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失經之謎

毗盧閣藏經室的隔壁,是白馬寺濟藏法淨大師的修禪室。

藍人俊被拍開了啞穴,安置在—張靠背椅上。

在他對面,中間坐着本寺住持法緣大師,左首坐着本寺監寺法清大師,右首坐着知藏法淨大師。

在他身後,站着藏經堂四護法增濟圓等人,伊然形成了一個刑堂。

法淨大師問道:“藍施主,知罪麼?”

藍人俊大怒,反問道:“何罪之有?”

法淨道:“施主,佛門廣納有緣人,方丈大師待施主如同一寺之僧,請施主替本寺抄寫經籍,此本是大積善緣之事,於施主來生大有裨益,無奈施主孽根未淨,心存貪念,竟然連續盜取本寺經寶,這事該也不該?施主乃讀書人,自然明白其中道理。望施主坦誠說出盜取的經寶下落,萬勿一誤再誤!”┄米┄花┄在┄線┄書┄庫┄?

藍人俊氣得大叫道:“大師既是佛門中人,怎能妄自猜疑,憑空誣我盜取經籍!我本方外人,要那經籍何用?”

監寺法清大師道:“施主,你盜的不是佛家經典,而是本寺武功秘籍,昨夜你又盜取了血字真經。”

藍人俊氣得直抖,顫聲道:“你們爲何一口咬定是我所爲,憑據在哪裡?”

法淨大師道:“本寺毗盧閣藏經堂,一向不準外人接近。莫說寺外之衆,就是本寺,除了十幾位大師外,其餘僧衆也不得擅入,唯有一個方外人士曾進經堂者,就是施主.施主承蒙方丈慈悲,代抄經卷,特許施主進經堂抄經,是以施主得趁其便做了手腳,要不是昨日施主與人裡應外合,盜走了血字真經,施主盜取武功秘籍之事,一時尚不能發覺。施主也未免貪心了些,是以惹火燒身。”

法清大師道:“施主只要原壁奉還本守武功秘籍,佛門寬大無邊,不與施主爲難,放施主一條生路,豈不兩下都好?”

藍人俊叱道:“真是豈有此理!藍人俊人窮志不窮,盜你血經何用?盜你武功秘籍何用?想不到堂堂高僧,居然也是黑白不分、是非不清之類,豈不抽辱了佛家的名聲?”

法淨大師沉下臉道:“施主何苦固執如此?此血經乃去惡禪師生前以血當墨抄寫的《大菩薩藏經》,施主盜去究有何用?實在叫老衲無法猜測。”

藍人俊道:“對啊,我要來何用,大師你都無法猜測,我更是莫名其妙了。”

法清大師厲聲道:“休要花言巧語,任你有巧簧之舌,也賴不掉盜經的罪惡!”

法淨接道:“昨夜你以同夥三人引走四護法,乘機潛入藏經室盜走血經。知道老衲不在經堂的,除四護法僧外,只有你一人知曉,故爾策劃得十分周密。老衲今日回來後,聞知昨夜有夜行人探訪,連忙檢查經籍,方知除了血經,還有三部武功秘籍遺失。施主,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藍人俊道:“不錯,我昨日在經堂隔室抄經時,大師你還來驗看抄經,並言出外有事,明日才歸。下午抄完經後,我並未離開白馬寺,晚間與方丈大師對了兩盤奕,便在你們給我的房間睡了,今日一大早我去北市有事,不料卻被身後這四個羅漢將我捉了來,不問青紅皁白硬說我盜經盜秘籍,這道理究竟何在?”

法清道:“你至本寺抄經已有兩月,到底來本寺安什麼.心,從實招來!”

“胡說,本人抄經爲生不只一年,洛陽城內外寺廟不下於百所,最少有一半請我抄過經,你們可去那些廟裡問問,可有一針一線丟失!”

法淨問:“施主在何處學的武?令師何人?可以見示名號麼?”

“有何不可,在下並無師傅,只因小時家住銅陀坊威隆武館隔壁,見武師們練武,跟着比劃比劃罷了,也只爲個強身健體而已,這又與盜經有什麼關係了?”

