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幅被日本人評爲國寶的中國名畫,終於是回家了。
金沐晨也算是完成了今天最重要的任務的一部分,不過接下來這展廳裡,可還有很多好東西等待着他去發掘,拯救呢。
相信如果咱們中國老祖宗在天上有靈,也不希望他們的傳世佳作,就這樣淪落在日本這個和中國一衣帶血的仇家的博物館裡,供這些畜生的後人觀賞褻瀆吧。
這中國古代書法繪畫的展廳裡,可不光是隻有這四幅中國名畫,其他的知名畫家和書法家的作品,還有很多。
比如南宋馬遠的《洞山渡水圖》,明代朱端的《寒江獨釣圖》,清代趙之謙的《花卉圖》,丁野夫的《幽溪聽泉圖》,宋徽宗的《鴨圖》,李迪的《蜻蜓花狸圖》等等名家名作。
這些畫可都是中國曆朝歷代,有名有姓有記載的名家所做,之所以沒有被日本人評爲國寶,只不過是因爲這些名家的傳世佳作,非常多,流通的也非常廣。
而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這些名畫,並不能算是這些名家傳世作品中的頂級佳作,所以纔沒有被評爲日本國寶。
但是如果說起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的話,這些名家名作的價值,也都非常高。
另外還有很多,中國古代沒有留下姓名的畫家的作品,這樣的畫作,往往只標註了年代,但是在作者姓名方面,卻只能標註上佚名的字樣。
這樣的畫作,金沐晨在洗劫波士頓美術館的時候,也曾經見過很多。
這些畫雖然作者沒什麼名氣,但是他們的藝術造詣,卻並不能被忽略。能夠被這些國際頂級的博物館收藏,展出,這就足以說明了這些畫作的藝術功底。
所以這樣的畫作。金沐晨也是沒有放過,統統收入了囊中。
很快這繪畫展館裡。但凡是金沐晨看得上的繪畫,幾乎全都被他收入了囊中。
其實金沐晨是想把這裡所有的畫,全都帶走的。
上次在波士頓美術館的時候,看到那麼多中國古代名家的畫作,金沐晨就都想帶走的,可惜因爲波士頓美術館展出的中國名家畫作,實在是太多,他們收藏的就有兩萬多件。而展出的就有兩千多件。
金沐晨雖然是想全都帶走,可惜他的紫玉空間容量實在是有限,所以他只能是挑出一些精品帶走,而這次在這東京國立博物館,他又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上次在波士頓美術館,雖然有一些繪畫佳作,他沒能帶走,心裡雖然有些遺憾,但也並不算特別強烈。
畢竟他已經帶走了哪裡最精華的繪畫展品,而且美國人和中國人。在歷史上並沒有太直接的衝突和恩怨,雖然美國人是間接的通過日本侵華戰爭攫取了不少利益。
可畢竟他們沒有像日本人這樣,給中國人留下太深刻的傷害。所以金沐晨對美國那幫強盜的觀感尚算可以。
而對於日本人,金沐晨可是從始至終都心懷着刻骨的仇恨的,畢竟當年這幫日本王八蛋,在中國造的孽實在是太深,太多了,絕對可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
而且到了現在,他們居然還死不認錯,而且還帶頭到處給中國添堵,就衝着日本人現在這操行。金沐晨就不想給日本人留下太多的好東西。
只可惜他的紫玉空間容量有限,想要把這展館裡所有的展品全都帶走。實在是不太可能,金沐晨不得不依依不捨的捨棄了一些畫作。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讓這些畫作,繼續留在日本,給那些王八蛋的子孫褻瀆觀賞。
小日本你們給我等着,我還會回來的!
金沐晨不甘的看了那被他剩下的畫作幾眼,然後繼續向前,今次是他第一次‘光顧’這東京國立博物館,這次的主要目的是把這裡的最精華的中國文物,全都帶走。
繪畫方面,他已經帶走了最精華的幾幅名畫,剩下的就該是書法了。
這東京國立博物館裡收藏的中國歷史名人的書法,可也不在少數。
就比如明晚期著名書法家,王譯的《草書詩書卷》,明代倪元璐的《草書五言律詩卷軸》,清代鄭板橋的《懷素自敘貼》,明代祝允明的《前後出師表》,元代趙孟頫的《玄妙觀重修三門記卷》,等等名家字帖。
而這其中最爲珍貴的,當然就是那副元代趙孟頫臨摹的王羲之的《蘭亭十三跋》殘片!
