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工會備案項目

《阿瓦隆幻想曲》拖的時間似乎有些長。

這項計劃從2002年九月底就開始立項,並且對外公開,但直到2003年三月,才被推進了北美的線下市場。

依照這個年代的主流模式,以CD唱片爲例,大多采取CD-R音軌刻錄,這種模式下,一張標準的CD光盤可以刻錄大約74-80分鐘左右(注:也有一種說法是50分鐘)的音軌,而不是按照多少MB的容量來計算。

後者通常來說容量比CD-R音軌高出不少,可以在一張光盤內塞進去大約700MB的MP3音頻文件,但機械式CD播放器卻無法讀取這種格式的數據,只能在擁有光驅的設備上聽,比如電腦。

總之,無論選擇哪一種,一張CD光盤顯然是不夠的。

不過在幾支樂隊討論之後,並沒有將這張專輯如前世那般分成上下兩部,而是乾脆在一套唱片中塞進兩張CD,然後給它定一個高價:39.99美元,全北美統一零售價。

這個價格相當於兩張到三張普通專輯,如果去買便宜點的迷你專輯,至少也夠買四張。

爲了避免給歌迷們留下“吃相太難看”的印象,MAD唱片所採取的主要宣傳口號之一,就是“長達120分鐘的金屬史詩。”

後半句不是重點,前半句纔是。

直接告訴歌迷們:你們看,這張專輯長度相當於三四張普通專輯,賣貴一點不過分吧?

對於這個價格,大多數經濟狀況不怎麼好的歌迷都怨念深重,然後一咬牙,我買還不行嗎?!

——北美的底層平民可不像外界想象得那麼有錢。

確實,北美幾乎所有人都有車有房,但同樣的,幾乎所有人都揹負着沉重的貸款壓力,不比不可描述國度的房貸輕鬆多少,甚至猶有過之。

對於中低收入羣體而言,以家庭爲單位,每年能夠投入到“娛樂”方面的開支是有限的,在這一張專輯上多花40美元,就意味着一家人要少去一次電影院,或者原本計劃好週末帶孩子去公園遊玩的計劃要被迫取消。

根據MAD唱片調查部門的反饋,確實有一小部分歌迷,因爲價格的原因,放棄購買這張專輯。

不過對於這部分歌迷,MAD唱片也沒有放棄。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窮人才是唱片業消費的主力羣體,越窮的人,反而越捨得在購買專輯上花錢。

因爲他們消費不起那些富人階層的娛樂方式,一場派對就花掉幾十萬美元?這對中低收入羣體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他們只能選擇相對廉價的音樂、電影以及電子遊戲。

40美元的完整專輯買不起?

沒關係,數字唱片瞭解一下?一首正版歌曲下載只要0.99美元,整張專輯二十三首歌打包,還有一個小幅度的折扣,只需要19.99美元!

在如今這個年代,絕大多數唱片公司和明星的選擇,都是在實體唱片上架一段時間之後,再開放正版數字唱片的付費下載。

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數字唱片的銷量不會對實體唱片造成太大的衝擊,可以收益最大化。

願意爲了少花點錢,去等上幾個月的歌迷,其中的絕大多數人本來也就不會掏錢購買實體唱片。

樂隊的大多數專輯也同樣採取類似的策略,比如去年夏天發行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和《大衛-鮑伊》,就是在格萊美結束之後,才賣出了數字唱片的授權。

但《阿瓦隆幻想曲》卻是一個例外。

在金屬樂的歌迷羣體中,起碼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人,是不會願意花費四十美元,去購買一張CD的。

這又不是具備收藏價值的黑膠唱片,只是廉價的平裝版CD!

因此,早早開放數字唱片的付費下載,反而更加有助於提高這張專輯的口碑。

利潤上的損失也不會太大,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當然,收聽數字唱片所需要的MP3播放器,或者Pod、帶有MP3功能的音樂手機等等,這些因素就被MAD唱片無視掉了。

我們爲買不起實體唱片的歌迷推出了更加廉價的選擇,至於買不買,那就不關我們的事了。

不過,大部分會對幾十美元斤斤計較的窮人羣體,都不會介意花不到一百美元的價格,去購買一臺低配的數字唱片播放器。

——一臺Pod的售價高達近四百美元,但這並不是唯一的選擇,質量差一些,但售價便宜得多的產品,在北美的市場上也並不少見。

雖然音質差了點,但是便宜啊!