“施主學過拳腳,自然對武功秘籍特別垂青,盜走幾部也是常事。”法掙大師道。

藍人俊氣得無話可說,便道:“佛門弟子硬要誣賴好人,在下縱有口百張,也只怕分辯不清,既然認定在下盜取了貴寺秘籍,那便由大師們處置去吧!”

說完,他乾脆閉上了雙目,懶得再說了。

三位上座大師以目交換心意,便由法淨大師向四護法僧道:“將這位施主帶出毗盧閣,到後殿施主的宿處,暫不由他自主,看管一段時候再說。”

等護法僧將藍人俊帶走,方丈大師這纔開口道:“據適才訊問情形,藍施主似不曾說謊,真的血經不是他盜取的也未可知。”

法淨大師道:“藍施主嫌疑最大,望方丈切莫輕赦了他。”

法緣大師道:“此子目光清澈,答話時理直氣壯,不似宵小之輩,依老衲觀之,此子根骨清奇,宅心仁厚,若有機遇,後日必有大成,千萬不能冤屈了他。”

法淨無奈,道:“該如何處置,請方丈示下。”

法清大師道:“我寺武功至寶《金剛降魔杆三十六式》、《金剛練功心訣》、《金剛伏魔掌二十八式》,都是本寺鎮寺之寶,去惡禪師抄寫的血字真經,也可視爲佛門珍寶.如今諸多寶物遺失,愧對列代祖師。此事體關係太大,只怕不能輕易放走了藍人俊。以至線索全然中斷,無跡可尋。”

監寺是地位僅次於方丈的上座大師,說話的份量自然不輕,取捨與否,方丈都得再三斟酌。

法緣大師略作沉思後,道:“說藍施主偷去武籍,並無實證,老衲以爲,還是放了的好,以免讓人含冤負屈,那就是罪過了。”

法淨道:“若是放走藍施主,只怕如法清師兄所言,以後更無跡可尋。不如放且放了,派人秘密監視,說不定會查出端倪來。”

法緣搖頭道:“既然放人,不可再疑,私下跟蹤盯梢,只怕不應是佛門弟子所爲。”

法淨不由臉紅,心下着實懊惱。

法清道:“佛門雖說慈悲爲本,但對妖邪也決不輕饒。藍施主罪證雖然不全,但總脫不了關係。一旦放走,鎮守之寶只怕永無回寺之日,這又如何向全寺數百僧衆交代?”

看來,老和尚們爭持不下。

法緣無奈,道:“既然兩位師弟有意留下游施主追尋線索,那就以三天爲限。追尋時,不要只把目光盯住藍施主,應開闊視線,對本寺僧人也應督察。”

法清、法淨見方丈讓了步,便齊聲回答:“謹遵方丈師兄旨意。”

法緣隨即站起,回方丈室,法清隨其後。

路經後殿左廂藍人俊房時,見四護法增守在門外,便徑自走了進去。

藍人俊躺在牀上,一臉懊惱,見兩個老和尚進來,理也不理。

法緣道:“施主請了,事出無奈,暫屈居敝寺三日,以便追尋失寶。三日後若無證據,老衲便向施主賠罪,恭送施主出寺,不知施主以爲如何?”

藍人俊見方丈言詞懇切,並無惡語相加,便從牀上翻起來,道:“方丈既如此說,莫說要在下停留三日,就是三十日又何妨?要察實情,並非三兩日的事,在下就耐心等着吧。只是在下有一要求,與其讓在下這般躺着百無聊賴打發日子,不如拿些經籍來由在下抄吧。”

法緣聽了連連答應:“如此甚好,就請施主繼續抄經吧。”

遂對四護法僧說,讓他們轉告知藏大師,取筆墨經籍。讓藍施主抄經。

四護法躬身答應。

法緣走後,法清大師對四護法道:“藍施主交託給你們了,該問則問,武籍血經均系我寺鎮寺之寶,切不可心過於慈了。”

說完徑自走去,臨走使了個眼色。

四護法僧自然明白師叔的意思,但師傅方丈大師並未有刑逼的指示,未免有些躊躇。

濟圓問三個師弟:“如何?”

