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三節 神秘來人

這些秘密的地下工作,紅玉姑娘是不大清楚的,她和楊棒子講的是,這郭、朱、張三位呢,過去是常到聚福班來打茶圍的,說是喝茶聽曲的,實際上在一起商量一些事情,打茶圍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那時候她年紀還小,有時躲在屏風後偷偷地聽他們講的一些事情,也聽不大懂,等後來張老先生沒了,郭老先生也不進城了,就剩下朱老先生一個人,時常來這裡喝悶酒,有時喝多了,就對着紅玉絮絮叨叨地說些醉話,這才慢慢地把以前一些模糊的印象給驗明瞭。

這張老先生相幫着共產黨,郭老先生拉桿子打日本人,這都是朱老先生和紅玉說的,只可惜他們這一文一武他都學不了,自從張老先生殉國後,郭家堡子那正式成立了抗日武裝,這保定三傑從此再沒聚到一起。

這位朱老先生呢,從1939年開始換了個號,原先叫個“稼軒”這是仰慕辛棄疾取得書齋號,而保定三傑隨着一人殉國一人上了山寨,朱老先生就給自己起了個新的字號,稱爲“東陽老人”。

“啥?東洋?這是個漢奸啊,還起個小鬼子老家的名呢!”楊棒子不屑地說。

“爺,不是東洋的洋,是太陽的陽,這東陽是個人,幾百年前的人。”紅玉又給楊棒子講了講這東陽是個誰的典故。

這李東陽啊是明朝從英宗至武宗朝的名臣,與劉健和謝遷組成內閣時,武宗皇帝,這個楊棒子不知道是誰,可紅玉一說正德皇帝,他就明白了,那正德皇帝和李鳳姐的民間傳說打小就知道。

這個正德皇帝呢天天除了玩就是玩。身邊的大太監劉瑾把持朝政,陷害忠良,劉健和謝遷兩位據說向皇帝訴說應誅殺劉瑾以肅朝政時。言辭激烈,推案哭罵。結果惹惱了皇帝,辭官回家了。

這李東陽沒走,留下後並沒有和劉瑾等一班奸臣對着幹,幹好本職工作以外呢,還幫着劉瑾在皇帝面前呢遮掩過,私下裡爲了一些被劉瑾打擊和陷害的大臣們,還去求劉瑾。據說還送過禮,也確實保下了不少的名人文士。

當時天下讀書人都罵李東陽沒骨頭,投靠奸佞,有人畫了一幅醜老嫗騎牛吹笛的諷刺畫。在畫中老嫗額上題“此李西涯(李的號)相業”,以此嘲諷李東陽。有人向他報告此事,可他不動聲色,自題絕句一首:“楊妃身死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爭似阿婆騎牛背。春風一曲太平歌。”在後來推翻劉瑾的鬥爭中,李起了關鍵性作用。

劉瑾一黨被除盡後,天下也終於明白了李東陽之所以留下,是委屈了自己,而使朝政不至於落到無法收拾的田地。結交奸臣也是爲了儘可能地保護那些諍臣,犧牲小我的名節,而全了天下讀書人的名節。

這麼一講呢,楊棒子有悟性啊,一下子就明白這朱老爺子起這麼個名號,是想做李東陽那樣的人,在張老先生殉國,郭老先生上山的時局下,他去當了鬼子的商會會長,就是想憑一己之力,儘可能的保護些人。

另外這紅玉說了,你想想看,老先生姓朱,你連起來讀一讀,朱東陽,是不是和誅東洋一樣,還用手蘸着酒水在桌上寫了這三個字,讓楊棒子看呢。

這屋裡的字畫和條屏上的那首詩,就出自老先生的手筆,能看出這心裡的憤懣,可又無奈的那點酸楚。

別說,楊棒子還想見見這位呢,紅玉說不用急,明天就能見到的,這還聊着呢,開鑼了,晚上的大戲要開場了,幾個小廝敲門進來,把槅扇挪開,楊棒子看着新鮮啊,還以爲這牆壁都是死的呢,原來都能挪動開啊!

這裡的包廂呢和戲園子的還不一樣,戲園子裡的包廂呢視野開闊,樓下散座的也能大約摸地瞧見,可聚福班這得戲臺子修的可有講究,正對着樓上樓下的這些錯落有致的包房,每個包房都是獨立地朝向戲臺子,包房和包房之間看不到彼此裡面的情景。

《羣英會》這一開場,楊棒子喝着小酒,吃着小菜,美女陪着,這就看上戲了,他個沒心沒肺地可沒想到這會有人都快急死了!

