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以南

bookmark

一輛簡陋馬車悠悠然南下,先把瓦築軍鎮之外的君子館茂隆離谷三座軍鎮都逛了一遍,南朝邊境在去年硝煙四起,北涼鐵騎一路碾壓,勢如破竹,事後卻出人意料並未佔據軍鎮,以便把邊境線往北推移,以此抗拒北莽,而是把財物和匠人劫掠一空,揚長而去,甚至連邊境上蛛網一般的驛路都“懶得”破壞,顯然半點都不怕北莽一氣之下順暢地舉兵壓境。馬車逛過了三鎮,滿目蒼夷,人心惶惶,馬車的主人偶爾掀起簾子,面無表情,然後就橫折東去,趕往龍腰州跟幽州交界處的留下城,城牧陶潛稚在去年清明節上墳時暴斃,已經換了一位耶律姓氏的城牧。馬車沒有入城,徑直南下,臨近涼莽邊關,馬車主人似乎心情不錯,坐在馬伕身後,靠着厚重的棉布簾子,拎了一壺自制糯米漿酒,她喝了幾大口,唱了一支熟稔至極的高腔信天游,大漠黃沙宏闊萬里,馬車略顯孤苦伶仃,蒼老婦人的曲調不見半分婆姨婉轉低吟,反而蕩氣迴腸。車伕是個貌不驚人的矮壯男子,只是握鞭長臂如猿猴,讓他的身材給人一種荒謬感覺。中年漢子不苟言笑,期間老嫗拎着酒壺碰了碰他的後背,漢子沒有轉身,只是搖了搖頭,示意他不喝酒。對於他的不識趣,老婦人也不惱火,唱完了調子,仰頭灌了一口濃郁的糯米漿酒,盡顯氣概豪邁,只是江湖女俠如此作態,能讓旁人喝彩叫好,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嫗這般不拘禮儀,可沒誰瞧在眼裡會覺得賞心悅目。

老婦人約莫是知曉馬伕的清淡性子,不奢望他能搭腔,遙望天高雲淡,自顧自說道:“你們男子有錢有權了,都喜好金屋藏嬌,我呢,癖好豢養文豪英雄,養士的本事,比起趙家老皇帝只強不弱,文,先有北院大王徐淮南,後有帝師太平令,還有南邊滿朝的遺老名士,武有楊元贊劉珪在內的十二位大將軍,無一不是戰功顯赫,盡在我手啊。六次敵對雙方舉國之力的戰事,輸二在先,勝四在後,如果不是去年被北涼徐瘸子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離陽朝野上下誰不畏懼北莽鐵蹄,不過也好,北涼騎軍這麼一鬧,離陽便小覷了咱們北莽,太安城那邊很快就奪了顧劍棠那小子的兵部尚書,碧眼兒將賦稅傾斜北邊的舉措,終於開始受到浮上臺面的重重阻礙,京城中樞人心不齊,是好事。我看啊,新任兵部尚書的小人屠,之所以對此不聞不問,甚至有意無意彈壓顧廬武將,任由朝廷上文臣刁難碧眼兒,未必沒有樂得看到北方邊境戰事四起的深沉心機,好讓他一戰定春秋還不夠,再戰就是定天下了。這樣的雄心壯志,說難聽點就是狼子野心,白衣兵仙的心思和胃口,實在是比他義父要大得太多了。不愧是被罵作狼顧之相的年輕人,要是他在咱們北莽,有一個野心勃勃的董胖子我就已經很頭疼了,加上一個他,如何安置你們三人,我還不得愁死啊。對了,跟太平令同出棋劍樂府的洪敬巖,心眼也不小,只不過他跟董卓之間註定只能有一個在南朝冒頭,我已經賞了他柔玄老槐武川三鎮所有的柔然鐵騎,跟董卓如今手握的兵力差得不多,如果這還輸了,也只能怪他只有當江湖高手的福分,沒有逐鹿天下的黃紫命格。不過說心裡話,董胖子爲人處世都還算討喜,‘有眼無珠’的洪敬巖一看就讓人生厭,拓跋,你肯定比我晚死很久,如果姓洪的真敢勾結宗室,想當幕後皇帝,到時候不管你是否退隱,都殺了他。”

漢子平淡說道:“董卓也能幹出這種謀逆勾當。”