濟方道:“師父慈悲,只許以禮相待。”

濟世道:“只講禮,不動粗,怎問得出口供?不如照師叔所說,逼他一逼,逼出口供,找到失寶,諒師父老人家也不會怪罪下來。”

濟仁道:“話雖如此說,要是逼不出口供來呢?吃這書生在師父面前告上一狀,咱們就慘了。”

四人站在走廊一側輕聲商議,離房門兩丈來遠,藍人俊聽不見的。

濟方道:“只有冒險一試了,要不,鎮寺之寶到何處去尋?只能着落在他身上。”

濟世道:“二師兄所言極是,只要不把他弄殘了。罪過也就不大。”

濟仁道:“要是冤屈了他,阿彌陀佛,罪過只怕不小。”

濟國道:“二師叔既已示意,不妨試他一試,此人只練了幾手三腳貓的把式,經不起截脈手段的折騰,只要不弄殘了,諒來師傅也不會怪罪。”

濟方道:“如此,走,果斷些!”

濟圓帶頭,三人跟後,進了客室。

藍人俊問:“經書取來了麼?”

濟圓道:“經書之事暫不忙,貧僧有話要說。”

“在下洗耳恭聽。”

“依貧僧之見,施主還是賜還敝寺經寶的好,要知佛門雖然慈悲爲懷,也決容不得讓人盜走鎮寺之寶,所以,施主請三思!”

“三思也好,九思也好,在下心地光明,沒有做賊便是沒有做賊,你們儘可慢慢探查,事情總有水落石出的一日!”

濟方不耐,道:“施主,莫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怎麼,要行刑逼供麼?””施主嘴硬,逼得貧僧只好動手了。”

濟方說完,倏地一把捏住藍人俊的手腕,微一加力,疼得藍人俊“哎喲”一聲叫出來。

濟世連忙在他肩上一拍,使的是獨門截脈手法,藍人俊只覺渾身痠麻,筋道扭曲,那滋味真比刀割還要難以忍受。

他咬緊牙關,拼命掙扎,但身子卻動也未動,不到片刻,竟然昏了過去。

濟圓忙上前拍了兩掌,又替藍人俊揉摸了一陣,他才徐徐醒來,嘴裡牙齒咬得過緊,弄出了血。

濟方道:“滋味如何,嘴還硬麼?”

藍人俊昏昏然,用力搖搖頭,勉力說道:“好一個佛門子弟,好一副菩薩心腸!”

濟世怒道:“你再不從實招來,就讓你嚐嚐截脈手法的厲害。時間只要一長,你就變成個癱瘓的殘廢了,試問,一個癱子要武功秘籍何用?”

藍人俊斥道:“任意冤誣好人,藍某就是到了陰司地府,也要告你們這班惡和尚!”

濟圓也怒道:“咦,藍施主,我等出家人心慈,故對施主處處客讓,施主何必偷了東西還罵失主?”

藍人俊心頭一腔怒火,叫道:“是你瞧見我偷經籍了麼,捉賊要贓,拿出贓物來,到官府去理論!”

濟圓無話說了,只有生悶氣。

濟方冷笑道:“貧僧不信你是鐵打的羅漢,經熬得住的!”

說完又在他背上拍了一掌,又用兩指戳了幾下。

藍人俊只覺背上先是刀割般疼痛,接着一陣子痠麻傳遍全身,緊接着又是一陣奇癢,這滋味真比刑堂動大刑還要難受。

他急怒攻心,一下子又昏了過去。

待他甦醒時,發現躺在牀上,四個和尚站在牀前望着他。

濟圓問:“招供麼?”

藍人俊有氣無力地答道:“招了。”

四個和尚大喜,忙道:“說吧!”

藍人俊指指濟方,道:“都藏在這裡。”

濟方莫名其妙,見他指着自己,想是指身後什麼地方,便讓開個空隙,折頭去瞧。

後面是牆壁,空空如也。

藍人俊道:“瞧什麼,在你懷裡呀!”

四人才知他是有意尋釁,不禁又氣又無奈何。

濟仁道:“該讓施主歇口氣了,去吧。”

濟圓道:“藍施主,你將細想想,貧僧等人追不出秘籍決不罷休!

藍人俊道:“在下也不罷休。“

濟世問:“施主何意?”

