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

趕集!!

柳樹村距最近的一個鎮子都要走一個多時辰,其間還要翻過一座大山,大壯的父母就是在那座山上被狼咬死的,因而,村子裡的人這些年來,形成了幾個統一的去鎮子上趕集的時間,其中這冬季有兩次,一次是下雪前,一次是過年前,其他時間還有要趕集,就是兩三戶人家約好一起去。

眼看着要開始下雪了,村子裡不論大人小孩兒談論的最多的就是趕集這件事。

大壯收拾了這些天用竹子或柳條編的小筐兒,還有攢下來的幾十個雞蛋,準備拿到鎮子上買了,換些油鹽等生活用品回來。

二壯長到這六歲,也只前年去過一次鎮上,對鎮上的東西有極深的印象,眼巴巴的看着自家大哥,希望大壯帶着自己一起去。

大妞兒、二妞兒等卻是還從來沒有去過鎮上了,每次聽見有人說起鎮上的事兒或什麼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幾乎挪不動腳,羨慕的在旁邊聽着。

大壯看了一眼在炕上爬來爬去的雙胞胎和還含着自己手指頭的三妞兒,顯然不可能全都去,想了想,便道:“這次帶大妞兒去,二壯和二妞兒在家看弟弟妹妹,下次過年前趕集的時候,帶二壯和二妞兒去。”

二壯聽了,雖然還是有些不甘心,倒也應了下來。

二妞兒卻是不依了,今年還不滿四歲,才三歲多的小女孩兒還不懂什麼下次去也是一樣的道理,只知道大哥哥不要她去趕集,一下子哭鬧起來。

二壯趕緊上前摟着二妞兒輕聲哄起來。

平日裡,只要弟弟妹妹哭鬧,大妞兒最是心疼,每每細聲細氣的哄半天,這會兒卻猶猶豫豫的沒有上前,咬着嘴脣在旁邊看着,欲言又止,看着是極想去鎮上,又不捨得二妹妹受委屈。

大壯見狀,臉上一冷,叫二壯、大妞兒誰也不許理會二妞兒,讓她自己哭。

二壯、大妞兒見大哥生氣了,不敢違抗大壯的意思,只在一旁看着二妞兒哭。

二妞兒自己哭了一會會兒,見沒人理自己,哭聲漸漸小了下去,只坐在地上抽泣,拿眼睛偷偷看自家大哥。

大壯又忍了會兒,纔過去把二妞兒抱起來,輕柔的說道:“二妞兒聽話,下次大哥就帶二妞兒去,這次二妞兒在家乖乖聽二哥的話,大哥給二妞兒買肉和好吃的糕糕回來。”

大妞兒也趕緊附和,說是會給二妞兒帶好玩的回來。

“二妞兒,我們就在家裡等着,鎮上的糕糕和燒餅可好吃了!”二壯說着還吸了一下口水。

二妞兒破泣爲笑,摟着大壯的脖子奶聲奶氣的說道:“大哥,二妞兒聽話,要帶肉回來!”

大壯笑眯眯的應了,又保證下次就帶二妞兒去鎮上趕集,幾個孩子才都高高興興的準備去睡了。

上次大伯送來的一小塊肉,大壯先切了一半包了餃子,把剩下的一半肥的跟瘦的分開,肥的切成小片炒了白菜,瘦的稍稍抹了一點點鹽,掛在通風的房樑上,大壯想了想,把最後的那一點兒瘦肉取下來,切成沫沫跟白菜、木耳拌了,包了幾個包子,先蒸熟了,留給二壯他們做第二天的伙食,一直忙了半夜纔去睡。

第二天一大早,村子裡就熱鬧起來,幾家有牛車的挨家挨戶的叫,願意乘車的一人一個銅板,小孩子不要錢。

大壯不放心的反覆交代二壯生火把包子熱一熱當中飯吃等等,二壯做了無數保證纔出門。

大壯讓大妞兒上車做了,車上大多是些媳婦子和小孩兒,男人們都跟着牛車旁邊走走笑笑。

“大壯,上來呀!”車上的幾個大媽熱心的幫大壯取下背上揹着的大筐兒,硬是把大壯拉上了車。

大壯無奈的坐在了一羣嘰嘰喳喳的女人之間,人說一個女人相當於五百隻鴨子,這一板車的處於興奮中的女人,那情形可想而知了,吵得大壯頭昏腦脹的。

好不容易到了鎮子門口,大壯趕緊下了車,跟大家約好集合的時間,牽着大妞兒往集市走去。

進了集市,大壯先帶着大妞兒轉了一圈,給大妞兒買了一個肉燒餅,花了兩個銅板,分量卻是足的,大妞兒吃的直打嗝,集市上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的賣,不過買布的顯然不會把攤子擺到賣肉的旁邊,賣同樣的東西的小攤兒倒也還集中,各類冬季有的蔬菜大多是兩至五個銅板一斤,不同的豬肉從十幾個銅板到二十幾個銅板幾個不等,沒有專門賣魚的,大多是附近村子的人抓了魚方便的話就順便帶過來賣。

看了一圈,大壯對這裡的消費水平心裡大致有了數,找了一個空隙,把一小筐兒雞蛋和這些日子編的竹筐兒、柳條筐兒擺出來,那些筐子都不大,約莫可以裝一個不大的西瓜大小,不過看着十分精緻,大壯考慮了一下定了兩個銅板一個,雞蛋的價格是跟集市上一樣的,一個銅板兩個。

這個集市是這十里八鄉唯一個大的一個集市,其他都是走鄉串戶的挑擔子貨郎,今天天氣好,集市上十分熱鬧,一個時辰不到大壯的東西就賣的差不多了,只剩下裝雞蛋的那個竹筐兒和兩三個雞蛋,大壯偷偷的點了一下錢,十六個筐,其中有一個細柳條的看着是個富家的丫鬟買走的,估摸着是想買回去哄主子,隨手丟了幾個銅板,匆匆拿走了,大壯也沒講什麼骨氣不骨氣的,現在吃飽穿暖纔是最重要的,跟大妞兒一起,把丟在地上的銅板都撿了起來,有八個,筐子總共就買了三十八個銅板,四十幾個雞蛋,買了二十二個銅板,總共是六十個。

大壯嘆了一口氣,,這裡鹽是二十二個銅板一斤,自己花了這些天的功夫,最後賺來的錢還不夠買三斤鹽,油就更不用說了,要三十個銅板半斤,當然這個是植物油,現在這裡已經有了菜籽,植物油也只有菜籽油一種。

大壯想了想家裡還有小半壺油,再買些豬肉榨油,省着點兒用還能吃一段時間,鹽卻是見底兒了,便先買了一斤半鹽,然後直奔賣豬肉的攤子,其間看到一家糧店,有細白麪和大米賣,大壯吞了一下口水,粗麪的口感實在是太差了,而且對於一個吃慣了白米飯的人來說,這天吃麪食,實在是一種煎熬,不過,大壯別過頭,連價格都沒有走進去問,現在,家裡全部的家當就是當初賣田地的時候,李大叔給的三百五十個銅板,大伯給的一百零六個銅板,自己今天賺來的六十個銅板,除去賣鹽的三十三個銅板個兩個銅板的燒餅錢,總共還有四百八十一個銅板,這些錢還要過年,等明年開春的時候,也有不少地方要用錢。