老嫗哈哈笑道:“這倒無妨,誰讓我打心眼喜歡這死胖子,自我登基稱帝以後,吃了熊心豹膽敢稱呼我皇帝姐姐的,就他一人而已,死皮賴臉得可愛。況且董卓心眼多是多,滿肚子壞水,但最不濟還有他的底線,底線低些,但終究有底線,這樣的人,其實不可怕。怕最怕那些底線飄忽不定的傢伙,大將軍種神通,加上慕容寶鼎,就都是這類奸詐貨色,你一輩子都不知道他們會帶給你怎樣的‘驚喜’,做出怎樣噁心人的事。把北莽交到董胖子手裡,慕容耶律兩姓,不怕斷絕。”

被僅僅稱呼姓氏的漢子又沉默起來。老婦人喝完了確是她親手釀造的壺中糯米漿酒,捧在懷裡,感慨道:“年輕時流離失所,去了一趟離陽兩遼,見到了當時還沒瘸的徐老瘸子,那會兒也沒一見鍾情要死要活,只是覺得這男子有趣,後來徐驍走出遼東,一步步登頂,我總不信是他能做出來的壯舉。後來處理朝政的閒暇,經常納悶他怎就能出人頭地,長久以往,當年明明已經放下了,很多年後反而又拿起了,有些不甘心。不過這種兒女情長,也就只能想想而已,要我回頭再選,當初還是會選擇回到北莽。真要爲了一個男子整輩子柴米油鹽家長裡短,我會無聊到想殺人的。西壘壁一戰過後,我甚至寫信給徐驍,勸他順應大勢自立爲帝,我在北莽好與他遙相呼應,承諾將來我南下,他北上,像當年在錦州初見,他分那張大餅一樣,一人一半,一起瓜分了離陽,南北而治。只是他不肯,當然,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也會反悔,哪裡能真的共治天下,女子小人難養也,我女子小人都算,所以這個天下,誰能養得起?他是徐驍也一樣,我養他還差不多!”

老婦人嘆息一聲,“三軍輕生,纔可戡亂,平定時局,你跟那些大將軍做得都不錯。百姓重生,方能不亂,纔沒有揭竿而起的念頭,南朝那幫春秋遺老做得也還行。只可惜大勢仍舊不在北莽,不得不時不待我,只爭朝夕。別看北莽贏了四場大仗,可離陽從來就只有傷筋,遠未動骨。有碧眼兒謀劃全局,跟顧劍棠聯手打造邊境東線,越往後,北莽的優勢就越小,等到離陽徹底吃掉春秋,養足了氣力,就該往死裡狠揍咱們這個鄰居了。因此在我死前,不管結局如何,趁着太平令復出,都要打上一架。至於是跟離陽還是跟北涼,我現在還猶豫不決,兩者利弊參半,赫連武威黃宋濮幾個老傢伙,都執意要先打離陽,還舉例說當年趙家老皇帝就是聽了元本溪的話,不惜滿口鮮血也要先咬下西楚,再去吃掉南唐西蜀就水到渠成輕而易舉了。太平令和董卓在內一大批青壯將軍卻堅持先打下北涼,然後一鼓作氣吞併西蜀南詔,形成東西對峙的格局,這才穩妥。只是有了陳芝豹就藩西蜀的苗頭後,南北兩朝,結果就只剩下太平令跟董胖子仍舊堅持己見,很多人都覺得既要面對徐驍的三十萬鐵騎,又有陳芝豹鎮守西蜀,還不如先去跟顧劍棠一人而已的東線撈取便宜。我呢,論起後宮爭寵的手腕,太安城裡的趙稚都得學我,但對於牽繫王朝生死的大事,說出來可笑至極,其實往往都只是憑藉女子的直覺。當年在錦州,徐瘸子說他只要遇上難以抉擇的頭疼事,有個輕鬆的法子,拋銅錢猜正反,聽老天爺的,該咋咋的。我難道也要拋個銅錢?拓跋,你這會兒身上有嗎?”

中年漢子大概是覺得荒誕,這次連搖頭都省了,身板紋絲不動。

在他面前沒有自稱朕或者是寡人的老嫗自嘲一笑,“你這質樸性子,怎就在黃河邊上大動肝火,打殺了咱們麒麟真人?”