藍人使道:“令日之辱,他年必然相報。”

濟方道:“咦,你還要報仇?奉陪奉陪!”

濟圓道:“去吧,讓他再思量思量。”

四人來到走廊上,又悄聲議論了一陣,決定明日再審。

傍晚,濟仁端了飯菜進屋。

藍人俊理也不理,只管躺着。

濟仁道:“施主,起來用齋。”

藍人俊道:“受刑已飽,何用齋飯?”

濟仁愧道:“施主不必意氣行事,不食穀米虧了身子又有何益?”

藍人俊道:“食了穀米身壯好受刑麼?”

濟仁無語,嘆口氣,將飯菜置於桌上,轉身走了。

藍人住渾身酥軟,決心不吃惡僧的齋飯。

但是,他的腹中已飢。

於是,他閉目屏棄雜念,開始練功。

他練的什麼功?

說來好笑,他練的是道家的辟穀術,就是說,斷糧炊,不吃飯。

他爲何要練這樣的功?

因爲家貧,難以爲生。

他家祖上爲官,父親飽讀史書卻屢試不第,祖父又在知府任上急病身亡。從此,家道敗落,坐吃山空.到他這一代,除了兩間破瓦房,便什麼也沒有了。

父親壯志難酬.一心要他讀書,金榜題名,好光宗耀祖。

偏偏他對做官沒有多少興致,不願參加會考。父親死後,母親不久也長眠地下,他無以爲生,便仗着寫得一手好字,到洛陽城裡城外的廟觀去抄寫經書,換得一些銅錢度日。

兩年前,他應邀在城西的一所小道現裡抄經文。抄着抄着,發現一本經裡,盡是練氣之法,上面還有辟穀之說,這本經已經十分破損,封面也無,觀主讓他將舊經籍整理裱糊謄抄,告訴他哪些經文陳年因襲下來,實在過於破舊,有的根本不是經文,可以棄之不顧。

這本破爛的,也不知叫什麼名的練氣法,就是觀主讓他燒燬的本子之一。

他素喜讀書,一時產生好奇,便將此經翻閱一陣,原來這練氣法叫“紫微二元導引術”。

書中說,練此氣可得陰柔陽剛二力,乃道家最上乘的功夫,小成需十年八年,大成則無有年限,只是越練功就越深。但資質特佳者,三五年也有小成.練此二元氣功,必須先陽後陰,兩種練法恰好逆反,即行氣經脈走向相反,先練陽氣以強身固本,然後再練陰氣。若使陰陽二氣合一,功須二十年以上,還要視練功者的資質而定。愚頑者,功效甚小,終生難以練到二氣合一。倘使練功者意志頑強,定力特強,若先從陰氣練起,則事半功倍,但此法兇險,一旦失誤即走火入魔,造成殘疾。若練陰氣小有成效,則可三日不食,再有成效,五日不食。練功者若能於不覺間辟穀三五日,當可推論練功已人正道,唯小心謹慎練下去,三年可成,然後轉練陽氣,一年速成,再以一年,則二氣合一矣!

看了半天,他對練陰氣大感興趣。

以他的想法,練了這陰氣可以三五日不吃飯,這不是可以省下了銀兩麼?眼看夏季將過,自己也該添置件夾衣.這夾衣錢只有從飯食中節儉了。

由於他根本不懂武功內練心法,全然不知走火入魔是怎麼回事,因此不懼兇險,便按照書上所說,打坐行氣練起功來。

他這人向來單純,無有多少食慾,只要混得溫飽。也就知足。因此屏棄雜念,達到物我兩忘,在他還不是太難的事,一月之後,他就能做到。

初練這陰氣時,他覺得使氣逆轉經脈走向,渾身不得勁,頭脹心悶,眼出幻象,十分難受又十分恐懼。

但他一心要練,也就竭力忍耐。

兩三月後,他發現已可一日不食,且腹中並不迫人,欣喜之下,越發勤練下去。

至今,他已練了一年又七個月,已能兩三日不食。

前幾日偶爾從北市路過,見了蒼紫雲的小鏡鋪,紫雲的風姿使他震驚不已,不由自主就想往鏡鋪跑。

可是,你總不能不買東西就和人家搭訕呀,於是,硬着頭皮買個小鏡。

第二天,他的腳又把他載到了小鏡鋪。當然,只好再買一隻。

但錢呢?買了鏡子便囊空如洗只好委屈肚子,闢他一兩頓谷。

在白馬寺抄經,每日由知藏過目付錢,字跡不端正就得重抄。每日抄下來,能有幾文大錢?