一塊上的街,少一個!二禿龍他們這滿世界地找啊,還遇上十字路口鬼子被打傷的事情,街上大亂這也沒法找了,都回到壽材店後面的聯絡站,把情況這麼一彙報,誰也不敢再出去了。

捱到天黑,還是沒有任何楊棒子的消息,去街上找的保定本地的同志們回來說,城隍廟襲擊鬼子的事件,據說來百姓已經傳說是“八爺”做的了,茶樓的夥計描述的那人相貌,一說來都覺得像是楊棒子。

現在的問題就是這小子去哪了,走之前交待的很清楚,如果走散了,就隨便叫輛黃包車,讓來東大街二十號的吳記壽材店,滿城的黃包車沒有不知道這得。

鬧不好是被鬼子漢奸抓了吧,保定站的這從下午就安排人去治安司令部和憲兵司令部打探消息去了,目前傳回來的消息是,聽說因爲城隍廟的事情,抓了不少人,有沒有楊棒子還不清楚。

這算是大事了,一個軍分區的前司令員被抓,那可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保定站的負責人,這位化名吳梓友的張大中同志馬上趁敵人還沒有全城戒嚴封鎖城門,去城外的水碾頭村找行署專員去親自彙報情況。

離保定城才四里地的水碾頭村,別看離着鬼子僞軍這麼近,卻是咱八路的堡壘村,咱晉察冀邊區第三專署年前剛剛遷到這裡,專署的專員叫個張林池,就是爲國捐軀的張培植老先生的兒子。

按說呢,專署專員還是地委的委員,不該靠着敵佔區這麼近,可張林池此次來保定是有重要任務的,這個任務還非比尋常,他是來接人的。

張大中天黑前出城後,來到水碾頭村的堡壘戶。見到張林池,把十一軍分區前司令失蹤的事情一說完,專署專員的頭上就見了汗了!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還鬧出亂子來!這可真要命了!

此刻張專員正在等着幾個人的到來。這要來的人呢,張大中也認識,整個保定就他們兩知道來的人的身份,一位是化名許建國的杜理卿,時任北方分局社會部部長。另一位是中央保密局的老保衛幹部譚政文,剛調到晉綏分局任分局社會部部長兼公安總局局長。

陪同他們來的是中共北平地下黨的兩位負責人,劉仁和劉慎之。這些名字可能讀者呢都不太熟悉。聽都沒聽說吧,但是在我黨的秘密戰線上,這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一下子到保定來這麼四位重量級的人物,這是要做啥呢?這事就涉及到以往不爲人知的很多秘密戰線的往事了。咱說點過去不能被披露的,剛剛纔解禁的一些歷史真相。

李克農大家都知道,我黨的情報工作的天王級人物,但是他在國安局的前身,中情部(中央情報部)卻是副部長!正部長是誰呢。大家絕對想不到,是毛主席!這話的從1941年開始說起。

1941年初,國民黨突然發動皖南事變,新四軍幾乎全軍覆沒。殘酷的現實再次提醒我黨必須預防來自國民黨和日本鬼子這類的突然襲擊。

爲了預先掌握敵情,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毛澤東親任局長的中央調查研究局。全面負責對敵我友的調查研究工作。這是毛澤東一生,任職唯一同情報相關的職務。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又決定成立中央情報部,作爲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統一的軍政戰略情報機關。以往都是一個機構兼管情報和保衛工作,現在第一次成立專門負責戰略情報工作的機構。這標誌中共情報工作的戰略自覺,堅決實現了由防轉攻的工作方針的轉變。

新成立的中央情報部是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進行調查情報工作的統一的軍政戰略情報機關。中央情報部是在原中央社會部的基礎上,與軍委總參謀部的一部分合並而成,仍由中央調查研究局領導。

1942年5月日軍對敵後抗日根據地展開大‘掃蕩‘,軍委任務加重,又把中情部中的軍事部門大多分回軍委總部工作。中情部與中社部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主要任務是軍政戰略情報的獲取與研究,也保留較小的機構指導各根據地的保衛工作,指導情報工作用中情部的名義,指導保衛工作用中社部的名義。

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兼任中情部部長,副部長三人: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總參謀長葉劍英、中社部副部長李克農。部長康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政治運動,王稼祥因病沒有到職,葉劍英來得不多,部裡的常務工作實際由副部長李克農主持。

當年中央特科的‘龍潭三傑‘,錢壯飛在長征途中遭到敵機轟炸離散犧牲,胡底在長征中被肅反錯殺,只剩李克農一人,被公認爲黨內的情報專家。李克農主政,立即對中共的情報工作展開全面部署。

