救(3)第三三二章 燃燒的寨門(下)第三十七章 大捷第二十九章 意外之舉第一一七章 窮途末路第七十三章 蘆葦叢中的奇兵第四九五章 反攻1943(2)第二零一章 火山上的日本第九十章 闊論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五章 時代最強音第六十七章 湯大虎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師團第三一九章 席捲綏化(下)第一零三章 國防部作戰計劃第一七五章 一個國家,四個政府第二一三章 圍而不攻第三章 談判(三)第三九零章 一戰定音(上)第三二六章 籌謀第三十二章 40軍入晉第一零六章 決心第九十七章 紅軍都是一家人第七十七章 孤注一擲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師團第一二三章 警報——零式戰機來襲第二十九章 誇大的戰果第十一章 十年之間第一七八章 關東軍的煙霧彈(下)第一六零章 點將(下)第七十七章 崢嶸之路第七十七章 崢嶸之路
第九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十六章 殺狼曲(三)第六十七章 大戰餘波第五章 第一戰區第二九九章 圈套?第八十二章 打漢中第七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二九一章 鬧事第四二一章 口令第四十五章 空襲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牆(中)第一O一章 刀切16師團第三一四章 同志,我們是一路的(3)第八十九章 國宴第五十章 英雄還是屠夫?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六十章 大不了進山第五十二章 崢嶸漸起第二卷 保衛長城 第一零八章 戰略意識(下)第三零四章 好面子的鬼子!第二二零章 血染東京城(4)第二六七章 增兵拉林河(中)第二七一章 穿越火線第六十八章 紅旗飄飄第七十六章 寧都趣事第三十四章 首戰告捷(2)第二三五章 送上門的空城第九十九章 紅三方面軍第一零六章 決心第三十一章 蔣介石的政治手腕第九十三章 謀劃湘西(五)第三十六章 平型關第九章 長腿劉峙第一四三章 龍江爭奪戰第三十二章 40軍入晉第二十六章鏖戰老君山(一)第四七八章 突破點第二十八章鏖戰老君山(三)第四十五章 七里河炮聲第一七九章 潛伏在迷霧下的危機第一四六章 龍江爭奪戰(4)第四十五章 血戰李家莊(2)第二八八章 破城(中)第二零四章 殺人地,死亡林第四十九章 潰敵第七章 戰區總參第二二零章 血染東京城(4)第二卷 保衛長城 第一一一章 洛川會議(1)第十五章 鐵血軍官團第二四三章 誤會大了!第九十五章 副團長失蹤了第一二四章 諾門坎(上)第三一六章 飛奪慶城(下)第四十八章 血戰李家莊(5)第三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七十二章 各方涌動(中)第二十九章 鏖戰老君山(四)第三八五章 山地精魂(上)第三十五章 犯衆怒的崔可夫第三五七章 火燒白浪洲(下)第一三二章 山崎的恥辱柱第十二章 德國之旅第三二九章 脆弱的烏龜殼(下)第五章 第一戰區第六十四章 上將祭旗第二零五章 殺人地,死亡林(2)第七章 仇恨的怒火第二十四章 營救(3)第三三二章 燃燒的寨門(下)第三十七章 大捷第二十九章 意外之舉第一一七章 窮途末路第七十三章 蘆葦叢中的奇兵第四九五章 反攻1943(2)第二零一章 火山上的日本第九十章 闊論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五章 時代最強音第六十七章 湯大虎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師團第三一九章 席捲綏化(下)第一零三章 國防部作戰計劃第一七五章 一個國家,四個政府第二一三章 圍而不攻第三章 談判(三)第三九零章 一戰定音(上)第三二六章 籌謀第三十二章 40軍入晉第一零六章 決心第九十七章 紅軍都是一家人第七十七章 孤注一擲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師團第一二三章 警報——零式戰機來襲第二十九章 誇大的戰果第十一章 十年之間第一七八章 關東軍的煙霧彈(下)第一六零章 點將(下)第七十七章 崢嶸之路第七十七章 崢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