所以,他每天買鏡,錢便告罄。

辟穀術對他可是太過於重要了。

他已經五日沒有吃飯,今日又受了一番酷刑,這腹中來免難受起來。

但他天生一副硬骨頭,說了不吃就一定不吃。所以,只好閉目調息,練氣辟穀。

可惜他功力未到,今日辟穀已是第六日,這肚腹之飢,怎麼也剋制不下來。

他只好停下練氣,閉着眼生悶氣。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只覺房中已是漆黑,他覺得腹中飢火難耐,便側身而臥,想要睡去。

正朦朧間,房門似乎開了,他也懶得去管,忽覺膀上腰上一麻,以爲和尚又要行刑逼供,便張口罵道:“惡和尚……”可啞穴立即被人制住,再也出不了聲,直氣得他心中叫苦。

旋即他發覺自己被人抱了起來,將他往上舉,心下不禁奇怪,這是玩的什麼把戲?忽然,他覺得頭上碰到了繩索之類的軟物,一忽兒抱他身子的兩隻手鬆開了,他身子往下一沉,脖子馬上被緊緊勒住,這才知道不妙,要被惡和尚給縊死了。

可是,你又有什麼辦法?

氣難喘,手動不了,腳動不了,他覺得自已沉到深谷裡去了,情急之下提氣掙扎,可穴道又被封閉,氣運不上來,須臾間他便不省人事。

也不知又過了多少時候,他忽覺自己清醒了,他以爲到了幽冥國,睜眼一看,滿室光輝,四個護法僧滿面怒容盯着他着,見他睜開雙眼,俱都鬆了口氣。

濟圓道:“施主,貧僧等讓你在房中自在,施主卻不自愛,居然懸樑自盡。你縱然脫離了人世苦海,偷盜之罪仍不能免,到了閻王那兒,依然要受制裁。還不如在陽世間了卻孽債,死也死得乾淨。”

藍人俊大怒,想罵他兩句,可啞穴被點,說不出聲來,只有心中怒道:“你這惡和尚,藍某人被你們吊個半死,想以此恐嚇藍某,又怕住持知道,故而鬼鬼祟祟偷偷摸摸!”

四僧見他怒目瞪視,口張眼動,似是在說,卻沒一點聲音,不禁感到詫異,這小於玩的什麼花樣?

濟方道:“有話就說,幹麼不出聲?”

藍人俊心道:“誰說我不出聲?就是你們把我弄得說話沒了聲音的,好可惡!”

濟世道:“你想罵人是也不是?罵出聲來又怕吃皮肉之苦,所以玩個花樣,罵人不出聲,讓人聽不見,對麼?”

藍人俊氣得心中大罵:“賊禿,你才玩花樣,藍某人何懼嚴刑逼供!”

濟仁道:“三位師兄,情形有點不對吧,藍施主要罵是敢罵出聲的,莫非他喉嚨啞了?”

濟國道:“正是正是,這廝吊了脖子,這麼一勒,話就說不出來了。”

濟世道:“莫非舌頭給咬斷了?”

濟方道:“舌斷未見口流血,不會的。”

濟仁又道:“莫非他給人點了啞穴?”

濟圓道:“胡說,誰會來此謀害於他?本寺僧衆與他無冤無仇。”

濟方道:“摸摸脈看看。”

他將手搭在藍人俊腕脈上,臉上忽地變了色道:“不好,他確被人制了穴了。”

三人聞言大驚,忙不迭伸手按脈,果然發覺脈息不對。

於是濟圓先解他啞穴,果然藍人俊就出聲說話了。

“好啊!你們四人將我吊個半死,還來惺惺作態,我要到方丈室告你們!”

