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中央銀行(2)

朱顯波想設置中央銀行,並實現財政預決算和直接開支的分離。確實大膽,但也是建立一個金融帝國需要走出的第一步。但眼下面臨的更大的問題是中央到各地方的運輸問題。

內閣擴大會議之後,朱顯波立即讓龐清廣着手組建中央銀行,爲了儘快建立自己的金融帝國,朱顯波又選派十名進士前往意大利學習銀行和金融業務。

年輕人的做事情的速度就是比老政治家快,儘管龐清廣沒什麼經驗,但在朱顯波的力挺之下。京師的中央銀行選址和建設如期進行。龐清廣也奉命在全國招納金融人才。當然主要是些算盤精。

“皇上,按照目前的規劃,南北直隸、山東、河南、湖廣和浙江的銀行分支機構即將可以實現營業。皇上還有其他指示嗎?”

“首先你要分清楚央行和真正的銀行的區別。現在是卻金融人才,在真正運行起來後。央行屬於監管機構,主要是調整利率和控制資金流動性。而實體銀行,則主要負責對外經營業務。所以你在京師的辦事機構一開始就要分兩個機構。一個是監管和*政策的部門,另外一個就是接受各分支機構存款和放貸調撥的部門。而朕是要你負責的是全國的監管和調控,具體的業務由這些分支機構去辦。”

“那不是還要成立一個銀行?”

“也可以這麼說,你可以想組建國家銀行。然後再逐步放開允許地方商貿大戶集資組建民間商業銀行。但所有的實體銀行必須接受中央銀行的監管。包括利率的制定和準備金得下限等等必須聽命於中央銀行。而將來在商貿和工業比較發達的省份,你甚至可以將國家銀行的分支機構獨立成實體銀行。總之要有長遠規劃和明確分工。”

“這個好像有點複雜,臣恐怕。。。”

“朕也是學來的。這段時間朕不需要親征,有問題你就來找朕吧,朕和你一起商量。”

“微臣惶恐。”

“你當學習徐光啓徐大人,徐大人當初做尚書時可以說一窮二白,什麼基礎都沒有。你現在的情況和他差不多,但大明現在政治穩定,經濟穩定,軍事強大。外圍環境好很多了,朕也會鼎力支持你。”

“微臣定當鞠躬盡瘁爲大明的經濟繁榮做出貢獻。”

“這麼說吧,朕想做一代帝王,把大明打造成一個傲視世界的帝國,離不開強大的陸軍和水師,更離不開強大的經濟支持。而最終的目的也是建立一個金融帝國,所有的軍事力量都是爲了保障大明的經濟利益而設置的。所以你的銀行系統也許決定着帝國的未來,金融盛,經濟盛,則國家盛。”

朱顯波對於中央銀行的看重源於自己現代人的理念,想想當今美帝,就全靠玩金融忽悠全世界人民替他打工,尤其是中國人民,欠債的還是大爺,一壓匯率,立即減少數百億的貸款。而在當時意大利的銀行業已經初具規模並迅速向世界各地擴張。其他國家也紛紛仿效。大明要做帝國,必須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只有經濟強大了才能支持足夠強大的軍事。而金融市場無疑是經濟的核心所在。

儘管大明內部還未顯得那麼迫切,但隨着商貿的發展,銀元也不能滿足需求了,尤其是海外貿易。而大明的內閣對於皇上的這個新想法不大明白,暫時也不好反對。只能看效果了。當然更多的是和朱顯波相處十來年的,基本上朱顯波的決定大部分是英明的。因此除非有重大失誤或者觸及切身利益,一般人不會站出來堅決反對。畢竟每個人根據五年規劃還有自己的一份活呢。

戶部張瑞圖是個老臣子了,儘管組建銀行不是他分內之事,還是給龐清廣提供了不少幫助。龐清廣每次在彙報時都要向朱顯波表揚幾句張瑞圖。朱顯波心中也有數,自從新皇登基以來排在他前面的兩個重臣,一個被勸退一個誅殺。除了他張瑞圖低調謹慎之外,多次爲皇上排憂解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這次組建銀行,朱顯波用意很明顯,重用年輕人。他張瑞圖要是不識趣只怕又要被朱顯波踢出去了。朱顯波想的樹立自己的威望,但張瑞圖這種真心替朝廷辦事的應該給予獎勵啊。於是朱顯波下旨加封張瑞圖爲少保,這張瑞圖雖是官居副首,但這憑空加封倒也覺得奇怪,不過總好過讓自己讓出戶部尚書。

得到加封的張瑞圖自然明白了朱顯波的心思,這皇上也是向自己表明還是會重用自己的。於是又安排家人對龐清廣等再三照顧,多次請到自己家中介紹自己多年主管戶部的經驗。

有了皇上的支持,有張瑞圖的指點,龐清廣幹起活來更加輕車熟路。很快京城的銀行辦事機構就有了着落。

“皇上,中央銀行籌辦已經初有成效。請問何時可以開張?”