根據中央指示,中情部樹立調查研究和情報工作密切相關的觀點,明確情報工作爲黨的整個路線、戰略、策略服務。同時還下發文件明確情報工作的任務:一方面進行一般的調查工作,系統地蒐集有戰略意義的公開半公開材料;另方面進行秘密的情報工作,採集敵人各方面的軍政機密消息。

中情部工作以日僞、國民黨、歐美三方面爲主要對象,調研其政治、軍事、黨派、人物、特務、社會情況。將全國分爲幾個地區:陝甘寧地區,晉察冀地區,香港、上海地區,晉綏地區,華中地區,重慶地區,西安地區。各地區建立情報電臺、情報交通站、交通線等聯絡指揮系統。

中共秘密戰線的宿將幹才,紛紛走上情報第一線。周恩來駐紮國民政府的陪都重慶,負責與國民黨中央聯絡,同時領導中共南方局的秘密工作。董必武、葉劍英、王若飛、博古、吳玉章、鄧穎超等不時往來重慶。

毛澤東親自要求各省調查上層人士情況,南方局部署全面調查國民黨的黨、政、軍、財、文、特情況。南方局的情報關係打入國民黨深處,中央黨部秘書處、機要處、軍統、中統和宋子文、孔祥熙、白崇禧、陳誠、戴笠身邊都有秘密共產黨員。劉少文還創造性地將情報活動與經濟運營相結合,秘密籌辦公司,爲黨積累經費。

林伯渠在陝西省會西安,謝覺哉在甘肅省會蘭州,公開職務是八辦代表,同時也領導西北的地下工作。晉察冀邊區是陝甘寧邊區以外最大的根據地,杜理卿和譚政文派往華北地區開展工作。

中社部副部長潘漢年親赴上海、香港地區,就地隱蔽,秘密開展工作。設點、連線、結網,中共的情報工作很快形成覆蓋全國的網絡。中央確定的地下工作方針是:‘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

當時國民黨中統專門負責反共特務工作,局長徐恩曾敏銳地看到中共已經‘實現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立即派人潛入延安,從抗大得到一本張浩所著教材《黨的策略路線》。徐恩曾從中分析共產黨的新戰略:共產黨懂得在國共再次合作之後,必須及時組織自己的軍隊,必須及時在友軍中進行工作,必須儘量保持公開活動的機會,必須穩紮穩打,避免刺激,尤其重要的是在羽毛未曾豐滿以前,隱忍退讓,避免與國民黨分裂。

徐恩曾又判斷共產黨的新戰術:歸納起來,就是要每一個地下工作人員,人人都有正當的職業,生活言行都和普通人一樣,讓別人絲毫看不出他是共產黨員,這就是共產黨新地下戰術的特色——長期隱蔽。