濟圓道:“施主,休要錯怪我等,出家人哪會於這種陰損的事。”

濟仁道:“施主,你坐起來說話。”

藍人俊斥道:“要是能動,何消你說?”

四個和尚慌手慌腳替他解穴,由於不知道點在何處,藍人俊又不懂,只好到處亂拍.最後總算解了穴。

濟圓道:“請施主說說剛纔情形。”

藍人俊道:“你們肚裡明白。”

“真的不是我們,施主休要亂猜疑。”

“肯定是你們!試問,除了你四人守在屋外,還有誰可以進來?而且,明明是從此門進來的,你們休想賴得掉!”

四個武僧七嘴八舌分辯,可始終改變不了藍人俊的看法。

最後,濟圓道:“你不說,那要怎麼辦?”

“請方丈來我才說。”

“方丈不能隨便請,請監寺或者知藏來吧。”

“不行,方丈不來我就是不說。”

藍人俊遭人暗算,這就使案情趨於複雜,四僧不敢怠了幽冥國,睜眼一看,滿室光輝,四個護法僧滿面怒容盯着他着,見他睜開雙眼,俱都鬆了口氣。

濟圓道:“施主,貧僧等讓你在房中自在,施主卻不自愛,居然懸樑自盡。你縱然脫離了人世苦海,偷盜之罪仍不能免,到了閻王那兒,依然要受制裁。還不如在陽世間了卻孽債,死也死得乾淨。”

藍人俊大怒,想罵他兩句,可啞穴被點,說不出聲來,只有心中怒道:“你這惡和尚,藍某人被你們吊個半死,想以此恐嚇藍某,又怕住持知道,故而鬼鬼祟祟偷偷摸摸!”

四僧見他怒目瞪視,口張眼動,似是在說,卻沒一點聲音,不禁感到詫異,這小於玩的什麼花樣?

濟方道:“有話就說,幹麼不出聲?”

藍人俊心道:“誰說我不出聲?就是你們把我弄得說話沒了聲音的,好可惡!”

濟世道:“你想罵人是也不是?罵出聲來又怕吃皮肉之苦,所以玩個花樣,罵人不出聲,讓人聽不見,對麼?”

藍人俊氣得心中大罵:“賊禿,你才玩花樣,藍某人何懼嚴刑逼供!”

濟仁道:“三位師兄,情形有點不對吧,藍施主要罵是敢罵出聲的,莫非他喉嚨啞了?”

濟國道:“正是正是,這廝吊了脖子,這麼一勒,話就說不出來了。”

濟世道:“莫非舌頭給咬斷了?”

濟方道:“舌斷未見口流血,不會的。”

濟仁又道:“莫非他給人點了啞穴?”

濟圓道:“胡說,誰會來此謀害於他?本寺僧衆與他無冤無仇。”

濟方道:“摸摸脈看看。”

他將手搭在藍人俊腕脈上,臉上忽地變了色道:“不好,他確被人制了穴了。”

三人聞言大驚,忙不迭伸手按脈,果然發覺脈息不對。

於是濟圓先解他啞穴,果然藍人俊就出聲說話了。

“好啊!你們四人將我吊個半死,還來惺惺作態,我要到方丈室告你們!”

濟圓道:“施主,休要錯怪我等,出家人哪會於這種陰損的事。”

濟仁道:“施主,你坐起來說話。”

藍人俊斥道:“要是能動,何消你說?”

四個和尚慌手慌腳替他解穴,由於不知道點在何處,藍人俊又不懂,只好到處亂拍.最後總算解了穴。

濟圓道:“請施主說說剛纔情形。”

藍人俊道:“你們肚裡明白。”

“真的不是我們,施主休要亂猜疑。”

“肯定是你們!試問,除了你四人守在屋外,還有誰可以進來?而且,明明是從此門進來的,你們休想賴得掉!”

四個武僧七嘴八舌分辯,可始終改變不了藍人俊的看法。

最後,濟圓道:“你不說,那要怎麼辦?”