“不急,清廣啊,辦銀行不比其他部門啊。其他部門可以自上而下,而這銀行則需要從下而上,必須有各省吸納的存款你這上面才能開張啊。這樣吧,還是朕說的那樣,你們把中央銀行先辦起來,再在京城找三到四個辦公地點作爲國家銀行的存取兌換地。兩條腿分開走路。另外你要讓張瑞圖幫你推薦些人才,看看這實體銀行這邊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替你。”

“微臣明白。”

“還有什麼困難嗎?”

“這啓動資金。。。”

“你盤算了下,大概需要多少啊?”

“每個辦事處以一百萬銀元計算,只怕先期就需要四百萬銀元,等山東、河南、浙江等地開業最起碼需要一千萬。再加上各地修繕辦公場所和招錄人員花去已近百萬。”

“銀兩方面你去跟張大人商量商量。改日大堂上我再與衆臣商議下。看看目前國庫如何,不行的話一些項目就需要暫停了。”

“微臣惶恐。”

“希望能早點盈利啊。”

“張大人,最近國庫存銀如何啊?”

“回皇上,自日本和爪哇進貢增加以來,國庫逐漸富裕。但目前各部陸續有項目上馬。尤其是工部造船所支出較大,天津港有兩艘‘天津號’的戰船開造,杭州造船廠小一點的戰船也有數艘開造。鑄造爲造新的彈藥超支了兩百萬。三北總督也都來信希望朝廷增加移民補助。”

“那現在每個月結餘大概有多少?”

“五百萬吧,還不能算其他意外開支。”

“那戶部想辦法給銀行籌錢吧,爭取四個月內全部到位。”

“皇上,龐大人需要一千萬本錢啊。”

“開銀行當然要本錢,這些確實還不夠。未來半年內,看銀行運轉情況再適當增加本錢,各部各地方有重大花銷的時候也可以向銀行借錢嘛。”

“這個。。。豈不是左手借右手嗎?”

“不,這個不一樣。你們現在進行工程建設都是預支得多,雖說多退少補,但基本上都是退很少有要補的。要是把銀行利息加進去,那麼工程項目的決算肯定超支。以後怎麼花錢各部門還是精打細算。避免大量佔用的現象重複發生。”

“這個。。。”

“佔用資金以前看不出來,但是經過銀行這麼一轉就知道損失多少了,這還是最小的利益。如果先行用來發展其他商貿什麼的說不定收益更大。所以你這個戶部老尚書也碰到新問題了,想想將來怎麼解決吧。經濟是命脈,是強大的軍事國防和社會治安等等工作的保障。所以開戰經濟工作大家要毫不猶豫。所以,朕再強調一次,本錢由戶部才籌集。其他各部門也要努力幫助龐大人。”

“另外,從即日起,各地方銀行的籌建和開張事宜列入地方長官的考覈。雖然銀行歸中央直管,但這是直接惠及當地的好事,如果當地長官不支持,那就一票否決。今後不管是人員或者保安不到位,各地長官都要考慮升遷問題。”

