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坎(三)

送給足利義昭那一千貫,就像是打水漂樣見了點波紋。他似乎很感動,用聲情並茂的文字表達自己對水野家感謝,還說水野家是難得的幕府忠臣。

“足利義昭有沒提起義周殿的事”忠良來回看了正反面,都沒有找到其中有一點關於義周的事情。

“義昭殿下沒有提及任何有關義周殿下的事情”加藤段藏回到。

足利義昭也不簡單,忠良心中想着。不過這件事情很快就被他忘掉。因爲景虎回到越後,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壓服了作亂的家臣。亂龍旗和毘字旗一出,越後的足輕就不願意再繼續作戰,戰鬥意志全消。她呢便迫不及待地提出和水野家深化同盟,還要說可以收養水野家的養子,忠良順水推舟地同意了。

外人眼裡,水野-上杉兩家‘苟合”關東大名更加沒有好日子過,但內中緣由只有忠良和景虎明白。阿薰當了虎千代幾個月的養母,知道虎千代要走又是抱怨,又是不捨。

“你就忍心讓虎千代去越後?可憐的孩子失去了母親,父親也不要你了”

“妾身知道是武家孩子的命運,但是虎千代也太小了。”

“什麼,謙信公提出要虎千代的,這就沒有辦法了。對了,妾身記得謙信公小時候也叫虎千代,而且虎千代的母親好像也來自越後。”

忠良:“你想多了。”

然後景虎領了五百騎,浩浩蕩蕩的來到巖付城,抱走虎千代。除去上杉家的迎接隊伍,還有二十多個奶媽和侍女,以及水野家的使者團一起返回,就連忠良也親自送到武藏邊境。

“哎都說,兒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又何嘗不是父親的心頭肉呢!”

景虎聽了用嘟囔的口吻說着只有兩個人能聽到的話“水野治部要是想虎千代了,可以來越後嘛!”

送走一個兒子。另外一個兒子的外公派了不少人來投效。黛姬的父親,淺間富丘派出了五十多人的神宮劍士爲外孫效力。黛姬久在大奧,耳濡目染了許多事情。也也不敢做主,統統推給忠良處置。

忠良不客氣全部收下,不過全部派到備軍中當鼓手,對就是鼓手。神宮劍士不單武藝不錯。個個都敲得一手好鼓點。西國方陣訓練中正好用得上。

以上事件是發生在年末前的事。

永祿九年末尾,水野家應聘的幾名南蠻人教官一起找到忠良,說:西國方正訓練基本完成了。

前前後後三年時間,斷斷續續只在戰爭間隙纔有空訓練。託了永祿八年秋,到庸碌九年冬水野沒有進行大規模戰爭的福。西國方正終於除成果了。

西國方陣以一百五十人一隊爲基本單位,配屬五十名鐵炮兵,一百長槍備軍。受到鐵炮數量的限制,整編的西國方陣只有十六個備,兩千四百人。水野家辛苦積攢了八年也就只有八百五十鐵炮兵,加兩百鐵炮的修理用庫存。

根據紅毛教官佈置的使用方法,十六個備在地面上列出從前往後的六五六的交錯形陣列。正面能夠有是十一個備同時射擊要是有敵人鑽到備與備之間的縫隙,他會被夾擊得很爽.

“那麼就沒有什麼缺點嗎?”忠良問着紅毛教官。任何新戰法。新戰術都有優點和缺點。將領們所要做的就是把優點發揮到最大。缺點避免到最小。

帶頭的紅毛教官斟酌了一刻,軍隊的優缺點不是信口開河可來的,他是要經過大量的實踐累計才能得出。“目前閣下軍隊的優點和缺點後市同一個原因,那就是十分擁有白刃戰勇氣。至於其他方面,這種小規模多配置的方陣在下在歐洲也沒有見過,抱歉不能給與閣下其他意見。”

他的回答非但不使自己體現得無能。反而感覺擁有實幹,踏實的作風。神父們推薦的僱軍官團實力十分不錯。令人非常滿意。

“那麼就來一次整體演習,作爲年末的總結。”忠良如是說道。

很塊在年末。最後一次大操中忠良見到了什麼是優點和缺點同具的原因,他的士兵能頂着六門大筒(南蠻人又賣了三門大筒),讓炮彈在頭頂嗖嗖飛,也能在進行追擊演練時嗷嗷叫着跑亂了隊形。