“請方丈來我才說。”

“方丈不能隨便請,請監寺或者知藏來吧。”

“不行,方丈不來我就是不說。”

藍人俊遭人暗算,這就使案情趨於複雜,四僧不敢怠慢,只好由濟回去請方丈。

不一會,法緣大師來到。

藍人俊十分守信,見方丈來到,便把被人暗中抱起吊脖子的事詳說了一遍,末了,他咬定是四僧下的毒手,因爲方丈走後他們行刑逼供不成,妄想以死威嚇,迫使他招供。

法緣大師面孔一沉:“爾等果有此事麼?”

四僧見師父板下了臉,嚇得一個個急忙跪下,承認行刑逼供,但決沒有將藍人俊吊到樑上之舉。

法緣仍沉着臉問:“藍施主被害時,你們誰在當值。”

濟仁和尚道:“是徒兒當值。因去茅廁小解,回來後想看看藍施主睡了麼,不料推開門便發現施主懸在樑上,以爲施主畏罪自殺,連忙將施主解下急救,又把三位師兄請來,才知施主遭人點了穴,實屬有人暗害。”

藍人俊道:“何人作證?”

濟仁道:“只有小僧一人,無人作證。”

藍人俊道:“看來你不說實話,請方丈大師以什麼截脈手法逼供吧,他定然會承認的。”

衆人一聽這話,明白他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們連話也說不出。

法緣大師沉思一會,道:“事情複雜,請監寺、知藏二位大師到方丈室商談。”

濟圓、濟方答應着,分頭去了。

法緣又對藍人俊道:“施主受屈了,老衲向施生陪罪。看來有人在其中使詐,製造施主畏罪自殺之假象,好使盜寶案無跡可尋,用心太也歹毒。老衲決心將此案追查個水落石出,施主從現時起來往自由,小徒所犯行刑逼供之罪,老衲定按寺規處置。”

藍人俊道:“如何處置?”

“逐出山門,永不回寺。”

這話一出口,嚇得濟世濟仁跪下叩頭不已,請求方丈改判其他處罰。

方丈道:“寺現極嚴,決不更改。”

兩和尚苦苦哀求,涕泗交流。

濟國濟方回來見狀,問清情形,也嚇得跪下叩求,願受一切苦役處罰,不願逐出寺門永遠漂泊。

藍人俊見法緣大師認了真,見四武僧一副可憐相,心下實在不忍,便向方丈求情,免了四武僧的處罰。

法緣大師先是不依,藍人俊則指出,並非四武僧之過。由於上座大師首先認定他爲盜犯,又暗示彼等可以行刑逼供,才導致四武僧犯此罪過。

最後,藍人俊要挾說,若不免了四武僧罪,他決不寬宥白馬寺對他的誣陷,那就走到哪兒說到哪兒。

法緣見他志誠,只好答應。

四武僧對藍人俊感激不盡,叩首答謝。

法緣道:“爲向施主贖罪,老衲將寺中武功授與施主一套,任由施主選擇。”

藍人俊道:“多謝大師。但藍某不敢領受,以後讓人有敲詐之嫌,況且藍某抄經餬口,學了武功何用?大師院務在身,忙重要事情去吧,在下今晚暫住,明日告辭!”