金融是帝國的大事,必須有地方官員的支持才行,至於效果口講不明白的,將來實打實的好處在眼前也許會好些。

第92章 鏖戰周至第397章 愛與不愛第162章 華人求救第486章 圍攻亞歷山大第242章 違抗聖命第99章 揀個活寶第283 文武合力第79章 喜得皇子第339章 攻陷議會大廈第239章 各奔東西第156章 東印度公司第237章 買煤炭第388章 救下孤雁第67章 募兵第398章 異域迷情第47章 琵琶女王第286章 危機第247章 引蛇出洞第202章 目標:馬六甲第135章 五年規劃(2)第480章 皇子被無視第186章 中央銀行(2)第282章 謀劃印度公司第496章 英吉利海峽圍堵戰第503章 扼守西線要塞第384章 波斯公主第259章 兒女親家第29章 霸王弓第113章 奮勇爭先第309章 釣魚第485章 亂局中尋覓機會第361章 大事化小第418章 遭伏擊第500章 成立海軍學院第300章 死囚定西北(下)第364章 敲山震虎第318章 換防第364章 敲山震虎第28章 拜師第56章 開科取士第196章 賞罰分明第161章 穩固邊疆第413章 平穩過渡第505章 失算第423章 剛果河上的屠殺第335章 狼入羊羣第163章 偷襲馬尼拉第366章 剷除世家第89章 攻克潼關第38章 爭奪皇位(2)第472章 意外援軍第274章 遠景規劃第401章 海盜來襲第124章 北海艦隊第58章 科技部第272章 預熱第95章 人中牡丹第68章 讓鳥兒飛第495章 英吉利海戰第243章 進軍西伯利亞第36章 夜探病皇第349章 皇上是內奸第231章 害羣之馬第96章 暗渡陳倉第289章 春夢無痕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187章 中央銀行(3)第61章 鄭和傳人第503章 扼守西線要塞第94章 論功行賞第24章 混在後宮第297章 滿園春色第84章 武狀元戚宏亮(2)第137章 東征(1)第376章 又是全殲第471章 馬德拉激戰第142章 收復臺灣(1)第124章 北海艦隊第335章 狼入羊羣第249章 抵達熱那亞第50章 巡視災情(2)第323章 各司其職第87章 爭取民意第188章 準噶爾崛起第197章 賜婚第98章 微服私訪第191章 進軍葉爾羌(2)第62章 鄭和寶船第203章 先禮後兵第285章 拯救莫臥兒第355章 山重水複第481章 雅典遇刺第372章 奧朗則布準備上位第351章 伏擊失敗第311章 捕殺第106章 武林大會(2)第337章 英國再次內戰第18章 開導王拓第465章 人家想研究下嘛第245章 三管齊下
第92章 鏖戰周至第397章 愛與不愛第162章 華人求救第486章 圍攻亞歷山大第242章 違抗聖命第99章 揀個活寶第283 文武合力第79章 喜得皇子第339章 攻陷議會大廈第239章 各奔東西第156章 東印度公司第237章 買煤炭第388章 救下孤雁第67章 募兵第398章 異域迷情第47章 琵琶女王第286章 危機第247章 引蛇出洞第202章 目標:馬六甲第135章 五年規劃(2)第480章 皇子被無視第186章 中央銀行(2)第282章 謀劃印度公司第496章 英吉利海峽圍堵戰第503章 扼守西線要塞第384章 波斯公主第259章 兒女親家第29章 霸王弓第113章 奮勇爭先第309章 釣魚第485章 亂局中尋覓機會第361章 大事化小第418章 遭伏擊第500章 成立海軍學院第300章 死囚定西北(下)第364章 敲山震虎第318章 換防第364章 敲山震虎第28章 拜師第56章 開科取士第196章 賞罰分明第161章 穩固邊疆第413章 平穩過渡第505章 失算第423章 剛果河上的屠殺第335章 狼入羊羣第163章 偷襲馬尼拉第366章 剷除世家第89章 攻克潼關第38章 爭奪皇位(2)第472章 意外援軍第274章 遠景規劃第401章 海盜來襲第124章 北海艦隊第58章 科技部第272章 預熱第95章 人中牡丹第68章 讓鳥兒飛第495章 英吉利海戰第243章 進軍西伯利亞第36章 夜探病皇第349章 皇上是內奸第231章 害羣之馬第96章 暗渡陳倉第289章 春夢無痕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187章 中央銀行(3)第61章 鄭和傳人第503章 扼守西線要塞第94章 論功行賞第24章 混在後宮第297章 滿園春色第84章 武狀元戚宏亮(2)第137章 東征(1)第376章 又是全殲第471章 馬德拉激戰第142章 收復臺灣(1)第124章 北海艦隊第335章 狼入羊羣第249章 抵達熱那亞第50章 巡視災情(2)第323章 各司其職第87章 爭取民意第188章 準噶爾崛起第197章 賜婚第98章 微服私訪第191章 進軍葉爾羌(2)第62章 鄭和寶船第203章 先禮後兵第285章 拯救莫臥兒第355章 山重水複第481章 雅典遇刺第372章 奧朗則布準備上位第351章 伏擊失敗第311章 捕殺第106章 武林大會(2)第337章 英國再次內戰第18章 開導王拓第465章 人家想研究下嘛第245章 三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