這趙孟頫,但凡是學過中國書畫的人,就沒有不知道這個名字的,這傢伙可是元代有名的書畫大家。
趙孟頫字子昂,號鬆雪,鬆雪道人,生於吳興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湖@州。
而且他的身份,可遠遠不止書畫大家那麼簡單,他還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11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
他的人生也比較悲劇,經歷了南宋末年,然後又經歷了元朝,後來還曾經一度入了元朝爲官,由此可見中國儒生的血性。
說實話他在書畫上面的藝術成就,金沐晨覺得那絕對是無可辯駁的,但是在他的爲人品性方面,金沐晨卻覺得實在是值得商榷。
雖然中國古代的儒生,一貫都是以無節操而著稱的,他們對於歷代王朝的統治者,都是無下限的跪舔,哪怕是異族,他們都能同樣跪舔的心安理得,從而獲得統治階級,哪怕是異族的青睞,之後就和這些異族統治者一起共天下,他們都毫無半點心理障礙。
這一點在唐朝之後,尤其是宋朝揚文抑武,閹割了中華民族的尚武之風之後,更是體現的尤爲明顯。
後來的明朝,其實就是亡於這幫恬不知恥的儒生之手的。
而那些其他的儒生,可以去跪舔蒙元的統治者,這都可以理解,畢竟他們的屬性就是一貫的無節操,無下限的。
可是作爲宋太祖趙匡胤的玄孫,你趙孟頫最後居然也恬不知恥的入了蒙元的朝廷爲官,這就讓人感覺有點說不過去了。
要知道這蒙元,可是殺了你家幾代祖宗的大仇家了,和你們家有着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可是半點不假。
人家可不光是把你們家的老婆給搶去了,就連你們家的國都給搶了,可你還能心安理得的入蒙元當官,這底限絕對可以說是突破天際了。。。
所以對於這趙孟頫的人品,金沐晨就不做過多的評價了,反正他覺得這人是非常的沒骨氣。
不過撇開他的人品不談,他在書畫方面的成就還是蠻高的,畫作就不說了,獨創一派,而在書法方面,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數得上號的大家。
今天這幅他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十三跋》,就是他傳世作品中數得上號的佳作。
這幅字帖,原來是這趙孟頫在把玩《定武蘭亭》原石拓本之後,自己所寫的十三段跋文,外加臨摹的《蘭亭序》的全文。
在他創作出來之後,這幅作品就轟動一時,曾經被很多文人騷客爭相收藏。
到了明朝時代,甚至一度流入了皇宮,被明朝的皇帝收爲宮廷御藏,只可惜在後來明末戰亂時期,又流入了民間。
之後到了清朝,就一直被清朝的各位文人騷客們所收藏,到了那位古董收集狂的皇帝乾隆的時候,乾隆曾經多次派人到民間去尋找這幅作品,可是卻一直都沒有找到。
後來終於是有了線索,原來這幅作品,居然是被當時的名儒譚祖綬收藏着,於是那些宮廷的鷹抓就找上了門,逼他交出這件寶貝。
可這譚祖綬倒也算是個有骨氣的儒生,這幅作品在他們家當時已經收藏了幾代人了,他對這幅字帖非常的珍惜,雖然是皇帝現在想要,可他也不想就這麼輕鬆的交出去。
但是朝廷的鷹抓逼的太緊,最後左右爲難的他,只能是選擇了飲恨自盡,免得親眼看到自己把這幅字帖交給那滿韃的皇帝。
可是他的後人,倒也非常有骨氣,這頭見老爹居然被朝廷的鷹抓給逼死了,轉頭就把那副字帖給燒了,然後朝廷的鷹抓來的時候,就告訴他們,很不幸那幅字帖糟了天災,被雷劈之後起了火,現在就剩下一點殘片了,你們要是願意要就拿去。
那幫鷹抓一看那些殘片,頓時就沒了興趣,只能是敗興而去,而乾隆也對失去這麼個收藏趙孟頫佳作的機會,而感到萬分的遺憾。
要知道自王羲之往後,曾經有無數的書法名家臨摹過他的《蘭亭序》,但是能夠達到趙孟頫那樣高度的,可是從來都沒有過的。
乾隆雖然對這些殘片沒了興趣,可是另外一個人卻依舊很重視這些殘片,這個人就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翁方綱了。
這翁方綱可是那時候朝廷裡的有名的文人,曾經是粵東,贛省,魯省的學政,相當於現在某省的教育廳的廳長,屬於副部級幹部。
他在得知了這些趙孟頫《蘭亭十三跋》被天災所毀之後也是非常惋惜,不過他還是堅持到那譚家收下了這批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