法緣無奈,只得告辭而去。

第二天,藍人俊收拾了衣物,打成一個包,將買來的鏡子通統放好,後來又覺不妥,將其中由蒼紫雲挑選的兩個慎重其事地裝進懷中,然後提着包去向方丈告辭。

方丈、監寺等都再三挽留,但藍人俊卻覺無端受了一場折辱,雖說不記別人過失,但終覺無趣,於是堅持要走。

方丈又送二十兩銀子與他,他仍堅持不受,只提着一箇舊包袱兒,揚長而去——

xmwjw掃校,

第29章 二上黃山第27章 背師叛道第19章 心解千千結第37章 邙山決鬥第30章 夜懲兇魔第38章 劫後餘波引子第1章 賣鏡子的姑娘第34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36章 倚馬芒碭山第27章 背師叛道第7章 天馬引路第16章 樹靜風不止第26章 毒牡丹第7章 天馬引路第2章 夜探毗盧閣第1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9章 二上黃山第27章 背師叛道引子第12章 白馬寺盛會第2章 夜探毗盧閣第32章 重建龍鳳幫第34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37章 邙山決鬥第9章 左府疑雲第29章 二上黃山第12章 白馬寺盛會第11章 暗殺陰雲第30章 夜懲兇魔第16章 樹靜風不止引子第1章 賣鏡子的姑娘第5章 路上奇遇第21章 少林怪事第20章 獨鬥鐵指翁第11章 暗殺陰雲第31章 左府怪人第17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1章 賣鏡子的姑娘第17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26章 毒牡丹第11章 暗殺陰雲第25章 神秘幫派第6章 遇險山神廟第4章 平地風波第4章 平地風波第17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引子第26章 毒牡丹第35章 醫治創傷第4章 平地風波第30章 夜懲兇魔第38章 劫後餘波第28章 一敗塗地第16章 樹靜風不止第10章 隱身人示警第30章 夜懲兇魔第4章 平地風波第18章 花開時節又逢君第28章 一敗塗地第7章 天馬引路第18章 花開時節又逢君第31章 左府怪人第11章 暗殺陰雲第9章 左府疑雲第19章 心解千千結第32章 重建龍鳳幫第3章 失經之謎第12章 白馬寺盛會第35章 醫治創傷引子第30章 夜懲兇魔第16章 樹靜風不止第36章 倚馬芒碭山第23章 山洞激鬥第26章 毒牡丹第31章 左府怪人第1章 賣鏡子的姑娘第15章 單相思第35章 醫治創傷第6章 遇險山神廟第8章 仗義援手第36章 倚馬芒碭山第38章 劫後餘波第22章 雞公山血案第29章 二上黃山第36章 倚馬芒碭山第2章 夜探毗盧閣第35章 醫治創傷第21章 少林怪事第27章 背師叛道第31章 左府怪人第35章 醫治創傷第12章 白馬寺盛會第22章 雞公山血案第29章 二上黃山第36章 倚馬芒碭山
第29章 二上黃山第27章 背師叛道第19章 心解千千結第37章 邙山決鬥第30章 夜懲兇魔第38章 劫後餘波引子第1章 賣鏡子的姑娘第34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36章 倚馬芒碭山第27章 背師叛道第7章 天馬引路第16章 樹靜風不止第26章 毒牡丹第7章 天馬引路第2章 夜探毗盧閣第1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9章 二上黃山第27章 背師叛道引子第12章 白馬寺盛會第2章 夜探毗盧閣第32章 重建龍鳳幫第34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37章 邙山決鬥第9章 左府疑雲第29章 二上黃山第12章 白馬寺盛會第11章 暗殺陰雲第30章 夜懲兇魔第16章 樹靜風不止引子第1章 賣鏡子的姑娘第5章 路上奇遇第21章 少林怪事第20章 獨鬥鐵指翁第11章 暗殺陰雲第31章 左府怪人第17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1章 賣鏡子的姑娘第17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26章 毒牡丹第11章 暗殺陰雲第25章 神秘幫派第6章 遇險山神廟第4章 平地風波第4章 平地風波第17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引子第26章 毒牡丹第35章 醫治創傷第4章 平地風波第30章 夜懲兇魔第38章 劫後餘波第28章 一敗塗地第16章 樹靜風不止第10章 隱身人示警第30章 夜懲兇魔第4章 平地風波第18章 花開時節又逢君第28章 一敗塗地第7章 天馬引路第18章 花開時節又逢君第31章 左府怪人第11章 暗殺陰雲第9章 左府疑雲第19章 心解千千結第32章 重建龍鳳幫第3章 失經之謎第12章 白馬寺盛會第35章 醫治創傷引子第30章 夜懲兇魔第16章 樹靜風不止第36章 倚馬芒碭山第23章 山洞激鬥第26章 毒牡丹第31章 左府怪人第1章 賣鏡子的姑娘第15章 單相思第35章 醫治創傷第6章 遇險山神廟第8章 仗義援手第36章 倚馬芒碭山第38章 劫後餘波第22章 雞公山血案第29章 二上黃山第36章 倚馬芒碭山第2章 夜探毗盧閣第35章 醫治創傷第21章 少林怪事第27章 背師叛道第31章 左府怪人第35章 醫治創傷第12章 白馬寺盛會第22章 雞公山血案第29章 二上黃山第36章 倚馬芒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