一張專輯就能省下二十美元,買上幾張專輯,播放器的錢就省出來了。

幾家數字唱片的渠道商依然在不斷砸錢搶佔市場,在分出個勝負之前,MAD唱片不會偏向任何一方。

所有渠道,我全部要上。

至於歌迷選擇哪一家,那就看你們自己的本事。

平心而論,絕大多數唱片公司,都希望數字唱片渠道之爭永遠不要結束。

否則,若是一家獨大,內容爲王的時代就會過去,變成渠道商擁有制定規則的權利,這對唱片業,或者說唱片公司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這是純粹的利益之爭,不涉及任何私人恩怨。

扯遠了……

在經歷了數次跳票之後,歌迷們對《阿瓦隆幻想曲》的期待值早已達到了最高點。

雖然這並非有意爲之,但卻正好契合了飢餓營銷的模式,將潛在消費者們的“飢餓感”培養到了極致。

新鮮上市的專輯,就好像擺在自助餐架上的美食,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

又趕上格萊美的熱度漸漸散去,熱賣的《阿瓦隆幻想曲》理所當然地佔據了娛樂新聞的重要版面。

各種好評、差評紛紛出現在各大媒體上,當然,在MAD唱片砸下大筆的公關費用之後,絕大多數的樂評家,尤其是專注於搖滾樂的樂評家,都給出了正面的評價。

即使是差評,也是出於立場的需要,而不是真的有多差勁。

——在這個年代,撰寫評論是一種謀生的職業,而不是什麼“指導性的藝術”,在金錢的面前,沒有什麼評論家是不能被收買的。

樂評人如此,影評人如此,就算將範圍擴大到所有以“評論”爲職業的羣體中,也同樣如此。

史蒂文-蒙哥馬利在收下了一張價值75萬美元的支票之後,再次提筆,在自己的專欄爲《阿瓦隆幻想曲》寫下了一篇長評。

文末的總結一針見血地表達了這位普利策獎獲得者的觀點:“儘管風格上稍顯雜亂,但仍不失爲一部經典之作,融合了力量、旋律、速度的金屬樂,正如這張專輯的名字一樣,這是一部金屬樂的史詩幻想歌劇。9.5分(滿分十分)。”

《樂壇快訊》週刊則以《阿瓦隆幻想曲》爲中心,製作了一期專題。

該週刊統計了177位對《阿瓦隆幻想曲》做出評價的職業樂評人的觀點,最終的結果一目瞭然。

159篇好評,8篇差評,好評率百分之八十九點八。

在這177位職業樂評人中,有152人對該專輯做出了打分,換算成百分制,平均高達93分。

著名的數字音樂平臺Spotify上,《阿瓦隆幻想曲》上架僅僅兩週,就取得了170多萬的付費下載量。

可惜的是,如今這個年代,無論是《公告牌》還是其它銷量榜單,都不計算數字唱片的付費下載,唱片業協會的認證銷量也不會將數字銷量統計在內。

所以,在最新一期的《公告牌》榜單上,《阿瓦隆幻想曲》只排在專輯榜的第四位。

考慮到前三名的專輯都沒有選擇在實體唱片銷售的高峰期開啓數字唱片的付費下載,實際上在這個春天,《阿瓦隆幻想曲》的銷量應該是全北美的第一。

除了驚人的銷量之外,Spotify上的評論也幾乎是清一色的好評。

儘管歌迷們對於這張專輯接連不斷的跳票頗有怨言,但在聽到它的第一時間,就將那點不快拋之腦後,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言。

不過外界的這些讚美,絲毫沒有影響到樂隊。

在結束了第一階段的宣傳之後,樂隊就集中到了羅傑-克里斯蒂安莊園的錄音室裡,開始《所羅門之鑰》和《阿瑪拉》兩張專輯的錄音。

這兩張專輯雖然是一起出,但實質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除了前者屬於《搖滾聖經》系列之外,最大的區別在於,《阿瑪拉》是在唱片業協會備案的工會項目。