這一情報工作的重大轉變,連長期和我黨地下人員斗的你死我活的中統都驚歎,可想這個轉變的重要性。

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三節 賣個人情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一節 老相好的補充之朱遵斌案與陳正湘3第66章 中秋節第二節 閒的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四節 徹底崩潰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三節 秤不離砣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四節 天亮了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四節 水往哪流?第232章 日暮西山 第三節 十五和六十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四節 再談黃土嶺第2節 狗屁愛情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四節 個大也是個擺設!第43章 第三節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二節 脣亡齒寒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一節 有點譜成嗎?第80章 亂燉第三節 守城第8章 孫花臉子 第二節 洪梅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三節 天皇的老婆第45章 第二節第2節 糧食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二節 人的問題第183章 苦戰大營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三節 有理說不清第228章 撞車了第二節 一手軟一手硬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三節 神秘來人第210章 狡猾狡猾地! 第二節 炮打後背第18章 一份大禮 第一節 楊排長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四節 新野之劉備第218章 誰入地獄 第一節 聲南擊北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三節 政權的問題第187章 動如脫兔第三節 膽大心細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一節 風塵之變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三節 暗藏玄機!第217章 左衝右突 第二節 虛虛實實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二節 再次分兵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一節 吃的問題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三節 該着找死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三節 一石二鳥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二節 收緊圈子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一節 捉對廝殺第48章 第一節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三節 鎖骨菩薩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四節 拆白黨第178章 秀才駕到 第二節 衣食住行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三節 偏心眼第183章 苦戰大營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76章 教學課第三節現場授課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三節 有爭議的軍銜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四節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四節 火烤肉第65章 過三招 第四節 夜半歌聲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二節 窮寇莫追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二節 自己人第33章 第三節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三節 兩鼠相鬥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二節 誰打死的都是鬼子!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三節 總動員令第70章 狡詐的中國人 第二節 又晃點了一個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四節 特訓營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一節 龍血玄黃第103章 少了兩! 第三節 英雄落寞第211章 蛇出洞了第三節 如蛆附骨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一節 榜樣的力量第10章 打狗上山 第一節 吃肉咂巴嘴第3節 後方也是前線第3節 刀劈漢奸第22章 六去其一 第一節 八路有炮!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一節 攔腰斬斷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三節 定點拔毒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三節 鬼子就在前面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二節 斷其歸路第195章 秘密戰線 第一節 神秘女人第226章 靜坐戰 第四節 秘密武器第21章 圍魏救趙 第一節 留一個殺一個第37章 第四節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一節 華北肅清戰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二節 先東而西第164章 一點也不消停 第二節 一劍封喉第143章 日思夜想 第一節 點到爲止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第三節 棍子敲牆和葡萄糖第43章 第二節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三節 地方連隊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一節 聲東擊西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四節 光躲着的不叫八路第102章 圍獵 第一節 捱罵沒夠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三節 反客爲主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四節 屍山血海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三節 行家裡手第2節 青龍溝補充之楊上堃事件第3節 煙花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四節 做秀和實幹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一節 窮寇必追!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四節 狼羣戰術第2節 探照燈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一節 保定三傑第229章 一步也不能後退! 第一節 血戰新城子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四節 不打不相識
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三節 賣個人情第60章 空頭司令 第一節 老相好的補充之朱遵斌案與陳正湘3第66章 中秋節第二節 閒的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四節 徹底崩潰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三節 秤不離砣第99章 義薄雲天 第四節 天亮了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四節 水往哪流?第232章 日暮西山 第三節 十五和六十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四節 再談黃土嶺第2節 狗屁愛情第200章 三戰銀坊 第四節 個大也是個擺設!第43章 第三節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二節 脣亡齒寒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一節 有點譜成嗎?第80章 亂燉第三節 守城第8章 孫花臉子 第二節 洪梅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三節 天皇的老婆第45章 第二節第2節 糧食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二節 人的問題第183章 苦戰大營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三節 有理說不清第228章 撞車了第二節 一手軟一手硬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三節 神秘來人第210章 狡猾狡猾地! 第二節 炮打後背第18章 一份大禮 第一節 楊排長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四節 新野之劉備第218章 誰入地獄 第一節 聲南擊北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三節 政權的問題第187章 動如脫兔第三節 膽大心細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一節 風塵之變第94章 寸土不讓 第三節 暗藏玄機!第217章 左衝右突 第二節 虛虛實實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二節 再次分兵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一節 吃的問題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三節 該着找死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三節 一石二鳥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二節 收緊圈子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一節 捉對廝殺第48章 第一節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三節 鎖骨菩薩第121章 身陷囹圄 第四節 拆白黨第178章 秀才駕到 第二節 衣食住行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三節 偏心眼第183章 苦戰大營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76章 教學課第三節現場授課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三節 有爭議的軍銜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四節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四節 火烤肉第65章 過三招 第四節 夜半歌聲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二節 窮寇莫追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二節 自己人第33章 第三節第233章 謎底揭曉 第三節 兩鼠相鬥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二節 誰打死的都是鬼子!第203章 鋼鐵是可以融化的 第三節 總動員令第70章 狡詐的中國人 第二節 又晃點了一個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四節 特訓營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205章 燃燒的泥土 第一節 龍血玄黃第103章 少了兩! 第三節 英雄落寞第211章 蛇出洞了第三節 如蛆附骨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一節 榜樣的力量第10章 打狗上山 第一節 吃肉咂巴嘴第3節 後方也是前線第3節 刀劈漢奸第22章 六去其一 第一節 八路有炮!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一節 攔腰斬斷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三節 定點拔毒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三節 鬼子就在前面第182章 一鍋夾生飯 第二節 斷其歸路第195章 秘密戰線 第一節 神秘女人第226章 靜坐戰 第四節 秘密武器第21章 圍魏救趙 第一節 留一個殺一個第37章 第四節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一節 華北肅清戰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二節 先東而西第164章 一點也不消停 第二節 一劍封喉第143章 日思夜想 第一節 點到爲止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第三節 棍子敲牆和葡萄糖第43章 第二節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三節 地方連隊第136章 上槽子去! 第一節 聲東擊西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四節 光躲着的不叫八路第102章 圍獵 第一節 捱罵沒夠第63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三節 反客爲主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四節 屍山血海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三節 第二天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三節 行家裡手第2節 青龍溝補充之楊上堃事件第3節 煙花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四節 做秀和實幹第236章 雄關漫道 第一節 窮寇必追!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四節 狼羣戰術第2節 探照燈第113章 東陽老人 第一節 保定三傑第229章 一步也不能後退! 第一節 血戰新城子第175章 涅盤學生兵 第四節 不打不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