“領主閣下,您也看到了吧,我建議把您的士兵訓練成絕對服從軍令。”紅毛教官們滿臉難看地向忠良建議,在他們的國度,西國方陣強調的絕對服從,水野備能在追擊時跑散隊形讓他們很是在意。

“很好,就是這樣”忠良卻笑着:“你們國家的軍隊很大一部分是最底層人們組成的,我的軍隊卻是用來統治平民的階級。和你們說這麼多你們大概不懂,總之我允許我的軍隊在必要的時候展現自己的勇武。”

未來織田信長的王牌鐵炮部隊三段射擊戰法,也並不是連續不停地射擊,而是齊射三到四輪後便開始〖自〗由散射,是組織度和士兵素質決的。忠良不用需求太多,而且備軍中還有大量傳統武士階級,他們需要個人的功績作爲晉升資本,限制死了反而不是好事。

永祿九年就這樣落下帷幕,迎來了風雲變幻的永祿十年。這一年織田信長將迎來自己最大給予。足利義昭這塊寶江落在他手中,開始他的天下布武的路程。忠良也不能慢,今年定下的目標是逼迫武田信玄決戰。

“主公,關東商人代表來了。”忠良正在天守曬日光,侍從過來稟報。

新年剛過,各地都有人來送禮,就算本人不來也會派代表來。關東商人也是來送禮的,忠良看過禮單,價值不高,但都是其他地方的特產,那些商人有心了、忠良便讓他們進來見上一面。

“治部大輔公,小人還有禮物呈上。”他下伏身體呈上個禮單。侍從接過送到忠良手上,看過,是江戶城本丸,天守,二之丸的用料和施工進度。後面寫着大大完工兩字。

“的確是非常好的禮物”忠良非常高興,本丸的用的石料有四十萬石(體積單位=見方),二之丸用石料一百二十萬石(體積單位)。動用工人最高時有一萬人,每天消耗兩百石糧食,快兩年時間水野家按照約定供給了12萬石糧食。