漢子冷笑道:“裝神弄鬼。如果不是急於去北境冰原,什麼一氣化三清,除去國師袁青山本人,都宰了,陛下才省心。”

老嫗一笑置之,摟了摟身上那件好不容易讓人從箱底翻出的老舊裘子,輕聲說道:“朝廷應該如何跟江湖打交道,離陽是跟咱們北莽學的。當初讓徐驍馬踏江湖,吃力不討好,朝廷,江湖,和那個背黑鍋背罵名背習慣了的徐驍,就沒有一個得了好。一個手操權柄的皇帝,親自去跟武人較勁,既掉價兒,也壞了口碑。不如讓江湖人爭着搶着給自己賣命,纔是上乘手段。不過,扶持出了幾座江湖門閥,也要留心不要讓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一個人才輩出的門閥,無異於自家後院的武器庫,假使被矛頭對準自己後背,更是遭罪。”

馬伕皺眉道:“那在北莽江湖執牛耳者的道德宗跟棋劍樂府?”

老婦輕描淡寫道:“一個拼了命求那長生,一個拼了命摻和俗世,都有軟肋,興不起風浪,給你拓拔菩薩兩萬兵馬,還擺不平?”

漢子點了點頭。

老婦人晃了晃酒壺,“那婆娘跟慕容寶鼎藏在蛛網裡頭的私生子,如果不是這次在離陽遭了大劫,被打回原形,我差些被李密弼給矇混過去,不過這老兒也有他的難處,我這回就不跟他計較了。怪不得以前刮地三尺也尋不着,原來就躲在我的眼皮子底下。一截柳,好一個一截柳,真是插柳就成蔭,有斬草難除根的本領。”

漢子對於這樁涉及皇室宗親的醜聞秘事,自是更加不會去評頭論足,他拓拔菩薩這一生,也就只對習武帶兵兩事動心,美人也好,官品也罷,都是可有可無的身外物。

北莽女帝看了眼天色,輕聲笑道:“以前是趙家恨不得徐家那孩子早死早超生,等到他沒能夭折,而且認定了那小子跟徐瘸子是相同的一根筋,不會叛投北莽。如今倒是樂意擠出笑臉,等着看北涼三十萬鐵騎拼殺得一個不剩的大笑話。反正他們趙家怎麼都是賺的。假若這孩子奸猾一點,流露出一點點你離陽逼急了我就敢叛逃北莽的異心,也就不至於如此辛酸勞苦了。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這孩子是這樣‘聰明’的北涼王,北莽也就沒什麼威脅了,陳芝豹多半也不會離開北涼。有沒有下一任北涼王在西線撐着,會關係到他陳芝豹能否一戰定天下,否則趙家最擅長卸磨殺驢,他再被當今離陽天子器重,也只能老老實實當個手中不過三四萬精兵的養老蜀王了,被君王不得不倚重,卻不爲君王信賴,不是幸事,只會是潑天禍事。這個趙家天子,什麼都好,就是肚量太小,還不如我這麼個婦人,死心眼的徐瘸子攤上這麼個新主,活該他倒黴。”

北莽軍神拓拔菩薩言談無忌,平靜道:“換成我是徐驍,當初白衣案後,也就順水推舟反了。”

依稀可見當年風華的北莽女帝微笑道:“所以你永遠成爲不了能讓我、吳素、趙稚三名女子都念念不忘的男子。一個男人,偶爾的孩子氣,滿身的殺氣,看似讓人敬服的仙佛氣,實則都是錦上添花的玩意兒,唯有兄弟義氣和人情味,纔是雪中送炭的東西。一個男人連起碼的情誼都不講,我們這些女子,連正眼都不看一下。這個世道,從來不缺聰明人,自己不願意活得輕鬆的傻子才少。徐驍,是人屠是北涼王,也是個傻子。可惜啊,這個一直傻呵呵笑看江山的老傻子,見過了你我後,就要老死了。”

()