在去年和二十世紀娛樂的解約事件中,唱片業協會幫了樂隊很大的忙,這個人情必然是要還的。

拿出一張專輯的部分利潤,做一件工會備案項目,就是一個非常合理的選擇。

去年的《大衛-鮑伊》就已經是公會備案項目了,但是一張專輯顯然不足以滿足唱片業協會的胃口。

當初出手幫助樂隊的唱片業協會理事,名爲費迪南德的中年人如今希望更進一步,去競爭一個高層的位置。

哪怕僅僅只是出於在圈子裡名聲上的考慮,樂隊也必須要給對方應有的回報。

樂壇內明星之間的合作不像好萊塢那麼廣泛,但單打獨鬥那一套也是行不通的。

留下一個有恩必報的好名聲,對樂隊未來的發展非常有利。

而且,人情債是最難還的,如果只是付出一小部分利益就能還掉一個人情,這對樂隊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簡單地溝通過後,《阿瑪拉》專輯就被確定爲工會備案項目,功勞算在費迪南德的頭上,這將會是他更進一步的資本之一。

通常而言,唱片業協會在工會備案項目中會抽取百分之三點五左右的抽成,這是針對大多數普通藝人的比例,對於頂級明星而言,自然會有不一樣的待遇。

費迪南德給出的抽成比例,是協會內規定的最低數字,百分之二,而且不是全收入分成,僅僅只從“樂隊收入”中抽取。

這樣一來,操作的餘地就很充裕了,採用做賬的手段減少樂隊明面上的收入,這並非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在大衛-勞倫斯之前投資的《大衛-鮑伊》專輯上,樂隊就考慮過這種方式。

當然,考慮到唱片業協會不是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的外人,有些事做起來也不能太過分,必須在遊戲規則允許的範疇之內去玩。

結合樂壇過往的慣例,一系列操作下來,最終實際“上繳”給唱片業協會的抽成比例應該是百分之一點五左右。

而且這不會是最後一張要給工會“交保護費”的專輯,根據樂隊和費迪南德理事之間的約定,未來至少還會有三張專輯,成爲工會備案項目,抽成比例和操作模式和《阿瑪拉》保持一致。

加上《大衛-鮑伊》和《阿瑪拉》,一共五個工會備案項目,加起來大約要付出千萬美元級別的利潤。

同樣是在二十世紀娛樂的解約事件中出手相助,相較於幾十首歌就能打發掉的華納和環球,唱片業協會的胃口無疑要大得多。

當然,這也和兩者的性質有關。

華納和環球要的是市場佔有率,而唱片業協會則除了錢什麼都不要。

只認綠油油的美元。

這也難怪,很多巨星都不會去給唱片業協會好臉色,在成名之後,迫不及待地和工會劃清界限的巨星也不在少數。

相較於好萊塢的工會們,樂壇的幾大工會吃相未免太過難看了些。

“只要錢的傢伙是最容易打發的。”

羅傑一邊聽着剛剛錄完的錄音,一邊對身旁的蒂娜-林說道:“唱片業協會的價值,值得在他們身上投資上千萬美元。他們的名聲雖然很差,但是在樂壇內的影響力僅次於五大。”

“您不用跟我說這些的。”

蒂娜-林面無表情,再次確認了一遍之前的問題:“費迪南德理事的約會,要我幫您推掉嗎?”

“喬治,準備一下,我們重新錄一遍這段。”

羅傑對錄音師喊了一句,轉頭看向蒂娜-林,問道:“西奧多最近在忙什麼?”

蒂娜-林開口道:“天天往MAD唱片跑,據我所知,好像和《阿瓦隆幻想曲》的宣傳有關。”

“我和費迪南德沒什麼好談的了。”

羅傑搖了搖頭,站起身,推開錄音室的門,回頭對蒂娜-林吩咐道:“讓西奧多去見他吧,如果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就不用向我彙報了。”