這上面記載的沒錯的話,商人們很用心沒有偷工減料。

“最多到三月份,治部大輔公就可以先入住本丸了。”裝修精琢正在進行中。

第30章 吉良覆滅(下)第3章 破軍如雷第89 敬畏之心的吧唧第2章 小豪族的謀略第75章 鯉魚和虎犬子(上)第4章 幕間和人才第34章 元康大敗(上)第69章 永祿四年末第123章 向着小田原二第129章 定中第82章 鯉與虎(下)第27章 一言可改一命(上)第100章 甕中抓鱉第68章 永祿四年末第52章 對壘信長第32章 那猴,那狗,那信長(下)第134章 老虎歸天第44章 交涉今川,繁衍大事(上)第38章 桶狹間前第37章 風雨前的施恩(下)第43章 備軍士兵第66章 平三河(下)第69章 永祿四年末第45章 交涉今川,繁衍大事(下)第62章 奈良行:諸侯劍和庶人劍第30章 吉良覆滅(下)第10章 回到三河第12章 命泉和尚第122章 第一顆種子第93章 南蠻再次到訪(上)第29章 吉良覆滅(上)第42章 豪族效忠第132章 坎(完)第90章 老虎求和第132章 正義在······(二)第122章 第一顆種子第119章 看個通透(上)第71章 東海在手,如魚得水第118章 舊風新吹第53章 求和,破伏第20章 送女兒?亂世常識第12章 命泉和尚第110章 博第33章 決心第52章 對壘信長第124章 北條野火(二)第7章 今川義元和指婚第120章 雷雨(二)第35章 元康大敗(下)第22章 女兒稻姬第130章 水野天下(下)第85章 封賞第130章 水野天下(下)第81章 鯉與虎(上)第60章 蓄勢第16章 調略:千言萬語不如一刀管用 修第44章 交涉今川,繁衍大事(上)第84章 餃子,寺社方針還是天朝給力第116章 唧唧復唧唧第128章 關東熱(上)第62章 奈良行(上)第126章 永祿八年(中)第2章 小豪族的謀略第74章 駿河的寶物第24章 擴軍理政第10章 回到三河第68章 永祿四年末第42章 豪族效忠第119章 看個通透(上)第59章 岡崎大喜第127章 關東亂麻(下)第117章 初踏第107章 氏康的深謀(上)第36章 風雨前的施恩(上)第46章 藉口擴張第117章 初踏第127章 關東亂麻(下)第78章 “那就是飯富虎昌”(下)第102章 勢不兩立第132章 坎(二)第29章 吉良覆滅(上)第102章 勢不兩立第68章 進遠江,圍虎之始第126章 永祿八年(下)第128章 關東熱(下)第131章 誰人在織網(一)第40章 桶狹間間後第62章 奈良行(上)第116章 唧唧復唧唧第55章 不是獨立,是繼承第119章 看個通透(下)第119章 看個通透(上)第9章 五千石大小姐阿薰第7章 今川義元和指婚第4章 幕間和人才第10章 回到三河第24章 擴軍理政第71章 東海在手,如魚得水第1章 水野家的頑童
第30章 吉良覆滅(下)第3章 破軍如雷第89 敬畏之心的吧唧第2章 小豪族的謀略第75章 鯉魚和虎犬子(上)第4章 幕間和人才第34章 元康大敗(上)第69章 永祿四年末第123章 向着小田原二第129章 定中第82章 鯉與虎(下)第27章 一言可改一命(上)第100章 甕中抓鱉第68章 永祿四年末第52章 對壘信長第32章 那猴,那狗,那信長(下)第134章 老虎歸天第44章 交涉今川,繁衍大事(上)第38章 桶狹間前第37章 風雨前的施恩(下)第43章 備軍士兵第66章 平三河(下)第69章 永祿四年末第45章 交涉今川,繁衍大事(下)第62章 奈良行:諸侯劍和庶人劍第30章 吉良覆滅(下)第10章 回到三河第12章 命泉和尚第122章 第一顆種子第93章 南蠻再次到訪(上)第29章 吉良覆滅(上)第42章 豪族效忠第132章 坎(完)第90章 老虎求和第132章 正義在······(二)第122章 第一顆種子第119章 看個通透(上)第71章 東海在手,如魚得水第118章 舊風新吹第53章 求和,破伏第20章 送女兒?亂世常識第12章 命泉和尚第110章 博第33章 決心第52章 對壘信長第124章 北條野火(二)第7章 今川義元和指婚第120章 雷雨(二)第35章 元康大敗(下)第22章 女兒稻姬第130章 水野天下(下)第85章 封賞第130章 水野天下(下)第81章 鯉與虎(上)第60章 蓄勢第16章 調略:千言萬語不如一刀管用 修第44章 交涉今川,繁衍大事(上)第84章 餃子,寺社方針還是天朝給力第116章 唧唧復唧唧第128章 關東熱(上)第62章 奈良行(上)第126章 永祿八年(中)第2章 小豪族的謀略第74章 駿河的寶物第24章 擴軍理政第10章 回到三河第68章 永祿四年末第42章 豪族效忠第119章 看個通透(上)第59章 岡崎大喜第127章 關東亂麻(下)第117章 初踏第107章 氏康的深謀(上)第36章 風雨前的施恩(上)第46章 藉口擴張第117章 初踏第127章 關東亂麻(下)第78章 “那就是飯富虎昌”(下)第102章 勢不兩立第132章 坎(二)第29章 吉良覆滅(上)第102章 勢不兩立第68章 進遠江,圍虎之始第126章 永祿八年(下)第128章 關東熱(下)第131章 誰人在織網(一)第40章 桶狹間間後第62章 奈良行(上)第116章 唧唧復唧唧第55章 不是獨立,是繼承第119章 看個通透(下)第119章 看個通透(上)第9章 五千石大小姐阿薰第7章 今川義元和指婚第4章 幕間和人才第10章 回到三河第24章 擴軍理政第71章 東海在手,如魚得水第1章 水野家的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