第157章 截殺截殺截殺第243章 噤若寒蟬(六)第321章 十八停之後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顧中原第210章 說書人酌酒閉目而談第129 師父和草鞋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43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第3章 天下分合,我有何憂第3章 貂覆額第318章 滿甲營已滿甲第118章 離陽失其鹿(下)第133章 兩截柳枝第117章 孤家寡人收官章二雪中的江湖有人有始有終第159章 第三杯儒聖梅子酒第237章 又是聖旨到,又見太安城第8章 問劍答劍第98章 去襄樊第235章 百無一用是(三)第198章 風起西北隴上(下)第85章 戾氣第62章 一袖刀第311章 各取頭顱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74章 少年俠氣死江湖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第270章 君只見獨不見第108章 雙雙入城第116章 天亮第116章 北涼織造第106章 疼第179章 想不想坐那張椅子第152章 上桌第411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第一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104章 好鳥好世道第22章 沒有你們的天下十人第96章 一腳踏黃龍第23章 有女口銜驪珠第381章 北涼鐵騎的脊樑第88章 風情胸間來第86章 霜殺百草(四)第60章 慢刀作畫第322章 三人皆無言第77章 貓鼠捕殺第408章 雷霆雨露皆是天意第101章 白衣觀世音第62章 一袖刀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第188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七)第210章 拔劍再說第18章 東西一線上的攔路石第1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收官章一無他無中原第107章 揮手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18章 黑白買太平第69章 起霧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31章 千年未有大氣象第44章 九十年意氣咄咄逼人第130章 不見狼煙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14章 劣馬黃酒六千里第158章 北涼飲盡兩杯綠蟻酒第64章 兩鵝換來大黃門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24章 魔頭第110章 不用講理第133章 登樓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357章 姑娘好刀法第59章 封侯虎第375章 天門洞開第210章 說書人酌酒閉目而談第217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中)第124章 九刀第12章 鼠吃糧第337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四)第425章 讓你終是求不得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第199章 仙人騎鶴下江南第94章 江湖之遠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37章 胭脂評胭脂第333章 秋天的陽光裡第13章 立足之地第359章 劍開雲海第295章 燈火闌珊處,獨坐城頭人第142章 狼煙升起前第421章 衣衫如雪徐鳳年第131章 上柱國老供奉第396章 李義山第133章 兩截柳枝
第157章 截殺截殺截殺第243章 噤若寒蟬(六)第321章 十八停之後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顧中原第210章 說書人酌酒閉目而談第129 師父和草鞋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43章 西北遍地起狼煙,京城人人得太平第3章 天下分合,我有何憂第3章 貂覆額第318章 滿甲營已滿甲第118章 離陽失其鹿(下)第133章 兩截柳枝第117章 孤家寡人收官章二雪中的江湖有人有始有終第159章 第三杯儒聖梅子酒第237章 又是聖旨到,又見太安城第8章 問劍答劍第98章 去襄樊第235章 百無一用是(三)第198章 風起西北隴上(下)第85章 戾氣第62章 一袖刀第311章 各取頭顱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74章 少年俠氣死江湖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第270章 君只見獨不見第108章 雙雙入城第116章 天亮第116章 北涼織造第106章 疼第179章 想不想坐那張椅子第152章 上桌第411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第一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104章 好鳥好世道第22章 沒有你們的天下十人第96章 一腳踏黃龍第23章 有女口銜驪珠第381章 北涼鐵騎的脊樑第88章 風情胸間來第86章 霜殺百草(四)第60章 慢刀作畫第322章 三人皆無言第77章 貓鼠捕殺第408章 雷霆雨露皆是天意第101章 白衣觀世音第62章 一袖刀第236章 百無一用是(下)第188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七)第210章 拔劍再說第18章 東西一線上的攔路石第1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收官章一無他無中原第107章 揮手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18章 黑白買太平第69章 起霧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31章 千年未有大氣象第44章 九十年意氣咄咄逼人第130章 不見狼煙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14章 劣馬黃酒六千里第158章 北涼飲盡兩杯綠蟻酒第64章 兩鵝換來大黃門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24章 魔頭第110章 不用講理第133章 登樓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357章 姑娘好刀法第59章 封侯虎第375章 天門洞開第210章 說書人酌酒閉目而談第217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中)第124章 九刀第12章 鼠吃糧第337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四)第425章 讓你終是求不得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第199章 仙人騎鶴下江南第94章 江湖之遠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37章 胭脂評胭脂第333章 秋天的陽光裡第13章 立足之地第359章 劍開雲海第295章 燈火闌珊處,獨坐城頭人第142章 狼煙升起前第421章 衣衫如雪徐鳳年第131章 上柱國老供奉第396章 李義山第133章 兩截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