第405章 【女裝出鏡】第143章 候補成員第146章 三名新成員第808章第758章 北美的傷疤第63章 調音與排練 下第35章 樂評第370章 你的酒窖我承包了第650章 各取所需第509章 決定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643章 背叛第494章 The Jesus Of Suburbia第769章 Party-Time第131章 派對邀請第502章 求穩第46章 攤牌 下第837章 《講不出再見》第33章 發行第281章 花錢如流水第219章 這根本不算是什麼事第532章 是時候做點什麼了第828章第97章 安妮的提醒第783章 曾經的友誼?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619章 鼓王?第648章 《Nevermind》第487章 這是生意第393章 米拉也要加入?第826章 叫做“玫瑰碗體育場”的火山第399章 銷量口碑雙爆第271章 不能碰第394章 直接用錢砸反而更省錢?第613章 鬼才信你第206章 昆士蘭州的農場第416 埋藏過去第637章 《血腥統治》第395章 《美國偶像》第一季決賽第333章 “到時候再說”第676章 唯獨沒有環球的份第674章 奇怪的條件第37章 上東區的豪宅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663章 “公鴨”德雷克第6章 娛樂法規第317章 這章的標題又雙叒叕被我吃了第725章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32章 發行方確定第876章 【《搖滾聖經》 Tour】第107章 單曲榜第17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298章 必須得是你第405章 【女裝出鏡】第319章 我纔是應該被捐助的窮人第789章 默多克的前妻第373章 皇后樂隊到底在哪?第769章 Party-Time第541章 我們不該錯過這個機會第632章 麻煩第90章 我從來沒有……第821章 要生了第575章 沒有按鍵的手機第372章 是時候啓動這個項目了第139章 現場和氣場第38章 索尼唱片?第584章 安妮的計劃第110章 兩支樂隊的近況第809章 孩之寶的股份怎麼樣?第597章 只是時間問題第447章 我不會跟你客氣的第472章 胖子,你老了第526章 五毒:吃喝PD胖第501章 風波前兆第692章第290章 白日夢第847章 當代傳奇?第417章 性格讓人頭痛的女孩第436章 這是最後一次第702章 我也是這麼想的第74章 塵埃落定第734章 大費周章第656章 和老狐狸的談判第635章 激流金屬專輯?第232章 瑪麗蓮-夢露是誰?第644章 理論上的可行性第145章 十年長約(五更)第722章 少奮鬥二十年第814章第185章 求婚?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872章 自帶項目?第775章 隔行如隔山第473章 人情的作用第173章 樂隊的傳統第262章 五毒俱全第370章 你的酒窖我承包了第329章 《索斯科秀》第689章 這樣會不會有風險?
第405章 【女裝出鏡】第143章 候補成員第146章 三名新成員第808章第758章 北美的傷疤第63章 調音與排練 下第35章 樂評第370章 你的酒窖我承包了第650章 各取所需第509章 決定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643章 背叛第494章 The Jesus Of Suburbia第769章 Party-Time第131章 派對邀請第502章 求穩第46章 攤牌 下第837章 《講不出再見》第33章 發行第281章 花錢如流水第219章 這根本不算是什麼事第532章 是時候做點什麼了第828章第97章 安妮的提醒第783章 曾經的友誼?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619章 鼓王?第648章 《Nevermind》第487章 這是生意第393章 米拉也要加入?第826章 叫做“玫瑰碗體育場”的火山第399章 銷量口碑雙爆第271章 不能碰第394章 直接用錢砸反而更省錢?第613章 鬼才信你第206章 昆士蘭州的農場第416 埋藏過去第637章 《血腥統治》第395章 《美國偶像》第一季決賽第333章 “到時候再說”第676章 唯獨沒有環球的份第674章 奇怪的條件第37章 上東區的豪宅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663章 “公鴨”德雷克第6章 娛樂法規第317章 這章的標題又雙叒叕被我吃了第725章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32章 發行方確定第876章 【《搖滾聖經》 Tour】第107章 單曲榜第17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298章 必須得是你第405章 【女裝出鏡】第319章 我纔是應該被捐助的窮人第789章 默多克的前妻第373章 皇后樂隊到底在哪?第769章 Party-Time第541章 我們不該錯過這個機會第632章 麻煩第90章 我從來沒有……第821章 要生了第575章 沒有按鍵的手機第372章 是時候啓動這個項目了第139章 現場和氣場第38章 索尼唱片?第584章 安妮的計劃第110章 兩支樂隊的近況第809章 孩之寶的股份怎麼樣?第597章 只是時間問題第447章 我不會跟你客氣的第472章 胖子,你老了第526章 五毒:吃喝PD胖第501章 風波前兆第692章第290章 白日夢第847章 當代傳奇?第417章 性格讓人頭痛的女孩第436章 這是最後一次第702章 我也是這麼想的第74章 塵埃落定第734章 大費周章第656章 和老狐狸的談判第635章 激流金屬專輯?第232章 瑪麗蓮-夢露是誰?第644章 理論上的可行性第145章 十年長約(五更)第722章 少奮鬥二十年第814章第185章 求婚?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872章 自帶項目?第775章 隔行如隔山第473章 人情的作用第173章 樂隊的傳統第262章 五毒俱全第370章 你的酒窖我承包了第329章 《索斯科秀》第689章 這樣會不會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